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八角
編輯:俊熙
受疫情衝擊,中國經濟社會今年遭受諸多考驗,但航天航空領域並不就此氣餒。前段時間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天問一號,前往探索火星奧妙。一月後航天中心消息稱,該火星探測器穩步前行,目前距離地球823萬公裡。
天問一號運行順利
人類一直都對浩瀚宇宙充滿探索求知的欲望,繼登月之後中國航空航天領域又實現一重大突破:&34;成功發射。它是中國首次發射的火星探測器,背後依靠國家巨大財力支撐且凝集了眾多航空科研人員的精力和心血。
4月24日,火星探測器正式被命名&34;。7月14日,相關部件抵達文昌發射場。7月23日中午12時41分,在發射現場和線上直播無數人的見證下,天問一號順利發射,駛向遙遠和神秘的火星。8月2日,完成首次軌道中途修正後,探測器飛行速度持續穩定在每天30萬公裡左右。預計再飛行6個多月後能夠抵達火星並展開捕獲制動進入環火軌道,開始為期2個多月的環火飛行,最終抵達火星時間為明年5月份。
據新華網報導,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表示探測器運行一切順利。8月19日晚22時20分,探測器上多項設備開始自檢。據測算,截止23時20分,探測器距地球約823萬公裡,該距離超過地球與月球距離21倍,探測器成功脫離地球軌道。
火星探測任重道遠
探測器上搭載多項精密儀器以全面分析火星環境,每一項儀器精挑細選,將在實際任務中大展拳腳。包括對表面地貌成像的中高解析度相機,研究周邊磁場環境的磁強計,以及分析礦物組成分布的光譜儀等等。火星是否能夠成為第二個人類宜居的星球,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可能,答案都未可知,還有待人類探索。
事實上,火星探測任務遠比我們看見的困難得多。之前世界上能夠自主開展並成功實施火星探測的國家僅有美國,且其成功率不超50%。火星之旅,每一個步驟都要小心翼翼,否則前功盡棄。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和抵達火星僅是實現探測的第一步,未來航天將面對更多挑戰。巧合的是,今年中國和美國火星探測發射時間非常接近,兩方科研既是競爭又是合作,預估天問一號和&34;抵達火星時間差也相去不遠。屆時探測器會帶來什麼消息,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本文由《大漠軍武》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