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超過2億公裡!「天問一號」向火星軌道靠攏,第一難關要來了

2020-12-06 騰訊網

據報導,備受矚目的「天問一號」在今年7月發射升空後,「天問一號」的飛控團隊,一直都在密切關注著它的動態,近期「天問一號」將正式脫離地球軌道,之後逐漸向火星軌道靠攏,這對於「天問一號」的火星探測任務來說,是最重要的一個節點。

飛行超過2億公裡!

「天問一號」目前正在太空中追逐著火星,如果一切順利,它將於明年2月份抵達火星。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顯示,目前「天問一號」已經飛行超過2億公裡,未來它將距離地球越來越遠,承載著我們的夢想奔赴火星。

說起來,即將脫離地球軌道的「天問一號」,已經迎來了它的太空之旅中的第一個關鍵節點,因為雖然已經數月過去了,但是它仍然沒有脫離地球的軌道。

飛控團隊的工作人員表示,這次「天問一號」將通過深空機動脫離地球軌道,這也是「天問一號」在整個火星探測計劃中的第一步。

在此前發布的「天問一號」探測火星計劃中,我們可以看出,整個計劃一共是分為三步的,其中第一步就是順利進入到火星軌道範圍內,只有這樣,後面的計劃才可以順利開展。

目前「天問一號」已經抵達了計劃第一步的最後衝刺階段,如果將「天問一號」的火星探測之旅比作是一場比賽,當「天問一號」順利脫離地球軌道後,也就意味著「天問一號」完成了比賽的三分之一。

未來還有2道難關等待著「天問一號」

飛入火星軌道之後,還有2道難關等待著「天問一號」,分別是在火星上實現「軟著陸」和在火星上成功釋放巡視器,順利在火星上開展後續的探測工作。

其中比較關鍵的一步,就是「天問一號」是否可以順利在火星上軟著陸,因為雖然早在幾十年前,美國、前蘇聯等國家就開始陸續發射火星探測器,但是一直到今天,可以成功在火星上實現軟著陸的探測器仍然非常少,成功率不足50%。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飛入火星大氣層後成功在火星表面著陸,對於技術等方面的要求是極高的,否則幾個月飛往火星的等待時間,以及前期多年的辛苦籌備都會付之東流。

此外,還有最後的一步,就是當「天問一號」在火星上實現軟著陸之後,隨身攜帶的各種探測儀器能否順利釋放,短時間內投入到工作之中。

只有等到這三步都順利完成後,「天問一號」才算真正的成功抵達火星,也才算是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所以,相較於擁有豐富經驗的美國而言,這次「天問一號」代表中國第一次探測火星,就可能會完成了其他國家(包括美國在內)多年的探測過程,這也是它備受國際矚目的原因之一,正如同這次「天問一號」脫離地球軌道一樣,同樣吸引著全球的目光。

「天問一號」去火星上找什麼?

火星,並不是太陽系中距離我們最近的一顆行星,而且從和地球的相似程度上來說,拋開氣候環境問題不談,火星的相似度也不如金星。

不過,由於金星上的氣候環境問題,同樣處於太陽系宜居帶的火星,也就成為了人類未來飛出地球後的第一個選擇,自從上個世紀末開始,火星被稱作「第二地球」,多年來人類對於火星的關注,就從未停止。

「天問一號」去火星上找什麼呢?探測火星的氣候環境、探測火星上的礦產資源,在火星上尋找適合建立人類基地的地方,以及探索火星的演化史,去火星上尋找可能存在過的火星生命化石。

不止是「天問一號」,這次和「天問一號」一樣飛往火星的探測器之一,美國的「毅力號」,它的工作任務之一,也是去火星上尋找生命的奇蹟。

近年來,很多證據都表明,火星上很可能仍然存在著生命,並且有科學家判斷,在遠古時期,火星上曾經存在過低等生物,所以,「毅力號」和「天問一號」才會啟程去火星尋找真相,如果未來它們真的可以在火星上找到生命,哪怕是遠古火星生物留下來的火星化石,對於人類來說,都是一次意義重大的突破,因為這標誌著,地外生命的存在成為現實。

如今,「天問一號」和「毅力號」都一路奔向火星,未來它們也將在火星上開展一次「太空競技」,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期待早日有好消息傳回。

相關焦點

  • 飛行超過2億公裡!「天問一號」向火星軌道靠攏,第一難關要來了
    據報導,備受矚目的「天問一號」在今年7月發射升空後,「天問一號」的飛控團隊,一直都在密切關注著它的動態,近期「天問一號」將正式脫離地球軌道,之後逐漸向火星軌道靠攏,這對於「天問一號」的火星探測任務來說,是最重要的一個節點。
  • 「天問一號」 完成深空機動 向火星軌道靠攏!
    用學術點聽不懂的話說就是我們的「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向火星軌道靠攏(還是很懵圈)飛行80天這不昨天再次傳來激動人心的消息通過深空機動脫離地球軌道開始向火星軌道靠攏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節點意味著距離火星我們又進了一步
  • 「天問一號」探測器即將脫離地球軌道,向火星軌道靠攏
    天問一號即將向火星軌道靠攏。視頻來源:@央視軍事(02:30)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透露,國慶節後,「天問一號」將通過深空機動脫離地球軌道,向火星軌道靠攏,這是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重要關鍵節點。據悉,天問一號飛控團隊平均年齡僅30歲,節日一直忙碌崗位上。來源:央視網
  • 天問一號即將跨越2億公裡,卻還沒脫離地球軌道,第一步還很漫長
    70多天,根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10月1日的消息,截至止到10月1日零時,天問一號已飛行路程約1.88億千米,距地球2410萬千米,飛行狀態良好,這時間距離今天(10月7日)已經又過去一周,天問一號飛行的路程即將跨越2億千米。
  • 天問一號將脫離地球軌道向火星軌道靠攏,去火星有多難看完就明白
    探索火星一直是中國航天人的一個夢想,隨著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以後,距離實現夢想也越來越近。近日,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發出了好消息,天問一號已經成功的完成了兩次軌道的修正,通過深空機動脫離地球軌道,正式向火星軌道逐漸靠攏,這是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重要關鍵節點。
  • 已飛行一個月「天問一號」還要連闖七大難關
    >  「天問一號」還要連闖七大難關  8月25日22時45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探測器已在茫茫太空中飛行了1月餘,距離地球超1000萬公裡,刷新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裡程的新紀錄。  龐之浩說,成功實現火星探測,需要渡過八大難關。目前「天問一號」任務探測器已經順利渡過第一道「發射」難關,接下來還有七道關口,可謂是步步驚心。  ■通信難關  目前「天問一號」任務探測器已距離地球1000多萬公裡,並且依然在以每天約30萬公裡的速度遠離地球,信號強度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意味著,未來傳回地球的探測器信號將越發微弱,過去很多探測器就因此失聯了。
  • 國慶節後,「天問一號」將向火星軌道靠攏
    ,國慶後,「天問一號」將通過深空機動脫離地球軌道,向火星軌道靠攏,這是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重要關鍵節點。據悉,#天問一號飛控團隊平均年齡30歲#,節日一直忙碌在崗位上。2016年1月,中國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已經得到國家批准立項,將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對火星開展全球性、綜合性的環繞探測,在火星表面開展區域巡視探測。
  • 飛行1月餘、距地球超1000萬公裡,「天問一號」還要連闖七大難關
    龐之浩說,成功實現火星探測,需要渡過八大難關。目前「天問一號」任務探測器已經順利渡過第一道「發射」難關,接下來還有七道關口,可謂是步步驚心。因此「天問一號」任務探測器在飛行中需要提前規劃路線,避開太陽風暴強的時候,同時採用防輻射的器件和輻射屏蔽措施。■入軌難關 探測器在切入火星軌道過程中,要選擇適當的切入距離,以便被火星引力捕獲。探測器進入火星軌道時「剎車」的力度大小、時間早晚、進入角度都會影響引力捕獲的效果。稍有不慎,探測器就會「滑出」火星軌道,或撞到火星上。
  • 飛行1月餘、距地球超1000萬公裡,「天問一號」還要連闖七大難關
    (「天問一號」主要飛行階段示意圖。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供圖)8月25日22時45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探測器已在茫茫太空中飛行了1月餘,距離地球超1000萬公裡,刷新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裡程的新紀錄。「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還很長,它還將面臨哪些風險點,科研人員都有哪些保障技術和措施?
  • 距離地球超1000萬公裡,「天問一號」在太空飛行1月餘,還要連闖七大難關
    龐之浩說,成功實現火星探測,需要渡過八大難關。目前「天問一號」任務探測器已經順利渡過第一道「發射」難關,接下來還有七道關口,可謂是步步驚心。■通信難關 目前「天問一號」任務探測器已距離地球1000多萬公裡,並且依然在以每天約30萬公裡的速度遠離地球,信號強度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意味著,未來傳回地球的探測器信號將越發微弱,過去很多探測器就因此失聯了。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飛行超過一億公裡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發布消息: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與地球飛行距離累計超過1億公裡。2020年7.23日火星探測器搭載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發射中心升空。從地球飛往火星,截止到8月28日10時08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與地球距離已經飛行大約一億多公裡,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正常。
  • 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自20年7月底成功發射後已成功完成地月合照、火星探測器自拍、多次中途修正、一次深空機動動作、以及火星探測器攜帶載荷開機自檢等工作內容,天問一號還成功進行了數次軌道修正,根據計劃火星探測器將會在21年2月份左右接近火星後緊急剎車,隨後實施探測器制動然後使探測器進入環火軌道
  • 火星,我們來了!天問一號已飛行1.55億公裡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透露,截至9月18日8時30分,「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今年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天問一號」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預計2021年2月被火星引力捕獲,進入環火軌道,著陸巡視器預計於2021年5月降落火星。
  • 飛行7個月!航程4億公裡!天問一號千裡迢迢來到火星可不僅是找水
    編者按:天問一號登陸火星有4個亮點,每個亮點都是我們國家探測火星的裡程碑!天問一號千裡迢迢來到火星可不僅是找水,接下來我們有可能向核動力電源方向突破,然後建立火星基地。目前能夠在火星上軟著陸的國家只有中美兩國,建立火星基地是一個趨勢。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累計飛行1億公裡
    1億公裡。到達火星時,探測器距離地球約1.95億千米,實際飛行路程約4.7億千米。飛行期間,天問一號探測器已成功完成地月合影獲取、首次軌道中途修正、載荷自檢等工作。8月19日晚22時20分起,環繞器上火星磁強計、礦物光譜分析儀、高解析度相機、中解析度相機等載荷依次完成自檢,載荷科學數據下傳順利,確認設備狀態正常,各項飛控工作正常開展。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飛行1.55億公裡
    新華社福州9月18日電(記者章博寧、胡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透露,截至9月18日8時30分,「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距離地球1800萬公裡。張榮橋18日在福州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天問一號」飛行期間已成功完成地月合影獲取、首次軌道中途修正、載荷自檢等工作。目前各系統工作正常,探測器狀態良好。
  • 天問一號累計飛行1億千米,設備狀態正常
    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千米。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專家稱,7月23日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直接送入地火轉移軌道,成為一顆人造行星,與地球、火星共同繞太陽公轉,並逐漸遠離地球,飛向火星。到達火星時,探測器距離地球約1.95億千米,實際飛行路程約4.7億千米。
  • 「天問一號」探測器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
  •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徵途仍在繼續!
    截至9月18日8時30分,「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 而天問一號就是我們對「火星」的好奇:上面有什麼?是否有生命?未來能夠讓人類居住嗎?...... 「天問一號」是我們對於火星探索的第一步,也是我們探索宇宙奧秘的其中一步,不出現特殊情況的話,中國航天這次發射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將一舉實現首次火星發射就完成「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三項大任務。
  • 飛向火星!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達1億公裡
    央視新聞客戶端8月28日消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到1億公裡,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