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探路火星|中國加入火星「精英俱樂部」,外媒怎麼看?

2020-07-25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陳沁涵

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邁出了自主行星探測的重要一步。「天問一號」計劃對火星進行「環繞、著陸、巡視」,如果順利完成,將為全球首次同時展開「三步走」的計劃。對於中國這次歷史性發射任務,外媒和外國同行也頗為關注。

今年7月底至8月初,有三個國家發起火星探測任務,阿聯7月20日已成功發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中國「天問一號」緊隨其後,美國預計下周發射「毅力號」火星車。美媒CNN發文稱,火星將成為最新的競技場,並認為太空競賽將不可避免地摻雜政治因素,美國不想讓中國在太空領域搶佔先機。

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Jim Bridenstine)23日在社交媒體上向「天問一號」問好,「中國正在加入火星探索的國際社區,美國、歐洲、俄羅斯、印度,還有不久之後的阿聯將歡迎你們來到火星,開啟令人興奮的科學探索之年。祝天問一號安全航行。」美媒彭博社指出,中國的火星探測任務對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在太空中的主導地位發起挑戰。

英媒《衛報》則稱,近幾十年來中國的航天航空項目發展迅速,中國嘗試通過「天問一號」任務加入到徵服火星的「精英俱樂部」。

印媒《印度斯坦時報》報導,中國這項裡程碑式的發射任務,向國際社會尤其是西方國家展示自己的實力。日本廣播協會(NHK)評論稱,中國以「宇宙強國」為目標,去年實現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探測,今年進行火星探測。

國際科學期刊對「天問一號」任務給予了積極評價,點明中國太空發展在全球的地位。《自然》(Nature)雜誌23日以「中國火星任務的成功發射拉開了全球深空探測時代的序幕」為題在網站發文,「阿聯成功發射之後,『天問』進一步印證一個事實:太陽系探索不是美國和歐洲的特權,而是一個全球產業。」文章援引昆士蘭科技大學天體生物學家大衛·弗蘭納裡的觀點稱:「這一項頗具雄心的任務代表著中國在太空項目上的巨大進步。」

《科學》(Science)雜誌指出,如果火星探測任務順利,將預示著中國在太空項目上的驚人進步,將中國置於太空領導者的行列。

責任編輯:李怡清

校對:張豔

相關焦點

  • 移民嗎,去火星那種?「天問一號」替你探探路!
    今年夏天,除了「天問一號」擇機發射,還有多個國家扎堆「奔火星」、為「星際移民」探路。昨天(20日)5時58分,在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伴隨轟鳴,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騰空而起!阿聯計劃2117年在火星建立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希望號」率先出發探路。
  • 天問一號探測器即將發射,我國有望加入火星俱樂部
    根據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布的消息,「天問一號」探測器將於7月20日至25日在中國南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擇機發射。天問系列是我國對行星探測任務的命名。我國首次對火星進行探測的太空飛行器命名為「天問一號」。它是在今年4月24日正式確定命名的,源於屈原長詩《天問》,承載著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
  • 外媒熱議:「天問一號」奔向火星吸引全球目光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3日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引發外媒熱議。據《俄羅斯報》網站7月24日報導,中國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由著陸巡視器和環繞器組成的「天問一號」,預計將圍繞火星進行軌道飛行並利用安裝太陽能板的火星車研究火星表面。該探測器預計將在2021年2月11日至24日進入火星軌道。
  • 天問·探路火星|發射!「天問一號」啟程,目標火星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7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是中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此次任務為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也是中國運載火箭首次執行地球-火星轉移軌道發射任務。
  • 天問·探路火星|3D動畫模擬天問一號首次探路火星
    澎湃新聞 孫瑞 伍銀芳 張志強 王基煒 江勇2020年7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預計2021年2月進入火星軌道,隨後進入降軌控制,釋放著陸巡視器組合體,成功軟著陸後,火星車將離開著陸器,開展區域巡視探測和相關工程實踐,環繞器則將為火星車提供中繼通信鏈路,並開展環繞科學探測。
  • 路透社:成功發射火星無人探測器讓中國加入航天頂級俱樂部
    路透社7月23日報導,中國在周四成功發射了第一個前往火星的獨立任務,顯示了中國高超的技術造詣和加入航天頂級俱樂部的雄心。」火星任務探測器模擬圖】天問一號預計在2021年2月抵達火星,然後將設法著陸在火星北極附近的烏託邦平原,然後放出火星車,實施90天的考察。
  • 路透社:成功發射火星無人探測器讓中國加入航天頂級俱樂部
    路透社7月23日報導,中國在周四成功發射了第一個前往火星的獨立任務,顯示了中國高超的技術造詣和加入航天頂級俱樂部的雄心。【「天問一號」火星任務探測器模擬圖】天問一號預計在2021年2月抵達火星,然後將設法著陸在火星北極附近的烏託邦平原,然後放出火星車,實施90天的考察。天問一號用兩千年前的一首詩起名。如果成功,她將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一次任務中同時實現繞、落、巡的國家。
  • 天問·探路火星|「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7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剛剛,器箭分離,發射成功。責任編輯:李怡清校對:張豔
  • 熱點 印度火星探測器入軌 外媒稱"把中國甩在後面"
    參考消息網9月25日報導 外媒稱,印度首次星際飛行任務取得成功——24日早些時候把一個探測器送入火星軌道,這幫助印度加入外太空探索精英俱樂部。美聯社24日稱,發動機工作24分鐘後推動探測器進入既定軌道,這時,科學家們激動地歡呼起來。在位於班加羅爾的控制中心,與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科學家站在一起的印度總理莫迪說:「我們已突破人類進取和創新的界限。」
  • 天問·探路火星|回顧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前世今生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謝瑞強 通訊員 龐丹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我國深空探測邁出嶄新的一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發射升空後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突破極其遙遠距離,到達火星並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
  • 天問·探路火星|火星探測60年,人類的好奇心走了多遠?
    澎湃新聞 伍銀芳 王煜 張志強 王基煒火星,是地球軌道外側的第一近鄰,是太陽系中最接近地球的天體,被科學家認為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自1960年,前蘇聯第一次向火星發射探測器開始,人類從未停止對火星的探索。
  • 天問時刻|火星挑戰者檔案:帶什麼去火星,待多少個火星年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虞涵棋 實習生 鍾藝璇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從1961年到今年7月初,人類已經實施火星探測活動44次,成功和部分成功的任務僅有24次,能夠著陸火星並成功開展探測任務的僅為個位數。
  • 「胖五」在海南文昌發射場待命,我國即將加入「火星探索俱樂部」
    新聞資料:2020年7月17日,執行我國首次火星任務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總裝測試,並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7月下旬至8月上旬擇機發射,屆時「胖五」將把我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送往火星,本次任務將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此前該系列的四次飛行均為試驗性飛行。
  • 天問·探路火星|五大亮點!最快「胖五」把探測器送入蒼穹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謝瑞強7月23日,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託舉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直刺蒼穹。經過約2180秒的飛行後,「天問一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該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五次發射任務,也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
  • 外媒熱議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3日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引發外媒廣泛關注與熱議。據塔斯社7月23日報導,中國已確認,該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成功。23日12時41分,在中國海南島的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重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火箭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組圖|「天問一號」海南出發 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在位於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當日13時25分,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美國火星計劃,竟依賴俄發動機?外媒:中國天問一號完全自主研發
    2020年7月23日12:41,我國首個自主研發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搭乘著大火箭長徵五號(胖五)發射升空。當火箭順利將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指揮中心發布發射成功的消息後,發射大廳歡騰一片。它將沿著霍曼軌道(可以極大節省地球飛向火星燃料的一條航路),劃出一條美麗的弧線,奔赴火星。2021年2月左右,通過減速變軌,它將泊入火星的極地軌道。也就是說,天問一號軌道環繞器,它將不斷飛臨火星南北兩極的上空。
  • 美火星計劃,竟依賴俄發動機?外媒:中國天問一號完全自主研發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踏上了它為期6個多月的星際之旅。它將沿著霍曼軌道(可以極大節省地球飛向火星燃料的一條航路),劃出一條美麗的弧線,奔赴火星。2021年2月左右,通過減速變軌,它將泊入火星的極地軌道。也就是說,天問一號軌道環繞器,它將不斷飛臨火星南北兩極的上空。
  • 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去火星看啥?
    這讓中國一舉進入世界火箭第一梯隊,同級別的美國獵鷹重型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63噸,遠高於中國的胖五的25噸,俄羅斯「質子-M」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4噸,與中國胖五相仿,中國重型火箭終於和美俄現役重型運載火箭的能力達到了同一個量級。
  • 中國為何要去火星?美媒:躋身太空旅行精英俱樂部
    首先,對中國來說,前往火星是任何太空大國都要達到的全球太空基準之一。成功探測能令其躋身太空旅行精英俱樂部。登陸火星是令人垂涎的獎品。若干國家夢寐以求,但成功者寥寥。其次,火星是太陽系內最類似地球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