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蟲夏草,顧名思義:夏為草,冬為蟲。它是由冬蟲夏草菌浸染青藏高原高山草甸土壤中的蝙蝠蛾幼蟲後,形成的幼蟲屍體與真菌子座的複合體。
冬蟲夏草因為它生長習性非常神奇,非一般植物可比,又比較稀少,在高原上較多,因此中醫藥認為它是一味名貴中藥材。物以稀為貴,價格昂貴可以理解,為什麼冬蟲夏草曾達到同黃金等價的地位?
一、冬蟲夏草熱及一時
雖然冬蟲夏草生長聽起來很神奇,實際上它就是寄生蟲,蝙蝠娥幼蟲與真菌為寄生關係,幼蟲將寄主的營養吸收乾淨後,找不到新的寄主,變成幼蟲屍體與真菌子座複合體。聽起來殘忍而新奇,人們忍不住去探索它的用途,由於幾千年的巫醫文化影響,對於這種藥材也更加趨之若鶩。
尤其在中國快速發展的當下,健康,逐漸成為人們的首要追求,花錢就可以買來的健康,何樂而不為呢?
公斤冬蟲夏草被炒到40萬都是常見的事,七十年代,一公斤冬蟲夏草才20塊,價格上漲超過1萬倍。許多中藥材商販看到了商機,以低價從青海等地收集大量冬蟲夏草,以高價賣出,賺了個盆滿缽滿。
很多企業進入到投資低、回報高的蟲草行業,深度清洗後粉碎壓成片狀,本是最基礎的中草藥加工方式,卻被賣到807元/克,更有甚者,要1073元/克,是當時金價的3-4倍,堪比黃金的冬蟲夏草也熱及一時!
二、冬蟲夏草式微,"極草"被禁轉海外
現如今,冬蟲夏草的熱度如同被洪水淹沒,突然降下來,少有人會再花大量的金錢去購買此類保健品,囤積冬蟲夏草的商家進入行業寒冬,本應在中草藥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冬蟲夏草,又如何被醫師藥師所摒棄呢?
憑藉"極草"的熱賣,青海春天一躍成為保健中成藥品的龍頭老大,極草年收入達到十億元,銷售額之高令人咋舌。青海春天並不滿足於此,的確,利益越大誘惑越大,很少人能抵擋住蟲草宣傳的抗衰老功效,青海春天也不能抵抗賣蟲草的暴利。
深諳廣告宣傳效益的青海春天決定大幹一票,嘗到廣告效益的青海春天,2013年廣告費高達3.5億元,而研發的投入,僅僅只有2700萬。
研究表示,如果長期食用蟲草會導致砷的過量攝入,可能帶來風險。有關部門叫停青海春天冬蟲夏草純片的生產和銷售。青海春天的極草神話由此破滅。
目前,青海春天的極草系列,在國內禁止銷售,禁轉海外,僅港澳有售。但冬蟲夏草的騙局,還在繼續,許多無良產業仍然在其中獲得暴利。
為什麼冬蟲夏草在當今不再熱門呢?不論是科技發展還是人們的文化程度等等,都有影響。
1.冬蟲夏草產業化—可人工栽培
冬蟲夏草之類的名貴中藥材,野生的大多已經滅絕,只有人工栽培的存活下來,而人工栽培的科、屬、種與野生冬蟲夏草相同,但品種不同,雖然功效相似,但早已不是最初的冬蟲夏草,至於其中有無其他成分的變動,還尚在研究中。
2.專業限制—具有針對性,懂其藥性才可運用
中藥治病,最初無藥性一說,神農本草經謂之"毒性",用藥治病,便是"以毒攻毒","以偏糾偏",所謂辨證論治,也是為精準用藥的基本要求。"是藥三分毒"就在於此,飯可以多吃,藥不能亂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明白這個道理,冬蟲夏草等諸如此類的保健品,也因此式微,是可以理解的現象。
3.科學進步—人們對中藥的認識與理解進一步加深
前幾年,有科學家將冬蟲夏草中的夏草素提取研究,發現其中有致癌物質,讓人不得不膽戰心驚。
本是用來調養身體的保健品,過度炒作,被推上保健品頂端的冬蟲夏草,也因此一蹶不振。
4.市面大多系偽品—難以分辨
冬蟲夏草的藥用價值的確很高,但由於過量採摘,早已被列為易危級別真菌類。故此,市面上冬蟲夏草的偽品極多。
除了有在冬蟲夏草中加入鐵絲固定、摻水、摻土等作假行為外,還有人找到與冬蟲夏草長相極像但藥性相差巨大的替代品——地蠶,為唇形科植物地蠶及甘露子的塊莖加工品,更有甚者,以澱粉、石膏等為原料壓製成冬蟲夏草,或用百合、黃花等花蕾製成組合壓製品。
這些偽品讓消費者難以辨別,甚至業內經驗較少的年輕從業者有時也難以分辨,不僅是冬蟲夏草,人參、鹿茸等補品也同樣如此,中藥保健品包括冬蟲夏草在內,因為質量的原因,銷售份額減少,人們不再熱衷已經成為常態。
三、冬蟲夏草的轉機——電商時代
雖然冬蟲夏草不如以往,但它在國人心中仍然佔有一席之地,如果質優價廉,依舊有消費者願意買單,比如西藏那曲和青海玉樹的蟲草,藥用價值高,有效成分含量足。
有部分人也願意在線上平臺購買諸如此類保證產地及質量的保健產品,讓冬蟲夏草產業又開始回暖,它的價格不再虛高,有需要的人大都有經濟條件去購買,過度宣傳的資本在土崩瓦解後,為收冬蟲夏草的農民留下了倖存的活路,這是中藥之幸。
的確,保健品不是萬能的,它沒有所謂延年益壽的神奇功效,也沒有所謂專家所說的致癌致死那麼可怖,它只是普通的一味中藥,冬蟲夏草的可貴之處,也在於為對的人治病,發揮它的療效和真正的藥用價值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