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今日頭條
「長耳跳鼠」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全球100種最瀕危滅絕物種之一
山西日報記者袁兆輝報導:4月12日,記者從朔城區林業部門獲悉,近日,朔州市朔城區的一位果農在自家果園裡發現了一隻瀕危的「長耳跳鼠」。據了解,「長耳跳鼠」在朔州尚屬首次發現。
4月12日上午,記者在朔州市朔城區南榆林鄉青鍾村,見到了果農邢瑞,以及暫時安置在鳥籠中的「長耳跳鼠」。邢瑞說,他在果園發現它時,可能因為近期天氣寒冷,小傢伙已一動不動,他帶回家養了一天之後,才慢慢恢復了活力。「長耳跳鼠」看著很像老鼠,但是尾巴特別長,前腿短小,後腿粗壯且長,時不時地會向上跳起,就像袋鼠一樣。
邢瑞告訴記者,他給這個小傢伙餵了一些玉米和蔬菜,小傢伙都「不為所動」,但對火腿和烹製好的雞肉卻 「情有獨鍾」;加上長相特殊,警惕性很高,令不少聞訊而來的村民嘖嘖稱奇。
據朔城區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賈建軍介紹,經過他們初步辨認,確認這是一隻「長耳跳鼠」。這隻「長耳跳鼠」體長不到13釐米,尾巴竟長達15釐米,而且尾端形成了如獅子尾巴的黑白色毛束;目測僅鼻端部分有小部分傷口,並無其它受傷處,整體健康狀況良好。
據悉,「長耳跳鼠」又被稱為「沙漠中的米老鼠」,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全球100種最瀕危滅絕物種之一,是我國特有的野生動物,主要分布於內蒙古西部、甘肅北部、青海的柴達木盆地以及新疆的東部和南部。國外僅見於蒙古國的外阿爾泰。「長耳跳鼠」非常稀有,大多喜歡在夜間活動,後腿腳部充足的毛髮有利於在沙漠環境中跳躍,能騰空跳躍1米多高,主要生存在沙漠環境之中,以昆蟲為食。
對於在朔州首次發現的「長耳跳鼠」,賈建軍表示,已按照相關要求,採取措施加以救助和保護,確保「長耳跳鼠」的傷口痊癒和健康好轉,待天氣條件好轉之後,放歸野外。
4月12日下午15時許,記者再次與賈建軍取得聯繫,他表示,「長耳跳鼠」經過幾日的照料,各方面體徵均良好,符合放歸條件,已於當天下午在朔州西山森林公園內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