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嗎,去火星那種?「天問一號」替你探探路!
今年夏天,除了「天問一號」擇機發射,還有多個國家扎堆「奔火星」、為「星際移民」探路。昨天(20日)5時58分,在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伴隨轟鳴,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騰空而起!阿聯計劃2117年在火星建立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希望號」率先出發探路。
-
天問·探路火星|發射!「天問一號」啟程,目標火星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7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是中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此次任務為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也是中國運載火箭首次執行地球-火星轉移軌道發射任務。
-
天問·探路火星|回顧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前世今生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謝瑞強 通訊員 龐丹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我國深空探測邁出嶄新的一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發射升空後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突破極其遙遠距離,到達火星並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
-
一聲指令,天問探路火星——專訪「天問一號」發射任務「01」指揮員王光義
一聲指令,天問探路火星——專訪「天問一號」發射任務「01」指揮員王光義海南日報記者 李磊 李佳飛通訊員 徐斌如 李寒劍「五、四、三、二、一、點火!」7月23日12時41分,緊隨一聲指令的,是巨大的轟隆聲、空氣的撕裂聲,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動機噴出的尾焰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上空劃出一條優美的曲線,將我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太空。發出「點火」指令的,就是此次發射任務「01」指揮員王光義,他也是我國目前唯一的長徵五號和長徵七號兩型運載火箭的「雙料」指揮員。
-
天問·探路火星|「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7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剛剛,器箭分離,發射成功。責任編輯:李怡清校對:張豔
-
天問·探路火星|中國加入火星「精英俱樂部」,外媒怎麼看?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陳沁涵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邁出了自主行星探測的重要一步。「天問一號」計劃對火星進行「環繞、著陸、巡視」,如果順利完成,將為全球首次同時展開「三步走」的計劃。對於中國這次歷史性發射任務,外媒和外國同行也頗為關注。
-
天問·探路火星|五大亮點!最快「胖五」把探測器送入蒼穹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謝瑞強7月23日,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託舉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直刺蒼穹。經過約2180秒的飛行後,「天問一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該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五次發射任務,也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
-
「天問一號」:中國首次火星之旅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天問一號」,代表中國向火星「發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2000多年前,屈原曾發出嗟嘆。而今,「天問一號」將勇敢作答。2020年4月24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天問一號」。
-
組圖|「天問一號」海南出發 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在位於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當日13時25分,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探路火星|探測任務中有哪些外國機構參與合作?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徐小涵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此次任務還有歐空局以及法國、阿根廷、奧地利等國家和組織的參與合作。據美國「太空」新聞網(space.com)22日報導,「天問一號」探測任務的國際合作夥伴包括歐空局(ESA)、法國國家航天研究中心(CNES)、阿根廷國家空間活動委員會(CONAE)和奧地利科研促進署(FFG)等多個航天機構,它們在軌道跟蹤、數據中繼等方面進行合作。報導指出,此次「天問一號」任務將藉助歐空局跟蹤站網絡(ESTRACK)。
-
火星、「胖五」、三個目標:「天問一號」升空背後的故事
人類與火星的距離又近一步。據新華社報導,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此次火星探測是我國行星探測階段的首次任務,根據計劃,將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如果完成任務,這將是全世界首次在一次任務中完成三個目標。
-
「天問一號」將這樣「跳」上火星
荔枝科技專稿 記者/王晟 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整裝待發。它即將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開展中國首次「探火」之旅。將在本次任務中實施「繞、落、巡」的「天問一號」,又會採用哪種方式,安全降落在火星上呢?
-
「天問一號」將這樣「跳」上火星
荔枝科技專稿 記者/王晟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整裝待發。它即將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開展中國首次「探火」之旅。由於地球和火星距離遙遠,信號往返的要數十分鐘,所以難度極大的火星著陸,需要設計精妙的著陸方式。
-
「天問一號」咋到達火星?
↑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圜則九重,孰營度之?」,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從古代詩人屈原發出的《天問》,到如今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太空探索無止境,偉大夢想不止步。↑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
-
天問·探路火星|火星探測60年,人類的好奇心走了多遠?
澎湃新聞 伍銀芳 王煜 張志強 王基煒火星,是地球軌道外側的第一近鄰,是太陽系中最接近地球的天體,被科學家認為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自1960年,前蘇聯第一次向火星發射探測器開始,人類從未停止對火星的探索。
-
為「天問一號」獻禮!「火星探索」專題:六、努力的俄國人
作者:佰思科學 | 沈東旭 邱亞明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中國首個火星行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搭載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正奔向火星!從古至今,人類從未停止過探索火星的步伐。
-
為「天問一號」獻禮!「火星探索」專題:四、環繞火星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中國首個火星行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搭載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正奔向火星!從古至今,人類從未停止過探索火星的步伐。火星距離地球的最近距離為5500萬公裡,最遠距離為4億公裡。
-
3D雙語動畫!從地球到火星,天問一號要飛多久?
3D雙語動畫!從地球到火星,天問一號要飛多久? 製作:徐丹、鞏晗、谷琛, 記者:馮華、劉詩瑤、左瀟、王翔宇原標題:《3D雙語動畫
-
火星、「胖五」、三個目標:「天問一號」升空背後的故事
人類與火星的距離又近一步。據新華社報導,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此次火星探測是我國行星探測階段的首次任務,根據計劃,將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如果完成任務,這將是全世界首次在一次任務中完成三個目標。
-
天問一號升空,過去草稿上演算火星之路,今天屏幕上見證火星之行
今日12時40分,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想來探討下:為何「天問一號」是今年難度最大的火星探測任務?然而受技術條件限制,我國在當時並沒有探月、探火的計劃,「天問一號」發射使用的「長徵五號」還躺在規劃當中,就連現在我們常說的「金牌火箭」長三甲系列,都還要等到1994年才能夠首飛。但這並不妨礙我們把目光投向深邃的太空。因為即便是在連國產飛彈都沒有的1961年,我們就已經在討論如何將宇宙火箭發射向火星。