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拍攝到的雪豹。
新華社西寧10月24日電 題:中國雪豹保護迎來「黃金時代」
新華社記者 李琳海、褚怡
在第八個「世界雪豹日」(10月23日)來臨之際,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與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聯合編制完成了《青海雪豹保護規劃(2021-2030)》,未來青藏高原將系統恢復雪豹棲息地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使其種群逐步恢復發展。
雪豹,被稱為「雪山之巔的王者」。作為食物鏈中的頂級捕食者,雪豹是高山生態系統和中亞山地生態系統保護的旗艦物種,雪豹分布的青藏高原地區為全球1/3的人口提供健康水源和多種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其保護成效直接關係到區域高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完整性。
2020年自然保護聯盟(IUCN)統計結果顯示,全球野外雪豹種群數量為7446-7996隻,成熟個體的種群數量為2710-3386隻。位於三江之源的青海省是中國乃至全球雪豹分布最集中,種群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專家預計,目前三江源區地區雪豹數量約為900隻。
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拍攝到的雪豹。
青海省林草局副局長王恩光說,過去幾十年,雪豹曾面臨偷獵盜獵、生境破碎、氣候變化、人為活動幹擾、食物資源衰竭、食物鏈斷裂等諸多不利影響,導致棲息地質量及種群數量急劇下降。
「隨著國際組織對雪豹保護力度的加強,雪豹各分布國開展了大量保護雪豹的工作,作為雪豹最大的分布國,中國政府制定並實施了《中國雪豹保護行動計劃》,在雪豹保護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王恩光說。
近年來,中國在雪豹分布區建立了138處自然保護區,這些保護區的規模和種類各不相同,構成最基本的雪豹保護監測網絡。其中,最大的保護區網絡位於三江源和羌塘等地區,這些保護區連接成片,佔地面積76.6萬平方公裡。
青海是中國乃至全球雪豹分布最集中,種群密度最高的區域,是雪豹保護的優先區域。業內專家表示,三江源國家公園的建設對這裡的雪豹棲息地保護帶來契機。
青海省林草局局長李曉南說,青海省通過三江源國家公園、祁連山國家公園試點的建設,為雪豹等野生動物提供了約20萬平方公裡的嚴格保護空間。對雪豹重點種群和棲息地進行監測評估,為區域內雪豹等瀕危物種種群和生態系統提供了全面、完整、連續保護的新途徑。
目前,正在試點建設的三江源國家公園覆蓋了3.8萬平方公裡的雪豹適宜棲息地,包括2.5萬平方公裡的雪豹重要棲息地,主要集中在索加—曲麻河、昂賽、果宗木查、當曲、白扎、阿尼瑪卿雪山、年保玉則等地區,三江源地區中部橫跨玉樹-雜多-囊謙的區域則是三江源最大的雪豹核心棲息地,也是與其他種群連通的中心地區。
2017年以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已連續開展了3年的雪豹調查監測工作,結果表明,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雪豹潛在棲息地面積為4172平方公裡。
「看到越來越多雪豹個體出現在祁連山,既興奮又驚喜,覺得一切的艱辛都值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辦公室工作人員高雅月說。幾年來,她和同事們全程參與了青海祁連山地區雪豹監測工作。
高雅月說,她們累計布設相機1100餘臺次,監測範圍5000平方千米,獲得雪豹照片及視頻3000餘份,確定雪豹分布點95處,已識別雪豹個體55隻。
「通過三年監測工作,青海片區雪豹監測成果豐富,3-4隻雪豹同框的畫面多次出現,並攝到全球罕見、國內首次出現的5隻雪豹同框視頻,說明祁連山國家公園內雪豹種群繁殖力較強,區域內食物鏈完整,生態系統健康穩定。」高雅月說。
青海互助北山拍攝到的雪豹。
如今,雪豹分布區的牧民,正成為雪豹保護力量的有效補充。
初秋時節,記者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昂賽鄉見到了藏族牧民生態管護員阿松,過去的幾年裡,他策馬揚鞭保護家鄉的山山水水,在政府支持下,他還用紅外線相機拍攝下自己牧場周圍雪豹活動的蹤跡。
阿松穿著一件白色的T恤,上面印著「與豹同行」的字樣,這是幾年前,他參與當地一個國際雪豹論壇時的紀念品,也是他除了藏服外最喜歡的衣服。
「雪豹是雪山之王,它走過的地方感覺都充滿了靈性。」阿松說。
李曉南說,未來青海省將利用國家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機遇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政策,對雪豹棲息地進行更完整、更系統保護。(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