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雪豹繁育基地今年首對雙胞胎度過產後危險期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中國唯一雪豹繁育基地今年首對雙胞胎度過產後危險期

2014-09-12 15:57:4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圖為雪豹大崽依偎在雪豹媽媽「二寶」身邊。 羅雲鵬 攝

  中新網西寧9月12日電 (羅雲鵬 孫睿)「今年繁育的首對雪豹雙胞胎已順利度過產後危險期,目前成長狀況平穩」,12日是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雪豹繁育基地雪豹雙胞胎出生後的第90天,該園副園長齊新章說。

  雪豹是一種重要的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和旗艦種,由於其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故名「雪豹」。因其處於高原生態食物鏈的頂端,雪豹亦被人們稱為「高海拔生態系統健康與否的氣壓」。1996年《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已將其列為瀕危物種。據不完全統計,中國野生雪豹總數在2000至3000隻左右,少於大熊貓數量。

  權守元是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雪豹繁育基地的一名80後飼養員,他介紹,這對雙胞胎雪豹的雙親系該園5歲的雄豹「寧寧」和7歲的雌豹「二寶」,於今年3月5日至3月8日之間自然交配,並在6月14日10點45分和13點43分順利產下這對雙胞胎。

  「一般,貓科類動物出生後的首月夭亡率較高,伴隨其對周邊環境的適應和身體的發育,一般在幼崽存活至少兩個月以上可宣布人工繁育成功」,齊新章說。

  記者走進該園雪豹繁育基地,雪豹大崽正依偎在媽媽「二寶」身旁,權守元介紹,「目前這對雪豹雙胞胎已由出生時的0.5公斤左右成長至5公斤和3.5公斤,雪豹大崽生長健壯,小崽身體稍顯羸弱,正在隔離室中24小時監控餵養」。

  「由於雪豹難以適應低海拔地區的氣候,國內人工條件下成功繁育不易」,齊新章表示,「此對雪豹雙胞胎是該園2012年首次人工繁育雪豹龍鳳胎後的第二對雙胞胎,如果明年接連誕下雙胞胎,意味著中國在雪豹人工繁育領域是成功的」。

  據了解,1984年原青海省西寧市動物園首次人工繁育成功雪豹,填補了中國在人工繁育雪豹領域的空白,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雪豹繁育基地於2010年建成,總佔地面積3800平方米,投資約為100餘萬元,基地由3個戶外活動場和9個內舍組成,現有7隻成年雪豹和2隻雪豹幼崽棲息於此。

  「目前這對雪豹雙胞胎還沒有自己的名字,待它們與遊客正式見面之後將徵集名字並命名」,齊新章說。(完)

相關焦點

  • 中國現存唯一一對人工繁育成活雙胞胎雪豹與遊客見面
    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當日消息,中國現存唯一一對人工繁育成活雙胞胎雪豹目前已滿11個月,兩者各項身體指標穩定,身體健康,園區安排它們於「五一」前與遊客見面。 中新社記者 魯丹陽 攝雪豹素有「雪山之王」之稱,目前中國是全球雪豹最大的分布國,涵蓋其60%的棲息地。
  • 青海西寧:雪豹雙胞胎迎來一歲生日
    雪豹雙胞胎在木箱中休息。青海省西寧野生動物園供圖新華社西寧5月28日電(記者李琳海 耿輝凰)在青海省西寧野生動物園小型貓科動物館前的草地上,工作人員將一個乾淨的輪胎用白菜和羊肉包裹起來。不一會兒,一個專為雪豹雙胞胎製作的「生日蛋糕」就做好了。
  • 中國首隻人工繁育成活雪豹成年 將加入繁殖序列
    據中新社6月10日報導,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10日對外宣布,中國首隻人工繁育成活雪豹「傲雪」成年,並將在今年加入繁殖序列,開啟「生兒育女」模式。雪豹素有「高海拔生態系統健康的氣壓計」之稱,1996年《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已將其列為瀕危物種,目前中國是全球雪豹最大分布國,涵蓋其60%的棲息地。圖為「傲雪」。
  • 2017年全球第一對圈養大熊貓雙胞胎母乳哺育成功[組圖]
    經過成都大熊貓基地飼養專家團隊20餘天的精心護理,兩隻熊貓幼仔度過了危險期中國網訊  2017年4月24日,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簡稱「成都大熊貓基地」)雌性大熊貓「芝芝」分別於22點07分、23點03分產下2隻雄性雙胞胎幼仔,初生體重分別為104.9g和110.7g。兩幼仔出生後聲音洪亮,身體健康。「芝芝」所產下的雄性雙胞胎,是2017年全球第一對新生圈養大熊貓雙胞胎。
  • 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一年繁育12隻紅熊貓
    經過近半年的細心照料,如今12隻紅熊貓終於脫離危險期,並且能夠獨立進食,經過分群、合籠後,正式對外展出,開啟「打工貓」的生活。小熊貓繁育之最 全國首個紅熊貓高產動物園紅熊貓又名「小熊貓」,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據了解,此次繁育的12隻紅熊貓均為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2018年引進的紅熊貓繁育而成,已經算動物園的「紅二代」和「紅三代」了。
  • 西寧野生動物園最美貓科動物雪豹
    雪豹貓科大型動物,珍稀瀕危,在中國也被稱為「艾葉豹」、「荷葉豹」、「草豹」,原產於亞洲中部山區。因終年生活在雪線附近而得名,外形似虎,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貓科動物。青海省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以及祁連山地區都有雪豹活動的跡象,更有2020年年初,西寧市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通過紅外相機拍攝到野生雪豹活動,首次證實西寧市範圍內有野生雪豹存在。雪豹常棲於海拔3500-5000米的高原地區雪豹以巖羊為主食,也捕食高原兔等小動物,所以其棲居地也就在巖羊集中分布的山區。
  • 被救助的雪豹如今生活如何
    但對於被救助的兩隻雪豹凌霜和凌雪來說,這個冬季是它們新生活的開始。當天下午,記者走進西寧野生動物園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看到,還在恢復中的凌霜已經能夠自己捕食活鴿,而凌雪因為剛做完手術不久,依舊在休養中。隨著兩隻被救助的雪豹身體逐漸恢復,很多關心它們的市民不禁要問,它們未來如何生活?是放歸自然還是留在動物園內呢?記者對此進行了了解。
  • 青海雪豹棲息地及種群得到有效保護 將編制出臺《青海雪豹保護規劃...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的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主題是「保護虎豹,你我同行」,旨在保護受到威脅的大型貓科動物。記者了解到,我省通過加大執法保護宣傳、提升自然保護區能力建設、開展三江源和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不斷加大對雪豹等珍稀瀕危物種的野外監測和救護等工作,使高原旗艦物種雪豹棲息地及種群得到有效保護。
  • 腦出血多久可以度過危險期?這三點決定腦出血患者壽命的長短?
    腦出血患者多久可以度過危險期?腦出血患者,第一個24小時內的風險極高,因為很有可能出現再次出血的情況。在這段時間內,患者常因再次出血而危及生命,因此應提高警惕,有情況變化時應立即複查CT,必要時考慮手術治療。接著就是,腦水腫的高發時間,也是危險期之中的一個併發症。腦水腫在出血後4~7天達高峰,患者一般會在2周左右才能完全度過腦水腫高峰期。
  • 真實版「美女與野獸」:90後美女在青藏高原飼養雪豹
    今年24歲的女孩王璐是青海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的一名雪豹飼養員。從湖南農業大學畢業後,2017年3月份她到動物園工作。雖然照顧雪豹「傲雪」的時間不到一年,但她卻和「傲雪」相處得很好。王璐每天除了給雪豹餵食、檢查它們的身體情況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記錄雪豹每天的行為動作。
  • 世界最大東北虎人工繁育飼養基地今年新增98隻「虎娃」
    新華社哈爾濱11月28日電(記者李建平、江宥林、董寶森)記者昨日從中國橫道河子貓科動物飼養繁育中心獲悉,今年以來這裡新增98隻虎寶寶,再次壯大了中國人工繁育東北虎種群。這個中心是世界最大的東北虎人工飼養繁育基地,在哈爾濱、牡丹江等地設有虎林園。四隻可愛的小老虎。
  • 用心守護高原精靈:雪豹救護背後的故事
    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承擔著全省野生動物救護工作,然而沒有編制和專職的救護人員,救護工作一直是我們西寧野生動物園的人兼職在做。等候凌雪的獸醫趙海龍是飼養三隊的副隊長,園區的雪豹主要都在他的飼養隊裡,對於雪豹的飼養和救護,他非常有經驗。掀開毛毯,檢查傷勢,趙海龍皺起了眉頭:「傷得太重了,腿全爛了,明天去寵物醫院檢查一下吧。」
  • 走進北京天敵昆蟲繁育基地
    三十多年來,由繁育廠升級為繁育基地,由單一赤眼蜂繁育擴展到10種寄生性、捕食性天敵昆蟲繁育,由人工生產發展到機械化生產,北京市有害生物天敵昆蟲繁育與應用走向了專業化、標準化、機械化、商品化的發展之路。  近日,記者走進了北京市密雲縣的北京天敵昆蟲繁育基地。北京天敵昆蟲繁育基地的前身是成立於1976年的密雲縣植保站赤眼蜂繁育廠。
  • 成功繁育的大食蟻獸雙胞胎亮相了
    6月10日,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大食蟻獸雙胞胎首度正式與遊客見面。這是長隆集團首次成功繁育的大食蟻獸雙胞胎,也是亞洲首例成功繁育大食蟻獸雙胞胎。 南方+記者看到,3月齡的雙胞胎食蟻獸已在動物幼兒園展出,當大食蟻獸幼崽伸出長達30釐米的舌頭的時候,現場一片驚呼。
  • 亞洲首例食蟻獸雙胞胎亮相!長隆再創繁育奇蹟
    6月10日,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大食蟻獸雙胞胎首度正式與遊客見面。這是長隆集團首次成功繁育的大食蟻獸雙胞胎,也是亞洲首例成功繁育大食蟻獸雙胞胎。活動當天,記者看到3月齡的雙胞胎食蟻獸在動物幼兒園展出,當大食蟻獸幼崽伸出長達30釐米的舌頭的時候,現場一片驚呼。
  • 中國雪豹保護者發布「五年計劃」
    這些「大貓」守護者們希望在未來五年時間內初步估測中國雪豹種群數量,加強國際合作,讓雪豹成為中國生態保護的「明星代言貓」。設置在中國首個國家公園——三江源國家公園內的紅外相機,捕捉到被稱為「雪山之王」的高原掠食者——雪豹的優雅日常生活。
  • 我國人工飼養的雲豹成功繁育雙胞胎
    我國人工飼養的雲豹成功繁育雙胞胎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20日 09:48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成都4月19日電(記者苑堅)四川省長寧縣人工飼養的一對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雲豹,日前產下一對雙胞胎
  • 亞洲首例大食蟻獸雙胞胎亮相!長隆再創繁育奇蹟
    6月10日,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大食蟻獸雙胞胎首度正式與遊客見面。這是長隆集團首次成功繁育的大食蟻獸雙胞胎,也是亞洲首例成功繁育大食蟻獸雙胞胎。活動當天,記者看到3月齡的雙胞胎食蟻獸在動物幼兒園展出,當大食蟻獸幼崽伸出長達30釐米的舌頭的時候,現場一片驚呼。首次展出的雙胞胎大食蟻獸是一公一母,儘管是雙胞胎,但還是可以從一些外形特徵去區別「兩兄妹」。
  • 中島美雪給華人歌手寫的唯一一首歌,交給當時產後復出的王菲首唱
    《王菲》這張大碟是王菲產後復出的首張大碟,當時因為亞洲金融危機當時在香港銷量一般,但在臺灣成績很好,而且助她的人氣在中國大陸迅速上升。從這張專輯起,王菲的音樂就將「另類」的歌曲和主流情歌融合在一起,既沒有《浮躁》這樣完全忽視市場的作品,也始終和港臺主流樂壇保持一定的距離。而且她再也不將香港作為主要市場,後五張大碟中只是附錄幾首粵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