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愁」什麼

2021-01-10 中華兒女報刊社

  文/李而亮
  鄉愁,在當今中國是個很「文藝」的詞語。它的紅後來源於臺灣詩人余光中、文化學者席慕容的同名詩作《鄉愁》。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哪頭;長到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哪頭……
  詩作中對故鄉充滿的思念、哀怨、惆悵,不知打動了多少少小離家、有鄉難回的遊子之心。
  2014年1月22日,中共中央一號文件,以「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詞句,令鄉愁第一次出現在最高級別的官方文件中,迅速在神州大地熱騰。接著,由中宣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聯合組織實施,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拍攝的百集大型記錄片《記住鄉愁》播出,更是把鄉愁提升到人們想家的新境界。不說鄉愁,好像你談論家鄉都少了應有的品位和情調。
  要說古人懷鄉情結,還是今人想家盼歸,用鄉愁來形容的還真不多。像李白的「窗前明月光」,就算是古人抒發鄉愁的典型之作了。當今公職人員也好,農民工也好,大都用「想家」、「思鄉」的平白之語,來表達對家鄉的嚮往與回家之心切。
  余光中的「鄉愁」概念之所以能迅速流行,說明它準確而貼切地探到了大家心靈最柔軟之處,瞬間擦亮了人們對故鄉眷戀的明亮火花,。一時間,不「愁」不足以表達對故鄉的熱愛,不「愁」不能催下眼中的熱淚。
  那麼,到底什麼是鄉愁?有人認為鄉愁是對家鄉的感情和思念,對故土的眷戀;有人認為鄉愁指的是「一個生病的人因為他並非身處故鄉而感覺到的痛苦」,或者「再也無法見到故鄉的恐懼」。  
  後者對鄉愁的定義似乎更準確與貼近現實一些。古代交通不便,遊子們「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的現象較為普遍,因而將對家鄉的思念演變為鄉愁,容易理解。而當今交通發展迅速,道路四通八達,「千裡江陵一日還」的速度已經是慢的了,只要經濟條件允許,一個黃金周或小長假足可回家轉一圈,還有什麼思鄉之愁可言?
  而當今的鄉愁,愁的正是見不到兒時故鄉、夢中故鄉的恐懼。
  要說中國古代最典型的鄉愁之作,莫過於楚漢戰爭的「四面楚歌」。項羽及其軍隊被困於垓下,漢軍士兵以唱楚地歌曲來引起楚軍的思鄉之情。聽到熟悉鄉音的楚軍,由於恐懼再也沒有機會回到家鄉了,頓時軍心渙散,棄陣投降。
  臺灣詩人余光中、席慕容的鄉愁之作之所以能打動讀者,就在於他們親眼領略父輩有鄉不能回、終老難踏故土的苦楚和悽涼。這樣一種思鄉病已經深深傳染到他們身上,不抒發難以釋懷。
  我們當今許多人的思鄉的恐懼感來自哪裡呢?不是說回不去故鄉,而是魂牽夢縈的故鄉已不復存在。今年春節後,上海一位博士生的《返鄉日記》頃刻爆紅,正是說出了當代有條件回到家鄉者的鄉愁。
  近20年來,是我國鄉村變化最大的時期。工業化、城鎮化,高速的經濟發展可謂日新月異。可在日新月異中,大量的村莊被摧毀,大片的農田變成樓房,連綿的草地山林河流在消失,成群的飛禽昆蟲失去了蹤影……當我們回到故鄉的時候,兒時印記深刻的古宅、老樹、小溪、田野、小鳥已都不復存在。我們,在故鄉已經找不到自己的家門。
  這,恐怕才是我們今天大多數人的鄉愁。
  人人都有鄉情,但每人都有不一樣的鄉愁。本期專題,我們以「不一樣鄉愁」為主題,採訪了幾位不同職業、地域的人,看看他們的鄉愁在「愁」什麼?

相關焦點

  • 鄉愁是一種獨特的審美體驗
    原標題:鄉愁是一種獨特的審美體驗  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發出了「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熱切呼喚,使「記得住鄉愁」擁有豐富的內涵和雋永的韻味,營造出帶有淡淡甜蜜、微微苦澀、脈脈思念的審美體驗。   鄉愁是一種從容期待的慢慢品味。莊稼的種管收儲講時節。
  • 廣袤的鄉愁
    高海濤的散文集《英格蘭流年》飽含了濃濃的鄉愁,充斥著對故鄉厚重的思念,對親人無限的眷戀。《英格蘭流年》在世界視域的縱深處回望鄉愁,透過鄉愁的回望為漂泊的心靈尋覓棲居之地,為無依的遊子尋找故鄉的根。高海濤在對這種具有尋根意味的鄉愁的探究過程中,採取了特殊的表現方式:一是利用時空置換,在時空轉換中,為鄉愁定位,深化鄉愁。
  • 綦江冬韻漸濃,你眼中的鄉愁是什麼?
    {"title":"綦江冬韻漸濃,你眼中的鄉愁是什麼?"qijiangquxinwen/2021-01-06/27b255d980a3a87839dbbe2c096ef093.jpg", "smalltext":"來自上遊新聞客戶端", "id":"3536217", "classid":"916"} 綦江冬韻漸濃,你眼中的鄉愁是什麼
  • 莫言公開評價余光中,並模仿《鄉愁》寫打油詩,句句詼諧卻有哲理
    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將莫言和余光中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或者說將文人的精神世界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是「鄉愁」。因為「鄉愁」,莫言坦言,自己是余光中的「粉絲」。因為縱觀當代詩壇,寫鄉愁,余光中堪稱第一人。他的一首《鄉愁》,打動了無數人,也包括莫言。
  • 張海龍看鄉愁: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
    鄉愁是什麼?如果也要用兩個意象來讓它更生動,那就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望山,是高山仰止,是知道我們應該敬畏什麼遵從什麼;見水,是江流千古,是懂得我們應該傳承什麼守護什麼。如此一來,我們才能理解《記住鄉愁》的價值究竟何在。 大家可能會問,記住鄉愁到底跟「禮義廉恥,國之四維」有什麼關係?
  • 鄉愁詩人生前曾怒懟蔡英文:政治不該介入語文教育
    鄉愁詩人生前曾怒懟蔡英文:政治不該介入語文教育 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7年12月14日 16:56 A-A+ 多篇作品入選中小學教材,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鄉愁》。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這是《鄉愁》中的開篇一節,這首詩作於1971年,已經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余光中思鄉情切,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寫下《鄉愁》這首詩。該作共分四節,每節4句,短短的16行共84個字,情深意切,將渴望祖國統一,與思鄉之愁描寫的淋漓盡致。
  • 王勃一首簡單的詩,無一「愁」字卻句句寫愁,短短4句就盡展才華
    「愁」在我國歷史上的古典詩詞中沾到的比重相當大。譬如在李煜筆下的愁是那樣的多,就像一江春水一樣流向遠方,不可斷絕;王昌齡的那句「孤舟微月對楓林,分付鳴箏與客心」將遊子客居他鄉的羈旅之愁勾勒得如此悽婉;而李清照眼中的愁卻有了形狀,「綠肥紅瘦」的愁滋味有幾人能夠體會呢?在劉禹錫筆下的愁卻又是那樣的令人感動——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 打開瞄準鏡你最怕看到什麼?黑洞,小草,螺絲釘和鄉愁!
    那麼當你在遊戲中開鏡的時候最害怕看到什麼呢?「老年」玩家給了四個答案,非常精闢。1,螺絲釘近日一位刺激戰場玩家在雨林地圖中愉快的玩耍,落地撿到一把QBU,一把AKM和高倍瞄準鏡。3,鄉愁在刺激戰場遊戲中瞄準鏡最根本的功能就是瞄準敵人,但是如果你打開瞄準鏡看到的不是一個敵人,而是兩個或者三個……怎麼辦?如果這三個敵人沒有發現你還好,但是如果這三個敵人的槍都在瞄準著你,你慌不慌?
  • 《鄉愁》思維導圖欣賞
    懷舊是一首深情動人的歌,《鄉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長、音調動人的一曲。正如中國土地上很多河流都是黃河和長江的支流一樣,余光中雖然生活在臺灣島上,但作為一位熱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懷舊詩歌繼承了中國古典詩的民族情感傳統,而且,有著深厚的歷史和愛國情感。
  • 有一種鄉愁叫嫋嫋炊煙
    有一種鄉愁叫嫋嫋炊煙文/李玉娜鄉愁是每一個遊子心中揮之不去的內心情結,離開故鄉四十多年後,我內心的鄉愁化作故鄉夕陽西下,牛羊歸圈時,站在故鄉的山坡,看家家戶戶草屋瓦頂那炊煙。離開家鄉四十多年,每到外出旅行,看到田野村落及嫋嫋炊煙,心裡那種鄉愁油然而生。似乎聽見傍晚的村中牛羊歸欄的叫聲和老奶奶喚孫回家吃飯的聲音。鄉愁是一種綿長的記憶,讓我走到哪裡也不會忘記。嫋嫋炊煙是我記憶裡的鄉愁。作者簡介李玉娜:女,漢族,莊河市史志辦退休幹部。絲綢設計專業畢業,愛好書畫鑑賞。大連作家協會會員,遼寧散文家協會會員。
  • 「離家」927萬公裡,是怎樣一種鄉愁?
    別送我,說再見吧故鄉已在身後了你不要再想起我,請別送我每次聽到這首《別送我》,總會泛起無法抑制的鄉愁,那一句「別送我」,飽含千言萬語,卻又無處訴說,也讓《500miles》的原版,產生了遼遠的距離感。那麼,如果「離家」927萬公裡,會是怎樣一種鄉愁?
  • 一場展覽,展出張大千「倥傯的鄉愁」
    一場展覽,展出張大千「倥傯的鄉愁」 張大千收藏的玩石。它是為了配合成都博物館新館開館特展《倥傯的鄉愁·張大千》所開展的一場社教活動。這場以「鄉愁」為主題的展覽,通過國畫大師張大千留下的收藏品、粉本、作品、印章、書信等,向觀眾呈現了張大千的豐富人生。    而展覽的策展人孫凱,是張大千大弟子孫雲生之子,曾與張大千共同生活8年。這次他向大家講述了張大千的許多軼事。
  • 日本的鄉愁河:千曲川
    鄉愁與河流,常常有不解之緣。日本最長的河是信濃川(しなのがわ,shinanogawa),流經長野縣、新瀉縣,全長367公裡。
  • 《娥眉月》:鄉愁流成河,女人如雲朵
    一、鄉愁,一個作家躲不過的情結對於一個作家來說鄉愁是他創作的底蘊和動力。敏感而多情的思緒裡,鄉愁是一塊淨土,走不出,回不去。父母在,鄉愁是家的掛牽。父母離開,鄉愁是回不去、融不進的遺憾。無論走多遠,無論怎樣發達,骨子裡永遠烙刻著故土的影子。
  • 《一路書香》泉州尋鄉愁 竇文濤對老奶奶狂飆英語
    原標題:《一路書香》泉州尋鄉愁 竇文濤對老奶奶狂飆英語   《一路書香》泉州尋鄉愁,竇文濤自嘲參加了「農業節目」   泉州是中國第一僑鄉,因為數以百萬計的異鄉遊子對於祖國和家鄉的思念,讓這座古老的城市籠罩上了一層濃濃的鄉愁。在「鄉愁之地」品讀余光中的《鄉愁》,再應景不過了。不僅如此,余光中的舊居也位於泉州,這讓竇文濤、張星月、任賢齊萌生了無限嚮往。
  • 貴州省安順市深挖鄉愁文化 聚力打造文旅融合新業態
    中國公益在線(www.gyzxcn.com)訊 近年來,安順市堅持把鄉村文化振興貫穿於鄉村振興的各領域全過程,著力布局「全域旅遊+鄉愁文化」新業態,探索旅遊產業發展新路徑,充分發揮旅遊資源和地方民族特色文化優勢,緊緊圍繞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深入推進「旅遊+文化」發展戰略,打好鄉愁文化和黔中特色文化兩張牌,通過建檔纂志留住鄉愁文化,為鄉村振興固根基
  • 離人愁歌詞是什麼意思 今兩股痒痒受到了熱議
    近日一首《離人愁》也是火遍了網絡,不少網紅們也是到處翻唱這首歌曲,隨著該曲的迅速爆紅自然也是引發了熱議,許多網友都想知道這首歌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離人愁歌詞想要表達的是什麼呢?歌曲《離人愁》靈感來源於古詩詞之中,曲和詞都充滿了古風韻味,當中還添加了戲曲當中的笑聲,歌曲《離人愁》由李袁傑演唱並擔綱詞曲創作,筱筱雨沐編曲,是一首描述年少江湖情懷的古風歌曲。
  • 含秋白露滴鄉愁,鴻雁南歸越北州
    隨著氣候的逐漸轉涼,候鳥南遷,回歸曾經的故土避寒越冬,大雁成群從北方向南飛往,雛燕豐羽毛,追夢他鄉,「年怕中秋半怕半」,在異鄉就業謀生的遊子,此時同樣有一種「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感覺,同樣有著能早點回家團聚的思想,筆者小詩一首七絕《白露滴鄉愁》與君共鳴,歡迎參與討論!
  • 華氏451度的鄉愁
    它懷著在浩渺時空裡終於找到伴侶的鄉愁和狂喜,發出與霧角相同聲音的共鳴……然而,它終必遭受最深沉絕望的打擊。許多年之後,我終於在布萊德柏裡的短篇小說集裡讀到《霧角》(Fog Horn)的原文。他成為我最喜愛的科幻小說家,正因為作品中的詩意。不同於許多一般的科幻小說家,布萊德柏裡的小說沒有太多科技的描述——他其實對機關布景的科幻小說並不認同。
  • 記住鄉愁:來國博品味山東民間藝術的「造物智慧」
    展覽現場 什麼是鄉愁?鄉愁就是留存在人們內心深處的那種對故鄉生活的深刻記憶和常常眷戀。7月15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的「記住鄉愁——山東民藝展」,可能讓在北京漂泊的山東遊子有「回家」的感覺。展覽現場 衣裳錦繡部分重點展示山東女性織繡印染出的斑斕世界,在穿衣打扮中傳遞溫馨而感人的鄉愁情結。龐大的織布機和彩色的布藝令現場觀眾仿佛置身於一場當代藝術展,配色樸素又協調,頗具美感。展覽現場 齊魯女性不囿於日常耕作的勞累與繁瑣,以浪漫情懷擷取生活的點滴,納萬物於指端,或織或繡或印或染,幻化出美善交織的錦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