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拍到四隻雪豹 關於雪豹的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2020-12-08 合肥網

  11月5日,在四川省林業廳主辦的「首屆橫斷山雪豹保護行動研討會」上,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布消息稱,四川臥龍雪豹數量不少於26隻。同日下午,保護區還發布消息稱,保護區首次拍到四隻雪豹同框畫面:3個點位分別記錄到一母三子行蹤。

  

  本文圖配均為臥龍保護區提供

  據新華社11月5日報導,當天下午,在臥龍保護區公布的新一輪雪豹數據回收成果中,三臺紅外線相機中分別發現了雪豹四口之家的身影,共五段視頻,其中三段是在6月份的3天中、在點綴著零星小花的高山草甸上拍到的:雪豹媽媽帶著三隻小雪豹緩緩地走入鏡頭,三隻小雪豹走走停停好奇地東張西望;雪豹媽媽覓食去了,三隻小雪豹乖乖地坐在草地上,啃著腳丫玩耍;雪豹媽媽不在,兩隻小雪豹爭搶草皮玩兒。

  

  據專家判斷,這三隻小雪豹約3個月左右,正是活潑好奇的年紀。雪豹是獨居動物,大約在兩周歲以後離開母親,獨自生活。據悉,四隻雪豹同框比較罕見,這也是四川首次拍到的畫面。

  上述消息是臥龍保護區在「首屆橫斷山雪豹保護行動研討會」上發布的。由四川省林業廳主辦的此次研討會,於11月4日-6日在四川都江堰召開,來自雪豹保護領域的專家、各大保護組織及四川雪豹重點分布自然保護區的負責人,就橫斷山雪豹保護現狀及監測經驗進行了深入交流。

  在當天的會議上,與會人士一致通過了《臥龍雪豹宣言》,倡議加強對雪豹的保護和研究,並首次公布了臥龍雪豹數量不少於26隻的消息。

  臥龍雪豹分布密度據全國首位

  據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10月,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了新一輪野外雪豹監測數據的回收工作,根據整理紅外線觸發相機拍攝到的雪豹畫面和視頻,比對雪豹花紋,判定出僅此次拍攝便拍到26隻。按照中國境內雪豹分布平均密度為每100平方公裡1至3隻計算,這屬小範圍內發現大規模的雪豹群體,種群密度極高。在研討會上,來自雪豹保護方面的專家一致認為,按此數據看,臥龍的雪豹分布密度居全國首位。

  

  今年6月,臥龍保護區的野外科研人員根據之前掌握的雪豹痕跡,對區內海拔4000—5700米的132平方公裡的區域進行了紅外線相機網格化布控,覆蓋包括魏家溝、梯子溝及野牛溝交界、臥龍關溝、銀廠溝、正河等五個雪豹棲息地及潛在棲息地,這是臥龍有史以來開展的規模最大的一次雪豹監測。這些相機在野外連續工作捕獲了大量雪豹珍稀野外活動影像,8個科考小組用近半個月時間完成了對雪豹監測數據的回收,此次拍攝到雪豹的紅外相機位點數47個,清晰可見雪豹薔薇花斑的照片782張,拍攝到雪豹視頻共計時長36分鐘。數據顯示,最近一次對雪豹的記錄就在回收的前一天。

  臥龍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擁有兩個旗艦物種的自然保護區,擁有保存完好的以大熊貓為首的中低山森林生態系統和以雪豹為首的高山生態系統,這得益於臥龍保護區54年來堅持不懈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科研工作。

  雪豹知識知多少?

  雪豹(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的貓科動物)

  雪豹(Panthera uncia 或 Uncia uncia,英語:Snow leopard),是一種重要的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和旗艦種,由於其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故名「雪豹」。雪豹具有高度發達的分配血液、調節呼吸等技能。對氧化變化很敏感。紅血球直徑很小——5.5μm(4.73~6.15μm),紅血蛋白高度集中(16.4g%)。血球比容計指標(即紅血球的出較量為47%)跟血液中的大量紅血球(14.1~16.8百萬/平方毫米)相符。雪豹原產於亞洲中部山區,中國的天山等高海拔山地是雪豹的主要分布地。其皮毛為灰白色,有黑色點斑和黑環,尾巴長而粗大,有「雪山之王」之稱。

  雪豹(Panthera uncia 或 Uncia uncia,英語:Snow leopard),是一種重要的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和旗艦種,由於其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故名「雪豹」。雪豹具有高度發達的分配血液、調節呼吸等技能。對氧化變化很敏感。紅血球直徑很小——5.5μm(4.73~6.15μm),紅血蛋白高度集中(16.4g%)。血球比容計指標(即紅血球的出較量為47%)跟血液中的大量紅血球(14.1~16.8百萬/平方毫米)相符。雪豹原產於亞洲中部山區,中國的天山等高海拔山地是雪豹的主要分布地。其皮毛為灰白色,有黑色點斑和黑環,尾巴長而粗大,有「雪山之王」之稱。

  雪豹形態特徵

  雪豹,體長110~130釐米;尾長90~100釐米,體重一般50~80公斤之間。

  全身灰白色,布滿黑斑。頭部黑斑小而密,背部、體側及四肢外緣形成不規則的黑環,越往體後黑環越大,背部及體側黑環中有幾個小黑點,四肢外緣黑環內灰白色,無黑點,在背部由肩部開始,黑斑形成三條線直至尾根,後部的黑環邊寬而大,至尾端最為明顯,尾尖黑色。

  眼虹膜呈黃綠色,強光照射下,瞳孔所為圓狀。舌面長有許多端部為角質化的倒刺,舌尖和舌緣的刺形成許多肉狀小突。前足5趾、後4趾。前足比後足寬大,趾端具角質化硬爪、略彎,尖端鋒利。趾間、掌墊與趾間均具有較濃而長的粗毛。腹下有4對乳頭。肛門部有一對乳腺孔。

  顱形稍寬而圓近於形。腦室較大。額骨寬突與眶後顴骨眶均較長且尖銳。鼻骨短寬,其前端尤為寬大。顴弓粗大。上頜骨額突呈三角形,且超過鼻骨的後端。眶間較寬。成獸的人字嵴高聳,尤老體更為顯著。異狀骨的突起向後伸出,尖而細直。鼓室扁而低,副枕突較長,在下方超出聽泡。下頜骨骨體寬厚,下緣平直。

  牙齒:上、下門齒均呈一橫列,中央的一對門齒較小,外側門齒最大。犬齒發達,其內側刃部銳利。上頜前臼齒左右各3枚第二枚前臼齒形小,僅具一個齒尖。第三枚前臼齒側扁,呈三角形,在主尖之後有一不甚明顯的低尖。上裂齒外側具4個齒尖。第二尖峰(前尖)最大,高而尖,內緣前端僅具一個低小齒尖(原尖)。臼齒形小似橫列。下前臼齒左右僅具2枚,第一、二前臼齒缺如,第三四前臼齒均發達,第三前臼齒側扁呈山字形,主尖位中央,前後各有一小齒尖。第四下前臼齒主尖高大,位於中央,前有一小齒尖,後有二小齒尖。下臼齒形大。後齒尖峰略高於前尖峰 。

  幼獸通體帶有淺玫瑰紫色。身上的黑色環斑輪廓不清、黑灰相雜。

  生活習性

  雪豹具有夜行性,晝伏夜出,每日清晨及黃昏為捕食、活動的高峰。其行動敏捷機警,動作靈活,善於跳躍,3~4米的高崖可縱身而下。白天很少出來,有時會躺在高山裸巖上曬太陽。其上下山有一定的路線,喜走山脊和溪谷,經常沿著踩出的小逕行走。雪豹一年換一次毛。

  平時獨棲,僅在發情期前後才成對居住,一般有固定的巢穴,設在巖石洞中、亂石凹處、石縫裡或巖石下面的灌木叢中,大多在陽坡上,往往好幾年都不離開一個巢穴,窩內常常有很多雪豹脫落的體毛。巡獵時也以灌叢或石巖上作臨時的休息場所。

  食物

  雪豹以巖羊、北山羊、盤羊等高原動物為主食,也捕食高原兔、旱獺、鼠類等小動物以及雪雞、馬雞、虹雉等鳥類,在食物缺乏時也盜食家畜、家禽。其獵食往往採取伏擊或偷襲的方法,常在野羊活動地區附近隱藏,其進食時一般先食腹部、內臟,然後再吃肌肉,最後食頭。食時用前爪抓肉,類似小貓,並以臼齒撕裂咬食。為了獵食,雪豹往往出去很遠,常按一定的路線繞行於一個地區。 雪豹飽食後可以一個星期不進食。雪豹在襲擊牧民的羊群時,總是先悄悄地潛伏在巖石峭壁的縫隙裡,而且一次只獵殺一隻。雪豹在食物短缺時也吃植物。

  棲息環境

  雪豹是高原地區的巖棲性的動物。經常在永久冰雪高山裸巖及寒漠帶的環境中活動,在祁連山4500米以下至4100米以上的山頂脊部,在珠穆朗瑪峰北坡5400米高的雪地上曾見雪豹的足跡。常棲於海拔2500~5000米高山上。夏季可在3000~6000米的高山上見到,冬季多隨著食物的遷徙而下降至2000~3500米。有的雪豹在冬季仍生活在5000米的高山上。雪豹並非全部都生活在海拔高的地方或是山上,內蒙古包頭以西約10公裡的烏拉山(最高僅2185米)一帶的雪豹常年是在1000米左右的環境中生活。也有居住在600~1500米高的草原地帶。

  雪豹自然生長繁殖

  

 

  雪豹的配偶期多在冬末1~3月。此時,它們的食欲不振,經常嘶叫相互尋找,若兩隻雄獸相遇必有一番惡鬥。雌獸的發情期每次都將持續5~7天,它們每次交配約十餘次,每次時間都較短。僅數秒或十餘秒。交配姿態與虎、豹相同。交配時,雄豹發出特有的嗚叫聲。若沒有懷孕,雌獸則過一、二月後再繼續發情。

  配偶期過後,雌性各自回到自己的領域。妊娠期98~103天,一般在4月中旬或6月初產仔,每胎3~5仔,大多在清晨生產。

  剛出生的幼仔體重300~700克,體長約24釐米,尾長16~18釐米,通體帶有淺玫瑰紫色,身上的黑色環斑輪廓不清、黑灰相雜,體質很弱,叫聲似小豬。閉著眼睛,到7~9天才睜眼。10天後開始爬。前半個月雌豹精心護理哺育它的幼崽,很少離開。一個月後幼崽體重可達1~1.5千克,一個半月後幼獸能開始吃一點碎肉。幼獸2個月時體重可達4千克,體長800毫米,可以跟隨母豹外出活動。3、4個月後可參與捕食,約在18~22個月後離開母親,獨立生活。一旦獨立,它們將會離開故土,長途跋涉,穿越廣袤的地帶以尋求新的棲息地。這可能有助於減少近親繁殖現象的發生。雪豹約2~3歲時性成熟。雪豹在野外的壽命一般8~13年。

相關焦點

  • 四川臥龍:四隻雪豹同框 母子練習「偵察」技能
    這是繼2017年8月臥龍保護區首次拍攝到雪豹「一母帶三崽」後,又一次拍到四豹同框的珍貴影像。  視頻共6段,記錄時間分別是2018年12月21日和12月24日。12月21日畫面中顯示:雪豹媽媽神情警惕,腳步穩健地在前面探路。在雪地中一處大石頭堆積的天然掩體前,它停下來仔細嗅聞。
  • 四川拍到雪豹高清照 行蹤詭秘已瀕臨滅絕(圖)
    四川拍到雪豹高清照 行蹤詭秘已瀕臨滅絕(圖) 2013-11-26 01:14  來源:新華網  說兩句  分享到:
  • 四姑娘山拍到野生雪豹 目前我國的雪豹數量位居全球第一
    四川在線消息(曹帥 記者 徐中成)記者從阿壩州小金縣四姑娘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11月17日,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清理安置在海子溝的紅外觸發自動相機時,意外發現了一組雪豹的照片和視頻。 畫面中顯示拍攝到的雪豹,為同一機位拍到的同一隻雪豹。
  • 關於雪豹的7個冷知識,你了解多少?
    關於雪豹的7個冷知識,你了解多少?雪豹是高山雪域中一種非常神秘的大型貓科動物,它們行蹤不定,神出鬼沒,長而粗的尾巴為它們在高山峻岭的巖石間的穿行起到了很好的平衡作用。雪豹短吻寬額,高鼻圓腦,渾身皮毛呈灰白色,身形矮胖,體重22到55公斤之間,雌雄有別,一般雄性體重高於雌性。受到偷獵和棲息地喪失的威脅,目前野生雪豹的種群數量在4500隻左右,屬於瀕危物種。
  • 臥龍首次拍到雪豹現身大熊貓棲息地
    12月6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發布最新野外監測成果,臥龍「五一棚」區域首次記錄到雪豹活動,這也是紅外相機首次在大熊貓棲息地核心區拍攝到雪豹出沒。記錄的畫面顯示,傍晚時分薄霧籠罩的原始杜鵑林鮮花盛開,樹幹虯枝在半空中交錯搭成拱形,兩側生長著茂密冷箭竹的獸徑上,迎面走來一隻毛色灰白的成年雪豹,薔薇花結般的斑紋布滿全身。在另一畫面中,深夜的叢林裡,這隻雪豹在冷箭竹叢中正四處嗅聞張望,鏡頭一轉,它拖著長而粗壯的尾巴,消失在黑夜深處。這次罕見的拍攝給科研人員留下諸多疑問。
  • 四川石渠發現三隻雪豹幼崽
    新華社成都9月3日電 記者3日從四川省林業廳獲悉,日前在四川省石渠縣一隧洞中發現三隻雪豹幼崽。據了解,在非紅外攝像機的拍攝下,親眼觀察到雪豹並一次性發現三隻幼崽,在全世界都較為罕見。
  • 找到雪豹,靠的是幸運嗎?
    在四川三打古拍到的雪豹,填補了雪豹在我國岷山地區分布的空白。 這將幫助研究者利用雪豹的出現點,了解雪豹的生活習性,制定更科學有效的方案來保護雪豹棲息地的生態環境。 而發現這隻雪豹背後的人和故事,也鼓舞著我們。
  • 了解雪豹及雪豹保護的好書——《中國雪豹》
    了解雪豹及雪豹保護的好書   《中國雪豹》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公益形象大使、雪豹保護代言人,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深圳市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理事會主席,王石先生隆重推薦
  • 祁連山境內拍到4隻雪豹同時漫步 瀕危物種現生機
    祁連山境內拍到4隻雪豹同時漫步原標題:甘肅祁連山境內拍到4隻雪豹同時漫步場景近日,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隊回收保護區內的紅外相機時,在多個區域發現了雪豹活動的影像。其中,在肅南縣祁青地區同時拍攝到4隻雪豹悠閒漫步的場景。調查隊隊員張俊濤表示,根據近年來的調查發現,祁連山雪豹的活動範圍越來越大,發現頻次越來越高,這充分說明祁連山生態系統得到明顯修復和改善。
  • 新疆拍攝到20多隻雪豹:雪地撒歡賣萌
    早在2014年初,團隊中的追獸組在烏市周邊首次啟用紅外相機進行野生動物調查時,無意中拍到了一張雪豹的照片,並拍到北山羊、馬鹿、野豬、狼、鵝喉羚等大量野生動物。「這隻雪豹從哪裡來?它是偶然經過這裡還是這裡的『土著居民』」?
  • 雪豹遇上大熊貓?網友:華山論可愛嗎?
    12月6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發布最新野外監測成果,臥龍「五一棚」區域首次記錄到雪豹活動,這也是紅外相機首次在大熊貓棲息地核心區拍攝到雪豹出沒。很多網友都關心,它們會打起來嗎?雪豹和大熊貓的棲息地有明顯不同,但兩者在海拔3000~4000米的領地邊緣,是有部分重疊的。因此,雪豹出現在熊貓領地,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被人類監測的紅外相機拍到,這還是第一次。熊貓和雪豹能打起來嗎?
  • 雪豹夜間活動畫面被民警拍到:鏡頭下霸氣漫步,下一秒打滾「撒嬌」
    2019年3月,新疆天山北坡中段新疆天山東部國有林管理局烏蘇分局轄區範圍布設的25臺紅外相機中發現,有21臺相機捕捉到雪豹影像資料,拍攝到417張雪豹的照片及視頻 。3月23日下午,青海省果洛州瑪多縣委宣傳部披露,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境內首次拍攝到雪豹活動影像。 經過近一年的救助,新疆首隻在農區發現的雪豹活體身體已完全康復,於2019年4月17日被放歸天山。
  • 喜馬拉雅山下的雪豹
    由此牧民和農民開始攻擊雪豹,威脅到這種野生大貓的數量。南伽在他的破車裡努力換檔變速,我們開過了一片盛開的野玫瑰。這周早些時候,南伽邀請我們去他辦公室聊聊人與動物的衝突問題。「當一頭雪豹攻擊牲畜圍欄,會帶來一場浩劫……這些圍欄通常很小,雪豹攻擊時,牲畜會變得非常狂躁。雪豹會襲擊多隻山羊、綿羊或是牛,最終捕食一頭。有時,一次攻擊之後,大約30到40頭家畜會受傷或死亡。」
  • 臥龍雪豹分布密度居全國首位 首次公布數量不少於26隻
    11月4日—6日,由四川省林業廳主辦的「首屆橫斷山雪豹保護行動研討會」在都江堰召開。來自雪豹保護領域的國內專家、各大保護組織及四川雪豹重點分布自然保護區的負責人,就橫斷山雪豹保護現狀及監測經驗進行了深入交流,對橫斷山區域雪豹及其伴生動物生存現狀的監測與研究,填補了中國雪豹保護研究領域的空白。
  • 四川蜂桶寨再次捕捉到雪豹野外影像!
    四川在線消息(孫振宇 記者 遊飛)6月5日,記者從四川蜂桶寨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在整理紅外相機拍攝的野外視頻數據時,該局工作人員從位於保護區核心區的一臺相機中,再次發現一段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雪豹的影像紀錄
  • 雪豹到底在哪?雪山幽靈並非虛名,這些照片會讓你懷疑自己的視力
    圖2圖3那些拍攝雪豹的野生動物攝影師一定認同雪豹是擅長自我隱藏的天賦型選手,畢竟只要你追尋過雪豹的活動蹤跡,你就會知道想要在高山荒原中發現它們究竟有多麼困難。圖4圖5圖6千萬不要懷疑是這名攝影師眼力不好,看了他拍攝到的照片就知道了。這些照片會讓你懷疑自己的視力。
  • 四川臥龍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雪豹現身大熊貓棲息地
    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雪豹影像。臥龍保護區管理局供圖中新網成都12月6日電(安源 龍婷婷)記者6日從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該局於6日對外發布最新野外監測成果,四川臥龍「五一棚」區域首次記錄到雪豹活動,這也是紅外相機首次在大熊貓棲息地核心區拍攝到雪豹出沒。
  • AI知識圖譜,讓我擼到了一隻「天山上的雪豹」
    火到有拿「雲吸貓」開始變現的,還有用「雲吸貓」來寫畢業論文的……喵星人可以說打出了一套「可愛組合拳」,攻佔了大片網際網路江山。最近,這種流行趨勢似乎有了升級——雲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你敢信?這是一款由騰訊聯合WWF打造、名為「神秘雪豹在哪裡」的微信小程序。而且上線2天,便有超過10萬人在使用。
  • 雪豹從瀕危「降級」易危 四川野保站表示不會調整保護程度
    臥龍保護區的一位一線雪豹研究人員就表示「非常不贊同」,四川省林業廳野保站的一位負責人則稱,這次調整不會影響對雪豹的保護程度。雪豹不再「瀕危」?引發野生動物保護界爭論雪豹,多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是高寒山地食物鏈裡的最頂端物種,被稱作「雪山之王」。同時因為習性極其隱蔽,不易被觀察到,也被稱作「雪山隱士」。
  • 滾滾領地驚現雪豹!網友:打起來怎麼辦
    滾滾的領地上,迎面走來一隻毛色灰白的成年雪豹,斑紋布滿全身。12月6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發布最新野外監測成果,臥龍「五一棚」區域首次記錄到雪豹活動,這也是紅外相機首次在大熊貓棲息地核心區拍攝到雪豹出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