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6 22: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那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下,最美的不只是一碧萬頃的草原,還有那一座座白雪皚皚、冰峰林立的雪域高原,這裡雖然地理環境惡劣、人跡罕至但卻住著全球數量第一的「雪山之王」——雪豹。
「雪山之王」的居住地在亞洲中部山區,我國的天山等高海拔山地區是雪豹的主要棲息地。它皮毛呈灰白色,並有黑色點斑和黑環,尾巴長而粗大,是一種重要的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和旗艦種,由於它常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所以稱為「雪豹」。
雪豹的特徵
雪豹有許多在寒冷的山區生長的生物特徵,他們身體粗壯、毛厚而濃密、耳小而圓,這些特徵都有助於減少身體熱量散發。雪豹在大型貓科動物中屬於中等體型,平均體重在27到54公斤,體長75到130釐米,尾巴與身體長度約略相同。雪豹的體重可達75公斤,它相對長的尾巴(有1米長)成為與其他相似物種區分的明顯特徵,這條長尾巴長滿濃密的毛,在山地環境攀爬斜坡地時候,除了幫助雪豹來掌握平衡,在寒冷的環境中,這條尾巴也可以在他睡覺時蓋住口鼻保溫。與另一種貓科動物猞猁類似,雪豹也有著大且被毛的足部,大腳的作用有如雪地靴,可以分散體重在雪地上壓力,有助於在雪地行走。腳掌的毛除了可以增加在陡峭或不穩定雪面的摩擦力之外,也減少從腳掌散失的體熱。
雪豹冬夏體毛密度及毛色差別不大。雪豹周身長著細軟厚密的白毛,上面分布著許多不規則的黑色圓環,有長而厚的毛,頭部黑斑小而密,背部、體側及四肢外緣形成不規則的黑環,越往體後黑環越大,背部及體側黑環中有幾 個小黑點,四肢外緣黑環內灰白色,無黑點,在背部由肩部開始,黑斑形成三條線直至尾根,後部的黑環邊寬而大,至尾端最為明顯,尾尖黑色。皮毛為灰白到灰黃色相間的顏色,下腹部的毛是白色的,皮毛上有暗灰色的斑塊。它們是奉行機會主義的肉食動物,會吃掉發現的任何可以吃的肉類,常能夠捕獵三倍於自身重量的動物。
雪豹處於高原生態食物鏈的頂端,亦被人們稱為「高海拔生態系統健康與否的氣壓計」。而由於非法捕獵等多種人為因素,雪豹的數量正急劇減少,現已成為瀕危物種。
雪豹是亞洲高山高原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物種,國際上正在實施一個保護雪豹行動計劃,期待使雪豹得到很好的保護,進而能夠保護整個高山地區的動物區系和生態系統。
2018年10月,北京大學、世界自然基金會、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19家保護組織、科研單位及保護機構聯合發布的《中國雪豹調查與保護現狀2018》報告顯示,全球雪豹60%的棲息地位於中國。
雖然全球多數的雪豹分布在我國,但是在中國,雪豹的數量甚至少於大熊貓。動物,是自然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重要的價值。動物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是地理環境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此為了促進生態環境和動物的可持續發展, 人類必須攜起手來加強動物保護與合作。各國加強保護動物的協作能力,提高各國內部管理和保護能力, 有效的保護動物生存和發展,最終達到社會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雪豹媽媽帶兩寶寶巡山 天山北坡被證實是雪豹重要棲息地 .中國新聞網
2. 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境內首次拍攝到雪豹活動影像 .中國新聞網
3. 新疆首隻農區發現雪豹放歸天山 .中國新聞網
4.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雪豹保護級別由「瀕危」調整為「易危」_ .央廣網
5. 雪豹外形 .三江源腹地現雪豹 昆明大象踩死飼養員(圖)_新華網山東頻道
6. 外形特徵 .三江源腹地現雪豹 昆明大象踩死飼養員(圖)_新華網山東頻道
7. 雪豹 .中國網
8.王濛.淺析動物保護立法技術中的三個問題[J]法制與經濟.下旬刊.
文中引用圖片:
《國家地理》、《中國圖冊》、網絡
—END—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青藏高原上的雪山之王——雪豹》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