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輸氣管道項目將加劇阿爾泰雪豹滅絕

2020-12-08 環球網

俄羅斯國有石油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以下簡稱「俄氣」)過去幾年中一直籌劃修建一條2600公裡長的輸氣管道。這條管道始自俄羅斯境內氣田,途經阿爾泰山脈,最終通向中國。去年十二月初俄中兩國在莫斯科舉行談判之後,俄羅斯官員近日表示該項目協議有望於一個月之內達成,屆時這項備受爭議的管道建設項目也將正式開啟。

根據規劃,這條管道將穿過中俄邊界地區、位於哈薩克斯坦和蒙古國之間的一片50公裡寬的狹長地帶。

但問題是該地區不僅是阿爾泰金山世界遺產所在地,還是重要的跨境生態保護區,生活著包括雪豹在內的許多具有代表性的珍稀物種——今年十一月份的一段視頻首次證明雪豹在這一地區存在。

規劃中的輸氣管道將橫穿烏科克高原,而那裡正是卡通河和楚利斯曼河的源頭,也是俄羅斯第二大湖捷列茨科耶湖的所在地。

來自本地環保組織阿爾泰21世紀的奧克薩那·延戈揚表示,從俄氣向當地組織提供的文件來看,輸氣管道工程的修建將造成高原溼地水枯竭,使氣候變化引發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更加嚴重。延戈揚指出,高原水枯竭還可能威脅到卡通河和楚利斯曼河源頭,俄中兩國都將受到影響。

「烏科克是河水源頭所在地,而河水的源頭在任何文化中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不單從文化和宗教方面來講是這樣,從生態方面看也是如此,因為水是生命之源,」延戈揚說。

批評者還指出,輸氣管道可能會破壞被本地居民視為聖地的考古遺址和文化遺址。「烏科克高原是本地原住民的聖地。這裡有很多考古遺址和祭典遺址,」世界自然基金會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事務官員阿列克謝·克尼日尼科夫表示。他接著補充說,根據專家給出烏科克高原文化景觀分布圖,輸氣管道項目一旦開工將破壞很多重要的文化聖地。

輸氣管道面臨改線壓力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克尼日尼科夫表示,環保人士目前呼籲將輸氣管道線路由橫穿烏科克高原改線至穿越蒙古國;這個計劃不僅使俄羅斯的烏科克高原能得以保全,蒙古國的環境也能免受水電項目的影響。

世界銀行正在尋求資助蒙古國新建一座水電站,以滿足該國快速增長的經濟對電力的需求。但計劃建壩的色楞格河正是俄羅斯貝加爾湖的水源地,因此水壩項目或將對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湖泊造成威脅。

克尼日尼科夫稱,世界自然基金會希望向蒙古國政府和世界銀行方面提交一份提案,建議取消水電建設項目,而是在保護特定區域的前提下允許俄氣的輸氣管道線路經蒙古國進入中國。這樣一來,蒙古將可以利用管道中的天然氣發電。

「我們預計,色楞格河水壩將對貝加爾湖的生態環境造成重大的負面影響。如果我們的提議能夠被採納,水電項目就可以取消了,」克尼日尼科夫表示。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提議恐怕很難得到俄氣方面的熱情回應,因為根據原計劃,俄氣應於2015年開始輸氣,但管道改線需要與第三國進行進一步的談判,而這顯然是此前已經與中國進行了漫長談判的俄氣公司想都不願想的。

但世界自然基金會以及一系列本地和國際環保組織正在對俄氣施加越來越大的壓力。克尼日尼科夫說,根據國際法,「各國必須避免可能對另一國世界遺產景觀造成負面影響的行為。在眼下這個案例中,(中國)必須明白,作為俄羅斯天然氣的潛在買家以及輸氣管道項目的共同投資者,它的行為可能會違反《世界遺產公約》的規定。」

俄氣或於近期與中國方面籤訂合同

總價140億美元的阿爾泰輸氣管道項目是12月4日至6日在莫斯科舉行的俄中能源對話期間討論的議題之一。俄氣12月5日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莫斯科會面,其間俄氣執行長阿萊克謝·米勒為了推動輸氣管道項目向中石油總裁周吉平提出了更低的輸氣價格。

雙方就輸氣合同的談判始自2009年12月,但俄氣官方表示,最近就可能取得突破。俄羅斯副總理阿卡迪·杜沃克維奇在能源對話之後的聲明中稱,他預計雙方最早明年一月份便可以達成協議。

「我認為目前的形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樂觀,」杜沃克維奇談到多個能源項目上的中俄合作前景時表示。除天然氣之外,俄羅斯還有望向中國提供液化天然氣、煤炭和石油。

施工準備正在進行

俄氣和俄羅斯政府官員稱,與中國方面籤訂最終合同之後方能開始管道建設。俄羅斯政府官員今年五月還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表示,輸氣管道線路通過完整環境影響評估之後,他們才會批准。

但環保組織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提供的證據顯示,俄氣已經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烏科克高原輸氣管道的準備工作,包括永凍土鑽孔,進行地形和地理調查,以及列出可能受輸氣管道影響的文化遺蹟清單。

此外,在俄羅斯近來環境保護的立法力度有所減弱,俄羅斯政府對其境內的烏科克高原關注甚少的情況下,輸氣管道項目很可能獲得俄羅斯聯邦批准。今年八月,當地的地方政府就批准俄氣集團在烏科克高原上進行施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於明年二月審查烏科克高原的環境保護狀況,屆時俄羅斯政府也將向該組織遞交關於輸氣管道項目進展情況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已經多次表示,烏科克平原輸氣管道建設項目一旦啟動,阿爾泰金山很有可能將進入該組織的瀕危世界遺產名錄。

相關焦點

  • 俄專家:美國液化氣與俄天然氣在中國競爭將加劇
    據俄羅斯衛星網5月29日報導,俄羅斯聯邦總統國民經濟與國家行政學院和蓋達爾研究所專家關於俄羅斯經濟形勢的分析報告指出,中美貿易協議對俄中兩國天然氣項目前景有影響,並加劇美國液化天然氣與俄天然氣在中國的競爭。
  • 中國石化潛江-韶關輸氣管道工程(湖南段)開工
    (原標題:中國石化潛江-韶關輸氣管道工程(湖南段)開工)
  • 可可託海望山人:中華環保基金會阿爾泰山雪豹保護項目實錄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北山羊——鄧佳 攝)2020年5月,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聯合深圳迷你玩科技有限公司、瞳之初自然保護協會,在新疆阿爾泰山脈共同開展雪豹保護公益項目,希望通過雪豹監測、種群數量評估、個體識別等方式,輻射到對整個區域野生動物種群分布、生活習性研究等方向,同時帶動社區牧民參與保護、接受野生動物。
  • 俄羅斯阿爾泰邊疆區首家中俄產業園項目正式啟動
    2018年10月,在阿爾泰邊疆區總督維塔利·拉基米爾洛維奇的大力支持下,俄羅斯阿爾泰邊疆區政府與上海滿騰集團通過友好、和諧、深入的交流,就雙方在阿爾泰邊疆區共同投資建立3000公頃的「一帶一路」中俄產業園事宜,正式籤署了合作協議。俄羅斯是橫跨歐亞的大國,也是建設「一帶一路」中的重要國家。
  • 川氣東送管道累計輸氣量突破1000億方
    加強金壇儲氣庫項目建設,該儲氣庫已具備150萬立方米日採氣能力。至此,川氣東送管道已形成普光氣田、元壩氣田、涪陵頁巖氣、南川頁巖氣四大常規氣源,西一線聯絡線、西二線聯絡線、上海返輸、金壇儲氣庫四大應急氣源的供氣格局,在保障管道沿線地區用氣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川氣東送管道應急保供能力,為管道安全平穩供氣奠定了堅實基礎。  加快增壓工程建設,提升輸供氣能力。
  • 俄阿爾泰邊疆區葵花籽油對華出口量增長近一倍
    俄阿爾泰邊疆區葵花籽油對華出口量增長近一倍 時間:2020-09-03 09:30:38  來源:東北網 衛星通訊社莫斯科9月2日電俄聯邦動植物衛生監督局阿爾泰邊疆區和阿爾泰共和國分局新聞處發布消息稱,2020年前8個月,阿爾泰邊疆區葵花籽油對華出口量增長近一倍
  • Cortex-M3的次聲波輸氣管道洩漏檢測系統
    摘要:隨著國內外天然氣管道建設的迅速發展,管道的安全運行在當前尤為重要。採用基於Cortex-M3內核的高性能STM32處理器對管線中的聲波進行採集和分析,從而判斷出管道是否洩漏。
  • 隱藏攝像頭拍下喜馬拉雅山中瀕臨滅絕的雪豹
    在這不可思議的一刻,神出鬼沒的雪豹媽媽和它的幼崽在它們的自然棲息地觀察一臺隱蔽起來的攝像機。    一部剛發布的視頻資料是二月在蒙古攝製完成的,該視頻展示了在喜馬拉雅山脈一隻華麗的大貓正在打量一個安置在巖石掩蔽物裡的神秘物體。
  • 為雪豹而戰!你願意成為高原精靈守護者嗎?
    Original_WW2106679  naturepl.com  Andy Rouse  WWF當前,雪豹面臨著滅絕的風險。棲息地喪失和破碎化,獵物種群減少,以及氣候變化,都加劇了雪豹的生存困難。唯有儘快了解,並開展保護行動,才能避免「高原精靈」徹底消失。
  • 雪豹是中國獨有的動物嗎?雪豹為什麼頻臨滅絕?
    因為它們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出沒,所以名為「雪豹」有著「雪山之王」之稱的雪豹,是一種重要的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和旗艦種我國的新疆和西藏地區外,雪豹還分布在尼泊爾、不丹、印度、哈薩克斯坦、阿富汗、吉爾吉斯斯坦和蒙古等,不過中國是雪豹數量最多的國家,佔世界雪豹總數量的40%左右,不過因為分布範圍廣,所以野生的雪豹是很難見到的。
  • 雪豹面臨突髮式滅絕,科學家:它們血液中的病原體抗體可揭示謎底
    與此同時,近幾年科學家發現,一種潛在且致命的威脅讓雪豹面臨著更加嚴峻的生存考驗,這種威脅很可能導致雪豹突髮式滅絕。早在2011年,蒙古國南戈壁省就發生了4隻雪豹因不明原因死亡的事件,該事件引起了科研人員的重視,他們因此展開了關於人畜共患病原體對動物保護的影響的研究。
  • 注意,前方雪豹出沒!瀾滄江源區尋豹
    高山裸巖是雪豹典型的棲息地,但你並不是那麼容易見到它。一群傻子拿著相機四下張望時,它說不定在某個巖縫中冷冷地朝下注視著你。  仔細觀察這片松林,好幾棵樹的樹皮剝落。工作人員說,這是熊在樹上蹭痒痒時把樹皮蹭掉的。記者仔細觀察樹幹,果真有數量不少的毛髮粘在樹幹上。松樹下有好幾種不同的糞便,顯然時常有動物在此出沒。
  • 土耳其和保加利亞將合作修建天然氣管道
    新華網索非亞10月4日電(記者謝學敏)保加利亞總理鮑裡索夫4日在與來訪的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會談後表示,雙方計劃修建一條連接兩國的天然氣輸氣管道,並將此作為納布科線輸氣管道的一部分。鮑裡索夫當天在會談後舉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說,這條連接線將成為納布科線的一部分,也是保加利亞天然氣供應多樣化的第一步。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雪豹保護級別由「瀕危」調整為「易危」
    對於調整的原因,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官方網站中披露,在2008年的評定中,誤用了數據從而得出了一個較低的數字,將雪豹誤定為「瀕危」類別。此外,近期的調查資料表明,雪豹在一些區域的密度比之前認為得要高,其數量規模也就可能更大。綜合這些原因,從「瀕危」到「易危」的認定,算不上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變化」。
  • 「金山」—阿爾泰
    7.19「金山」—阿爾泰它是中國新疆最北部的山峰,「三山夾兩盆」地形中最北部的山脈。阿爾泰山脈它橫跨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境,綿延2000餘公裡。較高峰有別盧哈山,友誼峰,中蒙俄交界的奎屯山(4082米)等。中國境內分布主要是山脈中段,長500千米。森林、礦產資源豐富。別盧哈山別盧哈山位於俄羅斯和哈薩克接壤邊境,是阿爾泰山脈俄羅斯部分最高的山峰。別盧哈山有兩個山峰,東面較高的山峰高度4,506米,而西面的山峰高度4,440米,1914年Tronov兄弟首次登上峰頂。
  • 美阻撓俄歐合作天然氣項目 俄專家:美國人做不到
    裡施表示,美國已將對參與「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公司實施制裁納入2020年國防法案。此外,裡施強調說,如果國防預算相關法案中包括制裁措施,那麼俄羅斯將不得不尋求其他方式來實施「北溪-2」項目。不過裡施也承認,美國參眾兩院尚未就該法案最終協商一致。
  • 哪裡的雪豹應優先保護?中國研究人員首次領銜提出科學建議
    素有「雪山之王」之稱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廣泛分布於中亞的12個國家,主要在青藏高原和中亞山地活動,跨境保護困難重重。更值得注意的是,雪豹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易危」級別,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
  • 保護雪豹及其生態系統刻不容緩
    2017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基於新的雪豹種群調查數據,將雪豹從瀕危類別「降級」為易危類別。該調整一度引發熱議:這是否意味著雪豹種群狀況已經改善,不需要特別保護了呢?記者日前在廣東深圳召開的國際雪豹保護大會上獲悉,由於氣候變化、人為活動影響、盜獵和非法貿易等因素的威脅,雪豹保護仍然面臨諸多挑戰。
  • 四川拍到雪豹高清照 行蹤詭秘已瀕臨滅絕(圖)
    四川拍到雪豹高清照 行蹤詭秘已瀕臨滅絕(圖) 2013-11-26 01:14  來源:新華網  說兩句  分享到:
  • 「北溪-2」項目供管船正在返回加裡寧格勒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 根據在線船舶追蹤服務網站MarineTraffic消息,計劃用於「北溪-2」天然氣管道完工建設的「伊萬·西多連科」號供應船正在返回加裡寧格勒,其在項目物流基地停留不到一天。該船自7月份起和另一條供應船「奧斯塔普·舍列梅特」號一起停靠加裡寧格勒,後者目前仍在那裡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