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我國正式向火星探索發起了衝擊!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承載著火星夢飛向天際!
天問一號
我們知道登陸月球是很困難的,在月球的另一邊著陸更是如此,而嫦娥四號做到了!但這次的任務不是火星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探索地點。這顆紅色的行星將在7月下旬到達離地球最近的一點,大約5800萬公裡,因此天問一號選擇在了這時候的發射窗口。但天問一號仍然需要航行更長的距離才能在2021年4月的某個時候登陸火星表面。這需要很高的導航精度和精準的降落到水面。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目前為止超過50%的火星任務幾乎都失敗了。
而中國的火星任務將火星探索的難度再提高几個檔次。因為「天問一號」是三重任務:它包含一個軌道太空飛行器、一個著陸器和一個漫遊者,和嫦娥四號的任務如出一轍。這一套火星探索套裝再次向世人展現了我國強大的航天科技實力!
火星旅程和火星目標
此次天問一號預計將在太空中飛行半年左右到達火星,此前的洞察號也是花費大約半年的時間到達火星。天問一號將在第一次嘗試時繞軌道飛行,著陸並釋放一個月球車,並與軌道飛行器協調觀測,這是人類從未有過的火星任務!
我國科學家預計明年二月到達圍繞這顆紅色行星的軌道,火星車的著陸地點一直是人們猜測的對象,但有消息證實它將位於烏託邦平原的某個地方,這是火星北緯的一個廣闊平原,也是美國宇航局的「海盜2號」任務於20世紀70年代登陸的同一個地方。預計的著陸日期大約是「天問一號」抵達火星軌道後的兩到三個月,所以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我們可以預計在2021年4月或5月的某個時候看到火星上的新居民。
此次我國的主要火星任務包含五個核心科學目標:
繪製火星地質圖;
探索火星土壤的特徵並有可能找到水冰沉積;
分析表面材料成分;
調查火星表面的大氣和氣候;
了解地球的電磁場和引力場。
軌道飛行器配備了七個儀器。它包括兩臺攝像機、一臺地下穿透雷達、一臺能揭示地表礦物成分的光譜儀和分析火星大氣中帶電粒子的儀器。
火星車的質量約為中國月球玉兔二號火星車的兩倍,重約240公斤,它包含六個儀器,還包括兩個攝像頭,以及雷達和三個探測器,可以用來了解火星的土壤成分和磁場。火星車由摺疊太陽能電池板供電。一個高高的桅杆上裝有照相機,用來拍照和輔助導航;另外五個儀器將幫助評估當地巖石的礦物學,並尋找水冰。
屆時「天問一號」將使用一個太空艙、降落傘和一個復古火箭的組合來減少進入的速度,並成功在地面停下來。如果一切順利,著陸裝置將展開一個斜坡,使探測器能夠開始穿越火星平原。此次火星車的任務期限是至少能在火星服役90天。
探索火星的其他任務
不僅中國將發射「天問一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也將派出自己的火星探測器前往這顆紅色星球:一顆名為「希望」的軌道飛行器。軌道飛行器將檢查和分析火星上稀薄的大氣層,試圖解釋為它如此非同尋常的原因。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目標是不早於7月30日發射「毅力號」火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