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發動機點火8分鐘變軌 4個月後與火星「會見」

2020-10-10 圖片中國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0月9日晚23時,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再次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

據介紹,此次深空機動目的是減小飛行偏差,使探測器沿著預定的軌道飛行。

此次軌道機動在距離地球大約2940萬千米的深空實施。

由探測器飛行軌道圖可見,天問一號在太空中飛行軌跡並非兩點一線的直線。

4個月後天問一號探測器將與火星交會,期間還將實施兩到三次軌道中途修正。

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深空機動 約4個月後與火星交會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深空機動】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在航天專業術語中,為了減少飛行偏差,使探測器沿著正確的軌道飛行而進行的變軌控制稱為修正。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完成深空機動 4個月後將與火星相遇
    「天問一號」正式離開「母親懷抱」北京時間10月9日23時,在中國第一次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的操作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至此,探測器的飛行軌道變為可以準確被火星捕獲的能夠與火星精確相交的飛行軌道。
  • 脫離地球軌道奔向火星懷抱,天問一號4個月後將與火星交會
    脫離地球軌道奔向火星懷抱,天問一號4個月後將與火星交會  「天問一號」正式離開「母親懷抱」。  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  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而進行的軌道控制稱作機動。
  • 脫離地球軌道奔向火星 天問一號4個月後將與火星交會
    「天問一號」正式離開「母親懷抱」。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而進行的軌道控制稱作機動。此次軌道機動在距離地球大約2940萬千米的深空實施。對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此次變軌意義重大。
  • 「天問一號」這一動作意義重大!4個月後火星見
    ◎ 謝攀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此次軌道機動在距離地球大約2940萬千米的深空實施。
  • 4個月後火星見!「天問一號」這一動作意義重大
    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此次軌道機動在距離地球大約2940萬千米的深空實施。」火星探測任務,此次變軌意義重大。
  • 天問一號4個月後有望到達火星
    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 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   今年8月2日,距地球約300萬公裡處,天問一號就順利完成了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   據了解,在當前軌道飛行約4個月後,天問一號探測器將與火星交會,期間還將實施兩到三次軌道中途修正。
  • 「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
    進入太空後「天問一號」將會用霍曼轉移軌道從地球到達火星。霍曼轉移軌道是探測器在從一個天體的公轉軌道轉移到另一個天體的公轉軌道時,消耗最少的能量。「天問一號」探測器重約5噸(含燃料),由一個環繞器和一個著陸器巡視器組合體組成。「天問一號」將由長徵五號發射,由於長徵五號的運載能力非常的大,可以直接將天問一號送入地球和火星的霍曼轉移軌道而不經過變軌。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完成深空「變道」
    10月9日23時,在我國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天問一號在軌道設計中,安排了一次深空機動和四到五次軌道修正。這次深空機動相當於唯一一次「變道」,意義重大。至此,探測器飛行軌道變為能夠準確被火星捕獲的與火星精確相交的軌道。也就是說,沿著變道後的軌道飛行,天問一號就能直接抵達火星附近。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天問一號將在當前軌道飛行約4個月後與火星交會,其間還將實施兩到三次軌道中途修正。
  • 「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
    「天問一號」將由長徵五號發射,由於長徵五號的運載能力非常的大,可以直接將天問一號送入地球和火星的霍曼轉移軌道而不經過變軌。這樣可以節省不少探測器的燃料。在「天問一號」進入地球與火星霍曼轉移軌道後其將會經過長達7個月左右的飛行在。
  • 2940萬公裡外三次變軌成功,天問一號完成登陸火星關鍵一步
    近日,據媒體報導,距地球2940萬公裡外傳回捷報,天問一號三次變軌成功,完成了登陸火星的關鍵一步,如此成熟的深空遠程太空飛行器通信能力足以令美俄稱讚。天問一號在前往火星途中的多次變軌成功之所以引人讚嘆,是因為它的變軌技術難度大且意義深遠,難度大是因為飛行器在外太空變軌需要發動機點火提供動力,而飛行器自身不知道其所處位置,點火的時機需要遠在數千公裡外的地面控制人員把握,而遠距離的信號如何準確的傳輸到飛行器,並對其下達指令本就是個很大的難題,再者由於無法進行燃料補給
  • 300萬公裡太空傳來喜訊,天問一號發動機點火,奔向火星無人能擋
    此前,中國成功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目前該探測器已經飛行了一段時間,離地球已經有300萬公裡遠,而在近日,300萬公裡外的太空傳來喜訊,在進入軌道後,天問一號發動機又點火,完成軌道修正,繼續飛向火星,這次再點火,讓天問一號再次亮出了實力,因為天問一號可以從300萬公裡外發回信號,其發動機還能自主點火,體現了中國先進的航天技術,看來天問一號奔向火星已經無人能擋了。
  • 天問一號3000N發動機點火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8月2日7時0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3000N發動機工作20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截至第一次軌道修正前,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太空中飛行約230個小時,距地球約300萬公裡,各系統狀態良好。
  • 天問一號速度接近30千米/秒,為何比美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那麼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現在最讓我們關心的天問一號,自發射以來它做了些什麼,現在與火星距離有多少遠,為什麼比美國毅力號晚著陸3個月? 為何比美國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我國天問一號預計在2021年5月實施著陸,而美國毅力號預計在2021年2月18日實施著陸,要知道我國天問一號還比美國毅力號要早好幾天發射,飛行速度達到29.93千米/秒,難道美國毅力號比中國天問一號飛行速度要快,然後在中途反超了天問一號?
  • 天問一號速度接近30千米/秒,為何比美國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在航天領域中,儘管我國起步相對於美俄要晚,但經過幾十年披星戴月的追趕,我國再也不是幾十年前的中國了,一躍成為航天大國,我國自主製造的高科技太空飛行器讓美國專家看後都感到有壓力,尤其是正飛往火星的中國天問一號,某一方面技術已超過美國。那麼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現在最讓我們關心的天問一號,自發射以來它做了些什麼,現在與火星距離有多少遠,為什麼比美國毅力號晚著陸3個月?
  • 天問一號速度接近30千米/秒,為何比美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日,在經過116天的飛行後,天問一號與地球直線距離超過了6380萬千米,在天問1號看來,現在的火星比地球還要近,火星成為天空最明亮的一顆星星。,2020年8月2日7時整,天問一號探測器3000N發動機成功點火,持續20秒鐘後完成首次軌道修正機動,不光對飛行軌跡進行了微調,還在軌檢驗了3000N發動機性能。
  •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完成第三次中途軌道修正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可能大家並不陌生,今年7月在我國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將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用長徵五號(大胖妞)火箭順利將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8臺25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順利完成了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本次軌道中途修正也間接驗證了25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深空機動 四個月後將與火星交會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琳、楊璐、李貴良):10月9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距離地球約 2940 萬千米的深空順利完成機動,以使探測器在四個月後能夠與火星準確交會。「根據北京遙測數據監視判斷,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深空機動控制正常結束,後續工作按正常計劃實施(鼓掌)。」
  • 航天六院3000N主發動機深空機動點火 助推天問一號精準奔向火星
    日23時,由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3000N主發動機,在距離地球2940萬公裡的浩渺太空,圓滿完成480秒點火工作,順利實現天問一號探測器深空機動,助推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更加精準地奔向火星。
  • 天問一號完成唯一一次太空「變道」,抵達火星還要闖幾關?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10月9日23時,在我國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天問一號在軌道設計中,安排了一次深空機動和四道五次軌道修正。這次深空機動相當於唯一一次「變道」,意義重大。至此,探測器飛行軌道變為能夠準確被火星捕獲的與火星精確相交的軌道。也就是說,沿著變道後的軌道飛行,天問一號就能直接抵達火星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