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熱議:「天問一號」奔向火星吸引全球目光

2020-07-25 參考消息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3日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引發外媒熱議。

據《俄羅斯報》網站7月24日報導,中國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由著陸巡視器和環繞器組成的「天問一號」,預計將圍繞火星進行軌道飛行並利用安裝太陽能板的火星車研究火星表面。

該探測器預計將在2021年2月11日至24日進入火星軌道。中國將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完成火星漫遊的國家。

報導稱,目前火星表面有兩臺美國探測器,分別是「好奇」號(2012年登陸)和「洞察」號(2018年登陸)。

報導指出,「天問一號」的任務包括繪製火星地圖、研究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分析火星水冰分布、地表物質組成、火星大氣層及氣候特徵。

美國計劃在一周後發射火星探測器「毅力」號,執行第五次探測任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稱「『毅力』號將在火星停留至少一年,它將尋找包括微生物在內的古老生命痕跡,採集巖石和土壤樣本」。

美國計劃在7月30日至8月15日期間進行發射,此時地球和火星將處於最適宜的相對位置上。「毅力」號計劃於明年2月18日著陸火星,這將比「天問一號」的巡視器早近兩個月著陸。

「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將登陸火星烏託邦平原,1976年美國的「海盜-2」號在此著陸。「毅力」號則將著陸在離烏託邦平原較近的隕石坑。「天問一號」和「毅力」號很可能將相距數百公裡,因此相遇的可能性為零。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7月26日報導,中國成功啟動了首個獨立的火星探測任務,嘗試讓一個探測車在火星上著陸。

報導稱,此次無人任務旨在成功登陸火星。登陸火星的任務最早是在上世紀70年代實現的。

報導指出,中國的太空計劃近年來加速發展,在幾十年的追趕後逐漸向美國靠攏。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者王義桅說:「國際政治競爭正在從地球向太空擴展。美國將太空視為軍事擴張的新前沿,但中國說我們不應該讓太空軍事化。」

奧必滔蓋特韋諮詢公司創始人布萊恩·柯西奧說,火星任務在中美競爭中不是一個重要戰場,因此這次發射對中國來說既是出於實用考慮,也有聲望上的考慮。

此外據俄新社莫斯科7月23日報導,俄羅斯科學院航天研究所核行星學部主任伊戈爾·米特羅法諾夫稱,中國向火星發射探測器是雄心勃勃的任務,登陸火星將是其最大難點。

中國23日發射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20日,阿聯探測器藉助日本火箭飛往火星。美國也計劃30日發射火星車。

米特羅法諾夫在評論中國的發射時說:「這無疑是雄心勃勃的計劃,值得讚揚。他們完全有可能加入火星航天大國俱樂部。」

報導指出,「天問一號」的主要使命是找尋火星上曾經存在生命或現有生物活動的跡象。科學家說:「這個星球上多半沒有多細胞生命。但人們對找到類似25億至30億年前在地球上生活過的原始生命很感興趣。」

火星車應降落在烏託邦平原。米特羅法諾夫猜測:「這實際上是火星上的永久凍土。就像在冰層中尋找猛獁一樣,或許可以在這個冰層中探索一下複雜分子化合物的痕跡。」

米特羅法諾夫認為,著陸是此次使命的主要難題。「蘇聯1971年成功應對了這個挑戰——我們當時率先登上火星。一旦他們成功著陸,那將是巨大的成就。」

相關焦點

  • 海外熱議中國「天問一號」探火星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 綜述:海外熱議中國「天問一號」探火星新華社記者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3日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這引起海外科學界及媒體廣泛關注與熱議,一大焦點是此次探索火星任務計劃一次性實現「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
  • 外媒熱議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3日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引發外媒廣泛關注與熱議。據塔斯社7月23日報導,中國已確認,該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成功。23日12時41分,在中國海南島的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重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火箭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奔向火星!「天問一號」需要飛多遠?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 計劃今年進入環火軌道並著陸火星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今天(1月3日)6時,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約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距離地球接近1.3億千米,距離火星約830萬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按計劃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準備著陸火星。
  • 綜述:海外熱議中國「天問一號」探火星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綜述:海外熱議中國「天問一號」探火星新華社記者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3日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這引起海外科學界及媒體廣泛關注與熱議,一大焦點是此次探索火星任務計劃一次性實現「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
  • 「天問一號」奔向火星 鹹陽這家企業功不可沒!
    7月27日,「天問一號」成功獲取了地月合影,在茫茫宇宙中相互守望,實現我國首次火星探測目標!此次「天問一號」任務中,火星車將承載火星表面巡視探測等重要使命工作90多天,並將億萬公裡外的見聞傳回地球,為中國打開火星之門。那麼「天問一號」環遊太空跟鹹陽高新區有什麼關係呢?
  • 陝西力量助推天問一號精準奔向火星
    2020年10月9日23時,由位於陝西的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3000N主發動機,在距離地球2940萬公裡的浩渺太空,圓滿完成480秒點火工作,順利實現天問一號探測器深空機動,助推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更加精準地奔向火星。
  • 奔向火星關鍵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深空機動
    奔向火星關鍵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深空機動新華網10月9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航天科技人員在現場工作。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
  • 「天問一號」:中國首次火星之旅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天問一號」,代表中國向火星「發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2000多年前,屈原曾發出嗟嘆。而今,「天問一號」將勇敢作答。2020年4月24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天問一號」。
  • 12時41分「天問一號」奔向火星
    這標誌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的奔火之路正式開啟,北京中心將接過接力棒,全力以赴護送「天問一號」抵達火星。據悉,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歡歡、馮秋瑜 通訊員宋星光、韋琳可、姜哲現場激動人心的2167秒見證「天問一號」奔向火星昨天12時,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裡,這個牽引神舟、護送嫦娥的中國航天飛行控制「神經中樞」,見證中國航天的又一個偉大時刻——首次行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出徵太空。這一次,中國航天的目標是火星。
  • 火星探測器發射一個月,距地球823公裡,天問一號傳回最新消息
    據海外網報導,在今年4月份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各部件已經於7月14日抵達到海南的文昌發射中心,並期待著最合適的機會進行發射。最終在7月23日12時41分,在長徵5號運載火箭的護送下,成功的升空,奔向遙遠的火星。
  • 天問一號發射!火星,我們來了
    據新華社報導,7月23日,承擔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升空。不過,雖然天問一號才初露鋒芒,但中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早就引起了海內外的廣泛的關注。
  • 300萬公裡太空傳來喜訊,天問一號發動機點火,奔向火星無人能擋
    圖為天問一號探測器此前,中國成功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目前該探測器已經飛行了一段時間,離地球已經有300萬公裡遠,而在近日,300萬公裡外的太空傳來喜訊,在進入軌道後,天問一號發動機又點火,完成軌道修正,繼續飛向火星,這次再點火,讓天問一號再次亮出了實力,因為天問一號可以從300萬公裡外發回信號,其發動機還能自主點火,體現了中國先進的航天技術,看來天問一號奔向火星已經無人能擋了。
  • 奔向火星!「天問一號」需要飛多遠?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 計劃今年進入環火軌道並著陸火星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今天(1月3日)6時,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約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距離地球接近1.3億千米,距離火星約830萬千米。
  • 航天六院3000N主發動機深空機動點火 助推天問一號精準奔向火星
    3000N主發動機,在距離地球2940萬公裡的浩渺太空,圓滿完成480秒點火工作,順利實現天問一號探測器深空機動,助推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更加精準地奔向火星。此次3000N發動機通過480秒點火工作,既改變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到一條新的軌道,這一軌道,是一條能夠準確地被火星捕獲的與火星精準相交的軌道;同時,也驗證了3000N的深空在軌性能。
  • 「天問一號」向火星軌道靠攏,第一難關要來了
    據報導,備受矚目的「天問一號」在今年7月發射升空後,「天問一號」的飛控團隊,一直都在密切關注著它的動態,近期「天問一號」將正式脫離地球軌道,之後逐漸向火星軌道靠攏,這對於「天問一號」的火星探測任務來說,是最重要的一個節點。
  • 「天問一號」向火星軌道靠攏,第一難關要來了
    據報導,備受矚目的「天問一號」在今年7月發射升空後,「天問一號」的飛控團隊,一直都在密切關注著它的動態,近期「天問一號」將正式脫離地球軌道,之後逐漸向火星軌道靠攏,這對於「天問一號」的火星探測任務來說,是最重要的一個節點。
  • 「天問一號」奔向火星,科學國家隊功不可沒
    作者:丁佳 「天問一號中科院供圖7月23日12時41分,搭載著「天問一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探測器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天問一號」奔向火星之路怎麼走?中間還得闖幾關?
    ,並在技術發展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這是一張由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奔火途中回眸拍攝的地月合影。在奔向火星的路途上,接下來,天問一號將經過地火轉移段、火星捕獲段、離軌著陸段、中繼通信段以及科學探測段,還需飛行超過4億公裡,過五關斬六將,預計明年2月份最終抵達火星,開展科學探測任務,如果計劃順利實施,我國將一次性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步走」,完成前無古人的創舉,那麼,天問一號究竟會面臨哪些難點和風險?
  • 「天問一號,我們在火星等著你!」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載著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奔向火星!此時此刻,火星上有哪些小夥伴在等著「天問一號」呢?大名鼎鼎的「好奇號」也曾在火星上度過一段孤獨的時光呢……
  • 「天問一號」開啟全球深空探測時代
    新華社記者 才 揚攝近日,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外媒指出,如果此次任務圓滿成功,中國不僅將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讓漫遊車在火星上成功著陸並運行的國家,也將成為首個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任務的國家。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航空航天事業,並取得了重大進展,「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將進一步夯實並提升中國的太空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