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黑市,犀牛角的價格堪比黃金,其暴利引發了偷獵者瘋狂的獵殺行為,同時也為該物種帶來了嚴重的災難。據悉,在非洲自2006年以來已有超過1000頭犀牛被屠殺。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導,在黑市,犀牛角的價格堪比黃金,其暴利引發了偷獵者瘋狂的獵殺行為,同時也為該物種帶來了嚴重的災難。據悉,在非洲自2006年以來已有超過1000頭犀牛被屠殺。此外,2011年,僅在南非,就有22名不法偷獵份子在獵殺犀牛時被槍殺,另有超過200名偷獵者被逮捕。在黑市市場,儘管犀牛角價格浮動較大,例如去年秋天在越南的黑市交易市場,一克犀牛角的單價從33美元至133美元不等,但133美元一克的價格已是當時黃金價格的兩倍,甚至比同等質量古柯鹼的價格還高。
如今,非洲犀牛—包括白犀牛和黑犀牛主要生活在非洲南部以及肯亞地區。得益於自然保護區的使用以及不少國家頒布禁令禁止從事犀牛角交易活動,近些年非洲犀牛的數量一直在增長。2007年,白犀牛的數量達到17470頭,而黑犀牛的數量也達到4230頭,幾乎是九十年代中期數量的兩倍。要知道,在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偷獵活動曾猖獗一時,當時這兩種犀牛都已接近滅絕。然而,犀牛角的暴利仍讓不少偷獵者決定鋌而走險,而偷獵活動也呈逐年上升趨勢。2008年,僅在南非就有83頭犀牛被偷獵者射殺,而在2007年只有13頭。2010年以及2011年,分別有333頭及超過400頭犀牛遭到偷獵者的毒手。
野生動物貿易追蹤網絡發現,多數犀牛角都流向了越南市場。同時,在南非地區,因超高暴利,一些本地犯罪集團也開始將偷獵犀牛視為發財機會,並且積極從事獵殺犀牛的行動。據悉,犀牛角非法貿易活動曾一度以中國、中國臺灣、韓國、日本以及葉門為中心,但如今這一市場已轉移至越南。僅在去年,可能就有超過一噸犀牛角進入了越南市場。在南非,一些越南公民,其中甚至還包括外交官,都有從事將犀牛角非法走私至越南國內的行動。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犀牛角都是以非法的方式進入到了越南市場。南非法律規定允許犀牛角以紀念品的形式出口至其他國家和地區,而這也符合《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onven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例如在2003年,就曾有一支越南狩獵隊進入到南非地區,以合法狩獵的名義殺死了一頭犀牛。從那以後,有來自亞洲的數十隻狩獵隊伍,以每支隊伍支付5萬美元的方式,獲得了合法狩獵的許可。但是在越南,一對重量達到13磅(約合5.9千克)的犀牛角在黑市市場上可輕易賣至20萬美元,並且是扣除加工成本之後的價格。
自2010年以來,辛巴威國家公園與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為了防止偷獵,對該國的犀牛採取鋸角行動。截止到去年年底,鋸下的犀牛角已達5噸之多。但這種方法也遭到了不少專家及保護組織的反對,他們認為,這種做法會讓犀牛在面臨天敵威脅時無法做到有效防禦。但支持者則認為,這麼做會讓犀牛免遭被偷獵者屠殺的厄運。此外,犀牛在因領土及交配問題而產生搏鬥行為時,沒有了犀牛角,它們的爭鬥也不會像以往那麼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