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嚴重影響雪豹生存

2020-12-05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本報訊 記者丁洪美報導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科學家發表於《生物保護》上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喜馬拉雅高海拔地區氣候變暖的速度高於全球平均水平,氣候變化將給生活於喜馬拉雅山脈的雪豹造成嚴重威脅。報告認為,如果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持續增加,樹木分布線的不斷上移將會導致喜馬拉雅山區30%的雪豹棲息地喪失。

        雪豹屬瀕危物種,目前它們的種群數量只有4000頭-6500頭,分布於亞洲北部和中部山區,包括喜馬拉雅山脈的部分地區。在喜馬拉雅山脈,雪豹生活於樹線之上、海拔5000米之下的區域。

        報告認為,溫暖多雨的氣象條件可能促使樹木分布線上移到高寒地區,那兒是雪豹最適宜的家園。世界自然基金會科學家、報告作者傑西卡·福雷斯特說: 「雪豹幾乎不在林區生活,並只能在一定海拔高度範圍內活動。我們預測,樹木分布線上移,雪豹的生存家園將因此減少。」

        該研究利用計算機模型和高海拔地區地面追蹤技術,模擬了各種氣候變暖情景對雪豹活動範圍的影響,並確定了一些受氣候變化影響較小的地區。在未來氣候變化情景下,這些區域可能成為雪豹的棲息地。這些潛在棲息地多為跨國界區域,為保護珍稀物種雪豹,相關各國應該加強跨國保護合作。

        研究人員強調,人們只有減少對雪豹的威脅,才能讓雪豹更好地適應氣候變化所導致的棲息地減少的壓力。人類對雪豹的威脅主要有非法盜獵、人獸衝突以及在雪豹棲息地過度放牧等。

        世界自然基金會雪豹專家、報告的另一位作者瑞賈恩·什雷斯塔說:「高海拔棲息地的喪失,不僅壓縮了雪豹的生存空間,也迫使雪豹更加接近諸如牧場一類的人類活動區域。隨著放牧的擴張和天然獵物的減少,雪豹可能會捕食更多家畜,這反過來又會導致人類報復性獵殺雪豹。」

相關焦點

  • 為何青藏高原孕育出了獨一無二的雪豹?只因460萬年前的那場變化
    為何青藏高原孕育出了獨一無二的雪豹?只因460萬年前地球上發生的一場變化。貓科動物是地球上分布非常廣泛的一類動物,雪豹是貓科動物中所處海拔最高的一種動物,它是高原生態的旗艦種,對維護高原生態系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淺談雪山上的生靈:雪豹的歷史變遷與生存挑戰
    ,比如雪豹具有高度發達的調節呼吸、分配血液的技能,雪豹體內的紅血蛋白高度集中,血液中有大量血紅球,使得它們對氧氣的變化十分敏感,即便氧氣含量比較低,它們也能夠適應。雪豹比較喜歡從巖石上面伏擊獵物,利用地形之便隱藏自己,除了大型雄性犛牛之外,雪豹幾乎可以單獨捕食其生存範圍內絕大部分動物。不過在一些人類生活區域附近,由於野生獵物減少,雪豹也會捕食一些牲畜,比如在蒙古一些地區,牲畜佔據了雪豹食物來源20%以下的比例。
  • 氣候變化對中國的不利影響已顯現 嚴重影響我國生態安全
    昨日,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8:聚首卡託維茲》發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2017年,我國碳排放強度比2016年下降5.1%,比2005年累計下降約46%,提前3年實現碳強度下降40%至45%的目標。因氣候變暖青藏高原冰川持續融化消退。
  • 豹屬裡的例外:淺談雪豹的特性及生存新危機
    雪豹原產於青藏高原一帶,由於高山上氧氣稀薄,雪豹發展出了適應環境的一套身體機制,它們對氧氣的變化很敏感,能夠精確調節呼吸、分配血液,這使得雪豹能夠在高原上奔跑跳躍,並追逐獵物。雪豹是食肉動物,與獅虎相比,其捕獵的積極度更高,通常採取伏擊的方式,利用身上的偽裝潛伏在環境中,等到獵物靠近時就迅速出擊,捕獵成功之後便將獵物拖到安全的地方開始進食。
  • 《在雪地裡生存的雪豹》浪子-協助拍攝
    在雪地裡生存的雪豹【第1幅圖】此作品由廈門攝影愛好者昌先生在著名的貴陽地區拍攝在雪地裡生存的雪豹【第2幅圖】此作品由江門攝影愛好者鬱先生在著名的山東地區拍攝在雪地裡生存的雪豹【第3幅圖】此作品由洛陽攝影愛好者束先生在著名的濟寧地區拍攝
  • 氣候變化可能威脅大竹狐猴生存
    新華社雪梨10月30日電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氣候變化可能導致大竹狐猴食物減少,滅絕風險增加。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研究對理解同樣以竹子為食的大熊貓面臨的威脅具有參考意義。  大竹狐猴分布在馬達加斯加,是地球上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之一。大竹狐猴體型與家貓相似,卻和大熊貓一樣,以竹子為食。
  • 氣候變化的「蝴蝶效應」
    全球氣候變化下物種的地理分布格局也受到極大的影響,並迫使物種追蹤和選擇適應氣候變化的適宜生境。在陸地和水生生態系統中,物種分布的冷界每10年向極地擴張19.7 公裡,海洋物種每10年擴張72公裡,陸地物種每10年擴張6公裡(Poloczanska et al.,2013)。熱帶、溫帶物種適應氣候變化的總體趨勢一致,即將其範圍擴大到以前耐寒物種生存的環境。
  • 保護雪豹及其生態系統刻不容緩
    2017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基於新的雪豹種群調查數據,將雪豹從瀕危類別「降級」為易危類別。該調整一度引發熱議:這是否意味著雪豹種群狀況已經改善,不需要特別保護了呢?記者日前在廣東深圳召開的國際雪豹保護大會上獲悉,由於氣候變化、人為活動影響、盜獵和非法貿易等因素的威脅,雪豹保護仍然面臨諸多挑戰。
  • 氣候變化影響阿德利企鵝生存
    2004年和2008年羅斯島環境變化。 學術期刊《PLoS ONE》近日發表文章稱,人類活動引發的氣候變化正在改變南極最常見的企鵝——阿德利企鵝的棲息地範圍。氣候變化通過影響南極羅斯海域的海冰含量以及新形成冰山,對企鵝形成顯著影響。 松島冰川是南極洲最大的冰川,佔南極西部冰原的1/4,而氣候變化導致海冰發生了顯著變化,它正在以「不可逆」的速度融化。如果松島冰川全部融化,那麼海平面將上升3米。
  • 人類如何科學幫助雪山之王—雪豹
    △ 雪豹在行走時爪子伸不開,梅花狀的腳不僅如此……雪豹對棲息地的選擇也十分考究。世界範圍內有雪豹的國家只有12個。中國是擁有雪豹棲息地最多的國家,雪豹的棲息地有60%位於中國。△ 成群結隊、相互照料的雪豹「三口之家雖然雪豹被稱為「高山之王」,但它們也面臨著偷獵、生存環境破壞、食物資源衰竭等生存危機。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雪豹列為瀕危物種,我國已將雪豹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 國際雪豹日|一隻雪豹在荒野盛開,土地充滿了生機與閃電
    他和助手們先飛到印度德裡,再從德裡轉機至印度北部荷米斯國家公園,這裡是生活在喜馬拉雅山脈的雪豹僅存的幾處棲息地之一。到達後為了適應高原氣候,他們先在山下休息了幾天,然後乘坐卡車、吉普車向更高處邁進。走到公路盡頭時,他們的交通工具又換成了馬。最後,他們在公園裡海拔3000米的一座山峰的峽谷中安營紮寨。
  • 氣候變化導致淺色昆蟲更易生存
    我們現在知道了淺色蝴蝶和蜻蜓更適合生存在溫暖的世界,此外,我們的研究還展示了氣候變化對物種生存環境的影響並不是未來的事,自然和生態系統現在已經在發生著變化。」 拉赫比克教授說道,他同時也是哥本哈根大學宏觀生態學、進化和氣候中心的主任。為了確定物種身體的淺色是否與溫度相關聯,科學家們將分布數據——標繪了物種被發現的歐洲地區——與數字圖像分析相結合,後者會掃描並測量蝴蝶和蜻蜓翅膀和身體的顏色值。
  • 世界雪豹日:讓我們一起換上超萌雪豹頭像
    雪豹有人說它是高山之魂!有人說它是雪山之王!有人說它是最美麗可愛的大貓!有人說它是雪域高原的一張名片!可你是否知道,由於偷獵活動以及氣候變化,雪豹早已位列瀕危物種名錄!10月23日是世界雪豹日,全球雪豹數量僅有區區幾千頭,種群數量還在進一步減少。偷獵仍然是雪豹數量減少的頭號元兇,氣候變暖也在威脅著雪豹的棲息地。
  • 為雪豹而戰!你願意成為高原精靈守護者嗎?
    Original_WW2106679  naturepl.com  Andy Rouse  WWF當前,雪豹面臨著滅絕的風險。棲息地喪失和破碎化,獵物種群減少,以及氣候變化,都加劇了雪豹的生存困難。唯有儘快了解,並開展保護行動,才能避免「高原精靈」徹底消失。
  • [匯說天下]氣候變化使動植物面臨生存危機
    [匯說天下]氣候變化使動植物面臨生存危機 氣候變化使動植物面臨生存危機。
  • 全球變暖引發極端氣候 嚴重影響世界經濟發展
    多個氣象機構認為,全球氣候變暖將是一個 長期的過程。由此引發的極端氣候將嚴重影響世界經濟發展,應當引起各國高度重視。厄爾尼諾事件助長全球氣溫創新高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領銜撰寫的地球年度「體檢報告」顯示,2015年超過2014年成為現代歷史上的最熱年。這一題為《2015年氣候 狀況》的報告由來自62個國家的450多名科學家共同完成。
  • 科學網—氣候變化給鞭毛微藻生存帶來嚴峻挑戰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所氣候變化給鞭毛微藻生存帶來嚴峻挑戰通過對極地冰藻、廣鹽性鹽藻和淡水萊茵衣藻長達6年的室內傳代培養及野外中尺度實驗,團隊發現,水體酸化條件下三種微藻的運動速率和再生能力顯著降低。長期酸化條件下,極地冰藻與鞭毛運動能力調控正相關的輪輻蛋白、鈣離子通道蛋白和動力蛋白基因表達下調;磷酸化調節途徑中負相關的蛋白磷酸酶2A和蛋白磷酸酶1基因表達上調,正相關的酪蛋白激酶1與蛋白激酶A基因表達下調。
  • 英媒:氣候變化「殺死」的珊瑚有可能復活
    參考消息網10月11日報導 英媒稱,研究表明,受氣候變化影響而「死亡」的珊瑚,會出人意料地復活。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10月9日報導,事實證明,有些珊瑚只有暴露在異常溫暖的水中時才會看起來已經死亡。珊瑚蟲縮回堅硬的骨架中,令珊瑚礁看起來已經死亡,但在環境好轉時會再度移生於骨架。
  • 阿旺久美:雪豹尋覓記
    雪豹守望者一直以來專注於野生動物和環境保護的公益傳播。在2017年國際雪豹日公益沙龍現場,我們結識了本文作者萬鴻嘉。她是中國傳媒大學國際新聞專業的在讀生,她與幾個同學一起成立了工作小組,希望通過報導中國雪豹保護工作者的故事,向世界展示雪豹保護的中國方案與決心。
  • 雪豹懷孕是如何捕獵的?
    ,而雪豹則生活在懸崖峭壁且常年被積雪覆蓋的雪線以上,所以,表面上看懷孕之後,雌性雪豹生存挑戰壓力格外的大。雪豹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海拔2500-5000米的高山地區,其中以天山、祁連山為主要的分布地,它們棲息的海拔高度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通常夏季棲息的海拔較高,而冬季棲息的海拔較低,這是因為在冬季,巖羊、北山羊等雪豹的主要獵物有向低海拔遷徙的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