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白蛾泛濫成災 安徽今年蟲災疫情擴大至8市

2020-11-26 中國新聞網

  美國白蛾是世界性檢疫害蟲,已被列入我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2012年,我省首次發現美國白蛾。今年我省白蛾疫區擴大到8個市31個縣區228個鄉鎮(場),皖北部分縣區疫情嚴重。

  今年蟲災有多重?

  10月9日,固鎮縣仲興鄉陳圩村,正在清理房屋周圍蟲蛹的張大爺告訴記者:「這些毛毛蟲到處亂爬,村前屋後,牆壁門窗,到處都是,一不留神就會爬到人身上。 」

  張大爺所說的毛毛蟲就是美國白蛾。據固鎮縣林業局總工馬萬青介紹,固鎮縣白蛾疫情較重的有任橋、仲興和王莊3個鄉鎮,少數村的片林疫情較重,出現老熟幼蟲進入農戶家中擾民現象。這些白蛾危害的樹種有法梧、楊樹、白蠟、榆樹、桑樹、桃樹、柿樹、櫻花、紅葉石楠、高杆女貞等幾乎所有闊葉樹種,大約2/3的樹葉被蠶食。此外,玉米、大豆等農作物受到美國白蛾的困擾。

  據省林檢局檢疫科王慶錢介紹,美國白蛾原產地在美國和加拿大,1979年,美國白蛾從東北首次傳入中國。1982年,通過木材運輸等途徑,美國白蛾傳播到山東,繼而開始蔓延。

  記者在國家林業局今年初發布的2015年全國美國白蛾疫區公告中發現,全國共有486個美國白蛾疫區,其中我省疫區由去年的4市13個縣區,擴大到今年的蕪湖、蚌埠、淮北、阜陽、宿州市,共5個市22個縣區,疫情日趨嚴重。

  省林業廳今年8月發布的第二代美國白蛾普查結果統計顯示,全省美國白蛾疫情發生面積334613.2畝,涉及蕪湖、宿州、淮北、阜陽、蚌埠、滁州、六安、銅陵共8個市31個縣區228個鄉鎮(場)。與今年4月第一代上報疫情相比,本次新增加2個地級市、4個縣區和19個新發生鄉鎮。尤其淮北地區和江淮之間的沿淮地區疫情擴散蔓延勢頭明顯,局部地區危害加重。

  「目前,我省各地發生的為第三代美國白蛾疫情,普查結果尚在匯總之中。 」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副局長黃長春介紹。

  防治蟲災難在哪?

  「針對美國白蛾、松材線蟲病這些重大林業病蟲害,我省堅持逐年拔除一批孤立或危害大的疫點,遏制疫情蔓延。 」王慶錢介紹,美國白蛾的危害性主要表現在食性雜、繁殖量大、適應性強等方面。比如,白蛾的喜食植物包括生態林、風景林和城市園林,路旁樹、河(渠)岸樹和四旁樹中的楊、柳、榆、槐、椿等闊葉樹種,危害果樹、林木、農作物等300多種植物。美國白蛾一年發生三代,每年從4月開始到10月底結束。防治不及時,一旦防治不力,極易大範圍暴發成災。

  宿州市埇橋區時村鎮林業站站長宋成章告訴記者:「這跟當地大量種植單一楊樹有關係,從天氣轉暖就開始有蟲活動了,每年有半年多時間。造成林木死亡、果品減收、農業減產,經濟損失不可估量。 」

  宋成章說,目前基層在防治美國白蛾上存在困難,「樹木高大,農藥難以噴到,農民自主防治難。統一組織防治,資金缺口大,防治力度不夠,防治工作難以推動。 」

  「美國白蛾疫情目前在我省尚處於快速擴散階段,預計明年我省災情仍將呈上升趨勢,在我省淮北、江淮大部分地區和沿江局部地區將會發生,若不及時防治,淮北地區和江淮之間疫情將會較重發生。 」黃長春坦言,國家雖然明確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要按照「政府主導,部門參與,社會聯動」的防治機制,培育社會化服務組織,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實施防治。但長期以來,不少地方的林業主管部門從事疫情監測技術人員少,各級財政缺乏固定的疫情監測普查經費投入,重視救災,輕視預防,專兼職測報員隊伍建設不到位。受經費等影響,全省範圍內飛機防治覆蓋面不夠,部分地方對飛防工作仍持觀望態度。部分飛防區域實施難度大,交通幹道、河道兩側設計的防治覆蓋寬度不足,直接影響後期防治效果。上述問題導致了美國白蛾在部分地區嚴重發生,甚至影響到群眾生活。

  如何防止小蟲成大災?

  採訪中專家指出,林業有害生物形態多變,隱蔽發生,治理範圍廣,難度大,必須按照林業有害生物生物學、生態學特性,因地因時因害施策。

  當前,我省美國白蛾防控形勢相當嚴峻,抓住關鍵環節才可以做到有效遏制。黃長春說,一是在美國白蛾發生的第1代開展全面防治,搶抓防治關鍵時期,把控主攻方向,並有效控制第2、3代。二是在嚴重發生和多點發生的地區實施飛機防治,充分發揮飛防優勢。三是建立更加緊密的省際、市際、縣際及不同部門間的聯防聯治工作機制,加強信息交流、技術合作和相互支援,全面推進「統一部署、統一時間、統一行動」的聯防聯治機制。四是做好群防群治與專業防治相結合、行業管理與屬地管理相結合、空中防治與地面防治相結合、重點防治與普遍預防相結合,不斷提高防災、控災和減災能力。 「然而,這些措施落實起來,遠遠超出林業部門現有的防控能力。 」

  省林業廳副廳長齊新表示,林業生物災害防治由林業部門組織,但必須建立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協作的聯防聯治社會應急機制,與公安、農業、園林、旅遊、交通、水利、郵政電信等部門開展協作;技術層面的合作協調和信息交流共享,離不開出入境檢驗檢疫、農業、質檢、氣象、環保等部門的配合。必須形成切實有效的工作機制,全面抓好部門責任的落實,形成協力,齊抓共管,各負其責。

  去年9月,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各級政府是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責任主體,把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目標完成情況納入年度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到2020年,全省主要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4‰以下。

  齊新建議,各級政府要將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經費納入當地財政預算,落實防治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和扶持補助政策。提升防治減災能力,建立省、市、縣三級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指揮體系,建立應急物資儲備制度,每個村確定至少1名兼職測報員。對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和重大生物災害實行工程治理,積極推廣航空器作業防治等先進技術手段,開展以生物防治為主的綜合防治示範。

相關焦點

  • 安徽多地遭美國白蛾幼蟲襲擾 居民深受困擾(圖)
    記者在採訪中還了解到,宿州市境內的蟲災已呈普遍發展態勢,形成了一些連片區域性重發生區,對林業的潛在威脅巨大。疫情已經傳入一些重點監控區域,如省級自然保護區大方寺、皇藏峪國家級森林公園等。  我省現狀:九個市出現較重疫情  「這可不是普通的『毛毛蟲』,它的學名叫美國白蛾,是鱗翅目燈蛾科白蛾屬中的一種昆蟲,原生於北美洲,屬於外來有害物種。」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副局長黃長春表示,我省最早發現美國白蛾是在2012年,地點分別在蕪湖市三山區、淮北的杜集區,今年是第四年。
  • 安徽多地遭美國白蛾幼蟲襲擾
    安徽多地遭美國白蛾幼蟲襲擾 2015-10-09 15:21:2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安徽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副局長黃長春介紹說:「安徽省最早發現美國白蛾是在2012年,地點分別在蕪湖市三山區、淮北的杜集區。今年是第四年。」  據安徽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安徽境內美國白蛾疫情比較嚴重的有9個市31個縣區228個鄉鎮,分別為蕪湖市、宿州市、淮北市、阜陽市、蚌埠市、滁州市、六安市、銅陵市、亳州市。全省美國白蛾疫情發生面積達334613.2畝。
  • 湖北首現「美國白蛾」疫情 所到之處樹葉被吃光
    7日,長江日報記者從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獲悉,截至目前,武漢未發現美國白蛾,相關部門正密切關注白蛾疫情動向,做好應對措施。從資料圖片可以看出,白蛾在幼年時形狀如同毛毛蟲,呈灰黃色至灰黑色,背部有黑色毛瘤,密布灰白色長毛。成蟲通體白色打底,雄蟲有黑斑點綴。  「美國白蛾原本生活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後來傳播到歐洲以及亞洲的日本、韓國、朝鮮,1979年在我國遼寧省丹東市首次發現。」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所相關負責人介紹,美國白蛾是一種國際檢疫害蟲。
  • 安徽蟲災 蟲子來自白楊樹數量之多令人毛骨悚然
    安徽蟲災 蟲子來自白楊樹數量之多令人毛骨悚然時間:2015-10-05 17:09   來源:北晚新視覺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安徽蟲災滿地蟲子現場圖片曝光 從白楊樹上往下落來源:北晚新視覺 皖北多個縣市遭遇特大蟲災,這些毛毛蟲都是從白楊樹上隨落葉一直不停地往下落。
  • 安徽皖北特大蟲災蟲子如何來 天幕毛蟲如何防治?
    安徽皖北特大蟲災,就像下雨一樣從空中飄落,人站在樹下一會功夫渾身全是蟲。蟲子是如何來的,天幕毛蟲應該如何防治?  皖北多個縣市遭遇特大蟲災,這些毛毛蟲都是從白楊樹上隨落葉一直不停地往下落。一片葉子約有三、四條,就像下雨一樣從空中飄落。
  • 純屬以「蛾」傳訛!相關部門:對人畜禽無害,戶外活動可照常
    據悉,我省確實已經做好飛機施藥防治美國白蛾(以下簡稱「飛防」)的準備,滅殺工作將於5月中旬至6月上旬開展,不過「飛防」主要集中在皖北地區。針對微博與微信上的內容,多地相關部門進行了回應和闢謠。記者了解到,本月15日至25日,淮北市確實會在全市範圍進行一次「飛防」。
  • 四平已誘捕美國白蛾300多頭,好看的白蛾危害竟然這麼大
    為防控美國白蛾疫情,及時掌握美國白蛾疫情動態,全市自5月7日起開始開展美國白蛾疫情監控工作。成蟲監測取得良好效果,及時掌握了美國白蛾疫情疫情動態,為防控美國白蛾提供了科學依據。
  • 文化|什麼是皖北、皖南行署區?
    編者按今天,當人們去了解安徽每座城市,特別是她們的發展史及建置沿革,往往會發現「皖北區」或「皖南區」的存在。以合肥市為例:1949年4月,皖北行署設在合肥,合肥為皖北行署直轄市。1952年4月皖北、皖南行署合併後,於8月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合肥為省會、省轄市。
  • 濟寧做好楊扇舟蛾和楊小舟蛾防治工作
    中國園林網8月9日消息:8月8日上午,濟寧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程福華帶領林業局有關業務部門負責人做客政風行風熱線,就造林綠化、苗木花卉種植、林果產業發展、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問題與廣大市民進行在線溝通交流。
  • 棗莊這些區被列為美國白蛾疫區,白蛾來襲,千萬注意
    近日,國家林草局發布2020年美國白蛾疫區公告,美國白蛾已被國家環保總局列入中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系外來物種入侵,防控形式嚴峻!山東省以下地區均被列為我國2020年美國白蛾疫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公告根據《植物檢疫條例》和《全國檢疫性林業有害生物疫區管理辦法》(林造發〔2018〕64號)有關規定,現將我國2020年美國白蛾疫區公告如下:山東省以下地區被列為美國白蛾疫區其中包括棗莊市市中區、薛城區、嶧城區、臺兒莊區、山亭區、滕州市。
  • 北京打響美國白蛾阻擊戰(組圖)
    而北京今年的目標,就是要控制美國白蛾不形成災害。  小昆蟲引發國務院辦公廳通知  一隻雌蛾一年可繁殖出3000萬隻-2億隻後代!如果不加以控制,一隻雌蛾就具備摧毀性破壞。  今年3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美國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像這樣專門就外來有害生物發出通知,對國務院辦公廳而言,這是第二次。
  • 又到美國白蛾猖獗時 鄭州放大招將實施"以蟲治蟲"
    □記者劉瑞朝文白周峰攝影核心提示丨蠶食桑葉吐絲,美國白蛾食樹葉毀綠意。隨著氣溫升高,又到了美國白蛾猖獗擴張「領土」的時候。為保護綠意少被美國白蛾啃噬,鄭州市發布了美國白蛾防控實施方案,準備通過多種方式,來控制疫情發展和擴散。
  • 近期飛機撒藥治白蛾?謠言!沅江人趕快轉起來!
    飛機撒藥治白蛾,大家把愛心傳遞下去。真的嗎???15日—25日,飛機撒藥治白蛾!  上網搜索了一下,全國很多地方都出現了「15日至25號要進行飛機撒藥治白蛾」的信息,難道全國這麼多地方要在同一時間開展這一行動嗎?這條消息說的很模糊,連噴灑農藥的局地時間範圍也沒有。
  • 園林部門噴灑藥物「圍剿」美國白蛾
    第二代幼蟲 7 月中旬發生,8 月中旬為危害盛期 ; 第三代幼蟲從 9 月上旬開始危害至 11 月中旬。10 月中旬第三代幼蟲陸續化蛹越冬。 第二代美國白蛾的危害性不小,不到三天就能吃光一棵樹的葉子,現在正是它猖獗的時間段。
  • 長三角一體化的後花園、華北平原皖北大糧倉
    亳州市成長為區域性中心城市有著優越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特別是國家《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的制定和實施,安徽省委實施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行動計劃,推動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讓「融入長三角、崛起大皖北」成為亳州新的使命和擔當。
  • 上海開展美國白蛾越冬蛹調查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月8日訊上海市林業總站日前下發《關於做好美國白蛾越冬蛹調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各區在本轄區內組織開展美國白蛾越冬蛹基數調查工作。近期,上海市林業總站組織技術人員先後前往青浦區、閔行區以及金山區等區檢查指導美國白蛾越冬蛹調查工作。
  • 毛毛蟲危害區域擴大,二代美國白蛾進入危害盛期
    劉女士對記者說,"前幾天大傢伙還在議論,都有毛毛蟲變成白蛾子了,大家每次路過時都感覺頭皮發麻,小孩子也非常害怕,都不敢在這裡嬉戲逗留。"市民楊女士家住沙河口區臺山街 137 號樓 3 樓,由於樓層較低,鄰近行道樹。楊女士稱已在家中與毛毛蟲"抗戰" 4 天。殺蟲劑、酒精、開水,楊女士用盡一切可以想到的辦法,卻仍無濟於事。家中的窗戶上仍爬滿了毛毛蟲。
  • 「白蛾」未除「尺蛾」又現 河北遭遇「蟲」之戰
    中新網石家莊五月九日電 (記者 高新國)令人頭疼的美國白蛾蔓延河北的態勢尚未得到根本控制,近日石家莊市區又發現桑褶翅刺尺蛾作孽花木,加之該省小麥吸漿蟲和紅蜘蛛又「盯上」了小麥等農作物,使河北近期聞「蟲」色變,各級政府正採取措施大打人蟲之戰。
  • 中國加強美國白蛾防控 京津冀遼實現有蟲不成災
    中國防治美國白蛾實現了有蟲不成災在10日上午國家林業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林業局新聞發言人曹清堯介紹了2006年北京、天津、河北、遼寧較大範圍發生美國白蛾侵害森林的情況。曹清堯表示,中國防治美國白蛾實現了有蟲不成災。曹清堯說,在全球美國白蛾大暴發的形勢下,中國加強美國白蛾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