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7月23日12時41分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
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點火起飛
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奔向火星
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
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
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送入預定軌道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點火升空(王磊 攝)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飛天視頻(王磊 攝)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一飛沖天(趙聰 攝)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著陸巡視器和環繞器組成,著陸巡視器包括進入艙和火星車。
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人類探測火星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2020年之前共實施了44次火星探測任務,只有 8次成功著陸,比率僅為18%。
本次 任務成功後,我國將成為世界上 第一個首次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探測的國家,也將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實現火星車安全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國家。
「天問一號任務是我國建設航天強國進程中的重大標誌性工程,是中國航天走向更遠深空的裡程碑工程。」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副總指揮、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吳燕生說。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試驗隊部分隊員合影(李明 攝)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14噸級,代表了我國運載火箭科技創新的先進水平,為探月工程、深空探測、載人航天等重大專項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整裝待發(史嘯 攝)
火星是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與地球鄰近且環境最為相似,是人類走出地月系統開展深空探測的首選目標。國際火星探測已取得了豐富成果,發現了曾經有水、甚至現在還存在水的若干證據,極大激發了人們在火星尋找生命的熱情,也成為當前國際深空探測的熱點。
執行天問一號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火星探測器均由航天科技集團研製。
本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340次發射。
記者:陳立 趙聰
編輯/楊成 高一鳴
校對/林佳昕
監製/黃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產經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