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能夠向月球和火星單獨進軍的國家屈指可數。和美俄相比,中國的航天事業起步晚,發展快,贏得了全世界的刮目相看。據衛星通訊社近日消息稱,俄科學院航天研究所核行星學科室主任伊戈爾·米特羅法諾夫表示,中國向火星發射著陸平臺和火星車是一個很有雄心的計劃。
據了解,中國&34;火星探測器於7月23日成功發射升空。俄專家米特羅法諾夫說:&34; 言外之意是,中國在探索火星方面已經取得了領先地位。
事實上,進軍火星的不止有中國,還有美國俄羅斯等國。其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34;號火星探測車預計將於本月30日發射升空,只比中國的&34;晚了一周。而日本火箭搭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開發的&34;火星探測器已於7月20日發射升空。和中美等相比,俄羅斯的火星計劃由於資金短缺而陷入了擱置狀態。
進軍火星,充分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科技能力和綜合國力,有利於提升其國際地位和形象。中國成功發射&34;,無疑展現了自身強大的航天科技能力,極大提升了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
不過,&34;登陸火星還面臨著一系列嚴峻挑戰。要知道,紅色帝國蘇聯曾於1971年發射探測器並在火星成功著陸,但未能在火星表面實施探測。這主要是由於蘇聯火星探測器遇到了一些技術障礙。俄專家對於中國火星著陸技術感到非常好奇,他很想知道中國同行到底利用了什麼技術來讓探測器著陸並實現科學探測。
在俄專家米特羅法諾夫看來,中國火星探測器一旦在火星著落,那將是一個巨大的成功,因為這意味著中國在各方面取得了突破,中國也會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單獨成功著陸火星的國家。
作為航天領域的資深專家,米特羅法諾夫還提醒稱,他非常關心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前是否進行了滅菌消毒的問題。在他看來,地球上的細菌適應環境能力非常強,一旦將它們帶回到火星,那麼將會產生不可預知的災難。因此,中國火星探測器在進入火星之前應該實施消毒。毫無疑問,米特羅法諾夫的擔心顯然受到了這次疫情的影響。相信以中國人的細緻嚴謹,不會讓地球細菌帶到火星上的,俄專家大可不必杞人憂天。
戰國時代楚國愛國詩人屈原曾經寫下《天問》,他問道:&34;時隔兩千多年,&34;邁出了中國人進軍火星的第一步,它一旦登陸火星,將解開屈原和國人的千年疑問,也將解開全人類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