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海外熱議中國「天問一號」探火星

2020-07-24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綜述:海外熱議中國「天問一號」探火星

新華社記者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3日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這引起海外科學界及媒體廣泛關注與熱議,一大焦點是此次探索火星任務計劃一次性實現「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太空政策專家約翰·洛格斯登說,中國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包含環繞、著陸和巡視等部分,是「首探火星能夠做的最具雄心的事情」。如果「天問一號」按計劃抵達火星,將把中國太空探索事業向前推進一大步。

英國《自然》雜誌評論說,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天問一號」任務將是首個一次性實現環繞、著陸和巡視這三個目標的火星探測任務。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行星地質學家雷蒙德·阿維森說,火星很大,地質歷史也很複雜,「天問一號」收集的數據將使研究人員了解現有探測器未曾涵蓋的位置。

美國《科學》雜誌近期發表文章指出,火星登陸是太空探索中最具挑戰性的壯舉之一,此前從未有國家在首次探索火星任務中就做到環繞、著陸和巡視「三連勝」。

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天體生物學中心的胡安·安赫爾·巴克裡索對埃菲社表示,如果「天問一號」任務成功,中國將成為世界上首個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探測器軟著陸的國家。

德國之聲網站刊文說,「天問一號」是雄心勃勃的太空任務,不僅因為它將一次性實現環繞、著陸、巡視,還因為這項任務從正式立項到執行只用了短短幾年時間。

英國薩裡大學工程和物理科學學院副院長高揚教授認為,這次火星任務對中國航天來說是一個突破。由於深空環境的不同,在火星探測中實現環繞、著陸和巡視,與之前成功的嫦娥探月任務相比會有很多技術上的新挑戰。

英國薩裡衛星技術公司執行主席、薩裡空間中心教授馬丁·斯威廷也表示,「天問一號」任務將充滿挑戰。不過,人類對火星環境的認識、導航和控制技術的改進,以及此前任務中的經驗累積,都有助於提升新任務的成功概率。中國此前的嫦娥四號任務非常成功,獲得了很好的經驗,已經展示出中國具備成功實施火星任務的所有關鍵能力。

中國此次火星任務的科學目標是實現對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質成分、水冰、大氣、電離層、磁場等的科學探測,這有利於建立起對火星全面而基礎的認識。

美國資深太空記者、《月球熱:新太空競賽》一書的作者萊昂納德·戴維撰文指出,從科學上講,「天問一號」任務是研究火星形態、地質、礦物學、空間環境以及水冰分布最全面的一項任務。

「天問一號」對火星磁場的測量任務特別引起了美國行星學會主席、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地球與太空探索學院教授吉姆·貝爾的注意。他說,一種普遍的假設是,火星這顆紅色星球曾經擁有像地球一樣的全球磁場,但當熾熱的內核冷卻下來時,火星逐漸失去了磁場這個防護罩,暴露於太陽風和輻射之下,大氣層變稀,表面流動的水也隨之消失。雖然此前有研究找到了相關證據,但科學家們渴望獲得更全面的了解。

貝爾說,「天問一號」將在火星軌道和表面等處的探測中提供更多數據,對於人類研究火星非常有幫助,希望中國團隊能夠與國際同行共同揭開火星環境演變之謎。(執筆記者:馮玉婧;參與記者:譚晶晶、張毅榮、張家偉、郭爽)(完)

相關焦點

  • 海外熱議中國「天問一號」探火星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 綜述:海外熱議中國「天問一號」探火星新華社記者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3日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這引起海外科學界及媒體廣泛關注與熱議,一大焦點是此次探索火星任務計劃一次性實現「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
  • 外媒熱議:「天問一號」奔向火星吸引全球目光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3日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引發外媒熱議。據《俄羅斯報》網站7月24日報導,中國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由著陸巡視器和環繞器組成的「天問一號」,預計將圍繞火星進行軌道飛行並利用安裝太陽能板的火星車研究火星表面。該探測器預計將在2021年2月11日至24日進入火星軌道。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啟程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天問一號飛行任務是中國航天強國建設進程中的一項重大標誌性工程,也是中國航天向太空進一步深入發展的裡程碑工程。」如果這三個任務都成功發射,它們將於明年2月抵達火星。其中天問一號計劃進入橢圓軌道2至3個月,然後嘗試在行星表面著陸。2011年,中國螢火一號曾作為第一次火星任務,通過俄羅斯火箭發射,但是火箭在發射後不久發生故障,無法逃脫地球的引力,太空飛行器最終在大氣層中燒毀。
  • 外媒:中國首次執行的火星探測「天問一號」,意味著什麼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按計劃即將發射,德國媒體7月4日刊文解析,中國首次火星任務「天問一號」,背後一些重要信息你了解多少?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的目標是環繞並探測火星。「天問一號」這個名稱因何而來?何時發射?在哪裡發射?德國之聲7月4日指出,中國2020年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將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天問一號」預定於2020年7月至8月間擇機發射,2021年2月開始執行火星探測任務。
  • 外媒熱議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3日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引發外媒廣泛關注與熱議。據塔斯社7月23日報導,中國已確認,該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成功。23日12時41分,在中國海南島的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重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火箭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網友熱議「天問一號」「奔火」: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火星,中國來了!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引發了國內外網友的沸騰熱議。它不僅意味著中國邁出了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也標誌著中國從此邁入了深空探測的時代。感慨中國航天成就 網友「激動到變形」「天問一號」探測器的最終目的地,是地球在太陽系中的「近鄰」——最近距離5500多萬公裡、最遠距離4億公裡的火星。
  • 移民嗎,去火星那種?「天問一號」替你探探路!
    今年夏天,除了「天問一號」擇機發射,還有多個國家扎堆「奔火星」、為「星際移民」探路。昨天(20日)5時58分,在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伴隨轟鳴,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騰空而起!阿聯計劃2117年在火星建立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希望號」率先出發探路。
  • 我們要上火星,中國天問一號,加油
    文/M叔圖侵刪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將於2020年7月23日發射,預計明年2月會到達火星軌道。7月15日,天問一號經過各方調試完畢,已按計劃到達海南文昌發射場就緒。,源於自戰國時期詩人屈原的長詩《天問》,這個名字恰到好處,要知道在中國古代天文學稱火星為「熒惑星」---發光使人疑惑的星星。
  • 「天問一號」:中國首次火星之旅
    」線上啟動儀式上,國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天問一號」,代表中國向火星「發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2000多年前,屈原曾發出嗟嘆。而今,「天問一號」將勇敢作答。2020年4月24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天問一號」。
  • 益陽:七彩暑假2020"火星年"天問一號
    湖南教育新聞網·教育影像志訊(特約記者 曹國軍 通訊員 張紅豔)地球與火星的這個會合周期是 26 個月,每 26 個月會出現一次&34;的火星探測發射窗口期,2020 年是火星探測器發射的最佳時機,如果錯過這種情況直到 2022 年才會再次出現。已經公布了四大火星探測器發射計劃,分別是中國天問一號、美國毅力號、阿聯希望號(由日本 H-2A 火箭發射),以及歐盟及俄羅斯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
  • 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你了解多少?
    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的目標是環繞並探測火星。天問一號這個名稱由何而來?何時發射?在哪裡發射?下面為你一一解答。2020年的&34;火星探測任務將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天問一號預定於今年7月和8月間擇機發射,2021年2月開始執行火星探測任務。
  • 中國天問一號順利發射,2020火星任務僅剩美國毅力號
    2020年7月23日12時40分左右,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5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天問一號發射升空,經過2000多秒的飛行後,長徵5號和天問一號實現箭星分離,天問一號順利展開太陽能板,發射任務圓滿完成。天問一號將在地火軌道上,利用太陽能向火星移動,將在2021年2月進行火星入軌,完成入軌進行系統檢測,2個月後開始執行火星著陸任務。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火星,中國來了
    但駕長徵御天問,夢啟九州探穹宇!名為「天問」的中國火星探測之旅開啟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航天專家表示,這是其他國家第一次實施火星探測從未有過的,面臨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此次任務的科學目標是實現對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質成分、水冰、大氣等方面的科學探測。預計將飛行約7個月抵達火星按照計劃,天問一號探測器將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抵達火星。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點點滴滴
    根據目前的消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7月23日於海南文昌發射。這次火星探測任務一旦成功,中國將是人類歷史是第二個成功將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的國家。1976年美國的「海盜號」火星探測器是人類第一次將探測器登陸火星表面。當然了,蘇聯也在1971年聲稱成功把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不過除了蘇聯以外,別的國家一般公認此次著陸是失敗的。
  • 「天問一號」飛奔火星,國內網友發出「燒腦」十問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楊霄 實習記者 王安琪) 去拜訪火星的中國機器人,這會兒走到哪兒了?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引發國內網友沸騰熱議。
  • 探測火星的歷史原來是這樣!中國的「天問一號」能不能續寫篇章?
    2020年,阿聯「希望號」,中國「天問一號」,美國「毅力號」將同臺競技,飛向火星。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激勵著人類渴望一探究竟。2016年,中國的「長徵五號」一飛沖天!中國終於有了自己的大運載火箭,火星任務重啟!經歷了四年的精心設計和研製,2020年「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橫空出世!「天問一號」一經發布,便震驚了全世界。
  • 中國第一個獨立星際任務「天問一號」———海外航天視點之三
    來著SPACENEWS休斯敦報導:火箭已經抵達,中國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目標時間設置在七月。1、歷史性發射的準備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運輸到文昌發射中心,象徵著我國正在緊鑼密鼓準備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到了緊要關頭。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馬斯克發祝賀,海外網友:為中國崛起而驕傲
    最近「天問一號」成為了網絡上的熱點話題,從臨近發射到發射成功以及之後關於它的消息一直霸佔著各大軍事網站的榜首。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邁出了我國探測火星之旅的第一步。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馬斯克發祝賀,海外網友:為中國崛起而驕傲
    圖為天問一號發射場景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天問一號磅礴啟程,開啟中國火星探索元年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一顆火星軌道器、一架著陸器/一輛火星車)載荷質量:5噸(軌道器3噸多,火星車240公斤)發射意義:①中國首次獨立發射火星探測任務,也是首次部署行星際探測任務,還是中國部署最遠的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