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強悍的肉食者,但雪豹從不曾主動攻擊人類。它能戰勝所遇到的每一種動物,但至今我們仍舊對它知之甚少。"
——奧列格·羅格諾夫

蒼蒼阿爾泰,寶山也!
作為全球冰川的關鍵分布區,阿爾泰山是具有全球意義的生物多樣性中心區域之一。許多特有、瀕危動植物棲息生長在此,對研究中亞地區動植物起源和演化過程具有重要價值。在這片囊括6個縣級行政區,3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到36756平方公裡的阿爾泰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內,68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棲息於此,有雪豹、紫貂、金雕、胡兀鷲等12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兔猻、原麝、馬鹿、蒼鷹、猞猁等56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還有阿爾泰林蛙、胎生蜥蜴、巖雷鳥、哲羅鮭等當地特有動物,以及超過102種特有植物。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北山羊——鄧佳 攝)
2020年5月,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聯合深圳迷你玩科技有限公司、瞳之初自然保護協會,在新疆阿爾泰山脈共同開展雪豹保護公益項目,希望通過雪豹監測、種群數量評估、個體識別等方式,輻射到對整個區域野生動物種群分布、生活習性研究等方向,同時帶動社區牧民參與保護、接受野生動物。項目還將為雪豹傷害家畜進行生態補償,教授牧民如何防止雪豹襲擊家畜,為牧民家畜圈舍進行改造等。
(項目組成員布設調試紅外相機——鄧佳 攝)
截至11月底,雪豹保護項目方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在500平方公裡內的376個點位,輪流布設了60多臺紅外相機,拍攝收集了6萬餘張圖片,和超過167小時視頻。記錄到30種野生動物,包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雪豹、貂熊、紫貂、金雕、禿鷲、北山羊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盤羊、歐亞水獺、高山兀鷲、黑耳鳶等,用他們的努力繪製出了這一區域的野生動物種群譜系。並且,這一數據還在持續增加,項目購買的紅外相機等設備將持續用於該地區野生動物觀測,而隨著布設點位CAD地圖繪製成型以及專業才人、科研機構的引入,相信未來會有更多野生動物被這個體系記錄,為進一步保護當地生物多樣性提供有效的本底資料。
(項目組布設的紅外相機捕捉到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雪豹)
在緩解人獸衝突方面,項目方對牧民家畜圈舍進行了改造,通過安裝LED警示燈等方式有效避免了雪豹等野生動物對家畜的襲擾。同時,項目方在觀測數據基礎上,啟動了生態友好型產品——"雪豹羊肉"項目。該項目旨在幫助牧民提升羊肉銷售收入,同時限定其羊群放牧數量,在保障牧民收入的前提下緩解自然草場壓力,為野生草食性動物爭取更多覓食空間,為肉食性動物增加捕獵空間,推動當地牧民與天然草原間平衡共生。每一份"雪豹羊肉"都為當地牧民增加收入,利潤也全部回流到雪豹保護工作,用於招募為因減少放牧牲畜數量而時間空餘的牧民提供山林巡護員崗位,協助科考觀測野生動物。目前,該項目已順利實施,成為當地雪豹保護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有益嘗試,而"吃羊肉參與自然保護"也"出圈"成為年輕人熱聊的時尚話題。
據悉,2021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在我國召開,為加強傳遞生態文明思想、對生態環境知識尤其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科普宣傳,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將啟動更多相關公益項目,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參與自然生態保護良好氛圍。
(項目組布設的紅外相機捕捉到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貂熊)
(項目組布設的紅外相機捕捉到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禿鷲)
(項目組布設的紅外相機捕捉到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金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