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專家:美國液化氣與俄天然氣在中國競爭將加劇

2020-12-04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據俄羅斯衛星網5月29日報導,俄羅斯聯邦總統國民經濟與國家行政學院和蓋達爾研究所專家關於俄羅斯經濟形勢的分析報告指出,中美貿易協議對俄中兩國天然氣項目前景有影響,並加劇美國液化天然氣與俄天然氣在中國的競爭。

  分析師指出,中美雙邊協議無疑將波及第三國的利益,後者的公司已經或希望在中國市場開展業務。其中,美國大幅增加對華能源出口的計劃對俄尤為敏感。

  專家認為,由於俄管道天然氣的價格優勢,其在歐洲仍不太可能與美國液化天然氣形成競爭。但在亞洲市場,美液化天然氣將與俄管道天然氣積極競爭。

  2017/18年冬季美國液化天然氣對歐供應價格據估為每千立方米265-295美元。2017年9個月俄氣公司出口合同的平均價為每千立方米190美元。

相關焦點

  • 美阻撓俄歐合作天然氣項目 俄專家:美國人做不到
    裡施表示,美國已將對參與「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公司實施制裁納入2020年國防法案。此外,裡施強調說,如果國防預算相關法案中包括制裁措施,那麼俄羅斯將不得不尋求其他方式來實施「北溪-2」項目。不過裡施也承認,美國參眾兩院尚未就該法案最終協商一致。
  • 美國或將市場讓給俄,中國買家停購美國石油天然氣後,事情有新進展
    俄羅斯國家能源安全基金會首席分析師伊戈爾尤什科夫曾表示,美國將中國天然氣市場讓給了俄羅斯。而俄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也曾表示,在俄羅斯增加中國石油天然氣出口情況下,2020年前貿易額達到2000億美元完全可以實現。
  • 俄中輸氣管道項目將加劇阿爾泰雪豹滅絕
    俄羅斯國有石油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以下簡稱「俄氣」)過去幾年中一直籌劃修建一條2600公裡長的輸氣管道。這條管道始自俄羅斯境內氣田,途經阿爾泰山脈,最終通向中國。這裡有很多考古遺址和祭典遺址,」世界自然基金會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事務官員阿列克謝·克尼日尼科夫表示。他接著補充說,根據專家給出烏科克高原文化景觀分布圖,輸氣管道項目一旦開工將破壞很多重要的文化聖地。
  • 天然氣液化氣混合使用會加劇事故發生
    三秦都市報 - 三秦網訊 (首席記者 趙麗莉)小區裡通上了天然氣,業主王女士覺得把沒有用完的液化氣「扔」了可惜,存放到廚房裡以備停氣時應急。誰料,秦華天然氣公司的工作人員9月3日在該小區宣傳用氣安全時,一句「液化石油氣和天然氣混合會加劇事故危害程度」,嚇得她趕緊將液化氣罐妥善處理掉。
  • 俄媒:中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 在太空探索領域向美國發出新的挑戰
    俄羅斯專家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就中國成功測試其首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重要性做出此番評價。他們認為,這將加劇中美在航天領域的競爭。該太空飛行器於9月4日從酒泉國際機場領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在飛行過程中對可重複使用技術進行了測試。 9月6日,星期日,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
  • 俄將推出「全球最強」火箭發動機
    來源:中國國防報微信公眾號 作者:柳軍據俄媒日前報導,俄羅斯開始生產世界上推力最大的液體火箭發動機RD-171MV「沙皇」發動機,它將用於正在製造的「聯盟-5」中型運載火箭和「葉尼塞」重型運載火箭。
  • 新一輪太空競賽開始,中美俄或同臺競技?俄:美國將在此之前瓦解
    今年將共有三個國家計劃在夏天發射火星探測器,率先發射的是阿聯的「希望號」,然後是中國的「天問一號」,就在前幾天美國的「毅力號」也發射升空了。不久的未來我們將看到火星上同時出現三個國家的探測器,這是前所未見的。目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經啟動第四次火星探測器任務,該探測任務包括一架微型直升機,而它的任務就是嘗試在這一紅色星球上進行首次飛行。
  • 俄專家:中國青少年對俄遠東地區發展興趣濃厚
    俄專家:中國青少年對俄遠東地區發展興趣濃厚 2019-01-25   中新網1月25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近日,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評估分析中心首席專家薩文科夫表示,參加符拉迪沃斯託克冬季學校的中國中學生,對遠東地區的發展表現出濃厚興趣。
  • 俄科學家被指「對華洩密」 中國專家:有人別有用心
    「叛國罪」扯上中國 西方媒體炒「舊案」莫斯科市法院近日披露稱,俄羅斯航空動力學專家弗拉基米爾·拉佩金以叛國罪被判有期徒刑7年。一些媒體則直接將矛頭指向了中國,稱他領導的部門同中國共同開發「神舟」飛船項目,問題就出在這上面。更有西方媒體藉此炒作稱,不止一名俄科學家因向中國提供機密技術而獲刑。拉佩金的同事表示,俄中之間的技術交流不是通過間諜方式獲得的,而是兩國官方密切合作的成果。有中國專家25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提醒,不能掉進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中俄之間製造裂痕的圈套中。
  • 官方宣布了好消息,中國又一次打破美國壟斷,俄專家:羨慕
    據悉,該太空飛行器可以重複使用,並能承擔多種航天運輸任務,具有廉價,快捷的優勢,還將在之後的航天工程中能發揮巨大的作用。雖然本次中國官方並沒有透露更多的細節,但是外界普遍認為這次測試的是中國新型空天飛機。在此之前只有美國擁有此類太空飛行器。
  • 俄專家:中國科學家回國只是時間問題 美國留不住
    俄專家:中國科學家回國只是時間問題 美國留不住 2017-04- 2017年04月01日 09:59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與互動    原標題:俄專家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俄專家感嘆,若登陸火星將是全人類之福
    和美俄相比,中國的航天事業起步晚,發展快,贏得了全世界的刮目相看。據衛星通訊社近日消息稱,俄科學院航天研究所核行星學科室主任伊戈爾·米特羅法諾夫表示,中國向火星發射著陸平臺和火星車是一個很有雄心的計劃。
  • 俄政府或將對部分鋼鐵產品徵收出口關稅
    俄《生意人報》12月28日報導,近期,俄國家住房建築商聯合會向俄副總理胡斯努林投訴稱,俄金屬價格飆升,鋼筋價格一個月內上漲40%。根據胡斯努林副總理指示,俄聯邦反壟斷署日前致函俄工貿部提議對鋼坯出口徵收稅率13%且每噸不低於73美元的關稅,對鋼筋出口徵收稅率12%且每噸不低於78美元的關稅,徵稅期6個月。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俄專家感嘆,若登陸火星將是全人類之福
    俄專家米特羅法諾夫說:"我們應為中國感到高興,他們是好樣的。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國直接決定發射火星軌道飛行器、著陸平臺和火星車,環繞著陸一步到位。中國完全有機會加入火星大國之列。" 言外之意是,中國在探索火星方面已經取得了領先地位。
  • 「提醒」同室使用天然氣和液化氣,危險!
    「我家剛通了天然氣,之前新換了一罐液化氣,還剩很多氣,我沒捨得送人,還放在廚房裡,想著不一定哪天還能繼續使用。我這樣做安全嗎?」近日,市民趙女士打電話向本報諮詢。記者發現,與趙女士有同樣想法的人有很多,他們大多是剛通天然氣的用戶,但是家裡之前使用的液化氣罐沒用完,處理掉了覺得可惜,這部分用戶就想留著,以便家裡天然氣發生了故障無法用氣時應個急。呼市燃氣熱力公司副總經理李寶玉希望借本報提醒有這種想法和做法的用戶,如果將液化氣和天然氣同處一室使用,是非常危險的。那麼液化氣和天然氣共處一室會帶來什麼隱患?
  • 美國在俄周邊大搞生物實驗室,俄女議員:應調查這些實驗室
    外界質疑美國製造病毒的聲音此起彼伏。就連聯合國秘書長古雷特斯也表示,會在疫情結束後,對病毒起源地實施調查。為此,川普急忙宣布停止向聯合國下屬的世衛組織繳納會費。難道,川普在有意隱瞞什麼?比起川普的"掩耳盜鈴",美國在俄周邊建立的數個生物實驗室更令人擔憂。
  • 俄媒:俄中探索建低軌衛星系統 將讓美失太空優勢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11月9日報導,俄中兩國專家正在研究建立「幸福之星」全球低軌道衛星系統的可能性,俄羅斯信息微型系統公司總經理列舍特涅夫-捷斯託耶多夫在2015年杜拜國際航展期間透露。報導稱,聯合建立由100多個衛星組成的低軌道衛星群的建議由中方提出,雙方已經就此會談過兩次,該項目將為擴大寬帶網際網路的覆蓋面以及提供與此相關的一切商業機遇提供可能。捷斯託耶多夫表示,中國希望處於世界先進潮流。而他本人則建議減少終端用戶利用通信衛星的難度。捷斯託耶多夫強調,俄羅斯願意在此問題上同中方對話,因為在建立低軌道通訊衛星系統方面擁有全部潛在的可能性,包括建造和發射自己的衛星。
  • 俄學者:歐洲不想和中國對抗
    不斷變化的國際關係 美國和中國將繼續是全球舞臺上最大的參與者在作者看來,歐亞大陸及其邊界上的衝突可能會加劇,衝突本身也會更加激烈。其中許多都將成為莫斯科和華盛頓的危險因素。 美國和俄羅斯正在開發不受現有軍備控制協議約束且不受任何規則限制的軍事技術。然而,這種沒有管控的局面將會直接增加失誤或誤判的風險。此外,各國將實現技術突破,如人工智慧、5G網絡和可再生能源等方面,這將不可避免地加劇美俄間的競爭。
  • 原標題:俄媒:俄羅斯準備向中國出口火箭發動機
    羅戈津說:「我們討論要達成的協議是,俄羅斯向中國出售火箭發動機,同時從中國購買俄羅斯發展太空飛行器所需的電子元件。」  報導稱,這項協議對俄羅斯衰老的航天工業而言將是個大利好。儘管俄羅斯生產的火箭發動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之一,但其國外客戶只有美國,美國將其用於軍事和民用衛星發射。
  • 俄託木斯克國立大學的教育計劃通過中國專家參與的認證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俄羅斯「5-100計劃」項目新聞處向衛星通訊社表示,俄託木斯克國立大學完成了「語文學」和「出版學」計劃的教育大綱外部測評,中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專家的參與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