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往火星數千萬公裡的漫長旅途中,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不再感到孤單,因為前方有阿聯的「希望號」,後方有美國的「毅力號」。一個月內有三個探測器先後飛向同一個星球,這在人類航天史上還是頭一回,表明人類航天科技又向前邁進一步。
當然,最牽動國人內心的還是我國「天問一號」,天問1號不僅是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還是中國飛得最遠的人造物,是中國數萬航天人的智慧結晶,它現在怎麼樣了?狀態是否正常,不少人希望中國航天能夠提供更多關於它的消息,以解相思之苦。
自天問一號於2020年7月23日與地球告別之後,以超過11.2公裡/秒第二宇宙速度飛向火星,來自中國探月工程與深空探測網消息,天問一號在8月19日23時20分已來到823萬公裡外,也就是說每天飛行距離約30萬公裡,如果按該速度計算,即將突破1000萬公裡。
即便天問一號速度快得不可思議,但內部13種精密科學儀器絲毫不受影響,8月19日,火星離子和中性粒子分析儀、火星礦物學光譜分析儀、火星氣象監測器、火星軌道地下探測雷達、火星磁場檢測器、火星高能粒子分析儀、火星磁強計、地形攝像機、火星探測器地下探測雷達、火星表面成分檢測器、高解析度光譜攝像機、兩個中解析度攝像頭全部完成自檢,一切狀態正常。
在高興之餘,中國探月工程還對一部分科學載荷作用進行了描述,火星磁強計,中高解析度攝像機,火星礦物學光譜分析儀都安裝在火星車上,火星磁強計主要用來了解火星上的微弱磁場,中高解析度攝像機主要對火星表面成像,以便我國科學家研究火星地形結構,了解火星車前方路況,火星礦物學光譜分析儀用來分析火星礦物成分,火星表面是否存在特殊元素。
除了以上這樣,在過去20多天時間裡,中國天問一號做了些什麼?
從120萬公裡外拍到首張地月合影照片
在升空後第4天(7月27日),天問一號來到120萬公裡外,在我國團隊精心操控下,使用光學相機對準後方地球與月亮,獲得首張地月合影照,儘管照片上只有白色和黑色兩種顏色,但清晰顯示了兩個月牙狀天體,一個大的和一個小的,它們就像兩艘月亮船漂浮在太空之中,它們是地球和月亮。
7月28日,來到150萬公裡外天問一號進入火星轉移軌道,與此同時,首次完成飛行狀態檢測,各項指標狀態良好,一切正常有序地進行。
在300萬公裡外,啟動3000牛推力發動機
在升空10天後(8月2日),天問一號與地球相距300萬公裡,為了精準飛向火星,更容易被火星引力捕獲而進入環火軌道,天問一號首次啟動3000牛推力發動機,噴發20秒,第一次對飛行軌道進行中途修正。中國探月工程表示,結果非常順利。
此次軌道修正並不是最後一次,在8月21日,中國航天發言人表示,天問一號將在9月進行第二次軌道修正,再次確保準確無誤地飛向火星。未來隨著與火星距離進一步縮短,軌道修正將變得更加頻繁,因為不論是天問一號,還是火星都以極高速度在移動,正所謂「失之毫釐,謬以千裡」。
在外太空中,存在很多不確定危險,看起來平靜無常,實際危機四伏,比如過於強烈的太空輻射,在沒有保護好的情況,可能會影響精密儀器,還有來無影去無蹤的高速小天體,要知道火星軌道外側是小行星帶,萬一與小天體相撞,報廢肯定難免的。
事實上這些問題我國航天專家早就想到了,對天問一號內的精密儀器使用了防輻射及防塵密封技術,在天問一號飛往火星旅途中,密切監視天問一號附近空間,所以,我們只需安心等待,在接下來的6個月時間內,一天飛30萬公裡的「天問一號」傳回一個又一個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