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927萬公裡,是怎樣一種鄉愁?

2020-09-03 青島新聞廣播FM1076

別送我,說再見吧

故鄉已在身後了

你不要再想起我,請別送我

每次聽到這首《別送我》,總會泛起無法抑制的鄉愁,那一句「別送我」,飽含千言萬語,卻又無處訴說,也讓《500miles》的原版,產生了遼遠的距離感。

那麼,如果「離家」927萬公裡,會是怎樣一種鄉愁?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13時17分25秒器箭分離,準確進入預定地火轉移軌道。彼時,青島新聞綜合廣播FM107.6聯合湖南經濟廣播FM90.1、宜品乳業官方抖音號——宜品乳業以及愛青島客戶端,直播了發射盛況。

截至今天12時41分,發射已過去整整一個月。在浩瀚的宇宙中,天問一號飛行裡程8650萬公裡,距離地球927萬公裡,探測器目前飛行正常,它的星際旅行,是否也裹藏著無以表達的鄉愁呢?

天問一號任務主要包括6個飛行階段:發射段、地火轉移段、火星捕獲段、火星停泊段、離軌著陸段和科學探測段。目前飛行處於地火轉移段,需要大約6個半月。

7月27日,天問一號出發後的第四天,它在飛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回望地球,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對地球、月球成像,獲取了地月合影。

為了確保天問一號在預定時間準確與火星交會,在地火轉移段需要4-5次軌道中途修正和1次深空機動。8月2日,天問一號完成第一次中途修正,3000N軌控發動機開機20秒。

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後,太陽翼展開,進行對日定向;定向天線展開,進行閉環跟蹤。開展定向天線零位修正、例行軌道參數注入、測定軌以及溫度管理等工作。期間進行搭載設備自檢測試和姿態機動測試。載荷科學數據下傳順利,各項飛控工作正常開展。

參與本階段測控跟蹤的各深空站、VLBI各測站運行良好,測控通信系統工作正常,測定軌精度滿足任務要求。

這段看似簡單的旅程,實際上充滿挑戰和兇險。相比登月所跨越的38萬千米,地球到火星數千萬千米的距離,對飛行器的測控通信是一項巨大的考驗。火星探測器將「趕路」7到8個月,預計在明年2月到達火星的引力勢場以內,然後再經過火星的捕獲,才能到達火星。

路其漫漫,積跬致遠。

天問一號出發後,還有多少人惦記它的去處和歸途,還有多少人感同身受著它的「鄉愁」?

屈原面對九天,發出「日月安屬?列星安陳」的天問;李白放飛思緒,寫下「欲上青天攬明月」的豪邁;從敦煌莫高窟的飛天壁畫,再到明朝萬戶嘗試飛天的壯舉……飛天夢承載的是走向宇宙的雄心,哪怕有割捨不斷的鄉愁。

「不要溫柔地走進那段良夜,老年應在落暮時分燃燒咆哮;怒斥,怒斥這光明的消謝。」這首狄蘭•託馬斯的詩,出現在經典電影《星際穿越》中,它成為2014年銀幕上最激越浪漫的詩句,讓人們重燃對太空探索的嚮往與憧憬。

《星際穿越》的浪漫,或許不在於回家,不在於「鄉愁」,而在於再次出發。主人公兌現承諾之後,女兒卻提醒他,有新的問題出現:布蘭德博士依舊被困在遠方,而其他可能宜居的星球,也依舊等待著探索。

所謂「鄉愁」,縹緲於無盡的宇宙,綿延著永恆的追求,天問一號追索如此,每個人亦然。

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千年夙願,天問一號正懷著夢想與期待,在茫茫宇宙中一往無前,奔向神秘的紅色星球——火星!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飛了8650萬公裡,離地球僅只有927萬公裡,為何?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近狀怎麼樣了,又以怎樣的雄姿在遠離我們,距離有多遠了,這可能是國人最關心的事情,現在有一條關於它的好消息來了,「天問一號」在8月23日12時已經來到927萬公裡遠的地火轉移軌道中,如果按每天遠離地球約30萬公裡速度來計算,那麼預計在8月26日與地球距離將突破1000萬公裡,刷新我國航天紀錄。
  • 天問一號探測器「奔火」滿月:距地球927萬公裡 飛行正常
    截至今天12時,天問一號飛行裡程8650萬公裡,距離地球927萬公裡。目前探測器飛行正常。天問一號任務主要包括6個飛行階段:發射段、地火轉移段、火星捕獲段、火星停泊段、離軌著陸段和科學探測段。7月27日,天問一號在飛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回望地球,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對地球、月球成像,獲取了地月合影。為確保天問一號在預定時間準確與火星交會,在地火轉移段需要4-5次軌道中途修正和1次深空機動。
  • 天問一號探測器「奔火」滿月:距地球927萬公裡,飛行正常
    截至今天12時,天問一號飛行裡程8650萬公裡,距離地球927萬公裡。目前探測器飛行正常。 天問一號任務主要包括6個飛行階段:發射段、地火轉移段、火星捕獲段、火星停泊段、離軌著陸段和科學探測段。7月27日,天問一號在飛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回望地球,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對地球、月球成像,獲取了地月合影。 為確保天問一號在預定時間準確與火星交會,在地火轉移段需要4-5次軌道中途修正和1次深空機動。
  • 鄉愁「愁」什麼
    文/李而亮   鄉愁,在當今中國是個很「文藝」的詞語。它的紅後來源於臺灣詩人余光中、文化學者席慕容的同名詩作《鄉愁》。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哪頭;長到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哪頭……   詩作中對故鄉充滿的思念、哀怨、惆悵,不知打動了多少少小離家、有鄉難回的遊子之心。
  • 天問一號已距離地球927萬公裡!9月擬第二次修軌火星移民近了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截止8月23日12時的數據顯示,天問一號飛行裡程達8650萬公裡,距離地球927萬公裡(已離地927萬公裡)。目前,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正常,上面我們也說了。根據專家介紹,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正以每天約30萬公裡的速度遠離地球,同時我國已經執行了一次軌道修正,預計在將在9月進行第二次軌道修正
  • 天問一號已離地927萬公裡!9月擬第二次修軌,火星移民近了?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截止8月23日12時的數據顯示,天問一號飛行裡程達8650萬公裡,距離地球927萬公裡(已離地927萬公裡)。目前,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正常,上面我們也說了。根據專家介紹,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正以每天約30萬公裡的速度遠離地球
  • 鄉愁是一種獨特的審美體驗
    原標題:鄉愁是一種獨特的審美體驗  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發出了「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熱切呼喚,使「記得住鄉愁」擁有豐富的內涵和雋永的韻味,營造出帶有淡淡甜蜜、微微苦澀、脈脈思念的審美體驗。   鄉愁是一種從容期待的慢慢品味。莊稼的種管收儲講時節。
  • 綦江冬韻漸濃,你眼中的鄉愁是什麼?
    {"title":"綦江冬韻漸濃,你眼中的鄉愁是什麼?"攝冬韻漸濃時,最是鄉愁起在外漂泊,年味將至回家的心是否也越發越迫切?每一個離家的人都會有鄉愁它可能是一碗熱騰騰的麵條是一桌可口的家鄉飯菜是童年記憶中的一草一木......
  • 有一種鄉愁叫嫋嫋炊煙
    有一種鄉愁叫嫋嫋炊煙文/李玉娜鄉愁是每一個遊子心中揮之不去的內心情結,離開故鄉四十多年後,我內心的鄉愁化作故鄉夕陽西下,牛羊歸圈時,站在故鄉的山坡,看家家戶戶草屋瓦頂那炊煙。離開家鄉四十多年,每到外出旅行,看到田野村落及嫋嫋炊煙,心裡那種鄉愁油然而生。似乎聽見傍晚的村中牛羊歸欄的叫聲和老奶奶喚孫回家吃飯的聲音。鄉愁是一種綿長的記憶,讓我走到哪裡也不會忘記。嫋嫋炊煙是我記憶裡的鄉愁。作者簡介李玉娜:女,漢族,莊河市史志辦退休幹部。絲綢設計專業畢業,愛好書畫鑑賞。大連作家協會會員,遼寧散文家協會會員。
  • 英國鴕鳥「離家出走」 步行八公裡在高爾夫球場安家 (1/4)
    英國鴕鳥「離家出走」 步行八公裡在高爾夫球場安家 (1/4) "← →"翻頁
  • 廣袤的鄉愁
    二是將敘述的視點遊移於自我與他者之間,透過他者的視野,拓展鄉愁的意蘊和內涵。陳曉明在評論高海濤的散文時認為其作品「既是鄉土散文也是文化散文,融合了本土和域外的兩種記憶,寫出了一種鮮見的格調和氣勢」①。確實,《英格蘭流年》正是這樣一種既具有中西宏闊的文化視野又沉湎於對鄉土的熱愛與眷戀的文化散文集。這樣的散文是有容量,有氣度的。他拉近了世界的距離,飽滿了鄉村的故事。
  • 它已飛離地球900萬公裡
    截至今天12時,天問一號飛行裡程8650萬公裡,距離地球927萬公裡。目前探測器飛行正常。天問一號任務主要包括6個飛行階段:發射段、地火轉移段、火星捕獲段、火星停泊段、離軌著陸段和科學探測段。7月27日,天問一號在飛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回望地球,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對地球、月球成像,獲取了地月合影。為確保天問一號在預定時間準確與火星交會,在地火轉移段需要4-5次軌道中途修正和1次深空機動。
  • 上聯:天問離家奔火去,下聯誠邀
    天問離家奔火去,路途遙遠又艱辛。今傳地月同框像,報聲平安離故鄉。勸君路上莫害怕,十四億人祈福您。今生如若再逢君,喜極而泣淚溼衣。註:7月27日,飛向火星的第四天,「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距離地球120萬公裡的飛行途中,深情回望了一眼家園。
  • 日本的鄉愁河:千曲川
    鄉愁與河流,常常有不解之緣。日本最長的河是信濃川(しなのがわ,shinanogawa),流經長野縣、新瀉縣,全長367公裡。
  • 《娥眉月》:鄉愁流成河,女人如雲朵
    一、鄉愁,一個作家躲不過的情結對於一個作家來說鄉愁是他創作的底蘊和動力。敏感而多情的思緒裡,鄉愁是一塊淨土,走不出,回不去。父母在,鄉愁是家的掛牽。父母離開,鄉愁是回不去、融不進的遺憾。無論走多遠,無論怎樣發達,骨子裡永遠烙刻著故土的影子。
  • 我跟來自臺灣的政治人物談了鄉愁和統一|記者觀察
    文/何王子彧猶記得,在課本上讀完余光中先生的《鄉愁》,的確是感動的,但在那青蔥的學生時代,我對鄉愁二字代入的是家,也許是家鄉清晨的鳥叫,是晌午的蟬鳴,是傍晚的炊煙。2020年9月20日,福建廈門,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如約而至。在論壇大會的開頭演出上,同樣的一曲《鄉愁》卻讓我陷進去了。
  • 既有鄉愁又有野趣 小小林盤演繹歸園田居
    原生態 現代既留住了鄉愁又能體驗野趣進入幸福裡,兩旁一畦畦齊整的菜園裡,種著各色的蔬菜,保留著田園生活最基礎的土壤;穿梭在「鮮道·幸福裡」,這裡保留著原始風貌的川西竹林,農家種植的柑子樹也被設計者保留了下來。彎彎曲曲的小路旁,一灣流水淙淙,兩旁鮮花簇擁;極目遠眺,田疇沃野盡收眼底,一幅活生生的歸園田居圖就展現在眼前。
  • 天問一號「奔火」滿月 已飛離地球900多萬公裡
    原標題:天問一號「奔火」滿月 已飛離地球900多萬公裡 摘要 【天問一號「奔火」滿月 已飛離地球900多萬公裡】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 《鄉愁》思維導圖欣賞
    懷舊是一首深情動人的歌,《鄉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長、音調動人的一曲。正如中國土地上很多河流都是黃河和長江的支流一樣,余光中雖然生活在臺灣島上,但作為一位熱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懷舊詩歌繼承了中國古典詩的民族情感傳統,而且,有著深厚的歷史和愛國情感。
  • 《一路書香》泉州尋鄉愁 竇文濤對老奶奶狂飆英語
    原標題:《一路書香》泉州尋鄉愁 竇文濤對老奶奶狂飆英語   《一路書香》泉州尋鄉愁,竇文濤自嘲參加了「農業節目」   泉州是中國第一僑鄉,因為數以百萬計的異鄉遊子對於祖國和家鄉的思念,讓這座古老的城市籠罩上了一層濃濃的鄉愁。在「鄉愁之地」品讀余光中的《鄉愁》,再應景不過了。不僅如此,余光中的舊居也位於泉州,這讓竇文濤、張星月、任賢齊萌生了無限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