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懷孕是如何捕獵的?

2020-12-08 澎湃新聞

自然界中的雄性動物大都是「不負責任的爸爸」,它們一般情況下只負責交配,完成後就大搖大擺的走開,讓雌性獨自度過漫長的妊娠期。從我們人類的角度看,女性一旦懷孕之後,隨著月份的增加,行動愈加不便。那麼在野生環境下,食肉動物懷孕後是如何捕獵的呢?下面我們就以雪豹為例,淺談一下它是如何度過妊娠期的。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雪豹

在自然界中,除了群居的食肉動物外,其他獨居的食肉動物在懷孕之後,都是由雌性單獨面對的,我們之所以選擇雪豹,是因為大多數食肉動物都生活在平坦的地面上,而雪豹則生活在懸崖峭壁且常年被積雪覆蓋的雪線以上,所以,表面上看懷孕之後,雌性雪豹生存挑戰壓力格外的大。

作為「雪山之王」,雪豹是整個貓科中最漂亮的動物之一,它身上有著灰白色的毛髮,並且全身都有黑色的圓環和斑紋。從體型上看,雪豹與花豹差不多大,不過由於雪豹生活在高海拔的山上,所以它的毛髮要比花豹要厚重一些。事實上,成年的雪豹體重僅有40公斤左右,體長平均在1.2米左右(不含尾巴)。相比較其他大型貓科動物來說,雪豹的頭算比較小的,而且耳朵也比較的小,這是因為在極端的環境下,雪豹為了減少熱量的消耗而進化出的形態。

雪豹屬於貓科豹屬下的成員,但是與其他豹屬成員(獅、虎、豹、美洲豹)不同的是,雪豹只能發出撕叫聲,不能像其他豹屬成員那樣發出震撼的吼叫聲,這是因為兩個原因:第一,其他豹屬成員均由喉頭,而雪豹沒有;第二,雪豹的舌骨基本骨化,而其他豹屬成員的舌骨則是有韌性的軟骨。

雪豹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海拔2500-5000米的高山地區,其中以天山、祁連山為主要的分布地,它們棲息的海拔高度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通常夏季棲息的海拔較高,而冬季棲息的海拔較低,這是因為在冬季,巖羊、北山羊等雪豹的主要獵物有向低海拔遷徙的習性。

由於雪豹的棲息環境在高山之上,這裡的地形非常的複雜,而且常見有積雪覆蓋,所以,想要在上面如履平地,雪豹進化出了滿是毛髮的腳掌,這樣就增加了行走時的摩擦力,即使在帶有積雪的巖石上行走,它們也不至於打滑。其次,雪豹有一條幾乎與體長等長的粗壯的尾巴(平均90公分左右),這有利於它們在陡峭的巖壁上保持身體的平衡。

雪豹的妊娠期

不同的動物有著不同的發情期,比如生活在溫帶和寒帶大多數的貓科動物發情期都集中在冬春兩季,生活在熱帶的食草動物(比如非洲水牛、斑馬等等)發情期則大都集中在春夏兩季等等。

雪豹與大多數的貓科動物一樣,發情期是集中在冬末春初(每年的1-3月份)。此時,無論雌雄都會發出撕叫聲吸引對方的注意,與其他的動物一樣,雪豹的繁殖期也需要競爭,因此在發情期是雄性雪豹爭奪配偶的季節,而且雌性雪豹的發情期最多不超過一個星期,所以在這段時間內,只要是雄性雪豹相遇就會爆發大戰。

「成王敗寇」,輸掉的雄性雪豹也就失去了繁殖的機會,之後,勝利者會與雌性雪豹一起生活。

雪豹妊娠期是如何度過的?

雌性雪豹由於生活環境比較的惡劣,所以,整個的妊娠期是它最弱的階段,但是,為了保證自己不被餓死,同時也保證自己後代的成活率,雪豹「爸媽」都在努力。具體有三點:

01 雌雄一起生活

從發情期確定關係之後,雌雄雪豹會一起生活,這樣就極大的減小了雌性雪豹的負擔。隨著雌性雪豹的肚子越來越大,它的行動也越來越不便,此時就需要雄性多負擔捕獵的任務了。

所以,雌雄一起生活是雪豹度過妊娠期的主要方式之一。

02 妊娠期時間

我們人類從懷孕到出生要經歷9-10個月的時間,但是對於野生動物來說,越長的妊娠期對自己是越危險的,所以雪豹也是如此,它們的妊娠期通常只有100天左右,是人妊娠期的1/3。由於雪豹的妊娠期是在春季,此時的獵物們(巖羊、盤羊、北山羊)剛剛開始向高海拔開始遷徙,獵物比較的幾種,所以對於雪豹來說,捕獵是相對容易。

因此,比較短的妊娠期時間也是雌雄雪豹繁殖的法寶之一。

03 幼崽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嬰兒在母體中發育時間比較長,所以出生後體重大都在2.5-4公斤左右,這個體重的嬰兒在母體中,對於母體來說負擔也是很大的,最起碼的是會造成行動不便。雪豹為了減輕這個壓力,它用了比較短的妊娠時間,在如此短的妊娠期內,儘管雪豹一胎產下1-3隻幼崽,它的每隻幼崽的體重也只有500克左右,也就是說,3隻雪豹幼崽都不如一個人類的嬰兒重。

因此,對於雪豹來說,它有著平均40公斤的體重,在妊娠期僅僅攜帶了1.5公斤的幼崽重量,而且還是孕後期。這個重量對於雌性雪豹來說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壓力。

雪豹的現狀

雪豹與其他大貓一樣都是瀕危動物。按理說,它們生活在雪山之巔,與人類的生活區域相隔甚遠,而且在分布上,它也沒有與其他大型的食肉動物重合,所以,雪豹不應該成為瀕危動物。

但是,事實就擺在眼前,雪豹到目前為止,它的保護級別還沒有調整。雪豹之所以會成為瀕危動物,與人類有著直接的關係,由於雪豹屬於大貓,而且它的皮毛非常的漂亮,所以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雪豹被大規模的捕殺,雪豹皮充斥在高端皮毛市場中。當時流傳的一句話「只見雪豹皮,未見雪豹身」。

在人們的瘋狂捕殺下,雪豹的數量驟減,到了70年代被列入了瀕危物種中,此後雪豹皮毛貿易被禁止,才讓雪豹免於滅絕。目前,雪豹分布的區域內大都成立了自然保護區,這才讓它們的數量得以回暖,據不完全統計,現在世界範圍內約有3000-7000隻雪豹,其中我國分布的有2000-2500隻。

雖然雪豹現在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幾乎擺脫了人類的威脅。但是,有一種動物正在悄悄的威脅著雪豹的生存,它就是曾經位於「神壇」之上的藏獒。藏獒曾經是一種名貴的犬種,但是多年前無節制的炒作,最終讓「藏獒神話」破滅。隨著藏獒神話的破滅,許多養殖場將藏獒放生,而在雪豹生存的地區,就充斥著大量的流浪藏獒,這些藏獒雖然不至於直接威脅到雪豹的安全,但是,它們也是食肉動物,而且有耐寒性,因此許多藏獒獵殺巖羊、北山羊造成了雪豹的食物短缺,一樣威脅著雪豹的生存。

(幾隻流浪藏獒將雪豹逼到懸崖峭壁上)

總結

雪豹由於其生存環境比較的危險,所以即便它們是獨居動物,在雌性雪豹妊娠期時也會有雄性相伴,再加上雪豹的妊娠期較短、幼崽較小,都一定程度的減小了妊娠期的不便,所以,雌性雪豹能夠平安的度過妊娠期。

不過,儘管雪豹已經被保護,但是生存現狀依然不容樂觀,其中來自動物較大的威脅就是流浪藏獒了。

END

來源:獵奇動物社

原標題:《雪豹懷孕是如何捕獵的?》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人類如何科學幫助雪山之王—雪豹
    △ 雪豹在行走時爪子伸不開,梅花狀的腳不僅如此……雪豹對棲息地的選擇也十分考究。世界範圍內有雪豹的國家只有12個。中國是擁有雪豹棲息地最多的國家,雪豹的棲息地有60%位於中國。△ 成群結隊、相互照料的雪豹「三口之家雖然雪豹被稱為「高山之王」,但它們也面臨著偷獵、生存環境破壞、食物資源衰竭等生存危機。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雪豹列為瀕危物種,我國已將雪豹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 新疆拍攝到20多隻雪豹:雪地撒歡賣萌
    雪豹是中國珍稀物種之一,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外表華貴,身姿具有貓科動物獨特的優雅,被稱為「雪山隱士」。近日,民間動物保護團隊——荒野新疆志願者團隊對外公布:他們在烏市周邊布設的100臺紅外相機,歷經兩個冬季記錄到大量雪豹視頻和照片,並從中鑑別出20隻以上雪豹。
  • 雪豹是中國獨有的動物嗎?雪豹為什麼頻臨滅絕?
    因為它們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出沒,所以名為「雪豹」有著「雪山之王」之稱的雪豹,是一種重要的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和旗艦種我國的新疆和西藏地區外,雪豹還分布在尼泊爾、不丹、印度、哈薩克斯坦、阿富汗、吉爾吉斯斯坦和蒙古等,不過中國是雪豹數量最多的國家,佔世界雪豹總數量的40%左右,不過因為分布範圍廣,所以野生的雪豹是很難見到的。
  • 青藏高原上的雪山之王——雪豹
    它們是奉行機會主義的肉食動物,會吃掉發現的任何可以吃的肉類,常能夠捕獵三倍於自身重量的動物。>雪豹處於高原生態食物鏈的頂端,亦被人們稱為「高海拔生態系統健康與否的氣壓計」。而由於非法捕獵等多種人為因素,雪豹的數量正急劇減少,現已成為瀕危物種。
  • 白唇鹿現身三江源,挑戰「雪山之王」雪豹,兩隻雪豹都被它嚇跑了
    過了好一陣子,白唇鹿竟然主動發起攻擊,揚起前蹄,向其中一隻雪豹跑去,微低著頭,想用自己的鹿角去頂雪豹。雪豹的犬齒多鋒利啊,要是被咬住,可就難脫身了。白唇鹿去挑戰「雪山之王」,它會不會挑戰不成,反而主動送上門被雪豹吃掉?然而,白唇鹿出乎意料地將一隻雪豹嚇退了。
  • 被救助的雪豹如今生活如何
    但對於被救助的兩隻雪豹凌霜和凌雪來說,這個冬季是它們新生活的開始。當天下午,記者走進西寧野生動物園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看到,還在恢復中的凌霜已經能夠自己捕食活鴿,而凌雪因為剛做完手術不久,依舊在休養中。隨著兩隻被救助的雪豹身體逐漸恢復,很多關心它們的市民不禁要問,它們未來如何生活?是放歸自然還是留在動物園內呢?記者對此進行了了解。
  • 淺談雪山上的生靈:雪豹的歷史變遷與生存挑戰
    雪豹正在捕獵同其他大多數食肉動物一樣,雪豹也是一個機會主義的捕獵者,它們除了捕食其他動物之外,有時候也吃腐肉,不過不同於鬣狗等動物,捕食佔據了雪豹最主要的食物來源,其最喜歡的食物是喜馬拉雅塔爾羊雪豹的歷史變遷雪豹原產於亞洲中部山區,即青藏高原一帶,中國是世界上雪豹數量最多的國家,大約有4500隻雪豹。
  • 世界雪豹日,「美麗大貓」為什麼能成為雪山之王?
    雪豹是亞洲高山高原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物種,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有固定的巢穴,平時獨身,僅在發情期才成對居住。雪豹飽食後可一周不進食,食物短缺時也吃植物。由於它是高山上唯一的猛獸,又有「高山霸主」的稱號,也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貓科動物」。
  • 會被自己的長尾巴萌到的生物——雪豹,從瀕危降為易危啦!
    >根據專家評估,目前世界上大約有4000頭雪豹生活在野外雪豹保育專家Tom McCarthy表示,成年雪豹要少於2500頭,且數量急劇下降時,雪豹才會被列入「瀕危動物」據他們的新評估,這兩種情況目前發生的可能性都很低
  • 老虎、獅子、雪豹這些大貓的活動範圍有多大?
    除了獅子之外,幾乎所有的貓科動物都是獨居生活的,或許獵豹也是個例外,因為它既能獨自生活,又能聚集在一起捕獵。一般來說,食肉動物都有著很強的領地意識,它們在各自的領地裡面活動,那麼這些大貓的活動範圍有多大呢?
  • 青海雪豹棲息地及種群得到有效保護 將編制出臺《青海雪豹保護規劃...
    記者了解到,我省通過加大執法保護宣傳、提升自然保護區能力建設、開展三江源和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不斷加大對雪豹等珍稀瀕危物種的野外監測和救護等工作,使高原旗艦物種雪豹棲息地及種群得到有效保護。  「2017年,共救護雪豹4次,救活了2隻,尤其是雪豹『凌雪』赴京治療,全社會對雪豹的關注度大大增強。」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負責人齊新章介紹。
  • 雪豹到底在哪?雪山幽靈並非虛名,這些照片會讓你懷疑自己的視力
    雪豹正是這樣的物種之一,它們在高海拔地區深居簡出,行蹤詭譎,被人稱為「雪山幽靈」。圖1:雪豹到底在哪?圖2圖3那些拍攝雪豹的野生動物攝影師一定認同雪豹是擅長自我隱藏的天賦型選手,畢竟只要你追尋過雪豹的活動蹤跡,你就會知道想要在高山荒原中發現它們究竟有多麼困難。
  • 印度出現一隻「問題雪豹」,4次咬死43隻羊,被捉後送到動物園
    圖:在以往的一起事件中,一隻雪豹咬死幾隻羊後被困在羊圈中雪豹一般以各種野生獵物為食,那麼這隻雪豹為何頻繁對牧民家的羊下手,變成「手段殘忍」的「問題雪豹」呢?圖:雪豹在野外捕獵的畫面考慮到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救援人員認為這隻雪豹已經不適合在野外生存,而且它返回野外後依然有較大的可能性繼續襲擊牧民的牲畜,所以並沒有將其釋放,而是送到了350公裡外喜馬偕爾邦首府西姆拉郊區的一個動物園。
  • 「雪山之王」雪豹屢遭其他動物攻擊引關注
    近日,央視播出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牧民拍攝到雪豹與牧羊犬對峙的畫面,再次引起全社會關注。就在不久前,三江源地區的牧民還拍攝到一群犛牛圍攻雪豹,一頭白唇鹿攻擊雪豹的畫面。雪豹,擁有「雪山之王」之稱,是三江源地區的旗艦物種,處於食物鏈的頂端。王者姿態的雪豹,為何常受到其他動物攻擊?
  • 雪豹怕把尾巴弄溼直接咬尾巴,下一秒忍住別笑,鏡頭拍下全過程
    雪豹怕把尾巴弄溼直接咬尾巴,下一秒忍住別笑,鏡頭拍下全過程雪豹作為一種貓科動物,有著非常敏捷的動作,因為主要活動場所在雪地附近,所以也有了雪豹這樣的稱呼,俗話說時勢造英雄,生活在物資匱乏的地區,也是練出了它們捕獵的強大本領
  • 流浪藏獒:逐漸替代猞猁成為雪山二哥,它能打贏雪豹嗎?
    我們都知道,高原雪山因為環境氣候比較惡劣,一般是沒有多少動物能夠在這裡生存的,就更別說大型的猛獸了,畢竟體型越大,對於食物的需求就越多,而高原上的物種很難滿足像獅群、老虎一樣的大型野獸,所以當地最大的食肉動物就是雪豹。雪豹體重在50-80千克左右,與花豹差不多大小,但是雪豹整體看上去更加厚實一點,主要就是它毛髮比較密,也比較蓬鬆。
  • 保護雪豹及其生態系統刻不容緩
    2017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基於新的雪豹種群調查數據,將雪豹從瀕危類別「降級」為易危類別。該調整一度引發熱議:這是否意味著雪豹種群狀況已經改善,不需要特別保護了呢?記者日前在廣東深圳召開的國際雪豹保護大會上獲悉,由於氣候變化、人為活動影響、盜獵和非法貿易等因素的威脅,雪豹保護仍然面臨諸多挑戰。
  • 用心守護高原精靈:雪豹救護背後的故事
    既然選擇了公開、透明,無論結果如何,都不該迴避,經過思考和整理,1月30日晚上,我通過微博發布了一篇文章——《凌雪又倒下了,我們需要一些建議》,如實發布了凌雪的情況,也坦承了我們在術後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甚至做好了被憤怒的網友攻擊的心理準備。晚上10點到第二天凌晨2點,無數人心疼、安慰、幫忙想辦法聯繫國內外專家,但是沒有一個網友責備和攻訐。
  • 豹屬裡的例外:淺談雪豹的特性及生存新危機
    雪豹原產於青藏高原一帶,由於高山上氧氣稀薄,雪豹發展出了適應環境的一套身體機制,它們對氧氣的變化很敏感,能夠精確調節呼吸、分配血液,這使得雪豹能夠在高原上奔跑跳躍,並追逐獵物。雪豹是食肉動物,與獅虎相比,其捕獵的積極度更高,通常採取伏擊的方式,利用身上的偽裝潛伏在環境中,等到獵物靠近時就迅速出擊,捕獵成功之後便將獵物拖到安全的地方開始進食。
  • 可可託海望山人:中華環保基金會阿爾泰山雪豹保護項目實錄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北山羊——鄧佳 攝)2020年5月,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聯合深圳迷你玩科技有限公司、瞳之初自然保護協會,在新疆阿爾泰山脈共同開展雪豹保護公益項目,希望通過雪豹監測、種群數量評估、個體識別等方式,輻射到對整個區域野生動物種群分布、生活習性研究等方向,同時帶動社區牧民參與保護、接受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