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釋放2.3億隻天敵昆蟲 歷年最多能保護1萬畝森林

2021-01-08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6月21日訊 昨天下午開始,市農委林業站在寶應、高郵、儀徵、江都、開發區等地,組織釋放天敵昆蟲——周氏齧小蜂和白蛾黑基齧小蜂,釋放數量達2.3億隻,是一次性釋放數量最多的一次。林業站站長趙景奎表示,天敵昆蟲能防治1萬畝左右森林中的害蟲,可防治的害蟲主要是舟蛾類害蟲和外來入侵有害生物美國白蛾。

以蟲治蟲

揚州釋放兩種天敵昆蟲

舟蛾類害蟲和美國白蛾是危害我市森林的兩種主要害蟲,眼下,正值害蟲防治的關鍵時刻,市林業站啟動了「以蟲治蟲」工作,從蘇北天敵繁育場採購了周氏齧小蜂和白蛾黑基齧小蜂兩種天敵昆蟲。昨天和今天,這些天敵昆蟲全部被釋放到森林中。

趙景奎介紹,通過釋放天敵昆蟲防治害蟲的方式,是一種既環保、經濟又有實效的方式,「天敵昆蟲對環境友好,在林相較為負責的林區防治效果尤為明顯。」

據悉,揚州已連續5年採用「以蟲治蟲」的方式防治舟蛾類害蟲和美國白蛾。

歷年最多

今年釋放數量達2.3億隻

天敵繁育場培育的天敵昆蟲,寄生在柞蠶蛹內,每一隻柞蠶蛹寄生有5千頭天敵昆蟲。

趙景奎說,這次採購了4.6萬隻柞蠶蛹,算下來天敵昆蟲數量有2.3億隻,「也就是說,這次釋放的天敵昆蟲數量是歷年來最多的一次。」

記者了解到,每一畝森林只需要在樹上懸掛4-6隻柞蠶蛹。也就是說,4.6萬隻柞蠶蛹可防治森林面積為1萬畝左右。

昨日,在開發區揚子郊野公園,林業工作人員在楊樹等林間開始釋放天敵昆蟲。記者看到,工人將柞蠶蛹先裝進紙袋,然後用圖釘將紙袋釘在樹上,每個紙袋袋底還有一個小孔。

趙景奎介紹,柞蠶蛹裡都是正在或即將羽化的天敵昆蟲,當昆蟲羽化後,就會從袋口或袋底的小孔中鑽出來,「從已經羽化的天敵昆蟲來看,非常活躍。」

本領很大

可寄生害蟲蛹內吸收養分

記者看到,每個柞蠶蛹長3釐米左右,比成人的大拇指略粗,而就是這麼小的蟲蛹可以容納5千頭天敵昆蟲。

趙景奎介紹,揚州釋放的兩種天敵昆蟲蟲子都很小,體長只有1毫米左右,「不過,不要看它們小,但本領很大。」

揚州連續幾年釋放的天敵昆蟲都是周氏齧小蜂,這種優勢寄生蜂,天生就有尋找害蟲的本領,且對美國白蛾、楊舟蛾等20多種鱗翅目有害生物尤其「情有獨鍾」;尋找到害蟲的蟲蛹後,能將產卵器刺入美國白蛾、楊舟蛾等有害蟲蛹內,並在蛹內發育成長,吸盡寄生蛹中全部營養,致其死亡,達到防治效果。

今年,揚州除了釋放周氏齧小蜂外,還首次釋放了白蛾黑基齧小蜂,「它跟周氏齧小蜂是『親戚』(屬於同一科同一屬的昆蟲),是一種群聚性蛹的內寄生蜂,主要寄生楊小舟蛾的蛹,此外還寄生美國白蛾和楊毒蛾蛹。研究顯示,該種寄生蜂對楊小舟蛾越冬代和第3-5代蛹的自然寄生率達10%-20%,是楊小舟蛾等楊樹食葉害蟲的優勢寄生性天敵,對害蟲種群控制起著重要作用。」 記者 向家富 文/圖

新聞延伸

揚州全市蟲情監測全覆蓋

為了高效準確防治有害生物,首先要對害蟲蟲情進行檢測。據悉,揚州全市懸掛美國白蛾性誘捕器2500餘套,對美國白蛾蟲情測報實現了鄉鎮全覆蓋;另外還布設了10個固定監測點,安裝了蟲情測報燈,基本實現蟲情測報覆蓋全市。

趙景奎表示,目前揚州全市已實現對美國白蛾、楊樹舟蛾、草履蚧等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的動態監測,並及時將監測信息向各地發布。截至目前,全市發布了3期蟲情趨勢預測報告,寶應、高郵、邗江等地圍繞越冬蛹調查、第一代美國白蛾蟲情等內容累計發布了10期,江都區圍繞花木病蟲害測報信息發布了7期,「這些信息為各地及時有效開展有害生物防控提供了科學依據。」

相關焦點

  • 揚州釋放2.3億隻天敵昆蟲 能保護1萬畝森林
    原標題:揚州釋放2.3億隻天敵昆蟲歷年最多 能保護1萬畝森林 昨天下午開始,市農委林業站在寶應、高郵、儀徵、江都、開發區等地,組織釋放天敵昆蟲——周氏齧小蜂和白蛾黑基齧小蜂,釋放數量達2.3億隻,是一次性釋放數量最多的一次。林業站站長趙景奎表示,天敵昆蟲能防治1萬畝左右森林中的害蟲,可防治的害蟲主要是舟蛾類害蟲和外來入侵有害生物美國白蛾。
  • 走進北京天敵昆蟲繁育基地
    本報記者 李銳  赤眼蜂,一種不到1毫米的寄生性微小昆蟲,個頭雖小,卻是生物防治技術應用的「寵兒」。三十多年來,由繁育廠升級為繁育基地,由單一赤眼蜂繁育擴展到10種寄生性、捕食性天敵昆蟲繁育,由人工生產發展到機械化生產,北京市有害生物天敵昆蟲繁育與應用走向了專業化、標準化、機械化、商品化的發展之路。
  • 科學網—天敵昆蟲產業:「知本」變現幾多難
    起步中的天敵昆蟲產業 天敵昆蟲分為捕食性和寄生性兩類,在我國的天敵昆蟲以寄生性為主,其中赤眼蜂應用最為廣泛,一年可達1.4億畝次,相關的技術研發也有數十年。 然而,大多數技術目前還處在示範階段,有些甚至停留在實驗室裡。天敵昆蟲產業現狀如何?要實現產業化,究竟還有多久?
  • 雲南加強森林資源保護 森林蓄積量增至20.2億立方米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雲南森林蓄積量增至20.2億立方米新華社昆明12月1日電 (記者浦超)據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消息,近年來,雲南省持續推進生態修復,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全省森林蓄積量從「十二五」末的
  • 天敵昆蟲如何實現量產?
    據了解,我國自上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進行昆蟲天敵方面的科研工作,至今已有40餘載。有資料顯示,目前國內最大規模應用的天敵是赤眼蜂,其他研究和應用較多的天敵昆蟲種類有瓢蟲、草蛉、花蝽等。據了解,目前北京市擁有14條生物天敵生產線,能生產20餘種生物天敵,年產天敵數量達3000億頭。
  • 菸草天敵昆蟲大農業推廣活動舉行
    害蟲的「天敵」來了   菸草天敵昆蟲大農業推廣活動舉行   今年將推廣5.4萬畝   瀏陽日報訊(記者羅方平)昨日上午,市菸草局(分公司)到沿溪鎮和大圍山鎮開展2019年菸草天敵昆蟲大農業推廣活動,將蚜繭蜂、赤眼蜂、蠋蝽、瓢蟲等綠色防控技術輻射於蔬菜、小水果等大農業,構建具有顯著長沙特色的多元化、立體化綠色防控技術體系,促進菸草與大農業作物和諧發展。
  • 探秘我省人工繁育害蟲天敵如何進行
    「我們基地繁育生產的松毛蟲赤眼蜂、管氏腫腿蜂、花絨寄甲、大唼蠟甲等天敵,可防控紅脂大小蠹、油松毛蟲、天牛等多種林草蟲害,廣泛用於防治農作物害蟲。」杜小剛告訴山西晚報記者,山西處於華北西部的黃土高原,森林面積4815萬畝,森林覆蓋率20.5%。
  • 支付寶螞蟻森林已種下真樹1億棵!敦煌將種萬畝梭梭以阻沙漠擴張
    4月22日正值世界地球日,也是螞蟻森林在甘肅敦煌春種的日子,支付寶宣布螞蟻森林用戶數達5億,5億人共同在荒漠化地區種下1億棵真樹,種樹總面積近140萬畝。2016年8月,支付寶正式推出螞蟻森林,到今年8月,這個「讓環保流行起來」的公益項目將滿3年。
  • 北京年產「天敵昆蟲」3000億頭 它們怎麼量產出來的
    這些有益的天敵昆蟲都是從哪裡來的呢?新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擁有14條生物天敵生產線,能生產20餘種生物天敵,年產天敵數量達3000億頭。近日,記者來到位於延慶區康莊鎮的北京闊野田園生物技術公司進行探訪,看看這些保衛農作物安全的小蟲子都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 雲南森林蓄積量增至20.2億立方米
    新華社昆明12月1日電 (記者浦超)據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消息,近年來,雲南省持續推進生態修復,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全省森林蓄積量從「十二五」末的17.68億立方米增至目前20.2億立方米,為築牢我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奠定了堅實基礎。
  • 北京「以蟲治蟲」防控害蟲 可年產天敵昆蟲3000億頭
    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 通訊員 侯崢嶸 謝愛婷)今年5月1日,《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正式施行,記者從北京市植物保護站了解到,北京市利用天敵昆蟲,通過「以蟲治蟲」的方式來防控害蟲,效果良好。據悉,目前北京市擁有14條生物天敵生產線,能生產20餘種生物天敵,年產天敵數量達3000億頭。2019年,草地貪夜蛾成為禍害糧食的首要害蟲。北京植保部門第一時間開展了應用天敵昆蟲防控草地貪夜蛾的相關研究,篩選出能夠大量供應的本地天敵。
  • 北京市篩選優勢天敵 為糧食安全保駕護航
    日前,記者從北京市植物保護站了解到,2020年3月17日國務院第86次常務會議通過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下稱《條例》),已於5月1日正式施行。《條例》充分貫徹綠色發展新理念,落實綠色興農、質量興農新要求,堅持綠色防控原則,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意義,病蟲害綠色防控將迎來大發展的春天。
  • 駐馬店市探索利用天敵昆蟲防治天牛危害
    為保護森林資源和創森成果,市森防站儘早應對,提醒產權明晰的林木所有者及時開展防治。同時,在河南省森防站的牽線搭橋下,同漯河市天敵繁育研究中心在確山、遂平等地探索開展花絨寄甲、腫腿蜂等天敵昆蟲防治天牛危害的實驗。花絨寄甲是天牛、吉丁蟲等蛀幹害蟲的捕食性天敵,是目前已發現的防治天牛最為有效的天敵昆蟲之一,具有壽命長、寄主廣和釋放期長等三大特點,是天牛類害蟲的剋星。
  • 東陽公益林達66萬餘畝 建設森林公園3個
    目前,東陽市林業局通過《東陽日報》、印發小冊子、公告、懸掛宣傳橫幅等形式,廣泛宣傳該條例,加強公益林管理,推進森林公園建設。生態公益林以發揮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主要功能。目前東陽市現有公益林面積66萬餘畝,其中國家級公益林20萬餘畝,省級公益林45萬餘畝。東陽生態公益林主要分布於三大水庫、兩江流域及主要支流的水源保護區、風景區和高速公路、省道兩側。
  • 北京三年放飛50億隻昆蟲,只為幹這個……
    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利用以蟲治蟲「生物科技」、無人機巡視等技術,三年來,首都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平均控制在0.03‰,遠低於北京市與國家林業部門籤訂《責任書》所規定的1.2‰,實現了「有蟲不成災」的防控目標。 經過70年的綠化造林,北京的林地總面積已達到109.93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2247萬立方米。
  • 成都有支「天敵特工隊」:以蟲治蟲 用生物防治替代化學防治
    「天敵昆蟲是一類寄生或捕食其它昆蟲的昆蟲,它們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對某些害蟲發生、成災起著制約作用,有利於生態系統平衡和穩定。」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鄭禮介紹。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植物保護站站長尹勇介紹,天敵工廠專門生產天敵昆蟲,比如稻螟赤眼蜂(簡稱赤眼蜂)、巴氏鈍綏蟎(俗稱捕食蟎)、麗蚜小蜂、瓢蟲等。
  • 西豐縣誓為4.2萬畝土地織就綠色新裝
    【國土綠化在行動】 自加壓力 超額造林綠化2.7萬畝 西豐縣誓為4.2萬畝土地 織就綠色新裝
  • 我市森林病蟲害生物防治邁出第一步
    信陽消息(首席記者 張繼疆)日前,記者從我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以下簡稱:市森防站)了解到,自去年我市森防站與有關科研機構合作,開展白蛾周氏齧小蜂防治楊樹食葉害蟲示範試驗以來,經過一年多的「以蟲治蟲」,取得了良好效果,邁出了我市森林病蟲害生物防治的第一步,逐步推廣「綠色環保」防治理念,為構建綠色生態信陽打下基礎。
  • 6.5億「天敵」投入戰鬥
    「公園裡侵害樹木的害蟲可分蛀莖類、食葉類、刺吸類三類,我們對症下藥,分別有專門的天敵來對付;但以蟲治蟲並不能100%讓害蟲絕跡,因為讓一個物種(哪怕是害蟲)滅絕同樣會帶來災難;雖然我國是世界上以蟲治蟲防控技術的『鼻祖』,但產業化始終是邁不過去的大坎。」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國家天敵昆蟲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鄭禮研究員表示。
  • 天敵昆蟲如何用效果佳
    用法:設施作物初見鱗翅目害蟲時開始釋放捕食蝽幼蟲或成蟲。直接撒在有害蟲的作物上,儘量均勻釋放。蠋蝽按照末齡若蟲50~100頭/畝,煙盲蝽成蟲按照200~300頭/畝的用量釋放,每3~4周釋放一次,連續釋放2次。  瓢蟲防治蚜蟲  瓢蟲是各種蚜蟲的重要捕食性天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