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聞訊 記者/王晟 通訊員/楊璐
荔枝新聞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 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
天問一號探測器調姿示意圖
記者了解到,為了使太空飛行器準確抵達預定目標,往往需要在飛行途中對其進行軌道控制。
軌道控制,包括軌道機動和軌道修正。
所謂軌道機動,即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
此次天問一號的軌道機動,是在距離地球大約 2940 萬公裡的深空實施完成的。
天問一號探測器深空機動軌道示意圖
國家航天局的專家介紹:天問一號的軌道設計,綜合考慮了從發射到被火星引力捕獲的各種約束條件,並儘量減少推進劑消耗,所以採取了轉移過程中進行一次深空機動的策略。
此外,為了減小飛行偏差,使探測器沿著預定的軌道飛行,還需要進行另一種軌道控制,即軌道修正。
今年8月2日,距地球約300萬公裡處,天問一號就順利完成了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
據了解,在當前軌道飛行約4個月後,天問一號探測器將與火星交會,期間還將實施兩到三次軌道中途修正。
新聞延伸:天問一號探火「裡程表」
7月23日,成功發射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專家稱,天問一號到達火星時,將距離地球約1.95億千米,實際飛行路程約4.7億千米(因地球和火星相對距離在不斷變化)。
7月27日,距離地球120萬公裡
天問一號在此處回望地球,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對地球、月球成像,獲取了地月合影。在這幅黑白合影圖像中,地球與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狀,在茫茫宇宙中相互守望。
8月2日,距地球約300萬公裡
天問一號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
10月9日,距離地球大約 2940 萬公裡
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 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繼續飛往火星。
(文中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本文系荔枝新聞專稿,拒絕一切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