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多地遭美國白蛾幼蟲襲擾 居民深受困擾(圖)

2020-11-26 中國新聞網

  樹下說會話,毛毛蟲掉一身我省多地遭美國白蛾幼蟲襲擾,皖北地區最嚴重;專家:蟲子沒毒但要小心過敏灰綠色的身體蠕動著從天而降,渾身還長著白色長毛,看起來就讓人渾身不舒服……

  近日,皖北多地居民深受這種毛毛蟲的困擾。這些毛毛蟲究竟是何方「神聖」?數量有多少?對生態環境和人體會造成哪些影響?昨天,記者深入皖北蟲害發生地一探究竟,同時採訪了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等方面的專家。

  居民反映:毛毛蟲嚇跑老婆孩子

  今年國慶長假期間,在合肥工作的小王帶著老婆和未滿周歲的孩子回到宿州老家,沒想到在家還沒呆上三個小時,就在媳婦的要求下匆忙返回了合肥。

  「本想在家多住幾天的,但是實在住不下去。

  今年回老家發現房子的牆上還有地上到處都是毛毛蟲,人站在樹下面,不一會就有好多毛毛蟲落在身上。」小王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記者,他的老家位於宿州市埇橋區時村鎮,以前好像也見過這種毛毛蟲,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今年特別多。

  「俺媳婦本來就怕蟲子,看到這麼多毛毛蟲,連飯也吃不下去。何況我們還帶著不到一周的孩子,萬一有什麼病毒咋辦。」小王說,無奈之下,他們一家三口只好驅車返回合肥。

  宿州市埇橋區順河鄉一些農民也向本記者反映,以前他們也發現過這樣的蟲子,但是從沒有現在這麼多,自打今年入夏以來,這種蟲子就密密麻麻遍地都是,有時就像下雨似的從樹上掉下來。

  記者探訪:楊樹被啃得只剩枝幹

  昨天下午,記者沿206國道從宿州市區走向埇橋區北部進行探訪,沿路發現,很多楊樹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葉子已經被蟲子啃光了。

  埇橋區順河鄉是有名的板材加工基地,記者來到這裡時,發現這裡同樣有很多楊樹的樹葉被啃光,樹上還有一些蟲網。「這就是被蟲子害過的,蟲子吃過樹葉後,它繞著被吃過的葉子擴散到周邊再吃葉子,然後形成這種網。」順河鄉鶴山村村民胡大爺向記者介紹。

  記者觀察發現,這種毛毛蟲長2到4釐米,身體深灰色與綠色相間,還長滿了白色長毛。它能夠附在物體上很長時間都不動彈,記者試著用樹枝撥動時,它才會動一下。就在記者和胡大爺站在楊樹林裡交談期間,隨著風吹動樹枝,不時有這種蟲子落在身上。

  記者在採訪中還了解到,宿州市境內的蟲災已呈普遍發展態勢,形成了一些連片區域性重發生區,對林業的潛在威脅巨大。疫情已經傳入一些重點監控區域,如省級自然保護區大方寺、皇藏峪國家級森林公園等。

  我省現狀:九個市出現較重疫情

  「這可不是普通的『毛毛蟲』,它的學名叫美國白蛾,是鱗翅目燈蛾科白蛾屬中的一種昆蟲,原生於北美洲,屬於外來有害物種。」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副局長黃長春表示,我省最早發現美國白蛾是在2012年,地點分別在蕪湖市三山區、淮北的杜集區,今年是第四年。該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美國白蛾疫情比較嚴重的有9個市31個縣區228個鄉鎮,分別為蕪湖市、宿州市、淮北市、阜陽市、蚌埠市、滁州市、六安市、銅陵市、亳州市。全省美國白蛾疫情發生面積達334613.2畝。除此之外,合肥的巢湖市、肥東縣,馬鞍山當塗縣等區域,也零星監測到有成蟲出現。

  「擴散速度太快,根本是防不勝防。」黃長春副局長說,美國白蛾的數量沒辦法統計,但其一年繁殖三代,如今肯定是個龐大的數字。2012年在我省出現後逐漸南移,通過人為的傳帶及經濟貿易活動等方式,呈圓周式、跳躍式快速擴散,僅僅第四個年頭就呈現出現在這樣的局面。

  醫生提醒:過敏體質居民要小心

  「泛濫」的美國白蛾對生態系統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同時也影響著當地居民的生活。那麼,它到底有沒有毒?對於人體健康到底有沒有危害?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美國白蛾是一種害蟲,主要是危害林木,目前尚沒有其有毒性對人體傷害的報告,應該來說對人體是無害的。」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黃長春副局長對記者說,儘管如此,這種蟲子數量太多,密密麻麻地帶給人很大的心理壓力,進入家中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居民生活。

  不過,醫院的專家也有不同的看法。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性病科王主任告訴記者,儘管美國白蛾幼蟲體內不帶毒性,但並非對人體不產生影響。他告訴記者,從圖片上看,美國白蛾幼蟲身上有毛,一些過敏性體質的居民應該特別注意防範,因為接觸之後很容易出現過敏症狀,「此外,這種幼蟲是有嘴的,就有可能咬傷皮膚,導致感染。」

  釋疑:毛毛蟲「泛濫」四大因素

  原因一:繁殖能力極強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副局長黃長春告訴記者,美國白蛾是我國從境外傳入的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是重要檢疫對象,繁殖量很大。

  「像我們北方遭遇到美國白蛾,一年可以達到3代,最終呈立方式增長。」他給記者粗略算了算,一隻雌蛾第二代可產卵1500粒左右,第三代變為2250000粒,這個量的變化非常驚人。

  原因二:缺乏自然天敵美國白蛾幼蟲成災給我們釋放了怎樣的生態信號?黃長春副局長說,除去自然繁殖的特性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缺少天敵。

  據介紹,一種有害生物要成災,很有可能就是生態出現失衡。「美國白蛾這次發生地,都是人工生態系統,在這種人工生態系統中,存在生態空位,也就是沒有制約美國白蛾的上級食物鏈。」黃長春副局長說,沒有這種自然的制約,光靠人工防治,難度就非常大。

  原因三:傳播途徑很多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我省首次發現美國白蛾疫情是2012年,第四年就幾乎覆蓋了北方所有縣市。

  「美國白蛾適應性極強,耐飢時間可達半個月,導致其傳播範圍很大、途徑很多。」黃副局長舉例說,鳳陽縣棗巷鎮、霍邱縣臨水鎮首次發現的疫情就在淮河渡口附近,河對面就是阜南縣和五河縣疫區;銅陵縣首次發現的疫情在長江江心洲,江對面即是無為縣疫區。船舶、車輛、人員和各種物資往來都會造成人為傳播。

  原因四:報檢意識不足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一位專家告訴記者,近幾年隨著植樹造林、園林綠化等工程和林苗兩用林增多,而且多採用外地調入帶土球大苗,極易造成疫情傳入。

  這位專家表示,當前造林多為社會化造林,造林公司報檢意識不足,加上檢疫執法力量薄弱,源頭檢疫管理和復檢都跟不上,造成疫情人為傳入。如我省全椒縣、明光市、天長市等地疫情傳入多與此相關。

 

相關焦點

  • 安徽多地遭美國白蛾幼蟲襲擾
    安徽多地遭美國白蛾幼蟲襲擾 2015-10-09 15:21:2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合肥10月9日電 (張強)記者9日從安徽省林業廳獲悉,安徽省多地遭美國白蛾幼蟲入侵,給當地居民生活帶來許多困擾。  美國白蛾,鱗翅目燈蛾科白蛾屬中的一種昆蟲,原生於北美洲,屬於外來有害物種。
  • 第三代美國白蛾來勢洶洶!濟南多路段林木樹葉被幼蟲「啃光」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 實習生 魏楚夢看著被美國白蛾幼蟲「啃」得光禿禿的三十多棵白蠟樹,濟南市槐蔭區吳家堡街道辦申莊村村民石老漢嘆息道,「太可惜了!」據了解,濟南市槐蔭區、長清區、歷下區等多個路段上的楊樹、白蠟等林木的樹葉被美國白蛾的幼蟲「啃光」。目前,濟南市園林部門以及相關街道辦事處已經採取防治措施。
  • 四平已誘捕美國白蛾300多頭,好看的白蛾危害竟然這麼大
    為防控美國白蛾疫情,及時掌握美國白蛾疫情動態,全市自5月7日起開始開展美國白蛾疫情監控工作。成蟲監測取得良好效果,及時掌握了美國白蛾疫情疫情動態,為防控美國白蛾提供了科學依據。
  • 園林部門噴灑藥物「圍剿」美國白蛾
    降雨與高溫較同期偏多 進入幼蟲暴食期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美國白蛾是國際 1 類檢疫害蟲,它食性雜,危害樹種多,繁殖量大,危害區域廣,發展速度快,若防治不及時,將會給城市生態帶來不利影響。美國白蛾一年發生 2-3 代,5 月上旬第一代幼蟲開始危害。進入暴食期,嚴重時將樹葉及農作物蠶食一光。
  • 北京打響美國白蛾阻擊戰(組圖)
    首先它的食量非常大,從小幼蟲到老熟幼蟲,每天惟一的工作就是吃,吃的食物要超過自身體重的很多倍。美國白蛾暴發時,黑色的幼蟲爬滿樹葉,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吃光所有的綠色植物葉片。  而且這個壞傢伙並不忌口。美國白蛾喜食的樹種有100多種,桑樹、臭椿、糖槭、白蠟、法國梧桐、榆樹;楊、柳、核桃等在它眼裡,都是美味佳餚。
  • 湖北首現「美國白蛾」疫情 所到之處樹葉被吃光
    吃光樹葉的美國白蛾幼蟲  湖北4個地市有疫情  1981年,由漁民自遼寧捎帶木材傳入山東榮成縣,美國白蛾在山東開始蔓延,1985年在陝西武功縣發現並形成危害。如今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等地均有疫情發生。
  • 動員居民人工挖蛹 歷下治白蛾有奇招
    中國園林網10月8日消息:從10月中旬開始,歷下區各辦事處將動員駐區單位和居民人工挖蛹,以此減少美國白蛾越冬幼蟲數。綠地澆灌過冬水時,將添加藥劑滅殺入地冬蟲。樹木的落葉也將進行特殊處理。     入秋後,美國白蛾開始結蛹,在老樹皮下、地面枯枝落葉和表土內越冬。
  • 倫敦郊區遭巢蛾幼蟲入侵:爬滿街道景象恐怖(圖)
    單從外表,當地居民完全無法判斷它們的真面目。3周後,這個謎團不解自開,原來是樸樹巢蛾幼蟲的巢穴。現在,樸樹巢蛾幼蟲已經爬滿人行道、牆壁和汽車,形成令人頭皮發麻的恐怖景象。當地小居民查理-沃倫和伊娃-沃倫正在觀察樹上的樸樹巢蛾幼蟲。在某些地方,巢蛾幼蟲堆的深度達到3英寸(約合7.6釐米)
  • 毛毛蟲危害區域擴大,二代美國白蛾進入危害盛期
    當天上午,本報官方微信報料平臺又陸續接到多位市民反映稱,沙河口區和甘井子區多個路段的行道樹出現毛毛蟲。部分梧桐樹葉已經開始發黃,還有的樹葉的都已經被啃噬得很乾淨,只剩下了樹葉的莖幹。希望園林部門可儘快進行殺滅工作。毛毛蟲突襲,幾天時間就把大樹葉子啃光"前段時間樹還鬱鬱蔥蔥,這才沒幾天時間,快被吃光了。"在沙河口區敦煌路附近的新有公園內,行道樹出現大批的毛毛蟲。
  • 棗莊這些區被列為美國白蛾疫區,白蛾來襲,千萬注意
    近日,國家林草局發布2020年美國白蛾疫區公告,美國白蛾已被國家環保總局列入中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系外來物種入侵,防控形式嚴峻!山東省以下地區均被列為我國2020年美國白蛾疫區...那麼,美國白蛾是什麼美國白蛾是燈蛾科、白蛾屬蛾類,為白色蛾子,雌蛾體長9-15毫米,翅展30-42毫米;雄蛾體長9-13毫米,翅展25-36毫米。圓球形,直徑0.5-0.53毫米左右。初孵幼蟲一般為黃色或淡褐色。雄蛹瘦小,背中央有一條縱脊,雌蛹較肥大。腹部末端有排列不整齊的臀棘10-15根,臀棘末端膨大呈喇叭口狀。
  • 來了,美國白蛾現身山東蘋果園,果農警惕!
    這蘋果樹明顯是招了美國白蛾!上世紀80年代傳入中國的美國白蛾,早在十幾年前,就被列入我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它的危害巨大,往往美國白蛾掃過的地方,整棵樹都有被吃光的可能,而且幼蟲和成蟲均可危害,在山東地區,一般1年發生3代,10月中旬時,第3代幼蟲會陸續化蛹越冬。
  • 皖北白蛾泛濫成災 安徽今年蟲災疫情擴大至8市
    美國白蛾是世界性檢疫害蟲,已被列入我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2012年,我省首次發現美國白蛾。今年我省白蛾疫區擴大到8個市31個縣區228個鄉鎮(場),皖北部分縣區疫情嚴重。  今年蟲災有多重?」  張大爺所說的毛毛蟲就是美國白蛾。據固鎮縣林業局總工馬萬青介紹,固鎮縣白蛾疫情較重的有任橋、仲興和王莊3個鄉鎮,少數村的片林疫情較重,出現老熟幼蟲進入農戶家中擾民現象。這些白蛾危害的樹種有法梧、楊樹、白蠟、榆樹、桑樹、桃樹、柿樹、櫻花、紅葉石楠、高杆女貞等幾乎所有闊葉樹種,大約2/3的樹葉被蠶食。此外,玉米、大豆等農作物受到美國白蛾的困擾。
  • 遼寧「立體防治」外來物種美國白蛾 災情已完全控制
    新華社瀋陽2月18日電(記者範春生、汪偉)曾幾何時,從遼寧丹東進入中國的美國白蛾因極強的繁殖力、驚人的食量,對生態環境及農作物帶來破壞;如今,在多手段並用的「立體防治」下,美國白蛾成了「甕中之蟲」。記者從遼寧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2018年遼寧省完成美國白蛾防治作業面積417.45萬畝,成災面積為0,災情已經完全控制。
  • 重陽木錦斑蛾幼蟲在南昌多處暴發 有刺可致人過敏(圖)
    文/圖 記者王鑫    核心提示    盛夏時節,不少市民會選擇在樹蔭下乘涼,但最近一段時間,家住南昌市省府大院的黃先生卻不得不和家門口的樹蔭說「拜拜」。原來,自打半個月之前,大院裡不少樹木都爬著毛毛蟲,掉落後爬得遍地都是。樹上爬著不少毛毛蟲。
  • 美國白蛾如何入侵三十多國,禍害636種植物?
    美國白蛾具備入侵生物的一切特點,首先是能吃不挑食。美國白蛾的食性之雜,在整個昆蟲綱中都名列前茅。它們的寄主幾乎包括所有你能見到或見不到的闊葉喬木灌木、花卉、農作物、雜草,甚至裸子植物——全球範圍內已記載的美國白蛾寄主植物有636種,美國120種,日本300多種,歐洲234種,而中國,僅丹東地區就有94種。寄生在植物上的美國白蛾幼蟲。
  • 美國白蛾「空襲」文廟 百年古樹慘遭毒手
    在文廟內的地上、樹上大大小小的毛毛蟲兵分數路緩慢地爬行著,有的甚至爬進了古玩店鋪,很多人正在用大掃帚清掃地上的毛毛蟲。據悉,文廟院內200多棵樹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它們的侵襲,這些樹木多是上百年的古樹,部分古樹的樹冠僅剩下枯黃的樹枝。其中一棵海棠樹早沒有了樹葉,僅在樹枝上掛著幾個已經爛了的海棠果。
  • 美國白蛾有多妖孽?橫行中國30年至今未除,發現1隻獎勵100元
    這種生物就是美國白蛾。美國白蛾又名美國燈蛾、秋幕毛蟲、秋幕蛾,是舉世矚目的世界性檢疫害蟲。它食性雜,繁殖量大,適應性強。說白了,就是森林裡的「不死小強」。論起它的破壞力,一點不亞於森林火災。當它們侵入中國後,其種群密度迅速增長並蔓延成災。據統計顯示,每年因生物入侵給中國林業造成的損失達660億。
  • 山東滕州市:「以蟲吃蟲」釋放周氏齧小蜂 防治美國白蛾
    百度新聞8月8日訊為有效防治美國白蛾,保護好森林資源安全,根據美國白蛾發生情況,8月5日,山東省滕州市林業發展服務中心對該市重點防治區域實施白蛾周氏齧小蜂生物防治美國白蛾措施,釋放1億多頭周氏齧小蜂,防治面積3000多畝。
  • 純屬以「蛾」傳訛!相關部門:對人畜禽無害,戶外活動可照常
    據悉,我省確實已經做好飛機施藥防治美國白蛾(以下簡稱「飛防」)的準備,滅殺工作將於5月中旬至6月上旬開展,不過「飛防」主要集中在皖北地區。針對微博與微信上的內容,多地相關部門進行了回應和闢謠。記者了解到,本月15日至25日,淮北市確實會在全市範圍進行一次「飛防」。
  • 濟南:第三代美國白蛾殲滅戰打響 降低蟲蛹越冬密度
    中國園林網9月15日消息:由於第三代美國白蛾危害期正值全運會、園博會和新中國60華誕等重大活動舉辦期間,日前,我市打響了第三代美國白蛾殲滅戰,將最大限度地降低蟲蛹越冬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