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是世界雪豹日,當日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對外發布一組紅外相機近日在青海三江源地區捕獲的雪豹影像。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供圖
《中國雪豹調查與保護現狀2018》報告:全球雪豹60%的棲息地位於中國
中新社西寧10月23日電 (記者 羅雲鵬)10月23日國際雪豹日,中國19家保護組織、科研單位及保護機構聯合發布的《中國雪豹調查與保護現狀2018》報告(下稱《報告》)顯示,目前全球雪豹60%的棲息地位於中國。
雪豹素有「高海拔生態系統健康與否的氣壓計」之稱,分布區域跨越中國及哈薩克斯坦、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蒙古國等12個國家,1996年《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已將其列為瀕危物種。
《報告》介紹,目前中國雪豹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四川、雲南以及內蒙古等省區,但數量調查覆蓋面積僅佔雪豹棲息地的1.7%,距離全球雪豹種群評估20%的調查目標相差甚遠,與全世界調查平均水平2%差距不大,其中最大的調查空缺在青藏高原南部,其次為新疆天山西部地區。
《報告》指,目前對雪豹直接獵殺或抓捕、棲息地破碎化和獵物種群減少、政府與公眾的認知等是雪豹保護面臨的潛在威脅;而在具體的威脅評級中,基層保護部門能力欠缺、氣候變化以及社區保護動力不足成為評分最高的三大威脅。
根據《報告》,中國各省區威脅評級結果也各具地方特色,如西藏自治區由於冰川、凍土的融化影響顯著,氣候變化排名第一;青海由於藏獒市場崩潰,流浪狗威脅排名第二;新疆邊境線與八國相連,但邊境隔離設施已經將跨境雪豹種群造成了分割,缺乏跨境合作在威脅中排名第二;甘肅臨夏是野生動物皮毛交易中心,野生動物貿易刺激使得對雪豹和獵物的直接獵殺分別排名第二第三。
《報告》表示,由於其棲息地地處偏遠,加之近20年來中國在生態保護上的力度逐漸加強,對雪豹的保護有希望成為中國自然保護的成功範例,樹立中國負責任生態大國的形象。
據了解,該《報告》由中國雪豹保護網絡聯合撰寫,雪豹保護網絡由北京大學、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19家單位參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