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已距離地球927萬公裡!9月擬第二次修軌火星移民近了

2020-08-30 鉉晨

8月,天問一號探測器不斷傳回好消息,引發了 不少人的關注。根據科學最新報告指出,在8月23日,天問一號迎來了「奔火滿月」,如今也是一切正常,各種信號都正常,所以這也說明了「天問一號」正在不斷往火星著陸的那一刻靠近,這也預示著我們火星探測工作大規模開展也近了一步,當然火星探測器的著陸才是最為關鍵的,我們也是期待這一過程的早點實施。

從現有的數據來看,7月有3個國家分別先後發射了火星探測器,後期也將迎來火星著陸的高峰期,所以這對每個國家都是一個挑戰,每一次的操作都是最為關鍵的,而當探測器離火星越遠的時候,我們超控的難度就會越大,因為這個過程會出現通信的延遲,所以這才是最為關鍵的。

如今天問一號已經到什麼地方了?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截止8月23日12時的數據顯示,天問一號飛行裡程達8650萬公裡,距離地球927萬公裡(已離地927萬公裡)。目前,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正常,上面我們也說了。

而我國也是對天問一號進行隨時的跟蹤監測狀況,在8月19日22時20分起,環繞器上火星磁強計、礦物光譜分析儀、高解析度相機、中解析度相機等載荷依次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這也是好消息,下一次何時公布暫時不清楚。

根據專家介紹,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正以每天約30萬公裡的速度遠離地球,同時我國已經執行了一次軌道修正,預計在將在9月進行第二次軌道修正,確保探測器在預定軌道準確飛行。

其整個軌道修正是要執行四次,還有一次深空機動,相比較於軌道修正的細微調整,後續擇機實施的深空機動,則是一個控制量較大的軌控動作。深空機動後,探測器才是真正意義上飛向火星,因此更為重要,難度也更大。

所以後面的部分是最為關鍵的,同時我們也說了著陸是最為重要的一點,成功意味著整個過程的成功,當然這個時間還有點久,因為將飛行約7個月抵達火星,並通過2至3個月的環繞飛行後著陸火星表面,開展探測任務,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天問一號」任務難度多大?

其實我們以前也介紹了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要一次性實現「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三大任務,這在世界航天史上絕無僅有,難度可想而知。很明顯這也是其他國家都沒有做過的事情。並且本身對於火星探測之中,存在很多不可逆的環節,需要做到步步精準才行,如近火捕獲制動、器器分離、進入/下降/著陸、火星車釋放分離等關鍵技術多。

所以我們不知道的人可能就是單看上去是進行「遙控一樣」,但是並不是那麼簡單,本身來說在飛躍的過程之後,都必須各種操作才能保證它的軌道不發生任何變化,這也是研製團隊在24小時不間斷地進行飛控工作的原因之一。

大家也知道如今全球也沒有多少國家能夠成功在火星上實施探測,我們知道最多的可能也就是美國了,我國「天問一號」的出現將可能打破長久以來的「平靜格局」,我們拭目以待吧,

為何我國要進行火星探測?

其實不少國家的目標都是一樣,探測火星的條件或者各種基礎資源問題,以及為未來「火星之旅」做好準備。因為在未來,火星幾乎是唯一存在移民可能性的行星,如今我們的走向可能也是在拉近火星移居的「時間點」,可能越來越近了。

為什麼人類要移居火星?我相信很多人應該也知道了,那就是隨著人類對地球生態環境的改變,地球將可能成為一顆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那麼未來為了人類文明的延續,必須要選擇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天體,而火星將可能成為人類的「第二棲息地」或者說「第二地球」。

很多人可能會說如今的火星並不適合人類居住,但是這都不是問題,「火星改造」計劃可能在人類有能力上火星之後進行實施。根據科學家的說法,按照現在的科學認識,這個過程大概需要兩三百年時間,改造之後人類就可以不穿太空衣在火星上生活了。所以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只要有能力去改造就行。

對於如今的地球而言,雖然人類提出保護地球協議這麼多年了,但是也並沒有看到全球都在實施保護之中,而是在加大的破壞,在2020年以來的變化我們都看到了,如今的極端氣候現象可能比往年更加的強,更加的猛烈,影響也是大了不少。

這也說明了如今的力度完全不夠,大家都是「口上」說保護最多,而要進行實際性的保護時,總是遮遮掩掩。當然確實也存在保護的,例如我國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非常大,就連美國宇航局(NASA)都稱讚對地球綠化的貢獻,只不過還是沒有逆轉全球處於「負」極端的情況,所以需要共同努力才行。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已離地927萬公裡!9月擬第二次修軌,火星移民近了?
    作者:文/虞子期8月,天問一號探測器不斷傳回好消息,引發了 不少人的關注。根據科學最新報告指出,在8月23日,天問一號迎來了「奔火滿月」,如今也是一切正常,各種信號都正常,所以這也說明了「天問一號」正在不斷往火星著陸的那一刻靠近,這也預示著我們火星探測工作大規模開展也近了一步,當然火星探測器的著陸才是最為關鍵的,我們也是期待這一過程的早點實施。
  • 天問一號飛了8650萬公裡,離地球僅只有927萬公裡,為何?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近狀怎麼樣了,又以怎樣的雄姿在遠離我們,距離有多遠了,這可能是國人最關心的事情,現在有一條關於它的好消息來了,「天問一號」在8月23日12時已經來到927萬公裡遠的地火轉移軌道中,如果按每天遠離地球約30萬公裡速度來計算,那麼預計在8月26日與地球距離將突破1000萬公裡,刷新我國航天紀錄。
  • 天問一號探測器「奔火」滿月:距地球927萬公裡 飛行正常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於13時17分25秒器箭分離,準確進入預定地火轉移軌道。截至今天12時,天問一號飛行裡程8650萬公裡,距離地球927萬公裡。目前探測器飛行正常。
  • 天問一號探測器「奔火」滿月:距地球927萬公裡,飛行正常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眾號「中國探月工程」8月23日消息,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於13時17分25秒器箭分離,準確進入預定地火轉移軌道。
  • 天問一號「奔火」滿月 已飛離地球900多萬公裡
    原標題:天問一號「奔火」滿月 已飛離地球900多萬公裡 摘要 【天問一號「奔火」滿月 已飛離地球900多萬公裡】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在軌中途修正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截至第一次軌道修正前,火星探測器已在太空中獨自飛行約230個小時,探測器距離地球約300萬公裡,「天問一號」各系統狀態良好。就在9月20日23時,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在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載的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大約20S,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已經超過3000萬公裡
    就在10月6日「火星大接近」與10月14日「火星衝日」之間,探火三劍客來了最新狀況報告。今晚,天問一號剛好距離我們超3000萬公裡,同時天問一號、希望號相距火星只有3500萬多公裡。北京時間10月9日23:00,在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持續推進480秒+,既定執行一次更大推力的深空機動操作,目的是對飛行軌道進行修正。此時距離地球約2940萬公裡。這次操作比前兩次推力更大。
  • 天問一號奔火滿月 已飛離地球900多萬公裡
    天問一號奔火滿月 已飛離地球900多萬公裡中國新聞網2020-08-23 17:318月23日是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奔火滿月之日。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截至23日12時,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飛行裡程8650萬公裡,距離地球927萬公裡,目前探測器飛行正常。
  • 今天,天問一號奔火滿月!它已飛離地球900萬公裡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於13時17分25秒器箭分離,準確進入預定地火轉移軌道。截至今天12時,天問一號飛行裡程8650萬公裡,距離地球927萬公裡。目前探測器飛行正常。
  • 天問一號已飛到1000萬公裡外,實飛距離卻達9300萬公裡,什麼情況
    我國首個地外行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發射一月有餘了,現在它飛了多遠呢?據我國航天工程中心最新發布的消息來看,截止到8月25日22:45,天問一號已經遠在1,000萬公裡之外,飛行裡程已超9,300萬公裡,可能很多朋友不理解天問一號與地球的距離和飛行裡程差別這麼大,這裡有兩個原因。
  • 「離家」927萬公裡,是怎樣一種鄉愁?
    別送我,說再見吧故鄉已在身後了你不要再想起我,請別送我每次聽到這首《別送我》,總會泛起無法抑制的鄉愁,那一句「別送我」,飽含千言萬語,卻又無處訴說,也讓《500miles》的原版,產生了遼遠的距離感。那麼,如果「離家」927萬公裡,會是怎樣一種鄉愁?
  • 天問一號探測器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預計春節前後被火星捕獲
    央廣網北京12月15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昨天(14日)晚上9點,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預計將在春節前後被火星捕獲。
  •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距離火星約830萬公裡
    截至2021年1月3日6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距離地球約1.3億公裡,距離火星約83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按計劃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天問一號任務是我國獨立開展行星際探測的第一步,旨在通過一次發射實現對火星的「繞、著、巡」,即火星環繞、火星著陸、火面巡視。天問一號探測器總重約5噸,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著陸巡視器主要包括進入艙和火星車。目前,探測器已完成第三次在軌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探月逐火共奮進,追夢求真向天行。
  • 「天問一號」探測器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
  • 成功發射近1個月後,天問一號在距離地球823萬公裡處,傳回新資料
    今年7月,中國首次執行名為"天問一號"探測器火星探測任務,搭載探測器的"長徵5號"在海南發射場成功升空。中國"天問一號"發射後傳回消息,已完成相關自檢據新華網客戶端報導,"天問一號"成功發射近1個月後,又有了新進展。據報導,8月19日晚,"天問一號"在距離地球823萬公裡處,傳回新資料。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約1.3億公裡 將在除夕前抵達火星軌道
    據中國航天科工官微消息,截至2021年1月3日6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距離地球約1.3億公裡,距離火星約830萬公裡。探測器姿態穩定,按計劃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準備著陸火星。
  • 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距離地球約4400萬千米
    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距離地球約4400萬千米 天問一號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於2020年7月23日發射升空,這一探測器預計還要繼續飛行近
  • 距離地球超1000萬公裡,「天問一號」在太空飛行1月餘,還要連闖七大難關
    8月25日22時45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探測器已在茫茫太空中飛行了1月餘,距離地球超1000萬公裡,刷新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裡程的新紀錄。「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還很長,它還將面臨哪些風險點,科研人員都有哪些保障技術和措施?近日,航天領域相關專家和研製單位接受了本報記者採訪,對「天問一號」任務探測器的奔火旅程進行了詳細解讀。
  • 天問一號已飛到一千萬公裡外,實飛距離卻超九千萬公裡,什麼情況
    我國首個地外行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發射一月有餘了,現在它飛了多遠呢?據我國航天工程中心最新發布的消息來看,截止到8月25日22:45,天問一號已經遠在1,000萬公裡之外,飛行裡程已超9,300萬公裡,可能很多朋友不理解天問一號與地球的距離和飛行裡程差別這麼大,這裡有兩個原因。
  • 天問一號已飛行1.6億公裡,「向火而行」路上他們做了什麼
    2020年9月20日23時許,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順利完成對天問一號的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從7月23日發射至今,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在這期間,天問一號與它的飛行控制團隊之間都發生過什麼故事呢?定下一個小目標,先飛它一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