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海南自由貿易港首條洲際越洋(洋浦-南太-北澳)航線在洋浦開通啟航,這標誌著洋浦-南太-澳洲貨櫃航線在洋浦小鏟灘碼頭正式開通運營。該航線的開通實現了海南洲際越洋航線零的突破,標誌著洋浦區域國際貨櫃樞紐港建設開始從「近海」邁入「深藍」時代。
開通儀式現場。梁振文 攝
洋浦-南太-北澳航線是海南自由貿易港開通的首條洲際越洋航線。該航線由中遠海運貨櫃運輸有限公司運營,現階段投入2條1400箱位貨櫃船,船舶班期密度兩周一班。航線途經中國香港、菲律賓宿霧、巴布亞紐幾內亞萊城和莫爾茲比港,以及澳大利亞湯斯維爾和達爾文等港口,可為海南乃至中國與南太平洋地區國家的椰子、原木、牛肉、礦產和生活快消品貿易提供快捷、高效的海上直航路徑。
該航線的開通實現了海南洲際越洋航線零的突破,標誌著洋浦區域國際貨櫃樞紐港建設開始從「近海」邁入「深藍」時代,同時填補了洋浦與菲律賓的航線空白,加密了洋浦與香港的航線聯繫,極大完善了洋浦外貿航線布局,為洋浦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出海口作用,大力發展外貿水水中轉,打造中國面向印太兩洋的重要對外開放門戶奠定了堅實基礎。
洋浦小鏟灘碼頭。梁振文 攝
據了解,自海南省政府與中遠海運2018年7月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並以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為平臺開啟股權合作以來,中遠海運發揮自身航運資源優勢,以洋浦小鏟灘碼頭為依託,現已完成與國內各大區域基本港的內貿航線鋪設,外貿航線也從原單一的香港、越南快速延伸至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和孟加拉,同時還打通了洋浦至南沙、錦州、天津等多條內外貿同船運輸路徑,初步構建起以洋浦為中心,連接國內沿海,輻射東協各國的貨櫃航線網絡骨架,極大提升了洋浦港發展的規模化、樞紐化和現代化水平。
在上述航線的有力拉動下,洋浦小鏟灘碼頭今年1-8月貨櫃量在全球普受新冠肺炎影響,整體貨量萎縮的困難形勢下逆勢上揚,累計完成49.7萬標箱,同比增長66%,其中:外貿箱量11.8萬標箱,同比增長高達432%,增幅水平在全國港口位居前列。
中遠海運集運順貿易潮流,應客戶所需,全新推出洋浦-香港-巴新-北澳的CAP航線,助力「雙循環」,打造內外兼顧的南向國際新航道。
依託海南洋浦港和香港,CAP航線背靠國內經濟主體循環,向南連接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萊城、莫爾茲比港)及澳大利亞北部(湯斯維爾、達爾文),助力南向貿易外循環。
巴布亞紐幾內亞作為南太平洋地區人口、面積第二大國,擁有豐富的自然物產及旅遊資源,2019年貨櫃進口量突破了十萬標箱,成為中國在南太地區最重要貿易合作夥伴之一。北澳是澳大利亞最為重要的礦產、海洋資源地區,2020年新冠疫情對該區域的影響甚小,進口需求持續上升,艙位需求逐步擴大。
CAP航線的服務優勢
√香港至萊城交貨期僅需8天,至莫爾茲比港僅需11天,市場領先。
√國內及東南亞南向貨物,通過洋浦、香港中轉,可獲得高密度的快速轉運服務。
來源: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