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離地球軌道奔向火星懷抱,天問一號4個月後將與火星交會

2021-01-18 中國新聞網

  脫離地球軌道奔向火星懷抱,天問一號4個月後將與火星交會

  「天問一號」正式離開「母親懷抱」。

  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

  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而進行的軌道控制稱作機動。此次軌道機動在距離地球大約2940萬千米的深空實施。

  對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此次變軌意義重大。

  至此,探測器的飛行軌道變為能夠準確被火星捕獲的與火星精確相交的軌道。探測器將在當前軌道飛行約4個月後與火星交會,其間將實施兩到三次軌道中途修正。

  深空機動是什麼?與軌道修正區別在哪?

  據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又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火星環繞器團隊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深空機動是指在地火轉移段實施的一次變軌機動。

  探測器深空機動軌道示意圖

  通過深空機動,可以改變探測器原有的飛行速度和方向,使其能夠沿著變軌後的軌道順利飛行至火星。

  執行深空機動是運載入軌彈道和地火轉移軌道聯合優化的結果,能夠提升運載的發射能力、增加探測器的發射質量,使探測器可以攜帶更多的推進劑,更好地完成探測任務。

  與速度增量較小,發動機工作較短的常規中途修正不同,深空機動過程中,探測器由發射入軌的逃逸轉移軌道變軌為精確到達火星的軌道,速度增量大,發動機工作時間長,對探測器控制和推進系統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深空機動 「三大好處」早知道

  通過使用深空機動進行軌道設計和軌道控制,八院火星環繞器團隊不但成功增加了探測器的推進劑攜帶量,還實現了三方面的目標。

  首先,深空機動將一個大的捕獲速度增量,分解為兩次相對較小的速度增量,有利於減小發動機單次工作時間,保證發動機工作的可靠性。

  同時,深空機動實施過程中,可對3000N大發動機進行推力和比衝標定,而精確的發動機標定參數可以更好地確保火星捕獲精度。

  通過深空機動,八院火星環繞器研製團隊優化了探測器到達時間,能夠得到更加有利的捕獲點處的光照條件和通信條件,也使捕獲時探測器經歷的火影時間(探測器進入太陽光被火星遮擋的陰影區)和通信盲區時間更短。

  如何實現深空機動?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獲悉,執行深空機動任務,需要八院火星環繞器團隊根據預定到達火星時間、軌道參數與即時測控定軌參數制定變軌策略,完成對應的探測器姿態和軌道控制,確保探測器在深空機動後,處於與火星精確相交的軌道上。

  為了完成地面測控的精密定軌、器上精確自主的軌道控制,本次深空機動中,地面對探測器的定軌任務由我國深空測控站和天文臺共同完成,準確保證了探測器變軌的精密定軌需求。

  為了能夠精確自主控制軌道,火星環繞器裝備了高精度陀螺、加速度計以及具備故障識別與自主處理能力的器上計算機,充分保證了軌控的精度和可靠性。

  3億公裡瞄準 精度優於設計指標

  本次深空機動中,環繞器瞄準的制動捕獲時火星的位置,距離環繞器約3億公裡遠,誤差控制約200公裡,相當於北京到上海約1200公裡距離中瞄準一個直徑約0.8米的目標。

  在八院火星環繞器團隊的不懈努力下,此次深空機動控制的實際精度優於設計指標。

  後續,團隊將根據探測器實際飛行狀態,迭代優化中途修正策略,利用中途修正持續對到達火星的軌道再進行精確修正,保證探測器能夠按計劃準確進入火星捕獲走廊,被火星引力捕獲進入環火軌道,開展著陸火星的準備和後續科學探測等工作。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通訊員 謝攀

相關焦點

  • 脫離地球軌道奔向火星 天問一號4個月後將與火星交會
    「天問一號」正式離開「母親懷抱」。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而進行的軌道控制稱作機動。此次軌道機動在距離地球大約2940萬千米的深空實施。對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此次變軌意義重大。
  •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深空機動 4個月後與火星交會
    圖為10月9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現場畫面。新華社記者 才揚攝  本報北京10月10日電 記者陳海波、通訊員楊璐從國家航天局獲悉,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約480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完成深空機動 4個月後將與火星相遇
    「天問一號」正式離開「母親懷抱」北京時間10月9日23時,在中國第一次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的操作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至此,探測器的飛行軌道變為可以準確被火星捕獲的能夠與火星精確相交的飛行軌道。
  •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深空機動 約4個月後與火星交會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深空機動】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在航天專業術語中,為了減少飛行偏差,使探測器沿著正確的軌道飛行而進行的變軌控制稱為修正。
  • 邁出關鍵一步,「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4個月後將到達火星
    如今,世界上的很多國家都開始將探索的腳步邁向太空。當然,我們國家在這一領域也有非常大的進步。相信大家只要聽到「天問一號」就會想到火星,這是我們國家的首個探測火星的探測器。說實話,我國在這一領域的起步並不算太早,但是,我們完全做到了後來者居上。
  • 邁出關鍵一步,「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4個月後將到達火星
    據介紹,「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飛行路程已經達到一億千米了。更加值得開心的事情是,天問一號順利完成了深空機動,換句話說就是,在天空中實現了「變道」。很多網友禁不住提出疑問:我們離火星還有多遠?有專家直言:還有4個月就能到達火星了。
  •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深空機動 四個月後將與火星交會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琳、楊璐、李貴良):10月9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距離地球約 2940 萬千米的深空順利完成機動,以使探測器在四個月後能夠與火星準確交會。「根據北京遙測數據監視判斷,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深空機動控制正常結束,後續工作按正常計劃實施(鼓掌)。」
  • 天問一號4個月後有望到達火星
    此次天問一號的軌道機動,是在距離地球大約 2940 萬公裡的深空實施完成的。   此外,為了減小飛行偏差,使探測器沿著預定的軌道飛行,還需要進行另一種軌道控制,即軌道修正。   今年8月2日,距地球約300萬公裡處,天問一號就順利完成了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
  •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深空機動 再飛行約4個月將與火星交會
    北京時間10月9日23時,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圖為天問一號探測器深空機動軌道示意圖。(圖片來源:中新社)中新社報導,專家表示,為了減小飛行偏差,使探測器沿著預定的軌道飛行而進行的軌道控制稱作修正。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而進行的軌道控制稱作機動。此次軌道機動在距離地球大約2940萬千米的深空實施。
  • 奔向火星!「天問一號」需要飛多遠?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 計劃今年進入環火軌道並著陸火星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今天(1月3日)6時,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約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距離地球接近1.3億千米,距離火星約830萬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按計劃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準備著陸火星。
  • 天問一號將脫離地球軌道向火星軌道靠攏,去火星有多難看完就明白
    探索火星一直是中國航天人的一個夢想,隨著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以後,距離實現夢想也越來越近。近日,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發出了好消息,天問一號已經成功的完成了兩次軌道的修正,通過深空機動脫離地球軌道,正式向火星軌道逐漸靠攏,這是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重要關鍵節點。
  • 「天問一號」探測器即將脫離地球軌道,向火星軌道靠攏
    天問一號即將向火星軌道靠攏。視頻來源:@央視軍事(02:30)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透露,國慶節後,「天問一號」將通過深空機動脫離地球軌道,向火星軌道靠攏,這是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重要關鍵節點。據悉,天問一號飛控團隊平均年齡僅30歲,節日一直忙碌崗位上。來源:央視網
  • 奔向火星!「天問一號」需要飛多遠?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 計劃今年進入環火軌道並著陸火星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今天(1月3日)6時,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約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距離地球接近1.3億千米,距離火星約830萬千米。
  • 「天問一號」 完成深空機動 向火星軌道靠攏!
    10月1日「天問一號」在奔火路上利用兩個廣角鏡頭髮回自拍照茫茫宇宙中銀色的著陸巡視器和金色的環繞器熠熠生輝五星紅旗光彩奪目自從兩個多月前「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已經在太空中飛行80天這不昨天再次傳來激動人心的消息通過深空機動脫離地球軌道開始向火星軌道靠攏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節點意味著距離火星我們又進了一步
  • 火星,4個月後見!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深空機動
    作者:甘曉 楊璐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 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據了解,為了減小飛行偏差,使探測器沿著預定的軌道飛行而進行的軌道控制稱作修正。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而進行的軌道控制稱作機動。此次軌道機動在距離地球大約 2940萬千米的深空實施。
  • 「天問一號」向火星軌道靠攏,第一難關要來了
    據報導,備受矚目的「天問一號」在今年7月發射升空後,「天問一號」的飛控團隊,一直都在密切關注著它的動態,近期「天問一號」將正式脫離地球軌道,之後逐漸向火星軌道靠攏,這對於「天問一號」的火星探測任務來說,是最重要的一個節點。
  • 「天問一號」向火星軌道靠攏,第一難關要來了
    據報導,備受矚目的「天問一號」在今年7月發射升空後,「天問一號」的飛控團隊,一直都在密切關注著它的動態,近期「天問一號」將正式脫離地球軌道,之後逐漸向火星軌道靠攏,這對於「天問一號」的火星探測任務來說,是最重要的一個節點。
  • 奔向火星!「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修正,就是為了減小飛行偏差,使探測器沿著預定的軌道飛行而進行的軌道控制。機動,就是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而進行的軌道控制。此次軌道機動在距離地球大約2940萬千米的深空實施。
  • 奔向火星!「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修正,就是為了減小飛行偏差,使探測器沿著預定的軌道飛行而進行的軌道控制。機動,就是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而進行的軌道控制。
  • 天問一號發動機點火8分鐘變軌 4個月後與火星「會見」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0月9日晚23時,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再次點火據介紹,此次深空機動目的是減小飛行偏差,使探測器沿著預定的軌道飛行。此次軌道機動在距離地球大約2940萬千米的深空實施。由探測器飛行軌道圖可見,天問一號在太空中飛行軌跡並非兩點一線的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