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北京天敵昆蟲繁育基地

2021-01-08 中國網財經

  本報記者 李銳

  赤眼蜂,一種不到1毫米的寄生性微小昆蟲,個頭雖小,卻是生物防治技術應用的「寵兒」。三十多年來,由繁育廠升級為繁育基地,由單一赤眼蜂繁育擴展到10種寄生性、捕食性天敵昆蟲繁育,由人工生產發展到機械化生產,北京市有害生物天敵昆蟲繁育與應用走向了專業化、標準化、機械化、商品化的發展之路。

  近日,記者走進了北京市密雲縣的北京天敵昆蟲繁育基地。北京天敵昆蟲繁育基地的前身是成立於1976年的密雲縣植保站赤眼蜂繁育廠。2009年開始,通過升級改造變身為專業的天敵昆蟲繁育基地,是北京市生物防治技術推廣和應用的重要展示「窗口」。2011年,基地集成北京地區資源,自主設計、集成、組裝了一條赤眼蜂工廠化繁育生產線,使得北京市天敵昆蟲繁育機械化程度有了長足進步。

  赤眼蜂屬於膜翅目赤眼蜂屬的一種寄生性昆蟲,成蟲體長0.5毫米-0.8毫米,我國已知赤眼蜂屬的種類有15種左右,其中已用於工廠化繁育的有四五種。由於赤眼蜂可寄生玉米螟、桃蛀螟、棉鈴蟲、斜紋夜蛾和地老虎等鱗翅目害蟲的卵,因而在世界範圍是這些害蟲生物防治的主要載體。北京市植保站生物防治科科長郭喜紅介紹,赤眼蜂繁育由種蜂採集、儲備柞蠶繭、暖繭育蛾、精選獲得新鮮的寄主卵、種蜂擴繁、治蟲蜂寄主卵包裝等工序組成。在基地的羽化車間,記者看到在鋼架上懸掛著一個個像紗窗一樣的鋼絲網,網格裡整齊地擺放著蠶繭。密雲縣植保站站長、基地負責人王景峰說:「這是我們研製的暖繭育蛾床,鋼絲網裡放的是柞蠶繭。以前育蛾都是人工完成,挑選柞蠶繭、挑蛾都是人工一個個分揀,工作量大,蛾的質量也受人為因素的影響。現在採用立體式育蛾,加上兩層鋼絲網,柞蠶繭在中間,育蛾期受人為因素影響少的多。而且生成蛾後,蛾自己就掛在鋼絲網上,用機械一次性收集,省事多了,可以提高80倍的功效,羽化率也提高了近20%。」

  郭喜紅介紹說,赤眼蜂繁育是一個工序複雜、技術含量高的工作。今年的赤眼蜂繁育從去年就開始了。從去年9月份田間採集種蜂到今年4月份開始擴繁,再到7月-9月成為商品蜂,幾乎要用一年的時間。「今年我們的繁育目標是200億隻,主要工作都集中在這兩個月,以前純手工操作是完成不了這麼大的量,升級改造設備、技術應用,實現標準化、機械化生產是必然趨勢。」作為歷時四年自主研發的赤眼蜂繁育生產線,是包括離心機、擠卵機、洗卵機、卵精選機、打孔包裝機在內的12種、1400多臺套的機械設計、技術應用、工序嚴整的「集合體」,其中申報的專利就有十餘項,而最讓基地自豪的是活體昆蟲包裝機。在包裝車間,記者看到了包裝完的一小袋赤眼蜂寄主卵。密雲縣植保站副站長、基地技術負責人李清波介紹說,以前包裝是靠手工,每袋裡裝多少全憑操作人員的感覺,非常不準確。現在,商品蜂包裝全靠機械操作,電腦控制包裝袋內商品蜂的數量,包裝精度大了,包裝量可調,省工省時,避免了人對商品蜂包裝的影響。「赤眼蜂繁育是『幾何倍數』的繁育。我們只需要採集到1萬隻種蜂,經過六代繁育,就能實現200億隻的繁育目標。」

  密雲縣植保站書記張永華說:「可別小看這個6釐米長、5釐米寬的小袋,裡面裝著180粒的赤眼蜂寄生卵,1萬頭赤眼蜂,可以用於1畝地玉米或半畝地板慄的玉米螟、桃蛀螟、棉鈴蟲的防治。」目前,一袋商品蜂價格是3元,包括生產成本、技術成本、釋放及後期跟蹤服務,全部由北京市財政補貼。

  北京市天敵擴繁生產有密雲縣和延慶縣兩個天敵繁育基地,密雲基地以擴繁赤眼蜂類、周氏齧小蜂等寄生性天敵為主,延慶以生產捕食蟎、瓢蟲等捕食性天敵為主。經過改擴建,依託兩個天敵繁育基地,北京市在生物防治方面基本實現了天敵產品規模化繁育與應用。經過三十多年的經驗積累、技術研究、設施升級改造,北京市生物防治在天敵昆蟲繁育與應用方面走向了的專業化、標準化、機械化、商品化的發展思路。

  北京市天敵昆蟲繁育專業技術能力也進一步增強,目前已掌握2大類10種天敵昆蟲的產業化繁育技術。天敵產品的標準化、商品化方面成效突出,實現了天敵昆蟲的由人工生產向機械化生產的過渡;逐步形成了一批天敵昆蟲的生產繁育、商品化包裝、貯運、應用等技術規範和標準;強化天敵產品的商品化屬性,註冊了天敵商標,開展了部分天敵品種的農藥登記工作。目前,北京市在現有條件下已具備了150億頭赤眼蜂、200億頭周氏齧小蜂、5000萬頭異色瓢蟲、1億頭捕食蟎的繁育能力,可服務北京市150萬畝次玉米害蟲玉米螟、山區5萬畝板慄害蟲桃蛀螟、20萬株林木害蟲美國白蛾、部分保護地蔬菜害蟲蚜蟲、棉鈴蟲與紅蜘蛛的防控。

相關焦點

  • 天敵昆蟲的規模化繁育是生物防治的關鍵
    原標題:天敵昆蟲的規模化繁育是生物防治的關鍵   在農作物害蟲管理上,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是兩種既對立又統一的防治方式世界上規模較大的天敵公司已多達200多家,已經商品化生產的天敵和授粉昆蟲已有150多種,廣泛應用於大田保護地、溫室、果園等。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天敵和授粉昆蟲產業目前整體上還處於起步階段,真正投入大規模生產和應用的惟獨個別種類。而這其中,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天敵昆蟲研發中心正在開拓建立的系列天敵和授粉昆蟲工廠化生殖生產線將建設達到國內率先水平的天敵和授粉昆蟲大規模繁育基地。
  • 探秘我省人工繁育害蟲天敵如何進行
    而李連枝團隊繁育的一種有益昆蟲——異色瓢蟲,就是專門消滅蚜蟲的天敵。專家們通過「以蟲治蟲」生物防治的方法,既保護了生態環境,也消滅了害蟲。此外,專家提醒,蚜蟲有趨光性,車燈和色彩鮮豔的衣服容易吸引蚜蟲。市民外出儘量不要穿淺黃色等淺色衣服,用眼鏡防護好眼部。
  • 駐馬店市探索利用天敵昆蟲防治天牛危害
    天牛屬於完全變態昆蟲,有卵、幼蟲、蛹、成蟲四種蟲態,這四種蟲態只有成蟲存在於樹體之外,其它三種蟲態都存在於鑽蛀的樹體蛀道內,防治起來比較困難。同時,在河南省森防站的牽線搭橋下,同漯河市天敵繁育研究中心在確山、遂平等地探索開展花絨寄甲、腫腿蜂等天敵昆蟲防治天牛危害的實驗。花絨寄甲是天牛、吉丁蟲等蛀幹害蟲的捕食性天敵,是目前已發現的防治天牛最為有效的天敵昆蟲之一,具有壽命長、寄主廣和釋放期長等三大特點,是天牛類害蟲的剋星。
  • 北京年產「天敵昆蟲」3000億頭 它們怎麼量產出來的
    這些有益的天敵昆蟲都是從哪裡來的呢?新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擁有14條生物天敵生產線,能生產20餘種生物天敵,年產天敵數量達3000億頭。近日,記者來到位於延慶區康莊鎮的北京闊野田園生物技術公司進行探訪,看看這些保衛農作物安全的小蟲子都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 萌萌的「昆蟲旅館」現身北京林地,「房客」可隨意選戶型
    這座昆蟲旅館就立在一棵油松下面,是用粗細、長短不一的木棍、竹枝整齊堆疊而成,有半人多高,遠看像一座可愛的小房子。房屋「建材」之間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孔隙,相當於不同規格的客房,招引不同需求的昆蟲房客。在北京,昆蟲旅館是這幾年才出現的新鮮事物。
  • 科學網—天敵昆蟲產業:「知本」變現幾多難
    國際上,天敵昆蟲產業化起步早,發展較為成熟,規模較大的天敵昆蟲企業已近百家。以英國BCP天敵公司和荷蘭Koppert生物防治公司為代表,天敵產品品類全,已商品化生產的天敵昆蟲130餘種,主要有赤眼蜂、麗蚜小蜂、草蛉等,幾乎所有的害蟲都有對應的產品,且有相應的配套技術。 「我國天敵昆蟲產業化水平較低,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
  • 探秘「天敵昆蟲工廠」以蟲治蟲 無汙染更環保
    現場  一根試管繁育天敵昆蟲上百頭  記者在「天敵昆蟲工廠」中看到,這裡共有4間培養室和1間飼養室,每個房間約有20平方米,培養室裡空調、加溼器、溼度儀等設備一應俱全,用於繁殖天敵昆蟲的試管井井有條地擺放在實驗平臺上,試管中一條條天敵昆蟲的幼蟲充滿活力地來回扭動著。
  • 以蟲治蟲 10萬頭天敵昆蟲「出籠」
    山西晚報訊(記者 薛建英)近日,省林業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省林木良種培育中心、襄汾縣林業局在丁村遺址公園聯合舉辦人工釋放異色瓢蟲活動,現場共放飛10萬頭天敵昆蟲——異色瓢蟲卵和成蟲。異色瓢蟲屬昆蟲綱鞘翅目瓢甲科,是一種多食性昆蟲。
  • 天敵昆蟲如何實現量產?
    利用生物天敵防治蔬菜害蟲則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那麼,這些天敵昆蟲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呢?近日,新京報記者走進了延慶區康莊鎮的北京闊野田園生物技術公司找尋答案。延慶區延慶鎮廣積屯村的一座黃瓜大棚裡,黃瓜葉片上有一些白色的蚜蟲在危害植物生長。北京市植保站專家在黃瓜莖上懸掛了一些龜紋瓢蟲的蟲卡。
  • 菸草天敵昆蟲大農業推廣活動舉行
    害蟲的「天敵」來了   菸草天敵昆蟲大農業推廣活動舉行   今年將推廣5.4萬畝   瀏陽日報訊(記者羅方平)昨日上午,市菸草局(分公司)到沿溪鎮和大圍山鎮開展2019年菸草天敵昆蟲大農業推廣活動,將蚜繭蜂、赤眼蜂、蠋蝽、瓢蟲等綠色防控技術輻射於蔬菜、小水果等大農業,構建具有顯著長沙特色的多元化、立體化綠色防控技術體系,促進菸草與大農業作物和諧發展。
  •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門票預約入口(門票預約公眾號)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門票預約入口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是中國政府實施大熊貓等瀕危野生動物遷地保護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國家AAAA科普教育2003-2016年,成都基地共接待國內外中小學生10餘萬人次,培訓自願者800餘人次;走進各大專院校、社區、中小學、幼兒園和自然保護區宣講、傳播野生動物保護和環境教育知識300餘次,並對學校老師保護教育能力
  • 平頂山市建成菸葉害蟲天敵繁育中心
    原標題:平頂山市建成菸葉害蟲天敵繁育中心(記者丁需學 通訊員田秀忠)「你們看這個『臭娘兒』正在幹啥啊?這傢伙可是菸草的大害蟲。」一名老菸農帶著疑惑向技術人員發問。7月8日,在郟縣李口鎮白龍廟村,幾名技術人員正在調查煙田裡的小蟲子,讓在地裡幹活的菸農好奇不已。
  • 京年產「天敵昆蟲」3000億頭,專門捕獲危害作物的害蟲
    這些有益的天敵昆蟲都是從哪裡來的呢?新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擁有14條生物天敵生產線,能生產20餘種生物天敵,年產天敵數量達3000億頭。近日,記者來到位於延慶區康莊鎮的北京闊野田園生物技術公司進行探訪,看看這些保衛農作物安全的小蟲子都是如何生產出來的。瓢蟲生產車間。
  • 北京用赤眼蜂生物防治玉米螟 一袋蟲卵管一畝地
    原標題:「玉米衛士」赤眼蜂 工廠能量產 本報記者探訪北京市天敵繁育基地 揭秘赤眼蜂自動化生產全過程近日降雨連連,京郊玉米地裡又到了病蟲害易發時節
  • 北京「以蟲治蟲」防控害蟲 可年產天敵昆蟲3000億頭
    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 通訊員 侯崢嶸 謝愛婷)今年5月1日,《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正式施行,記者從北京市植物保護站了解到,北京市利用天敵昆蟲,通過「以蟲治蟲」的方式來防控害蟲,效果良好。據悉,目前北京市擁有14條生物天敵生產線,能生產20餘種生物天敵,年產天敵數量達3000億頭。2019年,草地貪夜蛾成為禍害糧食的首要害蟲。北京植保部門第一時間開展了應用天敵昆蟲防控草地貪夜蛾的相關研究,篩選出能夠大量供應的本地天敵。
  •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招募志願者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招募志願者長期有效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自2015年起成立了專門的科普志願者團隊,致力於以大熊貓為載體的保護教育工作,主要從事科普講解、各類科普活動輔助、場館及園區輔助等綜合性科普服務工作,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 中國唯一雪豹繁育基地今年首對雙胞胎度過產後危險期
    中國唯一雪豹繁育基地今年首對雙胞胎度過產後危險期 2014-09-12 15:57:40羅雲鵬 攝   中新網西寧9月12日電 (羅雲鵬 孫睿)「今年繁育的首對雪豹雙胞胎已順利度過產後危險期,目前成長狀況平穩」,12日是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雪豹繁育基地雪豹雙胞胎出生後的第90天,該園副園長齊新章說。  雪豹是一種重要的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和旗艦種,由於其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故名「雪豹」。
  • 成都有支「天敵特工隊」:以蟲治蟲 用生物防治替代化學防治
    「我們專門生產吃農作物害蟲的天敵昆蟲,達到以蟲治蟲的目的。」11月26日上午,四川天敵工廠項目的承擔單位——四川省衛農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衛農」)總經理艾攀告訴記者。  天敵工廠怎麼生產天敵昆蟲?天敵昆蟲對農業生產有什麼作用?市場前景怎麼樣?記者實地一探究竟。
  • 昆蟲怎樣應對天敵
    大多數昆蟲喜歡與天敵玩躲貓貓。不信的話,請看下面這些圖片,你能否找出圖片中的昆蟲嗎?        怎麼樣,你有沒有發現它呢?它其實就在蘭花上待著,它就是著名的蘭花螳螂!是不是長得很像蘭花呢?它很擅長偽裝,就算你走到這顆蘭花前,也不免會錯過它。
  • 苗床上種出天敵煙盲蝽
    近期正值春茬蔬菜育苗期,走進昌平區新百善農業園種植基地,只見辣椒、番茄、茄子幼苗整齊茁壯、長勢喜人,而育苗技術員小高正拿出一個透明玻璃瓶,往苗床上撒出一隻只綠色的小蟲子。這些小蟲子有的看起來像螞蟻,迅速在幼苗葉面上爬動;有的長有翅膀,直接從瓶口飛到了苗床上。育苗最要緊的就是無病蟲育苗,育苗棚內仔細布置的防蟲網和粘蟲色板也是為了防止害蟲的侵入,這怎麼反倒往苗床上撒蟲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