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探測器即將發射,我國有望加入火星俱樂部

2020-08-25 辰風笑我

根據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布的消息,「天問一號」探測器將於7月20日至25日在中國南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擇機發射。

天問系列是我國對行星探測任務的命名。我國首次對火星進行探測的太空飛行器命名為「天問一號」。它是在今年4月24日正式確定命名的,源於屈原長詩《天問》,承載著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然而,對火星的探索並非一帆風順,也有很多失敗的教訓。

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列為第四顆,火星也是除了金星以外,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大約每隔26個月就會發生一次火星衝日,地球與火星的距離在衝日期間會達到極近值,通常只有不足1億千米,而在火星發生大衝時,這個距離甚至不足6000萬千米。火星衝日意味著這時可以使用較小花費將探測器送往火星,因此人類的火星探測活動通常也會每隔26個月出現一次高潮。

火星星雲

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蘇聯,在1960年10月10日,率先向火星發射了第一枚探測器。四天以後,蘇聯又發射了第二枚。很不幸,這兩枚火星探測器,連地球軌道都沒有達到。1962年10月24日,蘇聯發射了第三枚火星探測器,這次僅僅到達環繞地球軌道。1962年11月1日,蘇聯再次發射火星探測器,並將該探測器命名為「火星1號」(筆者小聲說,明明就是4號)。火星1號成功進入了前往火星的軌道,當飛行到距離地球1.06億千米時,與地面永遠失去了通信聯繫。三天後,蘇聯又一枚探測器升空,很可惜,這次探測器到達環繞地球軌道,火箭未能再次成功點火,兩個月後墮入地球大氣層燒毀。

與蘇聯的不斷失敗,美國的火星之旅可以說是開門紅。1964年,美國也先後向火星發射兩枚探測器:水手3號和水手4號。水手3號,在12月5日發射,因為探測器的保護外殼未能按預定計劃成功與探測器分離,導致探測器偏離軌道,最終發射失敗。水手4號在12月28日發射升空,順利到達火星,並發回數據。1969年,美國發射水手6號和水手7號,兩者均到達火星,對火星大氣成分進行分析,並發回大量照片。

沙塵暴在火星上

探測火星不利的魔咒一直纏繞在蘇聯頭上,直到解體也沒有一顆完美工作的探測器。反觀美國,雖然有失敗,但是發射的探測器已經進入火星軌道,環繞火星飛行。1996年,美國發射的火星環球勘測者,更是持續運行了10年,堪稱最成功的火星探測任務之一。

我國也進行過火星探測的計劃。這個計劃就是「螢火一號」,它是與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合作的,計劃2011年和俄羅斯的「福布斯-土壤」衛星一起搭載聯盟號運載火箭發射。然而,火星探測器「福布斯-土壤」未能按計劃變軌。這意味著,中國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發射以失敗告終。

火星車

據悉,今年計劃發射的「天問一號」將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大任務。如果,「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則意味著我國成功加入了長期被美國「獨佔」的「火星俱樂部」。一舉多得的背後,是複雜的技術和較高的風險,國際上也鮮有先例。

最後,預祝我國的「天問一號」旗開得勝。


相關焦點

  • 「胖五」在海南文昌發射場待命,我國即將加入「火星探索俱樂部」
    新聞資料:2020年7月17日,執行我國首次火星任務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總裝測試,並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7月下旬至8月上旬擇機發射,屆時「胖五」將把我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送往火星,本次任務將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此前該系列的四次飛行均為試驗性飛行。
  • 路透社:成功發射火星無人探測器讓中國加入航天頂級俱樂部
    路透社7月23日報導,中國在周四成功發射了第一個前往火星的獨立任務,顯示了中國高超的技術造詣和加入航天頂級俱樂部的雄心。4火箭運載著火星探測器,在當地時間12點41分從海南島的文昌發射中心起飛。」火星任務探測器模擬圖】天問一號預計在2021年2月抵達火星,然後將設法著陸在火星北極附近的烏託邦平原,然後放出火星車,實施90天的考察。
  • 路透社:成功發射火星無人探測器讓中國加入航天頂級俱樂部
    路透社7月23日報導,中國在周四成功發射了第一個前往火星的獨立任務,顯示了中國高超的技術造詣和加入航天頂級俱樂部的雄心。【「天問一號」火星任務探測器模擬圖】天問一號預計在2021年2月抵達火星,然後將設法著陸在火星北極附近的烏託邦平原,然後放出火星車,實施90天的考察。天問一號用兩千年前的一首詩起名。如果成功,她將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一次任務中同時實現繞、落、巡的國家。
  • 火星探測器在文昌發射升空,「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意味著什麼?
    7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基地,由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升空,這是中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落和巡視探測,可謂難度巨大,而這次「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對於人類來說,意義非凡。
  • 祝賀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今天發射成功!
    據《人民日報》號外報導,今天(2020年7月23日)我國成功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此表示熱烈祝賀!祝福祖國!另外,中國郵政今天也發行了一枚「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的紀念封!著名書法家李建先生為火星探測器書寫了「天問一號」和「天問」兩幅書法作品,並被中國航天局選用,祝賀李建先生!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今天我國在海南島東北...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今天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火星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從發射到著陸分幾步?
    火星作為距地球最近的類地行星之一,具有和地球最為相似的自然環境,是目前人類通過改造有望成為人類移居地的首選。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是歷史性的一刻,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
  • 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和其他國家相比,亮點在哪裡?
    據媒體報導,我國計劃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此次發射我國的野心很大,想要一次性實現火星環繞,著陸以及巡視,在國際上還沒有先例。而這三個目標的難度之高,也超過了任何以往的火星探測器發射。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本報訊(記者 張航)昨天12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據了解,「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15秒,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實施發射,在飛行2167秒後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器箭分離正常,探測器太陽翼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受天體運行規律約束,火星探測窗口每26個月一次,且窗口期較短。
  • 天問奔火: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天問奔火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見圖,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趕在美國之前奔向火星
    今天中午12點40分,在海南文昌火箭發射中心,長徵五號順利點火併成功地將我國首個自主的火星探測器送進地火轉移軌道,目前火箭已經進入二級滑行階段,箭器分離後「天問一號」將朝著火星飛去,將在2021年2月份到達火星!
  • 火星,央企來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將實現對火星「繞」「著」「巡」三合一「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著陸巡視器和環繞器組成,著陸巡視器包括進入艙和火星車。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國行星探測計劃「天問一號」任務)將在國際上首次通過一次發射,實現針對火星的「繞」「著」「巡」三合一壯舉。
  • 海南文昌: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海南文昌,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本次搭載的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自主探測火星,要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難度係數非常高。
  • 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讓火星見證中華民族的崛起
    我國首顆自主打造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在2020年7月23日12:41,搭載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中華民族有著14億多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近1/6,我們對火星的探測尤其具有重要意義,能夠用探測器登陸火星,也代表了我們中華民族所能達到的航天科技水平,對今後我國對火星等行星的探索具有重大的開創意義。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排第幾?性能優秀後來居上!
    >7月23日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這是我國自主發射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我國從此加入火星探測俱樂部。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之前,蘇聯、美國、歐空局和印度都成功完成了火星探測任務,日本也發射過本國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就在天問一號發射前3天,日本還發射了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那麼多國家這麼多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探測器到底排在什麼位置上呢?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組圖」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星,我們來了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劉廷飛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五次發射任務,也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此前,長徵五號遙三和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連續發射成功,標誌著長徵五號火箭關鍵技術瓶頸已經完全攻克,火箭各系統的正確性、協調性得到了充分驗證,火箭可靠性水平進一步提升。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火星,我們來了!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劉廷飛報導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五次發射任務,也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