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託海望山人:中華環保基金會阿爾泰山雪豹保護項目實錄

2020-12-05 綜合產經

"雖然是強悍的肉食者,但雪豹從不曾主動攻擊人類。它能戰勝所遇到的每一種動物,但至今我們仍舊對它知之甚少。"

——奧列格·羅格諾夫

(阿爾泰山遠眺——鄧佳 攝)

蒼蒼阿爾泰,寶山也!

作為全球冰川的關鍵分布區,阿爾泰山是具有全球意義的生物多樣性中心區域之一。許多特有、瀕危動植物棲息生長在此,對研究中亞地區動植物起源和演化過程具有重要價值。在這片囊括6個縣級行政區,3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到36756平方公裡的阿爾泰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內,68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棲息於此,有雪豹、紫貂、金雕、胡兀鷲等12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兔猻、原麝、馬鹿、蒼鷹、猞猁等56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還有阿爾泰林蛙、胎生蜥蜴、巖雷鳥、哲羅鮭等當地特有動物,以及超過102種特有植物。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北山羊——鄧佳 攝)

2020年5月,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聯合深圳迷你玩科技有限公司、瞳之初自然保護協會,在新疆阿爾泰山脈共同開展雪豹保護公益項目,希望通過雪豹監測、種群數量評估、個體識別等方式,輻射到對整個區域野生動物種群分布、生活習性研究等方向,同時帶動社區牧民參與保護、接受野生動物。項目還將為雪豹傷害家畜進行生態補償,教授牧民如何防止雪豹襲擊家畜,為牧民家畜圈舍進行改造等。

(項目組成員布設調試紅外相機——鄧佳 攝)

截至11月底,雪豹保護項目方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在500平方公裡內的376個點位,輪流布設了60多臺紅外相機,拍攝收集了6萬餘張圖片,和超過167小時視頻。記錄到30種野生動物,包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雪豹、貂熊、紫貂、金雕、禿鷲、北山羊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盤羊、歐亞水獺、高山兀鷲、黑耳鳶等,用他們的努力繪製出了這一區域的野生動物種群譜系。並且,這一數據還在持續增加,項目購買的紅外相機等設備將持續用於該地區野生動物觀測,而隨著布設點位CAD地圖繪製成型以及專業才人、科研機構的引入,相信未來會有更多野生動物被這個體系記錄,為進一步保護當地生物多樣性提供有效的本底資料。

(項目組布設的紅外相機捕捉到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雪豹)

在緩解人獸衝突方面,項目方對牧民家畜圈舍進行了改造,通過安裝LED警示燈等方式有效避免了雪豹等野生動物對家畜的襲擾。同時,項目方在觀測數據基礎上,啟動了生態友好型產品——"雪豹羊肉"項目。該項目旨在幫助牧民提升羊肉銷售收入,同時限定其羊群放牧數量,在保障牧民收入的前提下緩解自然草場壓力,為野生草食性動物爭取更多覓食空間,為肉食性動物增加捕獵空間,推動當地牧民與天然草原間平衡共生。每一份"雪豹羊肉"都為當地牧民增加收入,利潤也全部回流到雪豹保護工作,用於招募為因減少放牧牲畜數量而時間空餘的牧民提供山林巡護員崗位,協助科考觀測野生動物。目前,該項目已順利實施,成為當地雪豹保護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有益嘗試,而"吃羊肉參與自然保護"也"出圈"成為年輕人熱聊的時尚話題。

據悉,2021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在我國召開,為加強傳遞生態文明思想、對生態環境知識尤其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科普宣傳,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將啟動更多相關公益項目,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參與自然生態保護良好氛圍。

(項目組布設的紅外相機捕捉到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貂熊)

(項目組布設的紅外相機捕捉到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禿鷲)

(項目組布設的紅外相機捕捉到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金雕

相關焦點

  • 哪裡的雪豹應優先保護?中國研究人員首次領銜提出科學建議
    在這些雪豹優先保護棲息地中,面積最大的三塊分別是天山-帕米爾-興都庫什-喀喇崑崙山(784,226平方公裡),橫斷山(338,429平方公裡)和阿爾泰山(175,186平方公裡)。研究人員發現,天山-帕米爾-興都庫什-喀喇崑崙山在整個全球雪豹景觀保護單元網絡中具有最高的中心度——直接和其他四個保護單元連接,它與阿爾泰山雪豹保護單元之間的廊道,在維持整個全球雪豹景觀保護單元網絡的連通度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了解雪豹及雪豹保護的好書——《中國雪豹》
    了解雪豹及雪豹保護的好書   《中國雪豹》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公益形象大使、雪豹保護代言人,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深圳市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理事會主席,王石先生隆重推薦
  • 阿爾泰山發現大量野生動物!這麼可愛你一定沒見過
    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間,阿爾泰山國有林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在阿爾泰山的7個野生動物監測點投放了500臺遠紅外攝像機。在這一年多中,先後拍攝到了大量的野生動物。其中雪豹、紫貂、貂熊、金雕、北山羊、河狸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多達6個,猞猁、棕熊、蓑羽鶴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多達12個。
  • 四姑娘山出現野生雪豹,鏡頭前「雪山之王」猶如大貓
    記者從阿壩州小金縣四姑娘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11月17日,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清理安置在海子溝的紅外觸發自動相機時,意外發現了一組雪豹的照片和視頻。視頻截圖畫面中顯示拍攝到的雪豹,為同一機位拍到的同一隻雪豹。
  • 喜馬拉雅山下的雪豹
    據南伽介紹,對於這種人獸之間的衝突,雪豹保護協會印度基金會的解決措施之一是,給牲畜圈加上鐵絲網屋頂。他說:「有時,找到方法讓人類和野生動物共存,其實很容易。」基金會提倡的其他措施則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投入。南伽說道:「偏遠地區的人們生活條件艱苦,他們必須考慮日常生活。當我們去一個村子,希望他們保護雪豹,他們會笑話我們,因為雪豹經常叼走家畜。
  • 俄中輸氣管道項目將加劇阿爾泰雪豹滅絕
    輸氣管道面臨改線壓力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克尼日尼科夫表示,環保人士目前呼籲將輸氣管道線路由橫穿烏科克高原改線至穿越蒙古國;這個計劃不僅使俄羅斯的烏科克高原能得以保全,蒙古國的環境也能免受水電項目的影響。世界銀行正在尋求資助蒙古國新建一座水電站,以滿足該國快速增長的經濟對電力的需求。
  • 雪豹吃掉一頭犛牛,需要花費多少時間?
    雪豹守望者一直以來專注於野生動物和環境保護的公益傳播。2017年9月,雪豹守望者與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護中心在阿拉善SEE基金會的支持下,共同發起了「還雪豹一個家」公益眾籌,籌集善款18萬餘元,用以阿尼瑪卿神山的野生動物種群調查及環境保護社區教育等工作。近日,團隊將野外投放的紅外相機陸續收回,整理並發布了有關雪豹及其他野生動物的最新消息。近期,我們的監測又有了新成果。
  • 中國雪豹保護:從「雪山隱士」到「雲養網紅」
    10月23日是世界雪豹日,中新社記者專訪中國多個雪豹保護機構,探究中國雪豹保護「豹變」之路。圖為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雪豹活動照片。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護中心提供雪豹素有「高海拔生態系統健康與否的氣壓計」之稱,1996年《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已將其列為瀕危物種。
  • 知道可可託海牧羊人,你知道可可託海採礦人麼?這裡講一個
    像詹玉堂這樣的大學生提前畢業,有關方面肯定有其中的考慮,那就是讓他們跟可可託海的蘇聯專家學習,成長為新中國第一批有色、稀有金屬技術人才。於是詹玉堂就為自己的人生塗抹了第一筆顏色:白。國家工業一片空白,他的眼前也是一片空白。在大學的時候從來沒有接觸過俄語,要在可可多海拜蘇聯人為師,必須能聽得懂他們的語言。詹玉堂來到可可託海,被安排在礦務局下屬的可可託海礦場人事科,科長是蘇聯人。
  • 阿旺久美:雪豹尋覓記
    雪豹守望者一直以來專注於野生動物和環境保護的公益傳播。在2017年國際雪豹日公益沙龍現場,我們結識了本文作者萬鴻嘉。她是中國傳媒大學國際新聞專業的在讀生,她與幾個同學一起成立了工作小組,希望通過報導中國雪豹保護工作者的故事,向世界展示雪豹保護的中國方案與決心。
  • 保護中華水塔 當好地球衛士
    「由政府搭臺,牧民參與的自然生態體驗項目,不僅能夠富裕群眾,也要讓村子發展起來,更好地治理地方環境,目前生態體驗項目45%的收入交到村裡,作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嚮導收入的10%作為村裡的環境保護資金。」瀾滄江源園區管委會規劃財務部部長慕永紅說。
  • 紀錄片折射《雪豹》保護問題
    今晚,自然環境題材《雪豹》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首播。影片講述科學家、當地牧民、一個喇嘛和幾個來自不同國家的環保人士在青海三江源尋求生態公平的道路上所遭遇的挑戰與困惑、逃離與堅守,全方位多角度折射出雪豹保護與牧民之間的關係以及在環境保護上我們每個人都將面臨的重要問題。
  • 中國雪豹調查與保護現狀報告發布 全球雪豹60%的棲息地在我國
    本報西寧10月28日電 (記者王錦濤)近日,由北京大學、世界自然基金會、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19家保護組織、科研單位及保護機構聯合發布的《中國雪豹調查與保護現狀2018》報告顯示,目前全球雪豹60%的棲息地位於中國。
  • 新疆的山很美,一起去看看吧,新疆名山第一篇
    山,既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所賜予人類的壯偉景觀,在歷史悠久的華夏文明史中,為數眾多的中華名山更是承載著我們輝煌燦爛的瑰麗文化。中國的名山眾多,數不勝數,雄、奇、靈、秀,各具特色。百態千姿,各懷絕景。這些著名的山嶽,引來人們競相攀登遊覽。本文是小編《名山集,中國這些名山你去過幾個?》的第五十五期。本期新疆名山第一篇。
  • 四姑娘山拍到野生雪豹 目前我國的雪豹數量位居全球第一
    四川在線消息(曹帥 記者 徐中成)記者從阿壩州小金縣四姑娘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11月17日,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清理安置在海子溝的紅外觸發自動相機時,意外發現了一組雪豹的照片和視頻。 畫面中顯示拍攝到的雪豹,為同一機位拍到的同一隻雪豹。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成立雪豹保護基金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記者侯雪靜)為加強雪豹及其山地生態系統的保護,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成立「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雪豹保護基金」,為公眾教育和社區參與等相關保護工作籌集資金。這是記者21日在中華世紀壇舉辦的「雪山之王—中國雪豹保護攝影展」上了解到的。
  •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授予三草兩木「地球夥伴」稱號
    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主辦的「2018WWF年度頒獎典禮暨答謝晚宴」於11月19日在上海浦東四季酒店2樓宴會廳隆重舉行。首屆頒獎典禮暨答謝晚宴為感謝在過去的一年裡,對WWF環保項目做出極大支持的企業及個人,包括可口可樂、宜家家居、廣汽傳祺、伊利金典、H&M、滙豐銀行等。
  • 美樂家(中國)成立自然環保基金會,搭建公益與商業的橋梁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美樂家最新資訊 > 正文 美樂家(中國)成立自然環保基金會,搭建公益與商業的橋梁
  • 2020橫琴人壽橫琴馬拉松 保護中華白海豚公益跑者招募
    中華白海豚作為「海洋生態活指標」,它們的生存狀況,直接反映出海洋的健康程度,也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然而,隨著沿海經濟的野蠻發展,海洋塑料汙染已對中華白海豚的生存造成嚴重的威脅。本次活動由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指導、珠海市華發公益基金會主辦、華發體育承辦,旨在通過「2020橫琴馬拉松中華白海豚保護公益行動」這一大型平臺,用宣導喚起白海豚保護意識,用行動踐行環保理念,並用奔跑開啟2021公益新徵程。
  • 中國雪豹保護迎來「黃金時代」
    新華社西寧10月24日電 題:中國雪豹保護迎來「黃金時代」新華社記者 李琳海、褚怡在第八個「世界雪豹日」(10月23日)來臨之際,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與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聯合編制完成了《青海雪豹保護規劃(2021-2030)》,未來青藏高原將系統恢復雪豹棲息地的原真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