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寧10月23日電 題:中國雪豹保護:從「雪山隱士」到「雲養網紅」
中新社記者 羅雲鵬
從中國新疆帕米爾高原到天山,從祁連山到三江源再到橫斷山脈,從羌塘到喜馬拉雅山脈……全球60%的雪豹棲息地在中國,時下有「雪山隱士」之稱的雪豹正被人們所熟知,成為「雲養網紅」。
10月23日是世界雪豹日,中新社記者專訪中國多個雪豹保護機構,探究中國雪豹保護「豹變」之路。
圖為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雪豹活動照片。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護中心提供
雪豹素有「高海拔生態系統健康與否的氣壓計」之稱,1996年《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已將其列為瀕危物種。
近年來原先難覓蹤跡的「雪山隱士」轉而頻繁露臉媒體報導中,或出鏡紅外相機求偶帶崽,或「散步」於城鎮附近,或在鏡頭中「直播」標記領地行為,更有「膽大者」潛入牧民家中大快朵頤。
「三江源雪豹保護研究中,官方逐年在增加支持力度,加之調查方法和技術的進步,使得雪豹曝光率增加,推動雪豹成為關注度極高的物種,這是中國物種保護上非常重要且有意義的案例。」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三江源項目主任趙翔說。
圖為雪豹。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供圖
在過去一年間,長江源頭曲麻萊區域760平方公裡內,曾記錄下多達1165次的雪豹視頻,其中既有兩隻雪豹同時標記領地「宣誓主權」罕見畫面,也有如小雪豹啃雪以及兩隻雪豹慵懶曬太陽等俏皮畫面,讓網友直呼「雪豹應該是名字帶『豹』的一種貓」。
「牧民將雪豹稱之為『雪寶』,(表示)這個寶貝既像我們的眼睛,也像三江源的生態窗口。」三江源國家公園曲麻萊管理處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局長尕塔說,「已有監測的雪豹棲息地區域仍然很小,未來將考慮擴大監測範圍,因為全方位了解一個物種,才能做到有效保護。」
祁連山國家公園是「中國雪豹朋友圈」公認的生物多樣性「秀場」,在青海片區不僅監測到5隻雪豹「同框」全球罕見畫面,同時也監測到罕見特有物種豺與荒漠貓。
「經過2年多的本底調查證明,祁連山是雪豹良好的棲息地,目前祁連山雪豹監測正擴展至豺,荒漠貓等其它物種調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科研監測科負責人高雅月認為,在關注雪豹物種的同時,更應關注與雪豹相關「金字塔」式食物鏈生態健康程度。
所謂「雪豹雲養」是指「雪豹粉」在網絡上發起「圍觀」或分享雪豹監測中新發現的一種方式,即「過眼癮」。
記者搜索「雪豹雲養」發現,除掃盲貼外,更有許多冷知識供「喵主子」參考,如雪豹的視力是人類的6倍,可以在近乎黑暗的環境中取食;因舌骨與其它貓科動物差異,雪豹不能發出響亮的吼叫,只能像小貓一樣「輕喵」等。
圖為紅外相機在三江源區域記錄到的雪豹影像。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供圖
中國新疆的天山東部區域,是荒野新疆團隊雪豹長期監測點,通過紅外相機,此間已穩定監測到烏魯木齊南山和達坂城70隻雪豹個體,累計記錄超過10個繁殖家庭。
「通過對雪豹種群精細化追蹤,可以掌握其家族變化和『王朝迭代』,通過興趣來引起公眾關注,這是雪豹保護長期的動力。」荒野新疆負責人邢睿說,「雪豹作為明星物種,與生態系統之間呈正相關,通過雪豹保護也可以保護其它物種,使之扮演傘物種的角色。」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雪豹保護項目涉及青海(黃河源頭)、甘肅(祁連山北麓)以及新疆(天山東部)區域。
「總體來說,目前中國雪豹保護現狀不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雪豹項目經理何兵坦言,「未來中國雪豹保護亟需開展的工作大致相似,主要集中在保護地能力建設、本底調查、監測巡護以及人獸衝突應對和社區發展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