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開啟全球深空探測時代

2021-01-09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天問一號」任務。新華社記者 才 揚攝

近日,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外媒指出,如果此次任務圓滿成功,中國不僅將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讓漫遊車在火星上成功著陸並運行的國家,也將成為首個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任務的國家。

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航空航天事業,並取得了重大進展,「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將進一步夯實並提升中國的太空實力。外媒紛紛表示,「中國將成為一個全方位的太空強國」。《自然》雜誌則進一步指出,「中國火星任務的成功發射拉開了全球深空探測時代的序幕」。

又一個裡程碑

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英媒《衛報》稱,近幾十年來,中國的航天航空項目發展迅速,中國嘗試通過「天問一號」任務加入到徵服火星的「精英俱樂部」。據《俄羅斯報》網站報導,由著陸巡視器和環繞器組成的「天問一號」,將圍繞火星進行軌道飛行並利用安裝太陽能板的火星車研究火星表面。該探測器預計將在2021年2月11日至24日進入火星軌道。中國將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完成火星漫遊的國家。德國媒體也紛紛以「中國開始首次登陸火星任務」為題進行報導。外媒注意到中國「新型火箭經受住考驗」,為中國實現後續雄心勃勃的航天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法新社報導則指出,這是中國太空探索計劃的又一個裡程碑。

「天問一號」計劃對火星進行「環繞、著陸、巡視」,如果順利完成,將是全球首次同時展開「三步走」的計劃。對於中國這次歷史性發射任務,路透社報導稱,這是中國首次獨立開展行星探測任務。而且,如果任務取得成功,「天問一號」將使中國成為首個一步到位實現環繞、著陸並部署火星車的國家。

據俄新社報導,俄羅斯科學院航天研究所核行星學部主任伊戈爾·米特羅法諾夫稱,中國向火星發射探測器是雄心勃勃的任務,登陸火星將是最大難點,「一旦他們成功著陸,那將是巨大的成就」。據合眾國際社報導,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行星地質學家、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參加美國火星任務的雷蒙德·阿維森說,最危險的行動是讓一臺著陸器完好無損地抵達火星表面,因為火星大氣層太薄,無法讓太空飛行器減速太多,但大氣又足以引發摩擦,產生巨大的熱量。法新社也引用專業分析人士的話說:「只要『天問一號』能在火星表面安全著陸並發回第一張照片,這次任務就是一次巨大成功。」

《科學》雜誌指出,如果火星探測任務順利,將預示著中國在太空項目上的驚人進步,將中國置於太空領導者的行列。

叩問蒼穹的深空之旅

塔斯社注意到,今年4月,中國的行星探測任務被正式命名為「天問」,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這個名字源自中國先秦大詩人屈原的長詩《天問》,象徵著中華民族對求索宇宙真理的亙古之愛、對研究與創新的渴望,翻譯過來即為「叩問蒼穹」之意。

《自然》雜誌網站以「中國火星任務的成功發射拉開了全球深空探測時代的序幕」為題發文稱,「阿聯成功發射之後,『天問』進一步印證一個事實:太陽系探索不是美國和歐洲的特權,而是一個全球產業」。文章援引昆士蘭科技大學天體生物學家大衛·弗蘭納裡的觀點稱:「這一項頗具雄心的任務代表著中國在太空項目上的巨大進步。」

美國海軍軍事學院教授大衛·伯巴赫一直在研究中國的太空計劃,他對The Verge網站表示:「『天問一號』如果取得成功,將證明中國是一個全方位的太空強國,他們能夠做到太空強國能夠做到的所有事情。」

近年來,中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諸多進展。The Verge網站報導指出,「天問一號」是過去十多年來中國完成的一系列日益複雜的太空項目中的最新項目。

法新社指出,2003年,中國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第三個將人類送入太空的國家。中國在2013年和2018年分別向月球發射了「玉兔號」和「玉兔二號」月球車。中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進行了歷史性的軟著陸,使中國成為第一個登陸月球背面的國家。中國已將大量衛星送入軌道,並在今年6月完成了建立自己的北鬥導航系統的任務。

美國電視新聞網則指出,中國政府在其「十三五」規劃(2016年—2020年)中將太空作為研究重點,尤其是深空探索和在軌太空飛行器更是重中之重。如果「天問一號」任務取得成功,中國計劃將太空人送往火星。而且,除探索火星任務外,北京還計劃在2022年之前發射一個永久性的空間站,並正在考慮在2030年代向月球發射載人探測器。

英國Ral Space自主系統負責人萊恩·伊爾沙德博士說:「看到中國正在做的事情,令人禁不住感到興奮。他們的航天機構1993年才成立,但不到30年後,他們就向火星同時發射了軌道器、著陸器以及火星車。他們為嫦娥登月任務安排了訓練計劃,他們以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實現了既定目標。」

科學探索之年

美國電視新聞網注意到,今年7月底至8月初,有3個國家發起火星探測任務,阿聯7月20日成功發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中國「天問一號」緊隨其後,美國預計7月30日發射「毅力號」火星車。

對火星的探測本身就是各國科學家合作的成果。法新社報導指出,本月起開啟火星探測任務的,除中國外,還有阿聯和美國。它們都在利用太空飛行器從地球到火星的最佳路線,即德國工程師霍曼1925年提出的地火轉移軌道,該軌道每26個月才能出現一次,本月正是它出現的月份。正如多家外媒指出的,「天問一號」、美國的「毅力號」以及最近剛剛升空的「希望號」等火星探測任務的成功,將進一步豐富和加深我們對火星的整體了解。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在社交媒體上向「天問一號」問好,「中國正在加入火星探索的國際社區,美國、歐洲、俄羅斯、印度,還有不久之後的阿聯將歡迎你們來到火星,開啟令人興奮的科學探索之年。祝『天問一號』安全航行」。

事實上,正如美國電視新聞網報導指出的,NASA和中國的太空研究機構一直以來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科學家們曾在國際空間站的項目上合作過,在對方執行了成功的太空探索任務時會彼此祝賀。

《德國之聲》報導也指出,中國一直樂於強調在「天問一號」項目中與國際夥伴的合作。除了俄羅斯外,中國也與奧地利空間研究所等機構合作。與此同時,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廳、國際宇航大會、歐洲空間局、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巴西、法國、巴基斯坦和俄羅斯在「天問一號」發射前已向中國發出祝賀視頻或賀電,並表達深化合作的願望。

本報記者 張 紅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7月29日 第 06 版)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開啟全球深空探測時代
    新華社記者 才 揚攝近日,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外媒指出,如果此次任務圓滿成功,中國不僅將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讓漫遊車在火星上成功著陸並運行的國家,也將成為首個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任務的國家。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航空航天事業,並取得了重大進展,「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將進一步夯實並提升中國的太空實力。
  • 「天問一號」開啟全球深空探測時代(國際論道)
    《自然》雜誌則進一步指出,「中國火星任務的成功發射拉開了全球深空探測時代的序幕」。又一個裡程碑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航天開啟深空探測新局面
    就在7月23日中午12時41分,正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待命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升空,飛行約2167秒後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邁出了中國火星探測計劃的第一步,也開啟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新局面。本次負責「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與過去的長徵五號系列火箭相比,具有多個突出優勢,其一,飛行速度快達到每秒11.2千米,即第二宇宙速度,幫助「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順利飛往火星。
  • 「天問一號」開啟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
    據新華社電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南海之濱,椰風習習,濤聲陣陣,高溫天氣如同中國人探索太空的心情一般火熱。我們為什麼要探測火星?在去往火星的徵途上要歷經哪些考驗?面對前所未有的任務挑戰,中國航天人依靠什麼力量創造出新的成績?
  • 「天問一號」將戳穿一切深空探測的造假行為!
    「天問一號」將戳穿一切深空探測的造假行為!第一眼看到「天問一號」距地120萬公裡拍攝的地月同框照,我的第一反應:火星打假正式拉開序幕!然後隨手翻了一下美國航天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官網的同類照片,我的第二反應:火星打假可以直接延伸到太陽系打假!!!
  • 「天問一號」走向深空探測是中國智慧的翅膀
    「天問一號」走向深空探測是中國智慧的翅膀時間:2020-10-11 23:31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10月9日,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努力下,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深空機動。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完美完成深空機動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是建設航天強國進程中的重大標誌性工程,在8月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3000N發動機工作20
  • 深空測控網:為「天問一號」指路
    上圖為我國深空測控站在執行「天問一號」測控任務。呂炳宏攝今年7月,「天問一號」承載著中國航天人的探索和追尋,飛向深遠太空,開啟了中國的火星之旅。作為支持深空探測任務實施的核心系統,深空測控網在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果說,離開地球懷抱的「天問一號」像茫茫大海中的一葉扁舟,那深空測控網就是為它指引方向的「燈塔」。歷時近7個月任務周期,最遠將近4億公裡的測控距離,對於年輕的中國深空測控網與航天測控人而言,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測控系統是航天任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 國際電聯秘書長祝賀「天問一號」旗開得勝 期待中國為制定深空探測國際標準提供經驗
    ,我國深空探測邁出嶄新一步。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專訪時,稱讚「天問一號」成功上天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並表示在制定深空探測國際標準方面,國際電聯期待中國經驗。趙厚麟秘書長表示,「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開啟了當代中國人從中國本土奔向火星的訪問徵程,為人類探索和利用太空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 當年寄人籬下,甚至落後於印度,「天問一號」忍辱負重邁向深空
    中午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長五遙四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直指蒼穹的深空探測器就此開啟火星之旅,在接下來7個月5億公裡的漫長徵程後,「天問一號」將代表中國訪問火星,也許屈原的《天問》可以得到部分解答。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啟動 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開啟行星探測新篇章
    「天問一號」開啟問天之旅。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將一次實現「繞著巡」三步走,對整個火星進行全球觀測、著陸火星以及火星車巡視勘測。這次成功發射,意味著中國正式拉開了行星探測的序幕。當天中午,坐標海南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隨著最後一聲倒計時完畢,搭載著「天問一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點火升空。大約2167秒後,「天問一號」成功進入地火轉移軌道。
  • 「天問一號」將戳穿一切深空探測的造假行為
    第一眼看到「天問一號    美國從50多年前的好萊塢「全球電視直播阿波羅11號手動盲降載人登月」,一直到所有的深空探測,幾乎沒有公開展示任何貨真價實的東西!  只要半年後天問一號成功實現繞火星並發回火星近照和視頻,其他國家「探火星」的所有假成果,就會立刻現原形。讓我們拭目以待!  蘇俄也搞了三次假月壤和其他一些假動作,但對於大部分失敗的真動作,他們都主動承認失敗。美國則是在太陽系內外所有的探測項目上,幾乎一夜之間,全部反超蘇俄幾十年,甚至百年以上!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電(記者郭倩)《經濟參考報》7月24日刊發題為《「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的報導。文章稱,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行星探測第一步。作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這是其他國家火星探測任務從未有過的。
  • 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中國能彎道超車嗎?美媒:中國擅長後發制人
    (天問一號發射器)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國家航天局官宣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為「天問一號」,在今年七月份,天問一號火星飛船就會出徵火星,執行中國首個行星探測任務,屆時這將是繼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嫦娥一號繞月衛星之後中國航天的第四大裡程碑
  • 「天問一號」海南出發,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在位於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當日13時25分,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了火星探測之旅,這是我國進行行星探測邁出的第一步。
  • 中國火星探測命名「天問一號」,透露一項更長遠太空計劃
    (4月24日)獲得正式命名:天問一號。我國公開徵集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和任務標識發布。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天問系列」將成為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名,「天問一號」是其中第一次任務。這意味著,中國行星探測已經形成整體概念,中國的目光已投向超越火星的更遠行星。 啟動儀式還透露,「天問一號」任務中的火星車,即將啟動全球徵名。
  • 「胖五」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我國行星探測新時代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俗稱「胖五」)搭載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於2021年2月到達火星軌道,環繞兩個月後探測器將登陸火星,勘測行星地質特徵、土壤和冰的分布、大氣電離層和環境性質。
  • 天問一號首次深空「自拍」照來了!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郭超凱 楊璐10月1日,在舉國歡度國慶、中秋雙節之際,中國國家航天局發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圖像,圖上的五星紅旗光彩奪目,呈現出鮮豔的中國紅。這是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首次深空「自拍」。10月1日,中國國家航天局發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圖像,這是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首次深空「自拍」。國家航天局供圖茫茫宇宙中,銀色的著陸巡視器和金色的環繞器熠熠生輝,天問一號以此向祖國報告平安,表達生日祝福。
  • 天問奔火: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天問奔火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見圖,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