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奔向火星,科學國家隊功不可沒

2020-07-24 中國科學報

作者:丁佳

「天問一號」奔向火星,科學國家隊功不可沒

「天問一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中科院供圖


7月23日12時41分,搭載著「天問一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探測器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按計劃,「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後,將進入地火轉移軌道,開始為期近7個月的奔火之旅。

在「天問一號」任務中,中國科學院繼續牽頭論證提出了任務科學目標與有效載荷配置方案,繼續承擔了地面應用系統、有效載荷分系統、甚長基線幹涉測量(VLBI)測軌分系統和多項工程關鍵重要產品的研製任務,後續還將與國家航天局聯合組織開展科學數據應用研究。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上海天文臺、雲南天文臺、新疆天文臺、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光電技術研究所、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等13家單位,作為主要研製單位參與了「天問一號」相關任務研製,突破了地火遠距離大數據量數傳,高精度、低時延、多目標幹涉測量及定軌預報,關鍵有效載荷研製和數據處理技術,特種航天材料研製等多項關鍵技術,為「天問一號」發射任務圓滿成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於2016年經國務院批覆實施。該任務是我國首次自主實施火星探測,將向火星軌道發射一顆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的探測器,著陸巡視器由進入艙和巡視器(火星車)組成,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共配置13臺有效載荷和2臺載荷數據處理器。

環繞探測著眼於開展火星全球性、整體性和綜合性的詳查探測,建立火星總體性和全局性的科學認知。配置7臺有效載荷,包括中解析度相機、高解析度相機、環繞器次表層探測雷達、火星礦物光譜分析儀、火星磁強計、火星離子與中性粒子分析儀、火星能量粒子分析儀。巡視探測專注於火星表面重點地區的高精度、高分辨的精細探測和就位分析。火星車上配置6臺有效載荷,包括多光譜相機、地形相機、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火星表面成分探測儀、火星表面磁場探測儀、火星氣象測量儀。通過環繞器與巡視器的獨立探測和天地協同探測,實現對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質成分、水冰、大氣電離層、磁場等的科學探測,並開展相關研究。

通過探月工程嫦娥一號、二號、三號、四號任務的成功實施,中科院已在月球與深空探測數據接收處理、VLBI、輕小型化科學載荷研製、關鍵航天材料等領域培養和組建了一支專業化、高素質、經驗豐富、適應國際月球與深空探測發展趨勢的工程管理、技術開發人才隊伍。同時,在國內迅速崛起的行星科學等新興研究領域,中科院也湧現出一批優秀的中青年科學家,有望在火星生命信息、火星內部局部構造、火星磁場及其形成與演化、火星地質特徵和演化歷史等研究領域取得一系列原創科學成果。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奔向火星 鹹陽這家企業功不可沒!
    7月27日,「天問一號」成功獲取了地月合影,在茫茫宇宙中相互守望,實現我國首次火星探測目標!此次「天問一號」任務中,火星車將承載火星表面巡視探測等重要使命工作90多天,並將億萬公裡外的見聞傳回地球,為中國打開火星之門。那麼「天問一號」環遊太空跟鹹陽高新區有什麼關係呢?
  • 奔向火星!「天問一號」需要飛多遠?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 計劃今年進入環火軌道並著陸火星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今天(1月3日)6時,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約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距離地球接近1.3億千米,距離火星約830萬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按計劃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準備著陸火星。
  • 「合肥造」隨「天問一號」奔向蒼穹
    合肥日報訊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跨越2300多年的「向天之問」,邁出關鍵一步。多項「合肥造」高科技成果隨「天問一號」升空,將在接下來的探測之旅中完成相關任務。
  • 陝西力量助推天問一號精準奔向火星
    2020年10月9日23時,由位於陝西的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3000N主發動機,在距離地球2940萬公裡的浩渺太空,圓滿完成480秒點火工作,順利實現天問一號探測器深空機動,助推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更加精準地奔向火星。
  • 預計明年5月著陸火星!天問一號的發射,陝西這所高校功不可沒
    10月28日,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8臺25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標定了25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而在天問一號順利奔向火星的背後,高校的科研力量功不可沒,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就是其中的重要參與者。
  • 奔向火星關鍵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深空機動
    奔向火星關鍵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深空機動新華網10月9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航天科技人員在現場工作。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
  • 奔向火星!「天問一號」需要飛多遠?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 計劃今年進入環火軌道並著陸火星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今天(1月3日)6時,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約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距離地球接近1.3億千米,距離火星約830萬千米。
  • 「天問一號」奔向火星之路怎麼走?中間還得闖幾關?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至今,國際火星探測以發展新技術和獲得科學發現為主要驅動力,催生了又一個火星探測的新高潮,並在技術發展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這是一張由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奔火途中回眸拍攝的地月合影。
  • 12時41分「天問一號」奔向火星
    這標誌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的奔火之路正式開啟,北京中心將接過接力棒,全力以赴護送「天問一號」抵達火星。據悉,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歡歡、馮秋瑜 通訊員宋星光、韋琳可、姜哲現場激動人心的2167秒見證「天問一號」奔向火星昨天12時,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裡,這個牽引神舟、護送嫦娥的中國航天飛行控制「神經中樞」,見證中國航天的又一個偉大時刻——首次行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出徵太空。這一次,中國航天的目標是火星。
  • 航天六院3000N主發動機深空機動點火 助推天問一號精準奔向火星
    3000N主發動機,在距離地球2940萬公裡的浩渺太空,圓滿完成480秒點火工作,順利實現天問一號探測器深空機動,助推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更加精準地奔向火星。此次3000N發動機通過480秒點火工作,既改變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到一條新的軌道,這一軌道,是一條能夠準確地被火星捕獲的與火星精準相交的軌道;同時,也驗證了3000N的深空在軌性能。
  • 天問一號 火星見
    天問一號,等你抵達!成功十年磨一劍 起步雖晚起點高本報訊(記者 雷嘉)昨天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脫離地球軌道奔向火星懷抱,天問一號4個月後將與火星交會
    脫離地球軌道奔向火星懷抱,天問一號4個月後將與火星交會  「天問一號」正式離開「母親懷抱」。  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  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而進行的軌道控制稱作機動。
  • 奔向火星!「天問一號」一飛沖天,「上海製造」全力助推「天問」
    來源:新聞晨報 上海發布 據央視新聞報導,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點火發射!值得一提的是,火箭助推器、「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全來自上海!
  • 「天問一號,我們在火星等著你!」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載著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奔向火星!此時此刻,火星上有哪些小夥伴在等著「天問一號」呢?大名鼎鼎的「好奇號」也曾在火星上度過一段孤獨的時光呢……
  •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星,我們來了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劉廷飛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芯級直徑達5米,捆綁4個3.35米助推器,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具備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的運載能力,肩負著我國火星探測工程、探月三期工程和載人空間站工程等大型載荷和深空探測任務載荷的發射任務。根據發射任務要求,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將託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開啟奔向火星的旅程。
  • 「天問一號」要成功奔向火星,還得闖多少關?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往太空。天問奔火,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一切順利的話,「天問一號」將在太空中飛行大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星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要成功奔向火星,還得闖多少關?
    天問奔火,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一切順利的話,「天問一號」將在太空中飛行大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星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此前,各國的火星探測任務一般都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先環繞探測,再釋放著陸器到火星表面探測。作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一次探測就計劃完成三大任務,環繞火星飛行、在火星表面著陸以及在火星上進行巡視。一次發射完成多項任務,可以趕超世界其他國家在火星探測上的進度,但技術更複雜、風險也更大,此前也經過了反覆論證和考量。
  • 火星,我們來了!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劉廷飛報導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五次發射任務,也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
  • 300萬公裡太空傳來喜訊,天問一號發動機點火,奔向火星無人能擋
    圖為天問一號探測器此前,中國成功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目前該探測器已經飛行了一段時間,離地球已經有300萬公裡遠,而在近日,300萬公裡外的太空傳來喜訊,在進入軌道後,天問一號發動機又點火,完成軌道修正,繼續飛向火星,這次再點火,讓天問一號再次亮出了實力,因為天問一號可以從300萬公裡外發回信號,其發動機還能自主點火,體現了中國先進的航天技術,看來天問一號奔向火星已經無人能擋了。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之旅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北京時間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據中國官媒新華社消息,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將託舉「天問一號」任務火星探測器加速到超過11.2千米/秒的速度,之後完成分離,直接將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開啟奔向火星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