綠色新風尚 環保新青年

2020-12-04 中國青年網

過去5年,是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好的5年。在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看來,這5年,我國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基本完成,戰略地位不斷提升。

在這成效最突出的5年,越來越多的青年站上了美麗中國建設的舞臺:青年環保鐵軍頻頻出徵,站在了汙染防治攻堅戰的第一線;藍天保衛戰科研攻關國家隊中,超過八成是青年;2015年實施的新環保法,不僅長了牙,更讓社會組織的年輕人有更多的渠道參與環境治理。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展望了2035年的圖景,那時,我國將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這對有志於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的青年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將開創青年幹事創業的新領域。

建設美麗中國的青年行動者

一場藍天保衛戰,把不同專業的青年聚在了一起。

在「十三五」追霾的攻關團隊中,有2903名科技工作者加入了一個全新的機構——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共同探究重汙染天氣的成因。而參與攻關項目的科研人員中,45歲以下的青年科研人員佔比超過80%。

一大批青年科研人員在這項跨領域、跨地域、跨年度的研究中迅速成長,成為科技治霾的一線主力軍。

在保衛藍天中成長的還有一家民間環保組織的負責人趙亮和他的團隊。這個成立於2014年的環保組織,一直密切關注著汾渭平原的空氣汙染治理。2018年,汾渭平原被列為大氣汙染防治的重點區域,是藍天保衛戰「主戰場」之一。

對趙亮這位有環境相關專業學習經歷的80後來說,這5年,也是和團隊更深刻參與美麗中國建設的5年。

趙亮回憶說,2015年新環保法實施是個轉折點,既為公眾參與環保監督提供了實實在在的保障,也讓大家對環境治理的理解上了一個新高度。

各方的變化也在這幾年開始顯現。那些過去認為社會環保組織「找茬兒」的企業,開始打開大門迎接監督。2019年6月,一家鋼鐵企業邀請趙亮的團隊和當地公眾代表到企業交流。這之後,更多企業主動聯繫趙亮,「歡迎社會組織與公眾來找問題,加以整改」。

在西北政法大學環境法律與政策中心主任丁巖林教授看來,解決環境問題有多種方式,社會組織能通過專業化和更加富有建設性的參與,與政府、企業等建立多維度的互動機制,從而形成合力。

社會環保組織「自然之友」法律團隊負責人劉金梅發現,社會環保組織發展至今,越來越多專業背景的青年願意加入,「已經不僅是作為監督者的角色」。

趙亮也看到了當前環保組織功能與角色的變化:從協助環保部門的「補位」者變為重要參與者。趙亮說,未來只有不斷地提升自己和團隊的專業性,組織更科學,團隊結構更合理,才能在推動環保進程中發揮更大價值。

生態文明建設也是年輕人幹事創業的新領域

走過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最大的5 年,投身生態環保也成為一些年輕人創業、就業的選擇。用吉林通榆縣環保志願者協會萬曉白的話來說,這5年,她的事業越來越被周圍的人認可。

2005年,這名80後放棄城市生活,接過父親手裡的治沙任務。在科爾沁草原治沙10多年,她的朋友圈籤名始終未改:為了孩子的身心未來。

萬曉白「拯救科爾沁5萬平方公裡沙地的夢想」,在去年有了一些迴響:科爾沁沙化的草原有了綠色的模樣,沙地的面積正逐步縮小,降至4.23萬平方公裡。「可以說,我們在基層實踐中的治理思路,和《建議》裡提及的『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養生息』『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是一致的。」

更多當地年輕人加入萬曉白的團隊。「有專業背景的年輕人,提升了治沙的專業性。」在萬曉白看來,現在,這份守護土地與家園的工作「被人理解與認可」。

趙亮也發現,團隊的年輕人越來越多,90後成員逐漸成熟,00後實習生也陸續報到, 「保護生態環境、生態治理正在成為一種職業選擇」。

而「自然之友」 — —這個我國最早成立的民間環保組織,也擁有了平均年齡在30歲左右的團隊成員。

90後盛凱從大學時期就開始參與環保,在畢業後由志願者轉變為從事生態保護的全職公益人。護鳥3年多,盛凱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身邊的候鳥、關心鳥類救助工作,「護鳥的氛圍變化很大,監督舉報的人多了,自願拆除鳥網的人多了」。

在他看來,無論是此前有關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訂,還是近期公布的兩萬多字的《建議》,都給青年環保人更多的幹事機會,「讓保護候鳥、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工作有法可依,讓監督工作有了制度保障」。

同行者眾多,美麗中國人人都是行動者

面對又一個5年規劃的新起點,青年環保人發現同行者眾多,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沒那麼遙遠」。

「每一雙眼睛、每一部手機都可能是守護藍天的武器。」在趙亮的觀察裡,「12369環保舉報」微信公眾號在2015年正式上線後,更多人能更充分地監督環境問題,「不僅能知道檢測結果是否達標,還能全過程參與」。公眾關注的環境範圍也從眼前的村莊或小區逐步擴展到某個區域或流域,「可能內陸一個小城鎮裡的人,也開始關注海底生物的生存狀況」。

公眾的認可與支持讓越來越多的社會環保組織「不再孤軍奮戰」,也讓環保行業的生存與發展有了更大空間。

青年企業家徐勝傑在創業中,見證了環境保護「從社會關注度低發展到全社會高度重視」的階段,他投身的防腐產業在這些年已發展成地方支柱產業。在他的集團裡,有環保專業背景的青年人才佔比達38.5% ,「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和政府的政策導向把越來越多的青年吸引進環保行業,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就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

今年年初的一場微博訪談得到1500多萬人的關注和參與似乎可以說明這種趨勢,當時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仍在持續加深,包括「自然之友」在內的幾家社會組織和環保組織共同討論「野生動物吃與不吃」等話題。「我們沒想到有這麼多人關注。」在劉金梅看來,公眾對生態環境問題的關注層面、廣泛程度較之前已有深刻改變。

全民環保的綠色風尚正進入生活的各個角落,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渠道也在不斷拓寬。根據生態環境部公布的數據,近年來,四類環保設施開放單位已達到1239家,累計參訪公眾達4000萬人次。據不完全統計,3年來,各地生態環境部門組織開展環保主題活動近兩萬場,線上線下參與人數達約15億人次。

在丁巖林看來,環境治理的全民行動體系正在慢慢形成。

更多的聲音正由中國青年向外發出。萬曉白去年參加青年氣候峰會,面對來自全球的青年代表分享了中國草原的治沙經驗。在趙亮看來,中國民間的環保故事「以前是講給你聽,現在變成要講給世界聽」。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朱彩雲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記者調查:節地生態 綠色簡約——國外殯葬新風尚
    新華社北京2月25日專電 記者調查:節地生態 綠色簡約——國外殯葬新風尚  新華社記者  民政部等九部門24日聯合發布《關於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培育現代喪葬文化。事實上,在瑞典、美國、澳大利亞、瑞士等國,節地生態安葬理念已逐漸深入人心,「綠色與簡約」儼然成為殯葬新風尚。新華社駐外記者為您一探究竟。  瑞典:液態氮殯儀館  瑞典女生物學家蘇珊娜·威-馬薩克幾年前成立了充滿科幻色彩的液態氮殯儀館,如今已吸引了數千名意願登記者。
  • 電子鞭炮代替煙花爆竹 美蘭環保祭祀成農村新風尚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2月16日消息(南海網記者蘇靚 通訊員劉平)2月15日是海口江東新區靈山鎮新管村委會大炳村的公期日子。按照慣例,當天村裡每家每戶都要來到村公廟祭拜,燃放鞭炮燒香祭拜,祈求風調雨順、子孫平安。大炳村村民張積二告訴記者,與往年相比,今年村裡的公期明顯不同,「過這樣乾淨的公期,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
  • 廚餘垃圾製作環保酵素,按照比例放置發酵,綠色環保新風尚
    為提高轄區居民的環保意識,促進環境改善,9月10日上午,鄭州市瑞達社區黨支部、雨之露社工在社區二樓為居民們開展了樂活瑞達系列課程之「魔法酵素環保新風潮 」為主題的學習製作環保酵素的課程。社工提前做好了PPT並詳細為大家講解,什麼是環保酵素?為什麼要做環保酵素?如何製作環保酵素?
  • 聚光科技開放綠色教育實踐基地 青年志願者承接環保責任
    為紀念第46個世界環境日,近日,「碧水千園共,青年環保行」綠色環保教育活動在濱江區舉行。同時,還在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光科技」)舉行了「綠色教育實踐基地」授牌和「青年環保志願者」授旗儀式。
  • 粒粒皆辛苦,房山校園內掀起新一輪節約新風尚!
    一、開展作品徵集,加強校園宣傳在校園內加強對垃圾分類知識的宣傳,倡導廣大少先隊員養成自然簡約的生活方式,積極踐行垃圾分類,逐步養成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加強對少先隊員的勤儉節約意識的教育,通過開展書法作品徵集、繪畫作品徵集等活動,教育引導廣大隊員及預備隊員養成勤儉節約、避免浪費行為的好習慣。
  • 「國際青年之家」綠色低碳行暨2020種子力量環保創意市集在京舉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孟佩佩)「我們願與全世界青年一起,厲行勤儉節約、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攜手創造一個清潔美麗的地球」。11月28日,恰逢中國減塑日,中國青年與留學生志願者代表,在北京共同發起「青春綠時尚、生活零廢棄」的綠色倡議。
  • 風尚巨子聚首新天地 攜手揭幕虹橋新「外灘「
    風尚巨子聚首新天地 攜手揭幕虹橋新「外灘「 ——靳羽西、祁剛精彩獻禮新華聯全球發布會當代馬可波羅」的人,第一個把中國國慶閱兵盛典介紹到美國的人、第一個出現在央視屏幕上的美國節目的主持人的著名社會活動家、羽西化妝品公司的創始人;一個是為《青紅》 赴坎城電影節、為《蘋果》定製赴柏林電影節、為《立春》 赴羅馬電影節定製禮服的國際著名時裝設計師,他們都是中國時尚界的,他們走到哪裡,哪裡就是新風尚的代言
  • 石家莊市開啟疫情期間文明祭祀新風尚
    隨著清明節臨近,祭祀掃墓的話題逐漸升溫,由於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給今年清明祭掃帶來不便,首要考慮的就是感染風險。為了防範發生聚集性疫情傳播,石家莊市有關部門鼓勵民眾選擇「雲祭祀」等文明祭祀方式,從而開啟了疫情期間的文明祭祀新風尚。根據全市疫情防控部署要求,為減少群聚性感染風險,市殯葬管理處繼續暫停現場祭祀活動。
  • 垃圾分類新時尚,綠色環保我先行——2020大珠山環保公益活動
    為大力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增強市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加快城市生態文明的建設,6月5日上午,由青島西海岸旅遊投資集團主辦,西海岸公用事業集團市政管理公司協辦的「垃圾分類新時尚,綠色環保我先行」2020環保公益行主題活動在青島大珠山景區圓滿落幕。活動提前進行網絡招募,並組織景區員工積極參加,更好地普及垃圾分類知識,逐步掀起垃圾分類新熱潮。
  • 環保志願者周遊列國宣傳世園會綠色和平理念
    環保志願者葉欖從事公益環保事業18年,是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志願者之一,獲得過中國環保最高獎——「地球獎」。自今年1月結緣長安花,7個月來,他不僅到我國甘肅舟曲、雲南盈江等地宣傳世園會,還遠赴泰國、尼泊爾、新加坡等國宣傳世園理念。
  • 環保公眾參與在海鹽蔚成風尚
    「『雙隨機』抽查執法這種方式,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執法的公正性,建議環保部門在定時抽查的同時,也要逐漸考慮到對企業檢查的全覆蓋。」全程參與了執法監督的市民代表劉敏學說,「這次執法行動讓我感到欣慰的是,一方面企業負責人的環境意識較以往有了明顯提升;另一方面公眾參與環保的隊伍越來越年輕化,這次執法監督中還有幾名青年代表,環保工作需要每個人的關注。」
  • 休閒新風尚 瑞士萊茵經典男裝品牌
    休閒新風尚 瑞士萊茵經典男裝品牌 2014-07-21 17:03:29 來源:網上輕紡城
  • 新型綠色環保電鍍技術研發取得新進展
    慧聰表面處理網:     據中國化工報消息.我國開始控制六價鉻的使用.傳統六價鉻電鍍工藝因汙染排放問題而亟待開發新的替代技術.中科院蘭州化物所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張俊彥研究員主持開發的環保型三價鉻電鍍工藝.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 家電綠色煥新聯盟啟動 廣州蘇寧易購以舊換新舉措助力環保
    家電綠色煥新聯盟啟動 廣州蘇寧易購以舊換新舉措助力環保金羊網  作者:楊廣  2019-03-15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和品質也是越來越關注,家電的煥新升級有著很大的需求
  • 「新風尚」2019年流行色
    【新風尚】2019年流行色歲末年初,風雲變幻的時尚界也你方唱罷我登場,宣告著新的一年潮流趨勢的轉變。翡翠綠翡翠綠就像它的名字一樣,溫潤如玉,這個綠色看起來很舒服,是既不會很誇張又很明亮活潑的顏色,很有生命力,怎麼看都不會膩。翡翠綠的界定沒有那麼明確,可以深也可以淺,就像是純度不同的翡翠一樣,但是綠的很深邃。
  • Bananain蕉內綠色計劃:新材料改變世界,為環保帶來更多可能
    作為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地球日倡導人們通過綠色低碳生活,關注和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隨著人類對現有環境問題意識的提高,世界地球日不再僅僅是節日熱點,更是當下迫切的一大議題。越來越多的品牌也因此不再對環保認識停留在理念層面,而是開始探索行動,實踐環保可持續發展。比如星巴克用Tyvek?
  • 小額頭+8AT+三床位 中天新季風·新T型風尚款 老品牌高顏值
    中天新季風新T型車是根據國產的依維柯歐勝底盤打造,分別由手/自動新T型延伸而成,製造了新T型風尚兩款車,今天就介紹一下T型風尚吧。T型風尚款式的自動剎車尺寸為5990232960mm,軸距3300mm,質量3860kg,總質量4160kg,採用後驅動方式和四輪盤制動器的制動模式。外觀是藍色車體和白色車體的組合,用灰色和黃色的帶子裝飾,演出著高端的氣氛,加上前進氣的格柵和銳利的鷹眼的前燈造型,使整輛車具有極高的可視度和風尚感。
  • 氧化鐵行業開啟綠色生產新時代
    其他的廢酸、廢鹼、餘熱等使用價值為10.99億元,金屬廢邊料720.9萬噸使用價值175.65億元,綜合利用的總額達到了208億元人民幣,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全行業綠色生產技術實力大增。周煒介紹說,當前,氧化鐵行業正處於節能、環保、安全、綠色清潔文明生產的升級轉型時期。
  • Sino-Pack 2019攜手「智能化、綠色環保」包裝材料,開啟創新包裝新...
    為減少能源消耗及環境汙染,世界各地相繼制訂包裝物料使用法例及環保標準來保障業界的可持續發展,例如中國於2018年9月實施了新修訂的《快遞封裝用品》國家標準,實現包裝「綠色化」。因此,當包裝生產商在選用物流包裝材料上面對新挑戰,他們都會比較傾向於尋找創新及環保的包裝材料。
  • 石墨烯取暖,美的引領全屋取暖新風尚
    這種取暖方式相比於傳統取暖來說,不僅更加安全環保,而且使用體驗方面也有跨越式進步。目前,美的已經將石墨烯取暖應用於美的石墨烯抱抱毯、美的石墨烯雲感墊、美的石墨烯地暖毯、美的石墨烯踢腳線等多樣化產品中,引領全屋取暖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