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7月23日中午12時41分,正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待命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升空,飛行約2167秒後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邁出了中國火星探測計劃的第一步,也開啟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新局面。
本次負責「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與過去的長徵五號系列火箭相比,具有多個突出優勢,其一,飛行速度快達到每秒11.2千米,即第二宇宙速度,幫助「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順利飛往火星。
其二,運載能力更強,已經踏上火星徵程的「天問一號」重量接近5噸,創造了我國深空探測器的新紀錄,在火星探測史上,重量超過5噸的火星探測器屈指可數。
「天文一號」火星探測器的發射成功並不容易,在完成發射之前,已經籌備了4年時間裡,期間出現多個變數。2017年,長徵五號遙二火箭的發射失敗,一度給火星探測項目的推進蒙上了巨大的陰影,但功夫不可有心人,在我國航天人員的努力下,2019年12月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發射成功。2020年5月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發射成功,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證明了長徵五號火箭的可靠性。
從航天探測的角度角度看,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的成功發射意味著長徵五號系列火箭,順利完成三大類太空飛行器的發射任務,即高軌道大衛星、載人飛船與深空探測器,將成為中國走向全球航天頂尖領域的重要基石。
而且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的成功發射,也給後續的航天發射任務帶了一個好頭。根據2020的航天規劃,「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在年內完成發射,完成在月球著陸、採樣、返回地球的任務,為最終的載人登月計劃打前站,另外還有今年的空間站發射任務等。
對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來說,踏上火星的徵程才剛剛開始,後續還將面臨更多的挑戰,預計抵達火星軌道將花費約7個月時間。在這之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就會迎來真正的大考,即進入火星軌道,擇機在火星表面著陸,並開展火星科學探測。
根據規劃,「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完成火星著陸後,火星車將會從探測器上分離出來,在著陸區開展探測任務。某種程度上,「天問一號」火星車的任務與玉兔二號的任務有一定的相似性,即觀測火星表面、地質構造等,向地球傳輸第一手觀測數據。
如若一切進展順利的話,「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航天領域完成前所未有的創舉,即首次火星探測完成繞落巡任務。在此之前,蘇聯與美國的首次火星探測無一不遭遇失敗,且當時他們還僅僅只是發射到火星軌道進行高空探測,而不是我們這般一次完成他們花費數十年走過的歷程,所以我們此次任務難度也是最大的、最考驗我國技術實力,但有著月球探測技術的積累,所以相信火星探測也能一次成功。火星,我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