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全球雪豹60%的棲息地位於中國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10月23日是世界雪豹日,當日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對外發布一組紅外相機近日在青海三江源地區捕獲的雪豹影像。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供圖

《中國雪豹調查與保護現狀2018》報告:全球雪豹60%的棲息地位於中國

中新社西寧10月23日電 (記者 羅雲鵬)10月23日國際雪豹日,中國19家保護組織、科研單位及保護機構聯合發布的《中國雪豹調查與保護現狀2018》報告(下稱《報告》)顯示,目前全球雪豹60%的棲息地位於中國。

雪豹素有「高海拔生態系統健康與否的氣壓計」之稱,分布區域跨越中國及哈薩克斯坦、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蒙古國等12個國家,1996年《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已將其列為瀕危物種。

《報告》介紹,目前中國雪豹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四川、雲南以及內蒙古等省區,但數量調查覆蓋面積僅佔雪豹棲息地的1.7%,距離全球雪豹種群評估20%的調查目標相差甚遠,與全世界調查平均水平2%差距不大,其中最大的調查空缺在青藏高原南部,其次為新疆天山西部地區。

《報告》指,目前對雪豹直接獵殺或抓捕、棲息地破碎化和獵物種群減少、政府與公眾的認知等是雪豹保護面臨的潛在威脅;而在具體的威脅評級中,基層保護部門能力欠缺、氣候變化以及社區保護動力不足成為評分最高的三大威脅。

根據《報告》,中國各省區威脅評級結果也各具地方特色,如西藏自治區由於冰川、凍土的融化影響顯著,氣候變化排名第一;青海由於藏獒市場崩潰,流浪狗威脅排名第二;新疆邊境線與八國相連,但邊境隔離設施已經將跨境雪豹種群造成了分割,缺乏跨境合作在威脅中排名第二;甘肅臨夏是野生動物皮毛交易中心,野生動物貿易刺激使得對雪豹和獵物的直接獵殺分別排名第二第三。

《報告》表示,由於其棲息地地處偏遠,加之近20年來中國在生態保護上的力度逐漸加強,對雪豹的保護有希望成為中國自然保護的成功範例,樹立中國負責任生態大國的形象。

據了解,該《報告》由中國雪豹保護網絡聯合撰寫,雪豹保護網絡由北京大學、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19家單位參與。(完)

相關焦點

  • 中國雪豹調查與保護現狀報告發布 全球雪豹60%的棲息地在我國
    本報西寧10月28日電 (記者王錦濤)近日,由北京大學、世界自然基金會、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19家保護組織、科研單位及保護機構聯合發布的《中國雪豹調查與保護現狀2018》報告顯示,目前全球雪豹60%的棲息地位於中國。
  • 《中國雪豹調查與保護報告2018》發布
    本報訊  記者楊晶報導  10月23日是世界雪豹日,北京大學、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等19家保護組織、科研機構在北京聯合發布了《中國雪豹調查與保護報告2018》。《報告》指出,全球雪豹60%的棲息地位於中國,而目前全國的雪豹數量調查覆蓋面積僅佔雪豹棲息地的1.7%。
  • 中國雪豹保護者發布「五年計劃」
    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記者欒翔 袁全 陳昊佺)北京大學、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等19家科研和自然保護機構日前在京聯合發布《中國雪豹調查和保護狀況報告2018》,總結了自1980年以來的研究和保護成果,同時提出了面向未來的「五年計劃」。
  • 青海雪豹棲息地及種群得到有效保護 將編制出臺《青海雪豹保護規劃...
    記者了解到,我省通過加大執法保護宣傳、提升自然保護區能力建設、開展三江源和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不斷加大對雪豹等珍稀瀕危物種的野外監測和救護等工作,使高原旗艦物種雪豹棲息地及種群得到有效保護。  「2017年,共救護雪豹4次,救活了2隻,尤其是雪豹『凌雪』赴京治療,全社會對雪豹的關注度大大增強。」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負責人齊新章介紹。
  • 中國雪豹保護迎來「黃金時代」
    新華社西寧10月24日電 題:中國雪豹保護迎來「黃金時代」新華社記者 李琳海、褚怡在第八個「世界雪豹日」(10月23日)來臨之際,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與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聯合編制完成了《青海雪豹保護規劃(2021-2030)》,未來青藏高原將系統恢復雪豹棲息地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 臥龍首次拍到雪豹現身大熊貓棲息地
    12月6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發布最新野外監測成果,臥龍「五一棚」區域首次記錄到雪豹活動,這也是紅外相機首次在大熊貓棲息地核心區拍攝到雪豹出沒。科研人員從回收的數據中發現,位於海拔3300米左右的兩臺紅外相機,分別記錄到一隻雪豹連續兩天出現在這兩個位點上,共拍攝到12張圖片和2段視頻,拍攝點間相距僅200米,拍攝時間分別是2019年6月3和4日。
  • 了解雪豹及雪豹保護的好書——《中國雪豹》
    了解雪豹及雪豹保護的好書   《中國雪豹》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公益形象大使、雪豹保護代言人,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深圳市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理事會主席,王石先生隆重推薦
  • 青藏高原上的雪山之王——雪豹
    >在那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下,最美的不只是一碧萬頃的草原,還有那一座座白雪皚皚、冰峰林立的雪域高原,這裡雖然地理環境惡劣、人跡罕至但卻住著全球數量第一的「雪山之王」——雪豹。>「雪山之王」的居住地在亞洲中部山區,我國的天山等高海拔山地區是雪豹的主要棲息地。
  • 青海省發起成立 「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倡議
    當天,省林業和草原局、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共同發起成立「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倡議,將致力於雪豹研究和保護工作,推動形成多層次、多領域、綜合性雪豹保護態勢和創新格局。為拯救雪豹這一瀕危物種,青海、西藏等六省區開展了一系列保護活動,受到全球關注。
  • 青海省發起成立「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倡議
    10月23日是世界雪豹日。當天,省林業和草原局、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共同發起成立「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倡議,將致力於雪豹研究和保護工作,推動形成多層次、多領域、綜合性雪豹保護態勢和創新格局。
  • 四川臥龍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雪豹現身大熊貓棲息地
    臥龍保護區管理局供圖中新網成都12月6日電(安源 龍婷婷)記者6日從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該局於6日對外發布最新野外監測成果,四川臥龍「五一棚」區域首次記錄到雪豹活動,這也是紅外相機首次在大熊貓棲息地核心區拍攝到雪豹出沒。
  • 雪豹從瀕危物種名單剔除 三江源區雪豹數量1000隻以上
    對於給雪豹定級的數據,有多年雪豹研究與保護項目的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三江源項目主任趙翔說,雪豹物種的分布區域非常廣闊,現在所有機構加起來的抽樣區域約佔雪豹棲息地的2%。大家是用這2%的棲息地估算了雪豹的種群數量。這個數字是否能滿足降級的標準?瀕危需要兩點,一是要可繁殖個體要低於2500隻,二是在過去的16年內整個種群的數量下降20%。
  • 井柏然帶領684萬快手網友探訪雪豹棲息地,共同守護雪域精靈
    河青新聞網訊 穿越陡峭荒蕪的巖壁,在野外辨認雪豹足跡,尋找雪域特有植物川西綠絨蒿……9月6日,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在快手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WWF明星志願者井柏然與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木江坪保護站站長施小剛、復旦大學研究員王放以及WWF雪豹項目成員于洋共同探訪了臥龍保護區雪豹棲息地
  • 保護雪豹及其生態系統刻不容緩
    保護雪豹及其生態系統刻不容緩雪豹,位於高山生態系統食物鏈頂端,因其常在亞洲腹地的高山雪線附近活動,善於攀巖,行蹤隱秘,被譽為「雪山上的精靈」。全球雪豹潛在棲息地面積約302萬平方公裡,橫跨中亞和南亞地區的12個國家。保護雪豹及其棲息地對維持生物多樣性、維護高山生態系統健康以及提高人類福祉具有重要意義。
  • 雪豹:捍衛「雪山之王」—新聞—科學網
    與生俱來的保護色,使得雪豹的隱蔽性極強,它看得到你,你卻看不到它。和許多大貓一樣,雪豹也是獨居動物,只在早春交配時才可能出雙入對。正因如此,雪豹才總是與神秘聯繫在一起。 儘管雪豹起源於青藏高原,但實際上它們並非是這裡的特有種,而是分布在周邊的12個國家。中國的雪豹佔了全球雪豹種群的60%,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四川、雲南、內蒙古也有發現。
  • 哪裡的雪豹應優先保護?中國研究人員首次領銜提出科學建議
    2020年1月,北京大學動物學博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後李娟聯合國內外雪豹研究和保護機構,在國際保護科學期刊《生物保護》(Biological Conservation)上發表英文論文,為全球雪豹定義景觀保護優先級,並提出針對性保護策略。雪豹專家表示,這是中國雪豹研究工作者首次領銜對全球雪豹保護策略提出科學建議。
  • 雪豹:我的尾巴真是太好吃了
    2013年,全球雪豹保護論壇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召開,雪豹分布的十二個亞洲國家籤署了關於保護雪豹的《比什凱克宣言》,並確立了10月23日為每年的國際雪豹日。據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研究報告,雪豹的全球現存數量不足7000隻,其中有60%都生活在中國,被IUCN紅色名錄列為易危物種。
  • 中國現存唯一一對人工繁育成活雙胞胎雪豹與遊客見面
    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當日消息,中國現存唯一一對人工繁育成活雙胞胎雪豹目前已滿11個月,兩者各項身體指標穩定,身體健康,園區安排它們於「五一」前與遊客見面。 中新社記者 魯丹陽 攝雪豹素有「雪山之王」之稱,目前中國是全球雪豹最大的分布國,涵蓋其60%的棲息地。
  • 淺談雪山上的生靈:雪豹的歷史變遷與生存挑戰
    從地理位置上看,雪豹僅生存於12個國家的高山裡面,大約在20多年前,雪豹的數量還是比較可觀的,但是在過去的十幾年時間裡面,由於盜獵、棲息地喪失、全球環境變化等原因,雪豹的種群數量減少了將近20%,整體表現趨勢是往更高的山、人跡更加罕見的地方走,這不難理解,因為雪豹本身就是一種十分警惕的動物,常常遠離人類而居,當人們擴張自己的生活區域時,雪豹便退縮,即「人進豹退」。
  • 氣候變化嚴重影響雪豹生存
    本報訊 記者丁洪美報導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科學家發表於《生物保護》上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喜馬拉雅高海拔地區氣候變暖的速度高於全球平均水平,氣候變化將給生活於喜馬拉雅山脈的雪豹造成嚴重威脅。報告認為,如果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持續增加,樹木分布線的不斷上移將會導致喜馬拉雅山區30%的雪豹棲息地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