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備受矚目的「天問一號」在今年7月發射升空後,「天問一號」的飛控團隊,一直都在密切關注著它的動態,近期「天問一號」將正式脫離地球軌道,之後逐漸向火星軌道靠攏,這對於「天問一號」的火星探測任務來說,是最重要的一個節點。
飛行超過2億公裡!
「天問一號」目前正在太空中追逐著火星,如果一切順利,它將於明年2月份抵達火星。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顯示,目前「天問一號」已經飛行超過2億公裡,未來它將距離地球越來越遠,承載著我們的夢想奔赴火星。
說起來,即將脫離地球軌道的「天問一號」,已經迎來了它的太空之旅中的第一個關鍵節點,因為雖然已經數月過去了,但是它仍然沒有脫離地球的軌道。
飛控團隊的工作人員表示,這次「天問一號」將通過深空機動脫離地球軌道,這也是「天問一號」在整個火星探測計劃中的第一步。
在此前發布的「天問一號」探測火星計劃中,我們可以看出,整個計劃一共是分為三步的,其中第一步就是順利進入到火星軌道範圍內,只有這樣,後面的計劃才可以順利開展。
目前「天問一號」已經抵達了計劃第一步的最後衝刺階段,如果將「天問一號」的火星探測之旅比作是一場比賽,當「天問一號」順利脫離地球軌道後,也就意味著「天問一號」完成了比賽的三分之一。
未來還有2道難關等待著「天問一號」
飛入火星軌道之後,還有2道難關等待著「天問一號」,分別是在火星上實現「軟著陸」和在火星上成功釋放巡視器,順利在火星上開展後續的探測工作。
其中比較關鍵的一步,就是「天問一號」是否可以順利在火星上軟著陸,因為雖然早在幾十年前,美國、前蘇聯等國家就開始陸續發射火星探測器,但是一直到今天,可以成功在火星上實現軟著陸的探測器仍然非常少,成功率不足50%。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飛入火星大氣層後成功在火星表面著陸,對於技術等方面的要求是極高的,否則幾個月飛往火星的等待時間,以及前期多年的辛苦籌備都會付之東流。
此外,還有最後的一步,就是當「天問一號」在火星上實現軟著陸之後,隨身攜帶的各種探測儀器能否順利釋放,短時間內投入到工作之中。
只有等到這三步都順利完成後,「天問一號」才算真正的成功抵達火星,也才算是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所以,相較於擁有豐富經驗的美國而言,這次「天問一號」代表中國第一次探測火星,就可能會完成了其他國家(包括美國在內)多年的探測過程,這也是它備受國際矚目的原因之一,正如同這次「天問一號」脫離地球軌道一樣,同樣吸引著全球的目光。
「天問一號」去火星上找什麼?
火星,並不是太陽系中距離我們最近的一顆行星,而且從和地球的相似程度上來說,拋開氣候環境問題不談,火星的相似度也不如金星。
不過,由於金星上的氣候環境問題,同樣處於太陽系宜居帶的火星,也就成為了人類未來飛出地球後的第一個選擇,自從上個世紀末開始,火星被稱作「第二地球」,多年來人類對於火星的關注,就從未停止。
「天問一號」去火星上找什麼呢?探測火星的氣候環境、探測火星上的礦產資源,在火星上尋找適合建立人類基地的地方,以及探索火星的演化史,去火星上尋找可能存在過的火星生命化石。
不止是「天問一號」,這次和「天問一號」一樣飛往火星的探測器之一,美國的「毅力號」,它的工作任務之一,也是去火星上尋找生命的奇蹟。
近年來,很多證據都表明,火星上很可能仍然存在著生命,並且有科學家判斷,在遠古時期,火星上曾經存在過低等生物,所以,「毅力號」和「天問一號」才會啟程去火星尋找真相,如果未來它們真的可以在火星上找到生命,哪怕是遠古火星生物留下來的火星化石,對於人類來說,都是一次意義重大的突破,因為這標誌著,地外生命的存在成為現實。
如今,「天問一號」和「毅力號」都一路奔向火星,未來它們也將在火星上開展一次「太空競技」,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期待早日有好消息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