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成功發射火星無人探測器讓中國加入航天頂級俱樂部

2020-07-26 環球時報新媒體

路透社7月23日報導,中國在周四成功發射了第一個前往火星的獨立任務,顯示了中國高超的技術造詣和加入航天頂級俱樂部的雄心。

路透社:成功發射火星無人探測器讓中國加入航天頂級俱樂部

【長徵五號遙4火箭】

中國最強大的發射載具長徵五號遙4火箭運載著火星探測器,在當地時間12點41分從海南島的文昌發射中心起飛。

2020年,火星抵達距離地球最近的位置,大約是5500萬千米,這個時間窗口每26個月才出現一次。

路透社:成功發射火星無人探測器讓中國加入航天頂級俱樂部

【「天問一號」火星任務探測器模擬圖】

天問一號預計在2021年2月抵達火星,然後將設法著陸在火星北極附近的烏託邦平原,然後放出火星車,實施90天的考察。

天問一號用兩千年前的一首詩起名。如果成功,她將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一次任務中同時實現繞、落、巡的國家。

路透社:成功發射火星無人探測器讓中國加入航天頂級俱樂部

【「天問一號」火星任務探測器系統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

從1960年開始,全世界共發射了超過50個火星任務,包括掠飛任務,但其中一半因為技術問題而失敗。只有少數成功著陸。

如果要想在火星著陸,挑戰就更為嚴峻,包括確保探測器精確減速和在火星暴烈的大氣中航行。

路透社:成功發射火星無人探測器讓中國加入航天頂級俱樂部

【著陸器抵達火星表面,開展巡視探測】

天問一號發言人在接受路透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任務充滿挑戰,與此前的火星任務並不完全相同。作為探索任務,沒有人能保證百分之百成功。即使任務未能成功或存在問題,中國也將繼續推進,再次發射探測器。

2011年,中國曾經與俄羅斯合作探索火星。但俄方的探測器未能進入地球軌道,墜入了太平洋。

路透社:成功發射火星無人探測器讓中國加入航天頂級俱樂部

【2008年著陸火星的「鳳凰號」採用的就是這種傳統的方法】

目前有8個探測器正在環繞火星的軌道上或者火星表面工作。更多任務還在計劃中。

此前,阿聯耗資2億美元的希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打算繞飛探測火星大氣。

而美國即將發射的火星2020任務耗資超過20億美元。

在回答路透社記者關於天問一號是不是打算和美國競爭時,中方發言人表示,天問一號是一次科學任務,並不打算和任何人競爭,而是向所有人開放合作。

路透社:成功發射火星無人探測器讓中國加入航天頂級俱樂部

【歷代火星車對比,左為「勇氣號」/「機遇號」,下為「旅居者號」,右為「好奇號」】

當被問及中國火星車是否會遇到美國的好奇號和洞察號時,中方發言人表示,火星是個足夠大的地方,可以容納很多國家開展探索任務。

(作者:孔新 版權作品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路透社:成功發射火星無人探測器讓中國加入航天頂級俱樂部
    路透社7月23日報導,中國在周四成功發射了第一個前往火星的獨立任務,顯示了中國高超的技術造詣和加入航天頂級俱樂部的雄心。【長徵五號遙4火箭】中國最強大的發射載具長徵五號遙4火箭運載著火星探測器,在當地時間12點41分從海南島的文昌發射中心起飛。2020年,火星抵達距離地球最近的位置,大約是5500萬千米,這個時間窗口每26個月才出現一次。
  • 天問一號探測器即將發射,我國有望加入火星俱樂部
    根據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布的消息,「天問一號」探測器將於7月20日至25日在中國南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擇機發射。天問系列是我國對行星探測任務的命名。我國首次對火星進行探測的太空飛行器命名為「天問一號」。它是在今年4月24日正式確定命名的,源於屈原長詩《天問》,承載著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
  • 石油大亨也熱愛航天:阿聯將發射火星探測器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計劃於周三發射「希望」號探測器,成為首個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阿拉伯國家。)從日本偏遠的種子島航天中心起飛,不過惡劣的天氣可能會推遲發射時間,直到8月13日的發射窗口的晚些時候。盛產石油的阿聯計劃加入一個精英國家俱樂部,向位於杜拜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的火星任務控制室發送一個探測器。阿聯的這個項目是全球的三個「奔火星」項目之一,其他兩個項目還包括中國的「天文一號」和美國的「火星2020」,它們都利用了地球和火星距離最近的黃金時間:僅相隔5500萬公裡(3400萬英裡)。
  • 外媒熱議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3日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引發外媒廣泛關注與熱議。據塔斯社7月23日報導,中國已確認,該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成功。23日12時41分,在中國海南島的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重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火箭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熱點 印度火星探測器入軌 外媒稱"把中國甩在後面"
    參考消息網9月25日報導 外媒稱,印度首次星際飛行任務取得成功——24日早些時候把一個探測器送入火星軌道,這幫助印度加入外太空探索精英俱樂部。美聯社24日稱,發動機工作24分鐘後推動探測器進入既定軌道,這時,科學家們激動地歡呼起來。在位於班加羅爾的控制中心,與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科學家站在一起的印度總理莫迪說:「我們已突破人類進取和創新的界限。」
  • 天問·探路火星|中國加入火星「精英俱樂部」,外媒怎麼看?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陳沁涵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邁出了自主行星探測的重要一步。「天問一號」計劃對火星進行「環繞、著陸、巡視」,如果順利完成,將為全球首次同時展開「三步走」的計劃。對於中國這次歷史性發射任務,外媒和外國同行也頗為關注。
  • 中國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了
    今年七月二十三日,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用中國自己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估計明年二月左右將穿越地球和火星的星際空間,到達火星附近! 這其實並不是中國的首個火星探測器,中國國家航天局早在2011年就曾與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合作
  • 中國探火出發!長五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副總指揮、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吳燕生說。
  • 中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俄專家:中國已向世界證明其技術地位
    7月23日,搭載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的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升空,由此,中國的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正式開啟。對此,俄羅斯專家莫伊謝耶夫表示,中國發射火星探測器不僅具有科學意義,而且還有政治意義。
  • 中國航天2020發射計劃時間表 將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
    不少人將發射次數高、重大任務多的2019年稱為「中國航天超級2019」。而即將到來的2020年,中國航天將進一步延續「超級模式」。都有哪些大事呢?上個月,國家航天局首次公開了我國火星探測任務。根據計劃,我國將在明年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而中國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日前也首次亮相。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成功發射
    據央視新聞消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7月23日13時25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中國明年7月發射火星探測器
    第一次任務是火星探測,計劃在2020年7月份發射火星探測器,預計經過10個月的飛行,2021年到達火星,著陸火星表面並進行巡視探測。其後,計劃2028年左右進行第二次火星探測任務,並採集火星土壤返回地球。  去年,作為「探火工程」的火箭、探測器系統研製方,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也公布計劃,未來3年將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主要內容為無人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探測。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火星終迎「中國來客」
    中新網文昌7月23日電(郭超凱 徐朋朋)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剛剛,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開啟了我國對火星的首次探測之旅,中國的深空探索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北京時間 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火箭飛行約 2167 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 天問一號探測器進入預定軌道 中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天問一號探測器進入預定軌道 中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 2167 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中國歷史性一天!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此前,中國還曾想在2009年搭載俄羅斯的聯盟號運載火箭發射火星探測器,但由於戰鬥民族的火箭一次次出問題,中國也轉而決定自主完成火星探測的全套流程。這個小組中首先出發的是「土豪國」阿聯的希望號(阿拉伯語al-Amal),它在今年的7月20日的凌晨5點58分成功發射。預計探測器的到達時間會在2021年的2月。
  • 中國歷史性一天: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智東西7月23日消息,12時41分,我國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這是我國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 我國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將首次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這是美國、俄羅斯,包括前蘇聯都沒有做到的。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嫦娥五號,是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的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月球探測器,全重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個部分組成。計劃由中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發射,將在探月工程三期中完成月面取樣返回任務,是該工程中最關鍵的探測器,也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
  • 中國探火,出發!長五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人類探測火星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2020年之前共實施了44次火星探測任務,只有 8次成功著陸,比率僅為18%。
  • 火星,央企來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研製探測器及著陸巡視器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製環繞器由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研製一起來了解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