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發布消息: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與地球飛行距離累計超過1億公裡。2020年7.23日火星探測器搭載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發射中心升空。
從地球飛往火星,截止到8月28日10時08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與地球距離已經飛行大約一億多公裡,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正常。
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13時17分25秒後器箭分離,準確進入預定地火轉移軌道。
「天問一號」探測器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都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飛行期間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成功完成地月合影獲取、首次軌道中途修正、及二次軌道修正、搭載載荷自檢等工作全部完成。
就在8月19日晚火星環繞器搭載的火星磁強計、礦物光譜分析儀、高解析度相機、中解析度相機等設備載荷都已經順利完美的依次完成自檢。
探測器上搭載的載荷科學數據回傳順利進行,科研人員也確認了各設備工作狀態全部正常,各項飛控工作也按計劃進行。
由於探測器在飛行過程中會有軌道偏差,所以火星探測器在前幾次已經修正了軌道,後續還將組織開展深空機動和多次中途軌道修正,當在探測器接近火星軌道後執行被火星軌道捕獲、在火星上著陸、火星上巡視勘察等眾多科學實驗任務。
當火星探測器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進行動作,太陽翼電池翻板將展開,此時太陽翼將進行定向位置,以確保過去足夠的太陽能量,過後定向天線也將隨即展開,然後進行閉環跟蹤。
同時火星探測器還將開展定向天線零位修正、例行軌道參數注入、測定軌以及溫度管理等眾多科學工作任務。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累計飛行已經達到1億多公裡,目前火星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各種科學設備載荷工作正常。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在軌安全飛行約36天,在「天問一號」發射之前中東國家阿聯用在日本發射場用日本三菱重工火箭發射了一顆自研火星探測器,而就在「天問一號發射」不久,美國也發射了火星探測器。
今年火星是異常熱鬧,這些探測器都將飛行很長時間才能抵達火星。「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任務主要有6個飛行階段:
發射段、地火轉移段、火星捕獲段、火星停泊段、離軌著陸段和科學探測段。
目前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正處於地火轉移段,耗費時間大約需要6.5個月,讓我們一起期待「天問一號」給我們帶來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