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臥龍:四隻雪豹同框 母子練習「偵察」技能

2021-01-15 中國新聞網

四川臥龍:四隻雪豹同框 母子練習「偵察」技能
2019-07-18 15:06:5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孫靜波

    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雪豹影像。 臥龍保護區供圖 

  中新網成都7月18日電(安源 龍婷婷)記者18日從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該局於今日對外發布2019年雪豹野外監測工作第一輪數據回收的最新成果:一臺布設在臥龍銀廠溝區域海拔3800米左右的紅外線觸發相機,連續記錄了雪豹「一母帶三崽」練習生存技能的完整畫面。這是繼2017年8月臥龍保護區首次拍攝到雪豹「一母帶三崽」後,又一次拍到四豹同框的珍貴影像。

  視頻共6段,記錄時間分別是2018年12月21日和12月24日。12月21日畫面中顯示:雪豹媽媽神情警惕,腳步穩健地在前面探路。在雪地中一處大石頭堆積的天然掩體前,它停下來仔細嗅聞。一隻小雪豹緊隨其後,踢著雪球跌跌撞撞率先跟了上來,有模有樣地學著媽媽四處聞聞,另兩隻小雪豹也爭先恐後地湊上來幫著媽媽「偵察」地形。另一組畫面拍攝於2018年12月24日的傍晚,雪豹一家四口返回天然掩體,「偵察」技能又一次鞏固提升,這次雪豹媽媽還在大石頭下用後腿刨坑做了標記。

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雪豹影像。 臥龍保護區供圖

  據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晟研究員分析,按小雪豹體型判斷,這三隻雪豹幼崽年齡大概接近一歲,正是學習生存技能的好年紀。雪豹是獨居動物,大約會在一歲半至兩周歲之間離開母親獨立生活。雪豹一胎產仔二到四隻,比較常見的是一母帶兩崽,四隻雪豹同框比較少見。通過跟2017年8月拍攝到的雪豹「四口之家」做身體花紋比對,母雪豹左前肢正面的斑紋存在明顯差異,確定不是同一隻個體,因此可以判斷,這是另一個雪豹家庭。

  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黨委書記段兆剛介紹,兩個雪豹家庭拍攝點位直線距離約13公裡,海拔高度都在3800米左右,按時間推算,2017年5月左右出生的幼崽在2018年底可能還未離開母親獨立生活,還是一家四口,這些信息表明,有可能兩個雪豹家庭的活動範圍非常接近。按照中國境內雪豹分布平均密度為每100平方公裡1至3隻計算,這一次的發現又一次表明臥龍的雪豹種群密度可能遠高於平均值。由此可見,臥龍高山區域雪豹食物來源充沛、種群繁殖健康、生存狀態良好、分布密度極高,也說明四川臥龍所在的邛崍山系雪豹種群與新疆及青藏高原雪豹種群密度存在顯著差異。從雪豹的生境分布、食物組成到社群關係,都是下一步要著重研究的課題。

  據悉,近幾年來,臥龍保護區針對雪豹開展了全面、系統的野外監測,對區內海拔3500米以上約438平方公裡的範圍進行了紅外線觸發相機的網格化布控,覆蓋8個雪豹棲息地及潛在棲息地,獲得了大量的一手珍貴資料和數據。臥龍保護區2019年一輪新數據回收工作正在進行中。(完)

相關焦點

  • 四川拍到四隻雪豹 關於雪豹的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11月5日,在四川省林業廳主辦的「首屆橫斷山雪豹保護行動研討會」上,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布消息稱,四川臥龍雪豹數量不少於26隻。同日下午,保護區還發布消息稱,保護區首次拍到四隻雪豹同框畫面:3個點位分別記錄到一母三子行蹤。
  • 四川臥龍雪豹數量不少於26隻 分布密度居全國首位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王成棟)臥龍究竟有多少只雪豹?在全國又處於什麼樣的水準?11月5日,記者從首屆橫斷山雪豹保護行動研討會獲悉,經過多年調查,臥龍132平方公裡的區域內,至少有26隻雪豹「定居」。根據此前調查,中國境內雪豹分布平均密度為每100平方公裡1至3隻。
  • 四川臥龍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雪豹現身大熊貓棲息地
    臥龍保護區管理局供圖中新網成都12月6日電(安源 龍婷婷)記者6日從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該局於6日對外發布最新野外監測成果,四川臥龍「五一棚」區域首次記錄到雪豹活動,這也是紅外相機首次在大熊貓棲息地核心區拍攝到雪豹出沒。
  • 臥龍雪豹分布密度居全國首位 首次公布數量不少於26隻
    11月4日—6日,由四川省林業廳主辦的「首屆橫斷山雪豹保護行動研討會」在都江堰召開。來自雪豹保護領域的國內專家、各大保護組織及四川雪豹重點分布自然保護區的負責人,就橫斷山雪豹保護現狀及監測經驗進行了深入交流,對橫斷山區域雪豹及其伴生動物生存現狀的監測與研究,填補了中國雪豹保護研究領域的空白。
  • 臥龍首次拍到雪豹現身大熊貓棲息地
    12月6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發布最新野外監測成果,臥龍「五一棚」區域首次記錄到雪豹活動,這也是紅外相機首次在大熊貓棲息地核心區拍攝到雪豹出沒。記錄的畫面顯示,傍晚時分薄霧籠罩的原始杜鵑林鮮花盛開,樹幹虯枝在半空中交錯搭成拱形,兩側生長著茂密冷箭竹的獸徑上,迎面走來一隻毛色灰白的成年雪豹,薔薇花結般的斑紋布滿全身。在另一畫面中,深夜的叢林裡,這隻雪豹在冷箭竹叢中正四處嗅聞張望,鏡頭一轉,它拖著長而粗壯的尾巴,消失在黑夜深處。這次罕見的拍攝給科研人員留下諸多疑問。
  • 四川臥龍:拍到一對野生大熊貓母子玩耍爬樹畫面(圖)
    四川臥龍:拍到一對野生大熊貓母子玩耍爬樹畫面(圖) 2020-01-16 20:00: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白嘉懿 責任編輯:白嘉懿
  • 祁連山系雪豹靚照 雪豹幼仔罕見同框 屬瀕危物種
    據了解,本次雪豹監測是祁連山系青海境內及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內開展的首次大規模野生動物監測工作,安裝布設紅外相機154臺中,37臺相機記錄到雪豹照片及視頻251條,此前這一區域雪豹分布及種群數據空白。
  • 雪豹夜間活動畫面被民警拍到:鏡頭下霸氣漫步,下一秒打滾「撒嬌」
    延伸閱讀雪豹 (貓科豹屬下的一種動物)雪豹(Panthera uncia 或 Uncia uncia,英語:Snow leopard),是一種重要的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和旗艦種,由於其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故名「雪豹」。雪豹具有高度發達的分配血液、調節呼吸等技能。對氧化變化很敏感。
  • 雪豹從瀕危「降級」易危 四川野保站表示不會調整保護程度
    臥龍保護區的一位一線雪豹研究人員就表示「非常不贊同」,四川省林業廳野保站的一位負責人則稱,這次調整不會影響對雪豹的保護程度。雪豹不再「瀕危」?引發野生動物保護界爭論雪豹,多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是高寒山地食物鏈裡的最頂端物種,被稱作「雪山之王」。同時因為習性極其隱蔽,不易被觀察到,也被稱作「雪山隱士」。
  • 雪豹遇上大熊貓?網友:華山論可愛嗎?
    12月6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發布最新野外監測成果,臥龍「五一棚」區域首次記錄到雪豹活動,這也是紅外相機首次在大熊貓棲息地核心區拍攝到雪豹出沒。很多網友都關心,它們會打起來嗎?專家:不太可能當熊貓遇見雪豹,網友們最擔心的,是它們能否打起來?對此,專家表示,可能性不太大。四川臥龍國家級保護區管理局黨委書記段兆剛表示,雪豹在大熊貓的領地只活動了不到24個小時,二者不會相遇。
  • 滾滾領地驚現雪豹!網友:打起來怎麼辦
    滾滾的領地上,迎面走來一隻毛色灰白的成年雪豹,斑紋布滿全身。12月6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發布最新野外監測成果,臥龍「五一棚」區域首次記錄到雪豹活動,這也是紅外相機首次在大熊貓棲息地核心區拍攝到雪豹出沒。
  • 四川石渠發現三隻雪豹幼崽
    新華社成都9月3日電 記者3日從四川省林業廳獲悉,日前在四川省石渠縣一隧洞中發現三隻雪豹幼崽。據了解,在非紅外攝像機的拍攝下,親眼觀察到雪豹並一次性發現三隻幼崽,在全世界都較為罕見。
  • 四姑娘山拍到野生雪豹 目前我國的雪豹數量位居全球第一
    四川在線消息(曹帥 記者 徐中成)記者從阿壩州小金縣四姑娘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11月17日,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清理安置在海子溝的紅外觸發自動相機時,意外發現了一組雪豹的照片和視頻。 畫面中顯示拍攝到的雪豹,為同一機位拍到的同一隻雪豹。
  • 森林殺手挑戰雪山之王:豹與雪豹同框,背後竟然有這麼多故事……
    豹,俗稱花豹或金錢豹,世界上分布範圍最廣的大型貓科動物,其足跡從亞洲東北部直到非洲最南端;雪豹,活動於亞洲高原地帶,從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蒙古高原到西亞
  • 淺談雪山上的生靈:雪豹的歷史變遷與生存挑戰
    ,比如雪豹具有高度發達的調節呼吸、分配血液的技能,雪豹體內的紅血蛋白高度集中,血液中有大量血紅球,使得它們對氧氣的變化十分敏感,即便氧氣含量比較低,它們也能夠適應。四川雪豹分布圖雪豹在四川境內,大渡河以東,可能與大熊貓共同生活了幾百萬年,大渡河以西,從貢嘎山到新龍再到洛須,大片的地區都有雪豹的分布,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在對臥龍保護區的熊貓進行調查研究時
  • 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國西部大熊貓與雪豹雙旗艦保護聯盟」在成都成立
    圖片來源:WWF據了解,大熊貓與雪豹雙旗艦保護由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大熊貓和雪豹都是其中的一員。WWF提出的「雙旗艦」概念首先是講保護範圍從大熊貓棲息的中低山森林生態系統,擴展至以雪豹為代表的高山生態系統;同時也意味著將大熊貓保護經驗輸出到雪豹保護,並以此為示範,探索大熊貓保護模式向其他物種和區域的推廣,以此實現中國西部生物多樣性更全面的保護覆蓋。
  • 中國雪豹調查與保護現狀報告發布 全球雪豹60%的棲息地在我國
    本報西寧10月28日電 (記者王錦濤)近日,由北京大學、世界自然基金會、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19家保護組織、科研單位及保護機構聯合發布的《中國雪豹調查與保護現狀2018》報告顯示,目前全球雪豹60%的棲息地位於中國。
  • 全球首例白色大熊貓現身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嬌穎)今日(5月25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發布全球首張白色大熊貓照片。記者從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這張白色大熊貓照片是保護區內海拔2000米左右的一臺野外紅外觸發相機,於4月中旬下午攝錄下的一張大熊貓影像。
  • 《中國雪豹調查與保護報告2018》發布
    本報訊  記者楊晶報導  10月23日是世界雪豹日,北京大學、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等19家保護組織、科研機構在北京聯合發布了《中國雪豹調查與保護報告2018》。《報告》指出,全球雪豹60%的棲息地位於中國,而目前全國的雪豹數量調查覆蓋面積僅佔雪豹棲息地的1.7%。
  • 井柏然帶領684萬快手網友探訪雪豹棲息地,共同守護雪域精靈
    河青新聞網訊 穿越陡峭荒蕪的巖壁,在野外辨認雪豹足跡,尋找雪域特有植物川西綠絨蒿……9月6日,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在快手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WWF明星志願者井柏然與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木江坪保護站站長施小剛、復旦大學研究員王放以及WWF雪豹項目成員于洋共同探訪了臥龍保護區雪豹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