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火星距地球最近時為6300萬公裡,天問一號為啥要飛6個半月?

2020-12-03 時空通訊

一般來說,火星探測器發射是在火星距離地球比較近的窗口發射,今年是地火相衝年,也就是有一次比較近的窗口,最近時距離地球只有6300萬公裡。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暱稱「胖五」)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軌道,開啟了中國深空之旅的首航。那麼這次「天問一號」的徵程有多長呢?請聽時空通訊細細道來。

航天發射必須遵循的最基本常識就是:三個宇宙速度。

這三個宇宙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為7.9km/s,叫環繞速度。達到這個速度,太空飛行器就不會被地球引力拽下來,也脫離不了地球引力,現在的所有人造衛星、空間站等地球軌道太空飛行器,都是遵循這個發射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為11.2km/s,叫脫離速度。達到這個速度就可以脫離地球引力,飛往別的行星,如火星探測器發射必須達到這個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為16.7km/s,是在地球軌道脫離太陽引力的速度,又叫逃逸速度,與本文沒多大關係,這裡就不多扯了。

從三個宇宙速度來看,到火星每秒必須達到11.2公裡的速度。如果是在地火相衝的最近發射窗口發射,今年最近時距離為6300萬公裡,即便按7000萬公裡,按照每秒至少11.2公裡的速度,就可以算出到達火星的時間為:70000000/11.2/3600/24≈72天。

因此到火星只要飛72天多點,也就是兩個多月的時間就到了。可航天局發言人劉彤傑宣稱,天問一號地火轉移飛行約需6.5個月,也就是約200天左右才能到達,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來飛火星並不是直來直去那麼簡單。

我們知道,太陽系所有行星都在自己的軌道圍繞著太陽公轉,這些軌道都是一個個環狀。如果從靠太陽最近的水星算起為1環,那麼金星就是二環,地球就是三環,火星就是四環,然後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類推為五六七八環。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地球與金星和火星是左右鄰居,是靠得最近的兩個星球。但地球和火星兩個星球在自己軌道上以不同的線速度公轉,地球公轉線速度為29.8km/s,火星公轉線速度為24.32km/s,這樣兩顆行星就不會老在相同的距離。

人們把行星運行到太陽同一側靠得最近的時候就叫「衝」,各自在太陽不同的側面最遠時,就叫「合」。地球和火星相衝時,一般在6000萬公裡左右,相合最遠時約4億公裡左右。

計算行星相衝間隔時間公式為:1/S=1/E-1/T。

式中,E是地球的公轉周期,T是行星軌道周期,S是地球與這顆行星的會合周期。這個公式可以計算地球與各大行星的相衝時間間隔。代入地球和火星公轉周期:E(地球)=365.25天,T(火星)=686.98天,可求出地球和火星相衝時間間隔為:S=779.93天。

因此發射火星探測器,最節省燃料旅途最短的就是地火相衝的年份。今年就是相衝年,地火最近距離時為6300萬公裡。但這並不等於發射的太空飛行器只要飛行6300萬公裡就能夠到達火星,因為地球在走,火星也在走,而且還要本著節省燃料的原則走最佳路線。

航天發射遵循的最重要原則是節省燃料。

這是因為迄今為止,人類發射太空飛行器除了把太空飛行器送上天,就再也帶不了更多的燃料。

由於脫離地球引力需要巨大能量消耗,而且這種消耗主要用在火箭自身質量和燃料消耗質量上,真正的有效載荷佔比重很小。比如上世紀美國發射登月飛船採用土星五號火箭,起飛重量達到3038.5噸,進入月球軌道的有效載荷才有45噸,也就是說85%以上的重量都是用於發射。

而我國發射「天問一號」用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暱稱「胖五」),發射重量達到870噸左右,而進入火星轉移軌道的「天問一號」只有5噸左右,其中載荷的90%以上都是用於火箭本體和燃料。只有5噸的「天問一號」還能夠攜帶多少燃料?

發射進入軌道的太空飛行器如果要攜帶更多的燃料,火箭攜帶的發射燃料就需要更多,這樣起飛重量就成指數級增加,這就是一個極大的矛盾。所以深空探測器的發射最重要的就是本著最節省燃料的原則。

由此,探測器就不能完全依靠自身攜帶的燃料來提速和減速,而是要充分利用天體引力彈弓效應,並且要選擇一個節省原料的最佳路線。

飛往火星探測器一般採用的都是霍曼轉移軌道方式。

目前飛往火星有三種路線方式,即霍曼轉移軌道、快速合點航行和衝點航行。快速合點航行行程似乎是最短的,也是燃料消耗最大的,一般很少採用;衝點航行是發射的太空飛行器圍繞著太陽轉了一個圈,看起來當火星到達地球的衝點最近時會合著陸,但其實航程並不短;現在一般採用的是最節省燃料的霍曼轉移軌道,但這種航程都在4億公裡以上。

在太空動力學中,霍曼轉移軌道是一種變換太空船軌道的方法,途中只需要兩次引擎推進,將太空飛行器從低軌道送往高軌道,到達霍曼轉移軌道。這樣探測器就由橢圓軌道的近拱點抵達遠拱點,再瞬間加速,進入火星目標軌道。

實際上霍曼轉移不但可以升高軌道,也可以降低軌道。當探測器到達火星被火星引力捕獲後,就可以通過霍曼轉移降低軌道,到達理想的繞火星軌道。這種轉移是通過減速實現的。

霍曼轉移遵循的原理見下圖。

這樣實際上飛往火星的時間和航程就大大延長了。

我國發射的天問一號採用的大概就是霍曼轉移方式,其行程與2018年NASA發射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差不多,費時也差不多。洞察號於2018年5月5日發射,11月26日到達,用時206天,行程4.85億公裡,平均時速為9.8萬公裡,秒速達到27公裡。

因此看起來,深空探測器的發射遠遠不是達到第二宇宙速度那麼簡單,而是超過了第三宇宙速度了。也就是說,前往火星的探測器飛行速度最低要達到11.2km/s,而實際上在徵途中遠遠不止這個速度。

那為什麼這些探測器沒有飛出太陽系去呢?這就是深空探測器在發射和管理過程中,需要嫻熟掌握加速和減速技術了。而霍曼軌道轉移技術的控制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術,而且還要利用引力彈弓效應。

火星可不比月球,行程距離是月球的近1000倍,導航和精準控制技術要求很高,提升軌道和降低軌道拱點要把握精確,稍有差池,探測器就會不知所蹤或撞毀。這也是一些國家發射了很多火星探測器無一成功的原因,實際上我國第一艘火星探測器「螢火」號就是因搭載的俄羅斯探測器失敗而失敗的。

在此祝願天問一號按時到達目標。歡迎討論,感謝閱讀。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

相關焦點

  • 火星地球最近時相距6000萬公裡,天問一號為何六個多月才到達?
    今年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點火發射,承載著我國深空探測的首顆探測器將在浩瀚的宇宙空間中航行6個多月的時間,預計於明年2月份抵達火星軌道,屆時探測器將繼續環繞火星運行2個多月的時間,一方面通過環繞監測火星基本情況,包括整體的地形地貌、磁場、太陽風等,另外還要對火星地表進行深入探測,以尋找合適的火星車降落地點和時機。
  • 火星到達離地球最近的位置,天問一號飛到哪裡了?
    10月6日火星行至距地球最近點,只有6,200萬公裡,10月14日火星衝日,即火星、地球、太陽連成一線,衝日時火星最亮,最適合觀測。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在茫茫太空走了75天,並在10月1日國慶節發回自拍,祝福祖國繁榮昌盛,他已經飛行超過2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
  • 天問一號飛了8650萬公裡,離地球僅只有927萬公裡,為何?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近狀怎麼樣了,又以怎樣的雄姿在遠離我們,距離有多遠了,這可能是國人最關心的事情,現在有一條關於它的好消息來了,「天問一號」在8月23日12時已經來到927萬公裡遠的地火轉移軌道中,如果按每天遠離地球約30萬公裡速度來計算,那麼預計在8月26日與地球距離將突破1000萬公裡,刷新我國航天紀錄。
  • 火星探測器發射一個月,距地球823公裡,天問一號傳回最新消息
    據海外網報導,在今年4月份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各部件已經於7月14日抵達到海南的文昌發射中心,並期待著最合適的機會進行發射。如今,距離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日期已經過了一個月了,目前很多人都想知道,它已經飛到哪裡去了?
  • 天問一號距地球超1000萬公裡,探測器飛行正常
    正在奔火途中的天問一號,於8月25日22時45分,距離地球突破1000萬公裡,飛行裡程約9300萬公裡,探測器飛行正常。此前報導天問一號奔向火星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於13時17分25秒器箭分離,準確進入預定地火轉移軌道
  • 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去火星看啥?
    在哪裡發射天問一號?中國的長徵五2016年11月首次發射就是在海南文昌,長徵五號B是長徵五號系列的第二個型號,今年5月5日首次在文昌發射成功,海南文昌是中國最新建設的一個航天發射場,是專為中國未來天宮空間站、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測新建的發射場。
  • 要飛4.7億公裡:天問一號到火星的時間準了!
    最新消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一個多月後,今年2月10日左右,在臨近火星後實施近火制動。天問一號將被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成為火星的一顆人造衛星,為著陸火星作準備。天問一號是我國獨立開展行星際探測的第一步,將通過一次發射實現對火星的「繞、著、巡」,即火星環繞、火星著陸、火面巡視。
  • 一天飛30萬公裡!天問一號已來到823萬公裡外,最近做了什麼
    在前往火星數千萬公裡的漫長旅途中,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不再感到孤單,因為前方有阿聯的「希望號」,後方有美國的「毅力號」。一個月內有三個探測器先後飛向同一個星球,這在人類航天史上還是頭一回,表明人類航天科技又向前邁進一步。
  • 一天飛30萬公裡!天問一號已來到823萬公裡外,最近做了什麼
    當然,最牽動國人內心的還是我國「天問一號」,天問1號不僅是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還是中國飛得最遠的人造物,天問一號在8月19日23時20分已來到823萬公裡外,也就是說每天飛行距離約30萬公裡,如果按該速度計算,即將突破1000萬公裡。
  • 火星,我們來了!天問一號距地球超1000萬公裡
    【火星,我們來了!天問一號距地球超1000萬公裡】正在奔火途中的天問一號,於8月25日22時45分,距離地球突破1000萬公裡,飛行裡程約9300萬公裡,探測器飛行正常。此外,在月球背面,8月25日,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工作時長突破600天,月球車累積行駛裡程突破500米,達到519.29米,再次刷新「自己的紀錄」。兩器分別於20時35分和10時46分完成第21月晝工作,進入月夜休眠。「鵲橋」中繼星工作正常。加油,中國航天!
  • 「天問一號」以飛行3億公裡,想它了嗎?成功與否的3個基本問題!
    大家好,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出發4個月了,距了解已飛行3億公裡,預計明年2月抵達火星,挺想它的,下面來全面解讀一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首先我們要回答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世界各國都選擇火星為目標,美國跟前蘇聯從六七十年代開始就開始探測火星了,埃隆·馬斯克的SpaceX計劃目標也是火星,它還聲稱最終要實現100萬地球人移民火星的目標。這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也都揪著火星不放,那為啥人類對火星那麼感興趣呢,是因為它紅嗎?
  • 天問一號探測器「奔火」滿月:距地球927萬公裡 飛行正常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於13時17分25秒器箭分離,準確進入預定地火轉移軌道。截至今天12時,天問一號飛行裡程8650萬公裡,距離地球927萬公裡。目前探測器飛行正常。
  • 天問一號探測器「奔火」滿月:距地球927萬公裡,飛行正常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眾號「中國探月工程」8月23日消息,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於13時17分25秒器箭分離,準確進入預定地火轉移軌道。
  • 奔向火星!「天問一號」需要飛多遠?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 計劃今年進入環火軌道並著陸火星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今天(1月3日)6時,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約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距離地球接近1.3億千米,距離火星約830萬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按計劃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準備著陸火星。
  • 天問一號已飛到1000萬公裡外,實飛距離卻達9300萬公裡,什麼情況
    我國首個地外行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發射一月有餘了,現在它飛了多遠呢?據我國航天工程中心最新發布的消息來看,截止到8月25日22:45,天問一號已經遠在1,000萬公裡之外,飛行裡程已超9,300萬公裡,可能很多朋友不理解天問一號與地球的距離和飛行裡程差別這麼大,這裡有兩個原因。
  • 中美阿火星探測器上路,天問一號已距地球1800萬公裡,探火專家們教你種菜
    「今天新消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飛得很平穩,已經距離地球1800萬公裡了。」9月19日2020全國科普日,作為為天問探測器測軌定軌的「放風箏的人」,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火星及探月任務VLBI分系統副主任設計師吳曉靜,在「2020造就未來大會」上透露。目前,她的團隊為了實時追蹤「天問一號」進度,都過著「火星時間」的日子。
  • 4億公裡的火星之旅,天問一號是如何規劃的
    拍攝:Tea-tia從地球到火星:路上有多遠?每26個月,地球上會有一小段時期特別適合發探測器去火星,這時地球和火星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而地火最遠距離則超過4億公裡。事實上,人類六十年火星探測史上,絕大多數探測器都是在這樣的「火星發射窗口」出發的。
  • 飛行1月餘、距地球超1000萬公裡,「天問一號」還要連闖七大難關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供圖)8月25日22時45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探測器已在茫茫太空中飛行了1月餘,距離地球超1000萬公裡,刷新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裡程的新紀錄。「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還很長,它還將面臨哪些風險點,科研人員都有哪些保障技術和措施?
  • 飛行1月餘、距地球超1000萬公裡,「天問一號」還要連闖七大難關
    (「天問一號」主要飛行階段示意圖。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供圖)8月25日22時45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探測器已在茫茫太空中飛行了1月餘,距離地球超1000萬公裡,刷新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裡程的新紀錄。「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還很長,它還將面臨哪些風險點,科研人員都有哪些保障技術和措施?
  • 「天問一號」探測器衝向火星,離地球120萬公裡回眸傳來地月合照
    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天問一號」任務。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外媒指出,如果此次任務圓滿成功,中國不僅將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讓漫遊車在火星上成功著陸並運行的國家,也將成為首個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任務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