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送我,說再見吧
故鄉已在身後了
你不要再想起我,請別送我
每次聽到這首《別送我》,總會泛起無法抑制的鄉愁,那一句「別送我」,飽含千言萬語,卻又無處訴說,也讓《500miles》的原版,產生了遼遠的距離感。
那麼,如果「離家」927萬公裡,會是怎樣一種鄉愁?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13時17分25秒器箭分離,準確進入預定地火轉移軌道。彼時,青島新聞綜合廣播FM107.6聯合湖南經濟廣播FM90.1、宜品乳業官方抖音號——宜品乳業以及愛青島客戶端,直播了發射盛況。
截至今天12時41分,發射已過去整整一個月。在浩瀚的宇宙中,天問一號飛行裡程8650萬公裡,距離地球927萬公裡,探測器目前飛行正常,它的星際旅行,是否也裹藏著無以表達的鄉愁呢?
天問一號任務主要包括6個飛行階段:發射段、地火轉移段、火星捕獲段、火星停泊段、離軌著陸段和科學探測段。目前飛行處於地火轉移段,需要大約6個半月。
7月27日,天問一號出發後的第四天,它在飛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回望地球,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對地球、月球成像,獲取了地月合影。
為了確保天問一號在預定時間準確與火星交會,在地火轉移段需要4-5次軌道中途修正和1次深空機動。8月2日,天問一號完成第一次中途修正,3000N軌控發動機開機20秒。
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後,太陽翼展開,進行對日定向;定向天線展開,進行閉環跟蹤。開展定向天線零位修正、例行軌道參數注入、測定軌以及溫度管理等工作。期間進行搭載設備自檢測試和姿態機動測試。載荷科學數據下傳順利,各項飛控工作正常開展。
參與本階段測控跟蹤的各深空站、VLBI各測站運行良好,測控通信系統工作正常,測定軌精度滿足任務要求。
這段看似簡單的旅程,實際上充滿挑戰和兇險。相比登月所跨越的38萬千米,地球到火星數千萬千米的距離,對飛行器的測控通信是一項巨大的考驗。火星探測器將「趕路」7到8個月,預計在明年2月到達火星的引力勢場以內,然後再經過火星的捕獲,才能到達火星。
路其漫漫,積跬致遠。
天問一號出發後,還有多少人惦記它的去處和歸途,還有多少人感同身受著它的「鄉愁」?
屈原面對九天,發出「日月安屬?列星安陳」的天問;李白放飛思緒,寫下「欲上青天攬明月」的豪邁;從敦煌莫高窟的飛天壁畫,再到明朝萬戶嘗試飛天的壯舉……飛天夢承載的是走向宇宙的雄心,哪怕有割捨不斷的鄉愁。
「不要溫柔地走進那段良夜,老年應在落暮時分燃燒咆哮;怒斥,怒斥這光明的消謝。」這首狄蘭•託馬斯的詩,出現在經典電影《星際穿越》中,它成為2014年銀幕上最激越浪漫的詩句,讓人們重燃對太空探索的嚮往與憧憬。
《星際穿越》的浪漫,或許不在於回家,不在於「鄉愁」,而在於再次出發。主人公兌現承諾之後,女兒卻提醒他,有新的問題出現:布蘭德博士依舊被困在遠方,而其他可能宜居的星球,也依舊等待著探索。
所謂「鄉愁」,縹緲於無盡的宇宙,綿延著永恆的追求,天問一號追索如此,每個人亦然。
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千年夙願,天問一號正懷著夢想與期待,在茫茫宇宙中一往無前,奔向神秘的紅色星球——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