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雪豹棲息地及種群得到有效保護 將編制出臺《青海雪豹保護規劃...

2021-01-09 青海省人民政府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的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主題是「保護虎豹,你我同行」,旨在保護受到威脅的大型貓科動物。記者了解到,我省通過加大執法保護宣傳、提升自然保護區能力建設、開展三江源和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不斷加大對雪豹等珍稀瀕危物種的野外監測和救護等工作,使高原旗艦物種雪豹棲息地及種群得到有效保護。

  「2017年,共救護雪豹4次,救活了2隻,尤其是雪豹『凌雪』赴京治療,全社會對雪豹的關注度大大增強。」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負責人齊新章介紹。

  中國是雪豹的最重要分布國,野外種群約佔全球總數的40%左右。近年來的調查監測和雪豹野外活動跡象表明,山脈高聳、雪域廣布的青藏高原是目前我國境內雪豹分布潛在棲息地面積最大、種群數量最多的地區,也是廣受全國乃至全球關注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敏感地區之一。隨著棲息地保護力度加大,雪豹在高原區域出沒越來越頻繁。與此同時,社會各界關注雪豹、積極協助救助雪豹,尤其是我省雪豹救護科研工作從未間斷,全民保護雪豹、保護生態的意識逐步提高。

  去年10月28日,一隻後半身癱瘓的雌性雪豹從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送到西寧野生動物園,由於當時正值「霜降」節氣,於是為這隻雪豹起名「凌霜」。

  當天夜裡,經過初步檢查發現,「凌霜」體型瘦小,體重18公斤左右,僅是正常體重值的60%。其後半身癱瘓,觸碰幾乎無反應,無法自主排便。次日,西寧野生動物園聯繫省交通醫院,對「凌霜」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其脊柱及脊髓無明顯損傷,腹部有少量積液,後在寵物醫院檢查血液發現,「凌霜」有比較明顯的炎症和低血鈣現象。經過止痛、利尿、消炎、補鈣、按摩、烤電等針對性治療,「凌霜」很快恢復自主排便,3天後炎症和低血鈣症狀消失,5天後開始在獸醫的輔助下自主前行,12天後首次在沒有輔助的情況下站立行走。

  如今,「凌霜」在西寧野生動物園繁育基地的半散養狀態下恢復訓練和測試,體重已超過25公斤。如果它的體重、跳躍能力和捕獵能力都能夠通過測試,救護人員會給它佩戴GPS項圈,嘗試將它放歸野外。如果實在無法通過測試,不具備野外生存能力,「凌霜」將會留在動物園參與人工繁育。

  去年11月26日晚,一隻左後肢骨折的雪豹被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瀾滄江源園區管委會的工作人員送到西寧野生動物園。這是一隻比「凌霜」傷情更加嚴重的老年雌性雪豹,被稱為「凌雪」。在救護人員兩周的精心治療下,「凌雪」的外傷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精神恢復到接近正常狀態,恢復自主排便。

  隨著身體狀況日漸恢復,「凌雪」開始跳躍。可是,1月23日,手術43天後,飼養員發現「凌雪」走路姿勢異常,通過X光檢查發現,植入的鋼板扭曲,3根鋼釘斷裂,股骨再次移位。若要二次手術,難度非常大。

  救護人員不願放棄,他們通過網絡向國內外專家發布求助信息。僅一周時間,就收到了來自美國、俄羅斯、日本、英國、義大利等國家和北京、上海、廣東、江蘇、臺灣、香港等地區數十位專家學者的意見和建議。最終,決定由北京派仕佳德動物醫院院長姚海峰博士與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金藝鵬無償為「凌雪」主刀手術治療。

  「凌霜」「凌雪」等雪豹的救助故事經過媒體報導,在網絡上引起眾多網友的關注。截至2018年2月13日,西寧野生動物園發起的微博話題「雪豹救護」,閱讀量已突破1億人次。唯有了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會行動,唯有行動才有希望。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關心並且用自己的方式幫助雪豹,加入「與豹同行」的隊伍。

  據省林業部門有關人員介紹,今後,我省將繼續加大雪豹保護力度,以全省雪豹資源和棲息地保護為目標編制《青海雪豹保護規劃》。同時,做好對三江源、祁連山等重要雪豹分布區域資源調查與監測工作,圍繞祁連山和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和體制試點,力爭在保護機制創新、社區共管、監測網絡建設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趙俊傑)

相關焦點

  • 中國雪豹保護迎來「黃金時代」
    新華社西寧10月24日電 題:中國雪豹保護迎來「黃金時代」新華社記者 李琳海、褚怡在第八個「世界雪豹日」(10月23日)來臨之際,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與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聯合編制完成了《青海雪豹保護規劃(2021-2030)》,未來青藏高原將系統恢復雪豹棲息地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 護佑高原精靈 青海建立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
    據了解,在全球 12 個雪豹分布國中,中國不但擁有2000-2500 只雪豹種群,還擁有 60%的雪豹棲息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雪豹分布國。據現有科學證據表明,青藏高原是雪豹的物種起源地,也是雪豹最主要和最連續的生存地區。呼籲建立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將可以進一步加強國內外合作,攜手開展雪豹研究與保護,推動形成多層次、多領域、綜合性雪豹保護態勢和創新格局。
  • 保護雪豹及其生態系統刻不容緩
    2017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基於新的雪豹種群調查數據,將雪豹從瀕危類別「降級」為易危類別。該調整一度引發熱議:這是否意味著雪豹種群狀況已經改善,不需要特別保護了呢?記者日前在廣東深圳召開的國際雪豹保護大會上獲悉,由於氣候變化、人為活動影響、盜獵和非法貿易等因素的威脅,雪豹保護仍然面臨諸多挑戰。
  • 中國雪豹調查與保護現狀報告發布 全球雪豹60%的棲息地在我國
    本報西寧10月28日電 (記者王錦濤)近日,由北京大學、世界自然基金會、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19家保護組織、科研單位及保護機構聯合發布的《中國雪豹調查與保護現狀2018》報告顯示,目前全球雪豹60%的棲息地位於中國。
  • 青海成為名副其實雪豹之省
    雪豹被譽為「雪山之王」,青藏高原是雪豹的物種起源地,是它的第一故鄉,目前,雪豹在青海的種群數量約1200隻左右。為了加大這一瀕危野生動物的保護,10月23日,在第八個「世界雪豹日」之際,由省林草局、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共同發起成立「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倡議,讓更多院校、企事業單位等加入保護聯盟,形成多層次、多領域、綜合性保護形態和格局,讓青海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雪豹之省。
  • 了解雪豹及雪豹保護的好書——《中國雪豹》
    了解雪豹及雪豹保護的好書   《中國雪豹》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公益形象大使、雪豹保護代言人,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深圳市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理事會主席,王石先生隆重推薦
  • 報告:全球雪豹60%的棲息地位於中國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供圖《中國雪豹調查與保護現狀2018》報告:全球雪豹60%的棲息地位於中國中新社西寧10月23日電 (記者 羅雲鵬)10月23日國際雪豹日,中國19家保護組織、科研單位及保護機構聯合發布的《中國雪豹調查與保護現狀2018》報告(下稱《報告》)顯示,目前全球雪豹60%的棲息地位於中國。
  • 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成立
    10月23日是第八個「世界雪豹日」,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共同發起成立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雪豹是中東亞高山環境裡最頂層的捕食者和旗艦物種,被譽為「雪山之王」,是高山生態系統健康與否的氣壓計。
  • 《中國雪豹調查與保護報告2018》發布
    本報訊  記者楊晶報導  10月23日是世界雪豹日,北京大學、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等19家保護組織、科研機構在北京聯合發布了《中國雪豹調查與保護報告2018》。《報告》指出,全球雪豹60%的棲息地位於中國,而目前全國的雪豹數量調查覆蓋面積僅佔雪豹棲息地的1.7%。
  • 11年:從雪豹監測到保護研究
    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2015年的國際雪豹論壇上,安全雪豹景觀是指涵蓋區域內至少有100隻育齡雪豹、擁有足夠且安全的獵物種群以及與其他雪豹景觀有功能性連接的雪豹分布區。時坤說:「雪豹是國際自然和文化遺產的精髓和象徵,雪豹景觀建設對保護雪豹及其棲息地,對維持山地生態系統物種多樣性、維護山地生態系統健康有重要意義。雪豹景觀的建設,也是一種向社會公眾宣傳保護雪豹的有效途徑。」
  • 青海省發起成立 「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倡議
    當天,省林業和草原局、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共同發起成立「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倡議,將致力於雪豹研究和保護工作,推動形成多層次、多領域、綜合性雪豹保護態勢和創新格局。為拯救雪豹這一瀕危物種,青海、西藏等六省區開展了一系列保護活動,受到全球關注。
  • 青海省發起成立「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倡議
    10月23日是世界雪豹日。當天,省林業和草原局、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共同發起成立「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倡議,將致力於雪豹研究和保護工作,推動形成多層次、多領域、綜合性雪豹保護態勢和創新格局。
  • 青海:從瀕危物種保護看生態回報
    從打響保衛藏羚羊的第一槍,到青海湖湟魚資源保護政策的實施,再到全力改善雪豹的棲息環境。在新的時期,新的環境下,青海為瀕危野生動物創造了良好、安全的棲息環境。多年的保護,身居青海大地的瀕危野生物種種群不斷增加,尤其是以雪豹、湟魚、藏羚羊等明星級物種為代表。這些瀕危物種種群數量的增加,對維持我省生物多樣性,以及我省生態環境的回報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 紀錄片折射《雪豹》保護問題
    今晚,自然環境題材《雪豹》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首播。影片講述科學家、當地牧民、一個喇嘛和幾個來自不同國家的環保人士在青海三江源尋求生態公平的道路上所遭遇的挑戰與困惑、逃離與堅守,全方位多角度折射出雪豹保護與牧民之間的關係以及在環境保護上我們每個人都將面臨的重要問題。
  • 中國雪豹保護:從「雪山隱士」到「雲養網紅」
    中新社西寧10月23日電 題:中國雪豹保護:從「雪山隱士」到「雲養網紅」中新社記者 羅雲鵬從中國新疆帕米爾高原到天山,從祁連山到三江源再到橫斷山脈,從羌塘到喜馬拉雅山脈……全球60%的雪豹棲息地在中國,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成立雪豹保護基金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記者侯雪靜)為加強雪豹及其山地生態系統的保護,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成立「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雪豹保護基金」,為公眾教育和社區參與等相關保護工作籌集資金。這是記者21日在中華世紀壇舉辦的「雪山之王—中國雪豹保護攝影展」上了解到的。
  • 中國雪豹保護者發布「五年計劃」
    這些「大貓」守護者們希望在未來五年時間內初步估測中國雪豹種群數量,加強國際合作,讓雪豹成為中國生態保護的「明星代言貓」。設置在中國首個國家公園——三江源國家公園內的紅外相機,捕捉到被稱為「雪山之王」的高原掠食者——雪豹的優雅日常生活。
  • 青海西寧:雪豹雙胞胎迎來一歲生日
    雪豹雙胞胎在木箱中休息。青海省西寧野生動物園供圖新華社西寧5月28日電(記者李琳海 耿輝凰)在青海省西寧野生動物園小型貓科動物館前的草地上,工作人員將一個乾淨的輪胎用白菜和羊肉包裹起來。不一會兒,一個專為雪豹雙胞胎製作的「生日蛋糕」就做好了。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雪豹保護級別由「瀕危」調整為「易危」
    對於調整的原因,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官方網站中披露,在2008年的評定中,誤用了數據從而得出了一個較低的數字,將雪豹誤定為「瀕危」類別。此外,近期的調查資料表明,雪豹在一些區域的密度比之前認為得要高,其數量規模也就可能更大。綜合這些原因,從「瀕危」到「易危」的認定,算不上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變化」。
  • 雪豹從瀕危「降級」易危 四川野保站表示不會調整保護程度
    雪豹的棲息地分布在中國、哈薩克斯坦、阿富汗等地,但據研究,全球60%的雪豹生活在中國。不同於大熊貓這樣的旗艦型物種,人類對雪豹的研究起步較晚,我國尚沒有對雪豹大規模、系統性調查的數據。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官網發布消息稱,基於新的雪豹種群調查數據,他們已經將雪豹(Panthera uncia)從瀕危(EN)類別,「降級」為易危(VU)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