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滕州市:「以蟲吃蟲」釋放周氏齧小蜂 防治美國白蛾

2021-01-08 直通百姓

百度新聞8月8日訊為有效防治美國白蛾,保護好森林資源安全,根據美國白蛾發生情況,8月5日,山東省滕州市林業發展服務中心對該市重點防治區域實施白蛾周氏齧小蜂生物防治美國白蛾措施,釋放1億多頭周氏齧小蜂,防治面積3000多畝。

據了解,美國白蛾是一種重要的林業有害生物,寄主種類多、危害大、傳播途徑廣、適應能力強,繁殖量大,具有暴食性極易成災的外來入侵害蟲,主要以幼蟲取食寄主植物葉片,其取食量大,為害嚴重時能將寄主植物葉片全部吃光,嚴重影響林木生長,當樹木葉片被吃光後,可侵入農田,危害莊稼、蔬菜等農作物,造成減產減收,甚至絕產,被稱為「無煙的火災」。

近年來,滕州市林業發展服務中心高度重視美國白蛾防控工作,在全面做好美國白蛾監測檢疫的基礎上,積極採取多種措施進行綜合防治,在採取傳統的化學防治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生物防治:化學防治主要為地面噴藥和飛機噴藥措施,生物防治採取人工釋放美國白蛾天敵—周氏齧小蜂。

白蛾周氏齧小蜂是美國白蛾蛹期的一種優勢寄生蜂,寄生率高、繁殖力強,能寄生美國白蛾等多種鱗翅食葉害蟲的蛹,雌蜂將產卵器刺入美國白蛾等害蟲蛹內並產卵,卵發育成幼蟲,在寄主蛹內發育成長,食盡寄主蛹中全部營養,1頭美國白蛾蛹平均繁育白蛾周氏齧小蜂100—200頭,素有「森林小衛士」之美譽。

中國林科院楊忠岐教授經過多年研究,研究出了人工大量繁育白蛾周氏齧小蜂和防治美國白蛾技術,找到了適宜的繁蜂替代寄主—柞蠶蛹,在室內利用控制溫度、溼度等手段來人工大量繁育白蛾周氏齧小蜂,在美國白蛾老熟幼蟲即將下樹化蛹時,投放到林內,控制美國白蛾危害。該方法屬綠色防控技術,不汙染環境,不殺傷天敵,大大減少了農藥使用量,不影響人體健康,有利於延緩害蟲抗藥性的發生和發展,在連續使用的情況下,對一些害蟲具有連續而持久的控制作用等諸多優點。

滕州市林業發展服務中心經過多方考察,決定與煙臺市茂盛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進行合作,購買該公司所生產的白蛾周氏齧小蜂。

據該公司副經理範成傑介紹:我們公司所繁育的白蛾周氏齧小蜂,對環境無汙染,出蜂率98%以上,繁育主要是寄蛹生蜂,蜂身長僅1毫米,無蜂針,不攻擊人,公司由專門實驗室進行人工培育,白蛾周氏齧小蜂繁育在"蠶蛹"的硬殼內。繁育期間,最關鍵是需要掌握溫度,當蜂體成熟時,它們會從開口處破蛹而出。然後將繁育成熟的小蜂懸掛在樹幹2米處,這些"天兵天將"將會依循本能尋找並侵入美國白蛾或者其他蛾類的蛹,在蛹的內部定居並繁衍後代,從而達到消滅美國白蛾的目的。對防治美國白蛾具有明顯的控制作用。

據滕州市林業發展服務中心森保站站長徐昌建稱:為更好地維護該市生態平衡,不斷探索林木有害生物無公害防治先進方式,我單位多次利用釋放管氏腫腿蜂、周氏齧小蜂等科學方式防治病蟲害,既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又保護了生態環境,為建設美麗、文明、富強滕州貢獻林業力量。(幫辦 孫若語 通訊員 李晨剛)

相關焦點

  • 比螞蟻還小,是美國白蛾的天敵,3萬繭周氏齧小蜂到達東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崔立慧 8月28日,市溼地城市建設推進中心收到了3萬繭周氏齧小蜂。這批「小蜂」將投放在東城部分公園及居民小區,用於防治美國白蛾。美國白蛾是東營地區多發的蟲害,連續幾年使用周氏齧小蜂等生物防治措施,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 四平已誘捕美國白蛾300多頭,好看的白蛾危害竟然這麼大
    為防控美國白蛾疫情,及時掌握美國白蛾疫情動態,全市自5月7日起開始開展美國白蛾疫情監控工作。成蟲監測取得良好效果,及時掌握了美國白蛾疫情疫情動態,為防控美國白蛾提供了科學依據。
  • 遼寧「立體防治」外來物種美國白蛾 災情已完全控制
    新華社瀋陽2月18日電(記者範春生、汪偉)曾幾何時,從遼寧丹東進入中國的美國白蛾因極強的繁殖力、驚人的食量,對生態環境及農作物帶來破壞;如今,在多手段並用的「立體防治」下,美國白蛾成了「甕中之蟲」。記者從遼寧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2018年遼寧省完成美國白蛾防治作業面積417.45萬畝,成災面積為0,災情已經完全控制。
  • 揚州釋放2.3億隻天敵昆蟲 歷年最多能保護1萬畝森林
    中國江蘇網6月21日訊 昨天下午開始,市農委林業站在寶應、高郵、儀徵、江都、開發區等地,組織釋放天敵昆蟲——周氏齧小蜂和白蛾黑基齧小蜂,釋放數量達2.3億隻,是一次性釋放數量最多的一次。林業站站長趙景奎表示,天敵昆蟲能防治1萬畝左右森林中的害蟲,可防治的害蟲主要是舟蛾類害蟲和外來入侵有害生物美國白蛾。以蟲治蟲揚州釋放兩種天敵昆蟲舟蛾類害蟲和美國白蛾是危害我市森林的兩種主要害蟲,眼下,正值害蟲防治的關鍵時刻,市林業站啟動了「以蟲治蟲」工作,從蘇北天敵繁育場採購了周氏齧小蜂和白蛾黑基齧小蜂兩種天敵昆蟲。
  • 揚州釋放2.3億隻天敵昆蟲 能保護1萬畝森林
    原標題:揚州釋放2.3億隻天敵昆蟲歷年最多 能保護1萬畝森林 昨天下午開始,市農委林業站在寶應、高郵、儀徵、江都、開發區等地,組織釋放天敵昆蟲——周氏齧小蜂和白蛾黑基齧小蜂,釋放數量達2.3億隻,是一次性釋放數量最多的一次。林業站站長趙景奎表示,天敵昆蟲能防治1萬畝左右森林中的害蟲,可防治的害蟲主要是舟蛾類害蟲和外來入侵有害生物美國白蛾。
  • 來了,美國白蛾現身山東蘋果園,果農警惕!
    這蘋果樹明顯是招了美國白蛾!上世紀80年代傳入中國的美國白蛾,早在十幾年前,就被列入我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它的危害巨大,往往美國白蛾掃過的地方,整棵樹都有被吃光的可能,而且幼蟲和成蟲均可危害,在山東地區,一般1年發生3代,10月中旬時,第3代幼蟲會陸續化蛹越冬。
  • 又到美國白蛾猖獗時 鄭州放大招將實施"以蟲治蟲"
    □記者劉瑞朝文白周峰攝影核心提示丨蠶食桑葉吐絲,美國白蛾食樹葉毀綠意。隨著氣溫升高,又到了美國白蛾猖獗擴張「領土」的時候。為保護綠意少被美國白蛾啃噬,鄭州市發布了美國白蛾防控實施方案,準備通過多種方式,來控制疫情發展和擴散。
  • 濟南:第三代美國白蛾殲滅戰打響 降低蟲蛹越冬密度
    中國園林網9月15日消息:由於第三代美國白蛾危害期正值全運會、園博會和新中國60華誕等重大活動舉辦期間,日前,我市打響了第三代美國白蛾殲滅戰,將最大限度地降低蟲蛹越冬密度。
  • 我市森林病蟲害生物防治邁出第一步
    信陽消息(首席記者 張繼疆)日前,記者從我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以下簡稱:市森防站)了解到,自去年我市森防站與有關科研機構合作,開展白蛾周氏齧小蜂防治楊樹食葉害蟲示範試驗以來,經過一年多的「以蟲治蟲」,取得了良好效果,邁出了我市森林病蟲害生物防治的第一步,逐步推廣「綠色環保」防治理念,為構建綠色生態信陽打下基礎。
  • 北京打響美國白蛾阻擊戰(組圖)
    2005年7月,工作人員將人工飼養的周氏齧小蜂寄生體定在樹幹上,便於他們迅速找到包括美國白蛾在內的害蟲蟲卵。資料圖片本報記者趙亢攝  5月18日上午,通州區張家灣鎮一處監測點,工作人員在檢查燈光誘捕器中是否有美國白蛾。本報記者袁烽攝成熟的雄性美國白蛾,翅膀都帶有一些斑點。資料圖片正在產卵的雌性美國白蛾。
  • 南京廣泛運用生物防治技術 「以蟲治蟲」顯神威
    身長僅1毫米的周氏齧小蜂四處尋找美國白蛾的蛹,並將產卵器刺入,它們的卵會在蛹內發育成蟲,吸盡蛹體內的全部營養,從源頭消滅這種害蟲。 美國白蛾是目前唯一一種農業和林業共同檢疫的外來有害生物,可在一夜之間吃光成片的綠色植物,最愛的食物是綠化帶的行道闊葉樹。浦口區有林地面積近48萬畝,林木覆蓋率達37.6%,是全省五大苗木基地之一,同時也是美國白蛾重點防禦區。
  • 姬小蜂齧小蜂共同迎戰椰心葉甲天災還是人禍?
    在越南胡志明農林大學和南方植物保護部門的幫助下,對越南椰心葉甲疫情和防治技術、胡志明農林大學姬小蜂飼養繁殖實驗室進行了認真考察,實地參觀了飼養繁殖姬小蜂的生產工序、操作方法和設備配製情況,為我省引進姬小蜂提供了寶貴的技術借鑑。  越南方面表示全力支持我省引進姬小蜂的工作。在國家有關部委的幫助下,我省於今年3月15日從越南帶回了椰心葉甲天敵姬小蜂。
  • 來自美國的入侵物種,從東北擴散到中部,所過之處「片葉不生」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外來入侵物種,就是美國白蛾,這是一種白色蛾子,原產地在北美洲,主要分布於美國和加拿大南部,這種白蛾具有「趨光」、「趨味」、「喜食」3個特性,對氣味較為敏感,特別是對腥、香、臭味最敏感,一般生活在衛生條件比較差的地方,喜歡在光照充足的植物上活動和產卵
  • 路邊樹上的這些奇怪小物件你見過嗎?它們都是生命「殺手」
    「其實掛在空中的三角形『小房子』是化學引誘劑做成的誘捕器,通過釋放氣味信息物質引誘害蟲並把它們粘在膠上。」王小藝說。 這種三角屋內有帶膠的黏性底板,中部懸掛性誘劑誘餌(模仿雌性昆蟲的信息素,誘殺雄性昆蟲),主要針對危害國槐的槐尺蛾。
  • 路邊樹上的這些奇怪小物件都是害蟲殺手
    &nbsp&nbsp&nbsp&nbsp「其實掛在空中的三角形『小房子』是化學引誘劑做成的誘捕器,通過釋放氣味信息物質引誘害蟲並把它們粘在膠上。」王小藝說。&nbsp&nbsp&nbsp&nbsp蠶繭:內藏害蟲殺手&nbsp&nbsp&nbsp&nbsp近年來,生物防治越來越多地替換了傳統的藥物防治,人們常常看到樹上懸掛著的蠶繭就是生物防治的一項措施。
  • ...一生守護生態安全的「森林醫生」 ——山東閆家河林業有害生物...
    生態文明先進事跡丨一生守護生態安全的「森林醫生」 ——山東閆家河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防治研究事跡 2020-11-26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博園展示以蟲治蟲 5000萬隻小蜂消滅毛毛蟲
    昨天,世博局綠地公園片區部的工作人員在園區投放了周氏齧小蜂共有1500萬隻,這是今年園區首次投放周氏齧小蜂。這些小蜂會將自己的蟲卵產殖在毛毛蟲的體內,在毛毛蟲「長大」之前就吃掉它,從而抑制毛毛蟲的數量。在整個世博會期間,工作人員們會視具體情況將周氏齧小蜂分批投放入園中,預計總共需要投放5000萬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