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百度的一場豪賭,賭贏,擁有一切,賭輸,一切成空。百度期望通過此時的all-in人工智慧策略,壓中下一波的技術變革,一洗當下移動網際網路浪潮中的被動局面。
這種投入是有風險的。人工智慧的分支方向不少,沒有人能預測下一波浪潮的突破點在哪個領域優先爆發。在百度內部,人工智慧的投入也分布在不同的組織架構之下。
究其自身發展,百度在海外業務的發力不夠,非常容易被獵豹等企業超車。百度國際事業部負責人提到,要將百度AI技術尋找海外落地場景,企圖利用AI技術提升、優化現有產品的體驗,從而鞏固百度在海外的市場。但一直重視海外市場的獵豹等公司,也是把AI只能放在業務的最前面,這對百度還是會造成衝擊。
賺錢太容易了,商業模式在00-10年幾乎沒有變化,讓百度失去警覺。等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賈伯斯靈機一動發明了Apps,沒想到革了百度的命——搜尋引擎包括瀏覽器的地位大幅下降。百度在移動網際網路明顯掉隊了。
所以百度非常焦慮,必須得找新的增長點。再加上場景和技術基因的因素,百度彎道超車的機會必然寄託於此。李彥宏自然將人工智慧提升到了整個公司戰略的高度。
其實很多所謂的人工智慧的理論已經成型於十幾年前甚至更早,只是當時的計算能力與數據量無法支撐人工智慧的應用。而現如今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成熟,提供了足夠了數據和技術儲備,人工智慧開始出現各種實際應用,成為當前的熱點。
然而,現在的弱智能,距離真正的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舉個例子,無人駕駛汽車,好多年前學校就有人在研究,也騙了不少經費,李彥宏也親自駕駛了,效果如何大家也清楚,離大家放心大膽上路還有太遠太遠。
百度的人工智慧也恐難獲得突破性的進展,半路出家,沒有根基,很難有大的突破,而國外的人工智慧已經研發多年根基深厚。
技術優勢,百度擁有國內最深厚的技術優勢,在別的公司花錢遮羞的時候,百度把錢花在了技術投入上,這也就是為什麼百度的負面消息那麼多的一個原因之一。
希望百度能排除萬難,能後來者居上,能有大的突破,人工智慧領域能領先世界,成為國內新工業革命的領頭人之一。
三大巨頭BAT,在最近的五年裡,似乎距離越拉越遠了,尤其是百度,多年來未見有新領域的崛起,新產品的突破,似乎沒跟上時代的步伐,相比BAT的 阿里 騰訊 顯得距離漸遠了。
不僅是AI領域,百度下一步還要投入機器人硬體開發,配合AI才是未來,機器人替代人類工作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但是這次是知恥而後勇還是像往常一樣吹吹牛逼,穩穩股價,給客戶洗腦就不得而知了,至少我沒見到百度有什麼拿得出手的AI成果出來,無人駕駛這種AI級別,在谷歌收購的波士頓機器人公司的大狗面前就是幼稚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