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發射成功!現場高清大圖來襲,詳解中國探火4大難點

2020-07-24 航空知識

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中國首枚自主實施火星探測任務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島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13時18分星箭分離,發射成功!祝賀!


「天問」發射成功!現場高清大圖來襲,詳解中國探火4大難點


「天問」發射成功!現場高清大圖來襲,詳解中國探火4大難點


「天問」發射成功!現場高清大圖來襲,詳解中國探火4大難點


「天問」發射成功!現場高清大圖來襲,詳解中國探火4大難點


「天問」發射成功!現場高清大圖來襲,詳解中國探火4大難點


「天問」發射成功!現場高清大圖來襲,詳解中國探火4大難點


「天問」發射成功!現場高清大圖來襲,詳解中國探火4大難點


「天問」發射成功!現場高清大圖來襲,詳解中國探火4大難點


「天問」發射成功!現場高清大圖來襲,詳解中國探火4大難點

以上圖片均由 陳肖/攝


此次中國探火有多難?

難點1:衝出地球有多難?

為了節省探測器的燃料,火箭需要把探測器送到更高的軌道以及更快的速度,探測器為了逃離地球引力,必須實現第二宇宙速度。

TIPS

第二宇宙速度:人造天體無動力脫離地球引力束縛所需的最小速度。若不計空氣阻力,它的數值大小為11.2km/s。是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

截至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發射之前,人類以火星為目標開展太空飛行器發射任務46次,其中2次任務的終點站不是火星,10次搭載了一個以上的探測器,在這46次發射中,連地球引力範圍都沒出的失敗案例就有11次,在成功前往火星的35次任務中,有5次中途失利,在前往火星的路上失聯。

難點2:高度緊湊的任務

《航空知識》主編王亞男表示,我國這次探火的難點主要在於這是一次高度複雜的緊湊型任務:在首次到達火星時,我國就要用「天問」一號實現「繞、落、巡」這三種任務。

在過去人類探索火星的歷史上,這三項任務通常是分三個步驟來實現的。最早火星探測器的任務只是完成繞火星軌道的高空探查,其次才會實現著陸。著陸器是固定式的,只用於在火星表面進行固定點的分析。最後才實施由著陸器搭載巡視車(火星車)到達火星表面。

顯而易見,「天問」一號的一次性完成顯然難度巨大。


「天問」發射成功!現場高清大圖來襲,詳解中國探火4大難點

難點3:著陸器

在整個的火星車著陸過程中,著陸器所承擔的任務是非常艱巨複雜的。不同於月球,火星的表面有大氣,我們的著陸器必須要依靠降落傘和反衝發動機的聯合作用,才能使得它從每小時上萬公裡的進入速度迅速衰減至零。這樣才能穩穩地,安全地著陸在火星表面。

對於落點的選擇以及降落過程的軌道控制無法由地面上的操作人員來協助實現,只能依靠高度自主化的著陸器,憑藉嫻熟、自動的姿態控制能力完成這樣一次軟著陸,所以整個的任務系統是高度複雜的。這也是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所面臨的巨大的難點和挑戰。

工程技術人員在之前一定做了大量的技術和理論的儲備工作,但無論如何,中國的「天問」一號所承載的複雜的任務也決定了它可能面臨著更多的艱難和挑戰,我們期待著「天問」一號能夠走向成功!


「天問」發射成功!現場高清大圖來襲,詳解中國探火4大難點

「天問」一號

超酷!我國第一輛火星車來了!


「天問」發射成功!現場高清大圖來襲,詳解中國探火4大難點

中國第一輛火星車,「身高」1.85米,「體重」240公斤左右。搭載了6種有效載荷,包括地形相機、多光譜相機、次表層探測雷達、表面成分探測儀、表面磁場探測儀、氣象測量儀,為完成火星表面巡視探測科學任務提供保證。

火星車的設計壽命為3個火星月,約92個地球日。在火星車抵達火星表面以後,它的任務就變得更加令人期待。其主要任務是在火星表面完成對火星的地表探查、淺地層的地質構成的探查、對火星大氣和氣候的監測,以及火星是否真正存在過生命的痕跡……這決定著火星車必須要搭載高度緊湊、節能的探測設備。

難點4:火星車能源供應

同時,火星車的能源供應也是一個重要的挑戰,由於火星表面存在大氣,陽光會受到大氣的衰減作用,那麼火星車太陽能電池產生電能的能力也會受到削弱,所以此次火星車的太陽能電池板比傳統月球車也明顯加大,同時,這樣也要求了此次實驗設備更加節能,並且能在低電力的作用下保持穩定的工作狀態,這也是我國火星車所面臨的技術挑戰。

「天問」發射成功!現場高清大圖來襲,詳解中國探火4大難點


為什麼中、美、歐、阿都「擠」在七月探火?

發射窗口的選擇主要考慮最「短」路程,也就是太空飛行器的燃料消耗,人們通常會在飛行時間允許的條件下,選擇一條燃料最為節省的飛行軌道。

火星和地球的會合周期約為26.3個月,這正是探測器飛往火星的窗口的間隔時間,窗口期約為一個多月,2020年的火星窗口從7月中旬到8月中旬,錯過就要再等待2年。


「天問」發射成功!現場高清大圖來襲,詳解中國探火4大難點


2020年的探火發射窗口期,全球有4個發射計劃。除了我國的「天問一號」外,還有俄羅斯+歐盟阿聯美國的探火計劃。

俄羅斯與歐盟ExoMars2020火星車方案是攜帶1個鑽頭和1套儀器,專門用於生物和地質化學研究,調查火星環境。目前因降落傘問題和新冠疫情爆發,ExoMars2020已被按下暫停鍵。

阿聯的火星「希望」號是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也是阿拉伯世界首個火星探測器。它重約1.5噸,設計壽命為2年,主要任務是觀測火星大氣的溫度和溼度,以及火星氣候的變化等。「希望」號將在距火星表面2萬至4萬公裡的軌道上環繞火星運行,大約每55小時繞火星運行一圈。當地時間20日6時58分(北京時間5時58分),搭載「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的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20H2A運載火箭從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探測器預計在發射後約1小時與火箭分離。

美國計劃發射的「毅力」號,其目標同樣是尋找火星生命遺蹟,是4輛火星探測車中自重最大、攜帶儀器最多、性能最先進的,任務十分繁重。方案中還提到,「毅力」號打算攜帶1架無人機,實現人類航空器在其它星球的首次飛行。


「天問」發射成功!現場高清大圖來襲,詳解中國探火4大難點

美國「毅力」號

歷代火星探測任務成敗檔案


「天問」發射成功!現場高清大圖來襲,詳解中國探火4大難點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製圖:圖圖是道

相關焦點

  • 「探火」的朋友圈在擴大 專家詳解各國探火計劃
    零距離專家詳解各國探火計劃——「探火」的朋友圈在擴大國家航天局供圖幾乎是前後腳,7月20日凌晨,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3天後,來自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成功飛天。而幾天後,美國「毅力號」探測器也將奔向火星。這個夏天,探測器「扎堆兒」奔向火星已成定局。
  • 中國探火出發!長五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此前,長徵五號遙三火箭和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連續發射成功,標誌著長徵五號火箭關鍵技術瓶頸已經完全攻克,火箭各系統的正確性、協調性得到了充分驗證,火箭可靠性水平進一步提升。「此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意味著長徵五號火箭正式進入『服役』狀態。」長徵五號火箭總指揮王珏表示。這一次發射,除了要求火箭發射成功,載荷也要成功完成使命才能算任務成功。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探火之路要經歷什麼?
    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張高翔攝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火星,中國來了!我們為何要探索火星?上面出現過生命嗎?(高清大圖)
    △天問一號火星車在火星車上,還裝有4個「大翅膀」,這正是太陽能電池板。除此之外,火星車還配有探測雷達、磁場探測儀和氣象測量儀,可以對火星進行全方位的探測。正因為如此,人類每一次火星探測任務幾乎都受到大範圍的關注。如今這一次,是來自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季」來了火星距離地球的最近距離為5500萬公裡,最遠距離為4億公裡。與探測38萬公裡以外的月球相比,探測火星的難度要大得多。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之旅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北京時間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據中國官媒新華社消息,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將託舉「天問一號抵達火星後,探測器將試圖發射一個探測車在火星上進行90天的探索。如果成功,天問一號任務將會讓中國首次發射就達成環繞、登陸、巡視等目標,創下世界首例。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百度搜索熱度1小時內增長1560%
    7月23日海南文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向行星探測邁出歷史性的第一步。紅星新聞記者也在現場見證火箭升空在線上,這一中國航天史上的重要事件迅速引發全民討論,網友對火星及中國探火工程的關注急速升溫。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天問一號」 相關內容實時搜索,於發射成功一小時內陡增1560%。紅星新聞記者 龐健 胡沛
  • 面壁十年圖破壁,「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探火之旅比你想像的更難
    2007年我國和俄羅斯籤約,按照俄方要求,2009年即要發射,我國只有23個月完成「螢火一號」,正常來說至少需要4到5年,但是中國航天人展現出淋漓盡致的「航天精神」完成了這一幾乎不可能的任務。不過問題還是出現了。俄方跳票,放了我們一個鴿子。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剛剛,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開啟了我國對火星的首次探測之旅,中國的深空探索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北京時間 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火箭飛行約 2167 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 中國焦點面對面:天問一號「探火」還要邁過幾道關?火星探測難在哪兒?
    (中國焦點面對面)天問一號「探火」還要邁過幾道關?火星探測難在哪兒?  中新社北京10月29日電 題:天問一號「探火」還要邁過幾道關?火星探測難在哪兒?  ——專訪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  作者 郭超凱  10月28日,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第3次軌道中途修正。在飛向火星的途中,天問一號為何要進行軌道中途修正?火星探測的難點在哪?距離成功降落火星,天問一號還要邁過幾道關?
  • 探火要邁幾道坎?——盤點中國首次火星探測5道難關
    中新社文昌7月23日電 題:探火要邁幾道坎?——盤點中國首次火星探測5道難關作者 郭超凱 龐丹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天問一號任務將一次實現『繞、著、巡』三大目標,此前世界上還沒哪個國家可以一次同時實現,任務難度非常大。」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如是說。
  • 圍觀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一起來一場「火星探秘之旅」吧
    進入7月下旬,火星探測窗口期已來,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成功發射除此之外,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器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也是此次「探火「火星年」來臨,多國上演「探火你知道火星探測的意義和難點是什麼?萬眾矚目的「天問一號」究竟有著怎樣的任務和目標?多國競賽下,我國2020火星探測有著怎樣的展望呢?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在7月23日一起來一場「火星探秘之旅」吧!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這四大看點請收好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起步雖晚,但起點高、跨越大,從立項伊始就明確提出在國際上首次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三大任務。如果這一目標能夠在「天問一號」任務中順利實現,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二個獨立掌握火星著陸巡視探測技術的國家。
  • 述評:「天問」探火,解惑「熒惑」
    中新社北京7月23日電 題:「天問」探火 解惑「熒惑」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23日中午從南海邊的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啟程,奔向宇宙「星辰大海」中的火星,中國行星探測也由此邁出第一步。火星由於其肉眼可見的火紅顏色以及不斷變化的亮度和位置,在中國古代稱之為「熒惑」,被視為戰星、兇星。
  • 「天問一號」開啟首次探火之旅 三型發動機全力「保駕護航」
    西部大開發訊(記者張靜)2020年7月23日,中國新一代綠色無汙染大推力火箭長徵五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刺破蒼穹,一飛沖天,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開啟中國首次探火之旅。未來,經過7個多月的在軌道運行,「天問一號」探測器將著陸火星,一次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升空在即,四季沐歌「探火見證官」全線徵集中
    根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消息,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於2020年7月22日—25日擇機發射。按照計劃,「天問一號」火星探測衛星要一次性實現環繞、著陸和巡視三大任務,這是我國第一次向火星發射的探測衛星,將正式拉開我國行星探測的大幕。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百度APP成中國首輛火星車全球獨家徵名平臺
    2020年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7月24日,中國第一輛火星車全球徵名活動正式啟動,百度 APP 成為全球獨家徵名平臺。用戶只需要在百度 APP 搜索火星車徵名等關鍵詞即可進入徵名頁面。
  •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將挑戰「三步走」,開啟中國航天新篇章
    火星探測本就是航天領域的一大難點,完成「天問一號」任務的火箭也非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莫屬。今天,「胖五」再次出徵,也創下了兩個首次: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我國運載火箭首次執行地球-火星轉移軌道發射任務。
  • 中國探火,出發!長五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人類探測火星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2020年之前共實施了44次火星探測任務,只有 8次成功著陸,比率僅為18%。
  • 「胖五」再出徵「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火箭託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據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最新消息,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人類航天史上的一次壯舉,是中國行星探測的首飛之戰,也是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首次應用性飛行。
  • 現場直擊「天問一號」發射:中國開啟首次自主火星探險
    7月23日12點41分,文昌當地溫度31攝氏度,微風,從立項至今已經四年,「天問一號」等到了它的出場時機。由於現場觀看並沒有像電視上那種準確的倒計時系統,幾公裡外沙灘上觀看火箭發射的人們雖然頂著烈日但一點都不敢鬆懈,離預訂的時間還有不到10分鐘的時候,不少人就早早舉起了手機,生怕錯過點火那一瞬間。「前方朋友發來消息,還有五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