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7點的時候,天問一號開動了發動機,順利完成了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
現在天問一號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240多個小時了,距地球300多萬公裡,飛行6個多月才能抵達火星附近。
要飛這麼久,天問一號又並不算大,那需要的燃料從哪裡來了?
其實天問一號到達火星,根本就不需要多少燃料,靠的是太陽。
要說清楚這個事情,就要說到常常出現了物理書中的牛頓。
發現了萬有引力之後,牛頓設想了一個實驗。
他設想有一門加農炮架在一座非常非常高的山頂上發射炮彈。如果沒有空氣阻力和地球引力的話,那麼炮彈應該沿著發射的方向直線運動遠離地球。但在地球上物體都會受到引力的影響,因此炮彈的運行軌道應該是一個拋物線,從山頂落到地面。
軌道的形狀取決於炮彈的初始速度,速度低的話,炮彈就落的近,速度大的話,炮彈就落的遠。
那如果這門大炮威力特別大,射出的炮彈速度特別快,那麼這顆炮彈就可以圍著地球不停的轉而不會停下來,而不需要任何動力。這就是第一宇宙速度,大小為7.9千米/秒。(具體請參考我的這篇文章只要你跑得足夠快,牛頓就抓不住你 )
只要你的速度達到了第一宇宙速度,你就會成為地球的一顆「人造衛星」,不需要任何動力繞著地球轉。
可是天問一號不是北鬥衛星,它是要去火星的。那又該怎麼做到了?
辦法就是利用太陽的力量!
但大家不要誤解,這裡說的不是利用太陽能,太陽光沒有那麼強大,而是利用太陽的引力把探測器甩到火星上去!
太陽佔據了太陽系超過99%的重量,引力巨大。當火箭帶著天問一號運行的速度比第一宇宙速度還大,達到第二宇宙速度,也就是11.2千米/秒,就能擺脫地球,成為太陽的一顆衛星。
這時候運行的軌道是橢圓形,連接了地球軌道和火星軌道。當遇到火星的時候,就再次機動,成為火星的衛星。
這個軌道是德國航天工程師瓦爾特·霍曼提出的,所以又叫霍曼轉移軌道。
走這條軌道,省錢省燃料,就是耗時長,要好幾個月才能到。
在發射2177秒之後,天問就進入了轉移軌道,現在天問的發動機是關閉著的。
只有在遇到像今天早上的情況,需要調整軌道,才短暫的開啟發動機。
如果遇到障礙,也會開啟發動機躲避。當遇到火星之後,也會開啟發動機,進行深空機動,進入火星軌道。
所以,天問一號儘管沒有帶什麼燃料,靠著太陽,也能一路飛到火星。
天問一號達到了第二宇宙速度之後,就會沿著地火轉移軌道,不需要任何動力的飛行下去。當需要軌道中途修正或深空機動時候,才需要開啟發動機。天問一號並沒有攜帶多少燃料,但靠著太陽,也能到達火星。
我是@山中巖,講好科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