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臥龍首次拍到雪豹現身大熊貓棲息地
12月6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發布最新野外監測成果,臥龍「五一棚」區域首次記錄到雪豹活動,這也是紅外相機首次在大熊貓棲息地核心區拍攝到雪豹出沒。雪豹為什麼會出現在大熊貓棲息地裡?據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晟研究員分析,四川臥龍的大熊貓和雪豹兩者比鄰而居,和平共處,各自有其所依賴的獨特棲息地。
-
四川臥龍:四隻雪豹同框 母子練習「偵察」技能
四川臥龍:四隻雪豹同框 母子練習「偵察」技能 2019-07-18 15:06:5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四川臥龍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雪豹現身大熊貓棲息地
臥龍保護區管理局供圖中新網成都12月6日電(安源 龍婷婷)記者6日從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該局於6日對外發布最新野外監測成果,四川臥龍「五一棚」區域首次記錄到雪豹活動,這也是紅外相機首次在大熊貓棲息地核心區拍攝到雪豹出沒。
-
四川臥龍拍到全白色大熊貓,初步判斷系白化個體
臥龍這次拍攝的大熊貓,是野生大熊貓中記錄到的首例完全白化個體,表明在臥龍的大熊貓區域種群中,存在「白化」突變基因。從照片上來看,該個體體格壯實,步態穩健,也從側面證實了該突變可能沒有影響到這隻大熊貓的正常生活。
-
四川臥龍拍到白色大熊貓
臥龍這次拍攝的大熊貓,是野生大熊貓中記錄到的首例完全白化個體,表明在臥龍的大熊貓區域種群中,存在「白化」突變基因。從照片上來看,該個體體格壯實,步態穩健,也從側面證實了該突變可能沒有影響到這隻大熊貓的正常生活。 據介紹,「白化」突變是隱性基因,可以遺傳。
-
全球首例白色大熊貓現身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嬌穎)今日(5月25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發布全球首張白色大熊貓照片。記者從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這張白色大熊貓照片是保護區內海拔2000米左右的一臺野外紅外觸發相機,於4月中旬下午攝錄下的一張大熊貓影像。
-
四川臥龍: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貓已長大 與母親分離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1月15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對外發布了全球唯一一隻白色大熊貓野外活動的視頻影像。截至2020年底,四川臥龍野外布控的紅外相機僅兩次拍攝到這隻白色大熊貓的活動,畫面異常珍貴。 畫面中這隻白色大熊貓或在雪地漫步,或在「打坐思考」。
-
白色大熊貓現身四川臥龍 專家:區域種群存「白化」突變基因
今年四月中旬,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海拔2000米左右的一臺野外紅外觸發相機,攝錄下一張大熊貓影像,圖片清晰顯示出這隻熊貓獨特的形態特徵:毛髮通體呈白色、爪子均為白色,眼睛為紅色,正穿過鬱鬱蔥蔥的原始落葉闊葉林。
-
四川臥龍:白色大熊貓毛髮變金白色 已「自立門戶」
自2019年5月紅外線相機首次在野外記錄到這隻白色大熊貓以來,截至2020年底,四川臥龍野外布控的紅外線相機在2020年2月又有兩次拍攝到這隻白色大熊貓的活動,畫面非常珍貴。畫面中的白色大熊貓或在雪地漫步,或在「打坐思考」。它緊貼著安裝紅外線相機的大樹坐下,全程背對紅外線相機,若有所思了3分多鐘。
-
全國首次野生大熊貓建檔調查 為給臥龍野生熊貓辦「身份證」 調查...
紅外相機在黃家溝拍攝到的野生大熊貓。 這一幕對大熊貓野外調查隊員來說,早已司空見慣。今年3月29日,臥龍自然保護區轄區內的三大保護站——木江坪保護站、鄧生保護站、三江保護站,抽調30名調查人員,對1040平方公裡的大熊貓棲息地及潛在棲息地,進行調查。 這也是全國首個為野生大熊貓建立「戶籍」檔案的科研調查。
-
陝西拍到野生大熊貓哺乳視頻 熊貓寶寶吃奶萌萌噠
紅外相機拍攝到的大熊貓哺乳畫面 秦嶺箭竹林中的雪地上,野生大熊貓幼崽緊跟媽媽左右,撒嬌、求乳,最終在媽媽懷中吮吸……4月4日,記者從陝西省林業廳了解到,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大熊貓哺乳的珍貴視頻資料。
-
中國第四次大熊貓普查:野生大熊貓1864隻,四川佔七成
中國第四次大熊貓普查:野生大熊貓1864隻,四川佔七成 澎湃新聞記者 石毅 2015-02-28 12:01 來源:澎湃新聞
-
兩岸新媒體採訪團走進臥龍 探秘你不知道的大熊貓野外科考
9月28日,「掌上蜀show兩岸新媒體體驗採訪活動」走進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開展了一次關於大熊貓保護和研究知識學習的科普之旅。鄧生保護站隸屬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主要從事冬季護林防火、收獵套、木材盜伐檢查和野生動植物基礎科研工作。
-
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貓已「自立門戶」
新華社成都1月15日電(記者餘裡)15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對外發布了全球唯一一隻白色大熊貓野外活動的影像。自2019年5月紅外線相機首次在野外記錄到這隻白色大熊貓以來,截至2020年底,四川臥龍野外布控的紅外相機在2020年2月份又有兩次拍攝到這隻白色大熊貓的活動,畫面異常珍貴。
-
四川大熊貓深夜漫步街頭 過馬路只走斑馬線(圖)
汶川映秀鎮居民區首次出現野生大熊貓,專家分析附近或還有兩三隻3月5日是元宵節,凌晨2點過,汶川縣映秀鎮迎來野生大熊貓「送喜」。根據視頻顯示,這隻約2歲大的萌「滾滾」從山上下來後,沿著馬路溜達到某景區門口,努力扒了幾下鐵門,見翻越無望,轉身走向了街對面。有趣的是,這隻大熊貓兩次過街都踩著斑馬線,嚴格遵守了交通規則。
-
四川拍到四隻雪豹 關於雪豹的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11月5日,在四川省林業廳主辦的「首屆橫斷山雪豹保護行動研討會」上,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布消息稱,四川臥龍雪豹數量不少於26隻。同日下午,保護區還發布消息稱,保護區首次拍到四隻雪豹同框畫面:3個點位分別記錄到一母三子行蹤。
-
把自己玩成保護動物的動物——大熊貓
有很多人都相信是大熊貓自己把自己給玩成瀕危動物的。大熊貓屬於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頭軀長1.2-1.8米,尾長10-12釐米。體重80-120千克,最重可達180千克。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
-
四川汶川地震後竹子開花 威脅大熊貓生存(組圖)
地震後這裡的圈養大熊貓大部分都轉移到了四川雅安、成都、北京、福州等地。核心提示距離映秀震中僅10公裡的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是中國最重要的大熊貓保護區之一,此前普查顯示,擁有150餘只野生大熊貓,佔中國野生大熊貓總數的10%。地震之後,臥龍野生大熊貓整體生存狀況如何?2008年11月8日,人們在臥龍發現震後首隻野生大熊貓,經搶救無效死亡。
-
會爬樹了、體重12公斤!旅韓大熊貓幼崽「福寶」正式「上崗」
福寶是旅韓大熊貓夫婦愛寶、樂寶的第一個雌性幼崽。在5個月內,福寶體重從197克長到了12公斤,毛髮光亮茂盛,模樣甜美可愛,簡直就是媽媽愛寶的翻版。 飼養員介紹說,福寶目前無法離開媽媽的哺乳,但已學會走路、奔跑、爬樹。據悉,野生成年熊貓可攀爬30-40米,而福寶能爬1米左右。
-
野生大熊貓連狗都害怕,如果在野外遇到狼該怎麼辦?
大熊貓是一種國寶級生物,但是它在野外的表現卻跟熊類很不相稱。除了大熊貓以外,其他熊類動物大部分都是生物鏈的王者,而大熊貓在野外的表現,跟一隻食草動物差不多,因為大熊貓的主要食物只有竹子。據說野生大熊貓十分膽小,遇到狗都會嚇得趕緊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