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國有石油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以下簡稱「俄氣」)過去幾年中一直籌劃修建一條2600公裡長的輸氣管道。這條管道始自俄羅斯境內氣田,途經阿爾泰山脈,最終通向中國。去年十二月初俄中兩國在莫斯科舉行談判之後,俄羅斯官員近日表示該項目協議有望於一個月之內達成,屆時這項備受爭議的管道建設項目也將正式開啟。
根據規劃,這條管道將穿過中俄邊界地區、位於哈薩克斯坦和蒙古國之間的一片50公裡寬的狹長地帶。
但問題是該地區不僅是阿爾泰金山世界遺產所在地,還是重要的跨境生態保護區,生活著包括雪豹在內的許多具有代表性的珍稀物種——今年十一月份的一段視頻首次證明雪豹在這一地區存在。
規劃中的輸氣管道將橫穿烏科克高原,而那裡正是卡通河和楚利斯曼河的源頭,也是俄羅斯第二大湖捷列茨科耶湖的所在地。
來自本地環保組織阿爾泰21世紀的奧克薩那·延戈揚表示,從俄氣向當地組織提供的文件來看,輸氣管道工程的修建將造成高原溼地水枯竭,使氣候變化引發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更加嚴重。延戈揚指出,高原水枯竭還可能威脅到卡通河和楚利斯曼河源頭,俄中兩國都將受到影響。
「烏科克是河水源頭所在地,而河水的源頭在任何文化中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不單從文化和宗教方面來講是這樣,從生態方面看也是如此,因為水是生命之源,」延戈揚說。
批評者還指出,輸氣管道可能會破壞被本地居民視為聖地的考古遺址和文化遺址。「烏科克高原是本地原住民的聖地。這裡有很多考古遺址和祭典遺址,」世界自然基金會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事務官員阿列克謝·克尼日尼科夫表示。他接著補充說,根據專家給出烏科克高原文化景觀分布圖,輸氣管道項目一旦開工將破壞很多重要的文化聖地。
輸氣管道面臨改線壓力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克尼日尼科夫表示,環保人士目前呼籲將輸氣管道線路由橫穿烏科克高原改線至穿越蒙古國;這個計劃不僅使俄羅斯的烏科克高原能得以保全,蒙古國的環境也能免受水電項目的影響。
世界銀行正在尋求資助蒙古國新建一座水電站,以滿足該國快速增長的經濟對電力的需求。但計劃建壩的色楞格河正是俄羅斯貝加爾湖的水源地,因此水壩項目或將對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湖泊造成威脅。
克尼日尼科夫稱,世界自然基金會希望向蒙古國政府和世界銀行方面提交一份提案,建議取消水電建設項目,而是在保護特定區域的前提下允許俄氣的輸氣管道線路經蒙古國進入中國。這樣一來,蒙古將可以利用管道中的天然氣發電。
「我們預計,色楞格河水壩將對貝加爾湖的生態環境造成重大的負面影響。如果我們的提議能夠被採納,水電項目就可以取消了,」克尼日尼科夫表示。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提議恐怕很難得到俄氣方面的熱情回應,因為根據原計劃,俄氣應於2015年開始輸氣,但管道改線需要與第三國進行進一步的談判,而這顯然是此前已經與中國進行了漫長談判的俄氣公司想都不願想的。
但世界自然基金會以及一系列本地和國際環保組織正在對俄氣施加越來越大的壓力。克尼日尼科夫說,根據國際法,「各國必須避免可能對另一國世界遺產景觀造成負面影響的行為。在眼下這個案例中,(中國)必須明白,作為俄羅斯天然氣的潛在買家以及輸氣管道項目的共同投資者,它的行為可能會違反《世界遺產公約》的規定。」
俄氣或於近期與中國方面籤訂合同
總價140億美元的阿爾泰輸氣管道項目是12月4日至6日在莫斯科舉行的俄中能源對話期間討論的議題之一。俄氣12月5日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莫斯科會面,其間俄氣執行長阿萊克謝·米勒為了推動輸氣管道項目向中石油總裁周吉平提出了更低的輸氣價格。
雙方就輸氣合同的談判始自2009年12月,但俄氣官方表示,最近就可能取得突破。俄羅斯副總理阿卡迪·杜沃克維奇在能源對話之後的聲明中稱,他預計雙方最早明年一月份便可以達成協議。
「我認為目前的形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樂觀,」杜沃克維奇談到多個能源項目上的中俄合作前景時表示。除天然氣之外,俄羅斯還有望向中國提供液化天然氣、煤炭和石油。
施工準備正在進行
俄氣和俄羅斯政府官員稱,與中國方面籤訂最終合同之後方能開始管道建設。俄羅斯政府官員今年五月還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表示,輸氣管道線路通過完整環境影響評估之後,他們才會批准。
但環保組織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提供的證據顯示,俄氣已經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烏科克高原輸氣管道的準備工作,包括永凍土鑽孔,進行地形和地理調查,以及列出可能受輸氣管道影響的文化遺蹟清單。
此外,在俄羅斯近來環境保護的立法力度有所減弱,俄羅斯政府對其境內的烏科克高原關注甚少的情況下,輸氣管道項目很可能獲得俄羅斯聯邦批准。今年八月,當地的地方政府就批准俄氣集團在烏科克高原上進行施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於明年二月審查烏科克高原的環境保護狀況,屆時俄羅斯政府也將向該組織遞交關於輸氣管道項目進展情況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已經多次表示,烏科克平原輸氣管道建設項目一旦啟動,阿爾泰金山很有可能將進入該組織的瀕危世界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